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带着思想来行动
无论是伟大的计划、奇妙的构想,还是完美的行动、成功的执行,皆出自思考。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你思考的质量。思考是构建成功最真实的劳动,正确的思考的确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收益。
有专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围栏里面关着一头猪和一条狗,在围栏的一端人们装了一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另一端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猪去踩踏板,狗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端落下的食物。同样的,如果狗去踩踏板的话,猪就可以坐享美食。
结果怎样呢?猪为了能够争抢到更多的食物,拼命地去踩踏板。而狗并不急于去踩踏板,只是舒舒服服地坐在那里,等猪一踩踏板,食物一落下来,它就冲过去把食物据为己有,当猪气喘吁吁地从踏板跑到食槽时,食物早已成为狗的腹中餐了。于是,猪只好再去踩踏板。就这样,猪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累得筋疲力尽却始终得不到一口食物。
很多人从小就习惯了“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思维,却忽视了被我们奉为圭臬的“勤奋”“努力”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思考。如果做事不经大脑,不讲求方法,就会和案例中的那头猪一样费力不讨好。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必须要带着思想来行动,这样才能省时省力,提高效率。
着名数学家华罗庚非常喜欢熬夜工作,因为晚上特别安静,他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有一天凌晨两点多,他去实验室里拿东西,看到一个学生还在试验台前忙碌地工作。
华罗庚走上前去,非常关切地问道:“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去睡觉,在做什么呢?”
这位学生抬起头望了望华罗庚,回答道:“我在工作呢!”学生期望着敬爱的教授会对他的勤奋努力给予一些表扬。
可是华罗庚并没有夸奖他,而是反问道:“那你白天工作的时间都在做什么呢?”
学生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这样问,缓缓回答道:“我也在工作啊。”
“那么,你一整天都在工作吗?”华罗庚望着学生的眼睛疑惑地问道。
“是的,老师,我一直都在努力地工作着。”
华罗庚低下头停顿了几秒钟,缓缓说道:“你很勤奋,你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嘉奖的,但是我想提醒你的是,你这么忙碌地在工作,那么有没有时间来认真思考呢?”
这个问题显然令学生感到有些意外,他默默低下了头,过了良久,才喃喃地说:“我只顾着在这里埋头苦干了,却忘记了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我们不经思考而行动,往往会走许多弯路,使事情变成一团糟,甚至误入歧途。思考是行动的灯塔,有思想作指导,经过思考的行动,才能使成功的几率最大化。
正所谓:“勤于思考,是成功执行的灵魂。”看那些最优秀的员工、最成功的人,总是善于动脑、重视效率的人,这样的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是最受企业欢迎的员工,都将是能够主宰自己命运、获得成功的智者。
一个日化公司的推销员来到一家超市推销他们公司的香皂。超市老板正忙着指挥职员们点货、上货,于是很不耐烦地挥挥手说道:“没看见我正在忙吗?再说了,我这里的货这么多,不需要你那些,以后再说吧!”
推销员并没有灰心,继续鼓动着如簧之舌,想要说服那个老板。
此时的老板显然心情非常急躁,对推销员破口大骂:“你还有完没完?刚才是给你面子,不想让你难堪,可你这个家伙却愣是不知好歹!带上你的东西,赶紧给我滚蛋!”
听到超市老板这样说,那个推销员先是愣了几秒钟,接着一边收拾自己的箱子,一边心平气和地对老板说:“实在很抱歉,我刚开始做业务不久,不懂的地方还很多,希望您能不吝赐教。比如,如果我想把这些香皂向其他地方推销的话,我该怎么说人家才会更愿意倾听呢?”
