当时全国各地的诸侯大臣都蜂拥而起,图谋推翻隋炀帝。隋炀帝听说这么多人反叛,十分害怕,召集大臣问计。许多大臣们都说这些人不值得忧虑。而侍御史韦德裕却说:“如今天下形势十分危急,纲纪大坏,然而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等都奉承你,隐藏真实情况不报告。堆起的柴草已经从内部燃烧起来了,如果放任形势这样发展下去,祖宗的宗庙就得不到祭祀。就会应了《周书》上说的:一点一滴的水不断地流,就要发展成长江大河。所以陛下千万不要小看这件事。”隋炀帝于是让冯慈明到洛阳去招募军队,准备讨伐李密的叛军。冯慈明被巡逻的士兵抓获,押送到李密那里。李密对冯慈明说:“老天不会无原则地专门宠爱某个人,谁有德行它就帮助谁。当今皇帝昏庸无道,毒害天下百姓,这是人所共知的,召集天下人,是想安定天下。如今我有一百多万精明强干的人,凭借丰富的粮草和险要的地形,再加上勇敢的战士,挖东海就能让它向西流,每人踏上一脚泰山就会向东倾倒。以这样的势力迎敌,什么样的敌人不被摧毁?洛阳已经危急了,很快就会向我们投降,希望你能认清天下的形势,和我们一起共建功名。”冯慈明回答说:“你的父亲蒲山公曾经给隋朝立过大功,很受皇帝的欣赏并被给以很高的官位。而如今你却不念朝廷的恩惠,要起兵造反,不顾大隋朝对你一家的恩德,像杨玄感等人那样顽固地作恶,罪恶累累,你很快就会失败了。以前王莽拥有天下,被光武帝刘秀推翻;王敦拥有江左大军,也被晋明帝消灭,凭你手下这几个人,还想干成什么大事吗?”李密见无法劝降他,就把他软禁在司徒府中。冯慈明暗地派人去洛阳,但事情泄露,被翟让杀死。
于是,炀帝颁布诏书让唐国公李渊守卫太原。五月甲子日,李渊率部起义,尊杨广为“太上皇”,却拥戴代王杨侑为皇帝,效仿伊尹和霍光的做法。然后向天下发布檄文,天下响应。
紧接着,唐国公李渊想向西进攻长安,打着白旗在太原郊外的原野上誓师,披挂甲胄的军队有三万人。公子李元吉留守太原。起义军队驻扎在霍邑。隋朝的武牙郎将宋老生率领军队抵抗李渊。当时正赶上秋雨连绵,粮食供给没有保障,又有谣传说突厥的军队将要袭击太原。李渊很害怕,想带领军队返回太原,这时秦王李世民的劝阻了他。
李世民说:“隋炀帝独断专横,天下崩离。盗贼和叛军纷纷出现,男的不耕田,女的不织布。所以我们才要挺身而出,我们凭借蜡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形,再加上我们控制着皇帝并以皇帝的名义命令诸侯,安定天下,所以天下人纷纷响应。今天刚刚遇上这样一小股敌人,就想退缩回去,恐怕军队一旦解体,就前功尽弃了。再说即使回去守太原,也只能做一城之贼,恐怕祸患很快就发生。”李渊听了他的话,继续作战。
冬季十月,起义军到了长乐宫,卫文升控制着代王,坚守长安。十一月起义军攻克长安,李渊仍然让代王杨侑为皇帝,改年号为义宁。
李渊派使臣出去视察各郡县的情况。隋建造的行宫,李渊都查封了;后宫的宫女妃摈,都让亲属领回家去。当初,隋朝的军队扰乱百姓,百姓怕他们。等到李渊的部队进驻长安的时候,秋毫无犯,老百姓都称赞他是明主。
这时隋炀帝想去丹阳,而大臣和将士都是北方人,不愿意去南方都想回北方。宇文化及看到老百姓实在没法活下去了,就在江都杀死了隋炀帝。隋朝王室的王侯不论老小,都同时被杀死。宇文化及立太子杨浩为皇帝,自己做丞相。
五月戊午这天,杨侑把帝位让给唐国公李渊,李渊把长安作为都城。
己巳日这一天,王世充、段达等人在洛阳立械王杨侗为皇帝。六月,宇文化及从江都进军到彭城,占领黎阳,国号“许”。李密率领大军在清淇这个地方建筑堡垒。敦煌张守一听说李密拒绝并抵抗宇文化及,就劝说越王讨伐李密,张守一劝说道:“我听说鸿鹄没有展翅高飞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冲天之志;勇猛的豹子身体还没有长成斑纹,吃掉牛的雄心就有了。如今陛下你拥有整个周的土地,背靠黄河,面临洛水,有十万精兵,粮草供应充足,这是成就霸业的资本啊!难道非要等到力量足够才行动吗?这样把守城门不出,不把安定天下作为自己的志向,与蚂蚁整天在一个巢穴里呆着有什么区别,我认为你不该这样。古代三个有名的帝王,五位有作为的霸主当初起家的时候都是依靠军队成就大业。夏启和齐桓公都是这样,他们都是依靠军队,讨伐那些丧失民心的反动势力,从而安定天下。如今天下大乱,英雄奋起,然而足以成为你心腹之患的,只有夏和魏两家。夏如果派军渡黄河,那么洛阳就可能不归你所有了;魏如果派兵渡过洛河,洛河地区的粮草便被他们控制了,这样的话可太危险了。我听说军队作战要靠正义和奇谋才能取胜。这就是韩信、张良等屡次打败敌人的原因。请你派二万精锐部队把守洛阳,另外派三万人在黄河岸边巡逻防守,以防止夏军的袭击。然后你亲自率领大军迅速地攻打魏的军队,他们以为你兵从天降,仓促之间没有什么办法。消灭李密以后,那窦建德就一定会害怕。这时候我们再把守好边疆,找时机行动,就能建立文帝那样的业绩并重新恢复隋的统治。”
越王却说;“我登基不久,百姓和上天都还没有安定,这时候却发起战争,恐怕会遭到士大夫的反对吧。”张守一说:“陛下你是隋朝的嫡传后代,继承着祖先的业绩,这就像夏的臣民怀念大禹时必然会辅助他的后代少康,汉的臣民留恋刘氏就尊重并服从光武帝刘秀的领导一样,隋朝的臣民也一定拥戴你。况且李密有三条被讨伐的理由:第一,李密开始与翟让一同起义,大业已成却杀死了翟让。因此上天和军队都对此不满;第二,他占领的土地多,手下的军队多,也因此军令不严,赏罚不明;第三,他的精锐部队都去用来对付秦王李世民了,守卫洛阳的部队都是些老弱残兵,如果乘虚袭击,一定能攻克洛阳。兵法说要在战争中占有先机,又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今陛下你这几方面取胜的条件都具备了,相信一定能打败敌人。”
越王想听从张守一的计策。但孟琮却说:“宇文化及率领想家的军队,他的锋芒不可抵挡;李密是天下英雄,智谋无人能比。不是李密,没有人能消灭宇文化及,如果袭击李密不能成功,反而让宇文化及留下来了。”于是请求越王派自己去劝说李密,让他帮助我们扫平前进路上的障碍。赵王应允。
孟琮于是向东去劝说李密,他说:“你率领着一群乌合之众,又没有险要的地势作保障,正像兵法上所说的,呈现出四分五裂的局面,这是大忌呀。现在东面有宇文化及的军队,西面有洛阳王世充的军队。如果你抵抗宇文化及,王世充就会带兵抄你的后路,如果你抵抗王世充,宇文化及又会乘虚攻击你。如今六军驻扎在洛口等待攻击你的命令,宇文化及也已经攻下武牢,恐怕你来不及筹划,失败就注定了。当今皇帝兵强马壮,占据地利。而宇文化及却仿佛看不到这一点一样,不来归顺,反而作乱,皇上现在做好了围剿他的准备。你如果率领军队提前行动,讨伐宇文化及,肯定能稳定自己。晋文公不念寺人斩袍的旧怨,齐檀公不记管仲射钩的前仇。况且皇上圣明,宽和容人,请你摒弃前嫌不要过于责怪皇上。在你面前摆着两条路,将军自己选择吧。”
最终,越王没有听从张守一的意见,而采纳了孟琮的计策,和李密联合起来。