看到推销员如此反应,老板不禁为自己刚才的态度感到惭愧了,又见推销员如此诚恳、谦卑地向自己请教,便把手中的工作交给了一个导购,对那个推销员认认真真地演示了一番。只见老板把这种香皂的好处流利而富有感染力地说了一大堆,推销员由衷地夸赞道:“真的没想到,您对我们公司的产品居然这么了解,您对市场的把握这么到位,所说的话也这么富有感染力……”推销员的这一番夸赞让老板很满足,最后,竟订下了大批香皂。
后来,这个推销员的业绩一直非常突出,一年之后就升任为部门经理。
有些人总是好为人师,面对这样的客户,在其面前保持一种平和谦卑的姿态,才能给其留下好印象,才能使其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和行为。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果我们能够像这位推销员一样肯动脑、多思考,善于抓住客户的心理特点来开展工作,势必可以取得成功。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他是一名普通的铁路邮递员。起初和其他所有的邮递员一样,他也是用非常传统的方法分发邮件和信函。由于手工分发,存在不少漏洞,许多邮件、信函往往要耽误几天、几周的时间,有的甚至还会误投误送。
这个年轻人发现这类问题之后,就开始思索改进的方法,后来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他发明了一种能够将邮件和信函集合运送的办法,他就是被誉为“电话之父”的贝尔,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总经理。这一个孕育于思考之中的小小发明,竟大大改变了他的命运,成就了一个世纪伟人。
我们都希望将本职工作做得漂亮完美,都希望有所建树、有所成就,这一切都取决于你是否有思考的习惯,是否习惯于带着思想来行动。如果你没有思考的习惯,总是懒于观察、懒于发现,总是一味地简单复制一次又一次的行动,那么这和我们所用的电话、计算机又有何异?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能够行动的人,缺的是带着思想行动的人。如果你能够将你的思想渗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件事情中,多动脑、多思考,那么一定可以发挥思考的强大力量,灵活高效地解决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实现事业和人生的辉煌。
(第二节)用对方法做对事
有位成功的企业家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方法总比问题多。”工作中永远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懂得寻找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人。如果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积极思考,用对方法做对事,无疑会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更辉煌的成就。
那些最优秀的员工,往往是最重视寻找方法的人。他们深深懂得,无论遭遇什么困境,面临什么问题,只要认真分析勤于思考,一定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
年轻时的李嘉诚曾在一家小公司里做推销员。有一次,他去推销一种塑料的洒水器,接连走了好几个办公楼都无人问津,大家都觉得这种物品可有可无,没有购买的必要。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了,李嘉诚却是一点儿收获也没有,如果下午还是毫无进展,回去怎么向老板交代呢?尽管推销得不顺利,他还是不停地鼓励自己,给自己打气,精神抖擞、满脸笑容地走进了另一栋办公楼。
这次他并没有急着去推销产品,而是坐在一楼大厅仔细观察着楼内的布局、设施等。后来他观察到楼道里落有很多灰尘,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一个好方法。他进了洗手间,往洒水器里装了一些水,将水均匀地洒在了楼道里。效果的确神奇,经他这么一洒,原来很脏的楼道,一下变得干净起来,空气也明显清新了许多。这样一来,就引起了主管办公楼的有关人士的兴趣。而后,李嘉诚卖掉了十几台洒水器。
李嘉诚这次推销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他把握了推销的要领,用对了方法。他明白,要让客户动心,最好能做到“眼见为实”,“听别人说好,不如看到怎样好;看到怎样好,不如使用起来好”,与其费尽唇舌地讲述自己的产品好,不如当面示范操作,让大家看到使用后的神奇效果。
其实,在做推销员的整个过程中,李嘉诚都十分注重观察、分析和总结。他将香港划分为几片儿,对各片儿的人员结构仔细分析,深入了解哪一片儿的潜在客户最多,以便有的放矢地去推销,重点攻击。这样一来,他的工作就很有效率,所获得的收益自然也要比别人多出了好几倍。
正是这种注重分析、总结方法的正确思维,让李嘉诚化问题为机遇,踏失败而揽成功,成就了辉煌人生。
反观那些碌碌无为、毫无建树的人,出现问题时他们不是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找方法努力解决,而是千方百计地找借口推诿、逃避,如此一来,就与成功背道而驰,离辉煌越来越远。
美国好乐公司的副总裁艾丽莎·巴伦,掌管着三十多亿美元的资产。她刚参加工作时曾做过糖果店的店员,来店里买糖果的顾客都特别喜欢她,宁可多等几分钟,也要排在她那里让她给自己售货。
有人对此感到不解,好奇地问艾丽莎:“为什么顾客都喜欢找你,而不找别的小姐呢?是你给的比较多吗?”