当初李密听到张守一的谋略,很害怕。等到孟琮一到,十分高兴,派记室李俭朝拜越王,越王也很高兴,封李密为太尉,封爵魏国公。李密不再害怕王世充部队的袭击,动用全部精锐攻打宇文化及并打败了他。李密打败宇文化及之后,更加骄傲。越王派王世充攻打李密。
王世充袭击李密的时候,李密召集手下谋臣商讨计议。裴仁基说:“王世充现在带领全部精锐来攻打我们,洛阳一定很空虚,我们只要坚守要道,不让他向东进兵就行了。如果我们能派出三万精兵沿黄河西上,逼近洛阳,洛阳防守吃紧,王世充一定会援救,等他返回洛阳,我们再把军队退回来。这样下去的话,我们有余力,他们就会很疲劳。兵法上说:敌人出来我们就回去,敌人回去我们再去攻打,这样不仅能使敌人疲劳,还能使敌人判断失误。”李密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王世充的军队不可抵挡的原因有三:士兵精锐;决心很大;粮食被吃尽,寻求速战速决。我们只要坚持守城,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使敌人想拼命而得不到机会,想退走又没地方可去,用不了十天,军心涣散,内部叛乱,王世充的脑袋就会被送到我们的营帐中来。诸位认为怎么样?”单雄信说:“敌方的士兵连饭都吃不饱,而我方的士兵又愿意参战,一定能打败敌人。”祖彦君说:“不行。军队理亏就弱,正义才坚强。王世充打着隋朝的名义出兵,不能算理亏;而我们被老百姓认为反叛,不能算正义。光禄大夫裴仁基的谋划,可以起短期的作用;主公你的谋划,是坚持打持久战的好策略;单雄信将军的计策,将直接导致失败和灭亡。况且事物的力量不可能永远强大,胜利的局面也不可能永远维持。人常说:祝贺你的人还没有走,吊唁你的人就来了。我实在是怕虽然能战胜宇文化及,却不一定能打败王世充。请你按兵不动,等待时机。王世充身体强壮,志向远大,不愿自我夸耀,一定心存异志,用不了几年就会有大事发生。到那时,我们再打着顺应天意民心的正义的旗号攻打他,凭借有利的地形地势,文臣武将一起努力,肯定能打败他。这与因一时意气用事而使已经初具规模的事业瞬间崩溃相比,哪个更好?想夺取他什么,一定要先给他点什么;想要削弱他的力量,一定先要使他强大。一味地想夺取却什么也舍不得,一定会受到上天的责罚;只顾削弱他却不想让它慢慢先发展一下,也一定会遭到上天的惩罚,希望你先给他点甜头让他强大一点,然后再抓住他的失误之处给以致命的打击。”李密说:“好计策!”准备不和王世充交战。王伯党、单雄信说:“天下太平,百姓安定的时候,需要文臣处理文墨,主持宗庙祭祀之类的事情;而天下大乱,每个人都想图谋称王的时候,就需要武将出来铲除邪恶,安定局势。对于前者来说,武将不如文臣;而相对后者来说,文臣不如武将。文臣武将怎么用,要分清时机。越王昏庸无道,老天已经厌弃他很久了。况且上天不把大权交给一个人,谁有能力谁就可以讨伐他。哪里有什么曲直之类的说法。请你把统治百姓的任务交给文臣,而把稳定天下的使命交给武将。今天如果不战,以后就什么也干不成了。”当初王伯党、单雄信、徐世勋在李密的军队中被称作“三杰”,深得李密信任,于是与王世充军队交战,结果被打得大败。向西逃往长安,投奔李渊。不久因背叛李渊被杀。
唐朝武德二年,王世充在洛阳杀死越王杨侗,自立为皇帝,隋朝最终被消灭。
二、纷乱屡出,英雄待出
强国想吞并弱小之邦,于是起兵发难;奸臣当道,君主昏庸,政治腐败,于是激起民众反抗,纷乱屡起,国无宁日,家无定居,英雄人物呼之欲出。
例1:三十六国大乱
刘元海即刘渊,作为匈奴的人质,住在洛阳。晋武帝司马炎和他谈话,很欣赏他。武帝对王浑说:“刘元海相貌威武,由余、金日弹这些人都赶不上他。”王浑回答说:“刘元海相貌风度确实像你说的那样,然而他的文武才干超过由余和金日弹甚远,陛下如果让他主持东南地区的政务,平定吴国不成问题。”司马炎认为王浑说得很对,孙恂、杨珧说:“我观察刘元海的才能,当今天下无人能比,你如果轻视他,不足以成大事;但如果给他大权,平定吴国之后,恐怕他就不会再还师,而是在东南割据称王了。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让他担任重要职务,我很为陛下担心。如果真的把一个险要的战略重地交给他,任其发展,恐怕不妥吧?”武帝沉默不语。不久秦、凉两地陷落,武帝向将帅们询问对策,李熹说:“陛下如果真能发动任用匈奴五部的兵马,让刘元海指挥,擂鼓向西进军,平定敌军指日可待。”孙恂说:“李公的话没有讲清楚平定祸患的道理。刘元海如果真能平定凉州,恐怕才真是大难临头了蛟龙得到云雨便会一飞冲天,不再是池中之物了。”武帝于是没有任用刘元海。后来,晋惠帝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天下寇贼蜂起。成都王司马颖主持邺地军政,上表请求封刘元海为宁朔将军并监管匈奴五部的军事。等到王浚等讨伐颖州的时候,刘元海对司马颖说:“如今王浚等两部人马气焰嚣张,手下兵十多万人,恐怕不是原来的守城士兵及周围的士兵所能抗拒得了的,请让我回去为殿下你劝说来五部人马,以解除当务之急。”司马颖听从了他。刘元海回到匈奴,左贤王刘宣等推戴刘元海以大单于的名号招募兵勇,二十天之内,招集到人马五万多。于是首先侵占平阳,进入蒲地,从此胡人五部开始祸乱中原了。
石勒是盘踞赵地的上党羯族人氏,幽州牧王浚模仿朝廷设置百官。石勒想吞并他,准备先派使者打探一下虚实。谋士都说:“应该像羊祜、陆抗旧事那样.以平等的礼节书信往来。”这时正赶上张宾生病,石勒亲自到张宾府上谋划这件事。张宾说:“王浚凭借三部的力量,图谋南面称王,虽然表面上是晋的领地蕃属,实际上怀着谋反的想法,一定想招募英雄,完成大业。将军你威振海内,举手投足可以左右天下形势。王浚希望结交将军,好比西楚渴望得到韩信。现在如果假意派遣使者,而没有真诚的态度,反使对方怀疑,图谋消灭他的心思败露之后,再去想对策,即使有奇计,也没有机会了。干大事必须先有谦卑的态度,奉表臣服,尚且怕不被信任,羊祜那样的做法,我认为不值得仿效。”石勒于是派他的舍人王子春带着珍宝和归顺的表册向王浚表示臣服。王浚对王子春说:“石公是当今天下的英雄,拥有赵地,成鼎立一方的形势,为什么要向我俯首称臣,这难道可信吗?”子春说:“石将军文武全才,兵强马壮,确实如你所说非同凡夫。但先生你是州郡望族,出来镇守一方,威名四处传播,胡地越地的人钦敬你的名声,都歌颂你的德行,难道区区小府敢不到你门下收敛前襟,跪拜称臣吗?过去陈婴和韩信难道是因为鄙视君王的位置而不做君王吗?是因为君王的位置不能凭借气力争夺啊。石将军和你相比,好比月亮和太阳、江河和大海相比。项羽和子阳失败的教训还没被人们遗忘,这是石将军明智的抉择啊,你为什么要怀疑呢?自古以来,胡人成为名臣的很多,但成为帝王的还没有。石将军不是不想做帝王而跟你推让,而是那样做不被天下人答应呀!希望你不要再怀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