艾丽莎笑着摇了摇头,回答道:“我绝对没有多给他们。只是别的小姐在给糖果称重时,起初都拿得太多,然后再一点点地从秤里往下拿,顾客心里当然会感觉不舒服。而我是先拿得少一些,然后再一点点地往上加,顾客自然就喜欢我了。”
一个简单的称重行为,如果用对方法,就能获得顾客的青睐;方法不对,只能遭到顾客的冷落。艾丽莎·巴伦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她能够发现顾客的微妙心理——一点点地往秤上加要比一点点往秤下拿让顾客感到舒服。
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真正渴望成功的智者,除了勤奋努力之外,还要善于在工作中运用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做出更加出色的成绩,获得更大的成功。
有两个兄弟开了一家服装店,他们对待顾客非常热情。每天都是哥哥在店里向顾客介绍、推销,弟弟则坐在店铺中间。兄弟俩似乎都有些“耳聋”,经常听错话。
一天中午,店里来了一位顾客,哥哥非常热情地接待他。这名顾客看上了一套西装,并穿上试了一下,但是又觉得跟自己的风格不太协调。哥哥于是反复向他介绍这套西装是如何物美价廉,穿在顾客身上是多么得体和漂亮。经过一番劝说,顾客有些犹豫地问这件衣服多少钱。
这时,有些“耳聋”的哥哥把手放在自己的耳朵上,大声地问道:“你说什么?”
顾客会再次高声地问他:“这件衣服卖多少钱?”
“噢,你问多少钱啊?好,你等一下,我问一下老板啊。实在很抱歉,我的听力不太好。”于是哥哥转过身向坐在里面的弟弟喊道:“老板,这套西服怎么卖的?”
弟弟探出头看了看那套西服,然后说:“那套衣服嘛,72美元。”
“多少钱?”哥哥好像没有听清的样子。
“是72美元。”弟弟提高了音量。
哥哥回过身来微笑着向顾客说:“先生,这套衣服是42美元。”
那位顾客赶紧掏钱买下了这套便宜的衣服,迅速溜之大吉。
其实,这哥儿俩一点也不聋,只是用此方法让顾客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赶紧付款走人。这兄弟二人可谓深谙顾客心理,用对了方法。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艾伦是美国的着名商人。有一次,一个朋友请他帮助销售在库房里积压多年的一些商品。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销售积压商品的新奇的好方法。
艾伦在市中心的繁华地区开了一家商店,并且在电视上大做广告,声称该商店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经营方法:商品标出价格的前12天,按照全价出售;从第13天起到第18天,商品降价25%;从第19天至24天,商品降价50%;从第25天至30天,商品降价75%;从第31天至36天,如果仍然没有人购买,那就把商品全部送给慈善机构。
艾伦的商店很快就成了人们茶前饭后进行议论的热门话题,几乎知道商店广告的人都想去看一看,其中有很多人还预言:“按照这种经营方法走下去,艾伦这个笨蛋非得倾家荡产不可。”因为在他们看来,顾客一定会等到商品价格降到最低时才去购买,那样的话商店不吃大亏才怪呢!
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艾伦商店的商品从降价后就十分畅销,居住在附近的人们都赶来抢购,甚至郊区的一些居民也赶来狂购一番。很快,积压多年的商品销售一空了。
艾伦的减价销售方法很高明,准确地迎合了顾客的购买心理:如果今天我不买,明天就会被别人买走,还是先买下为好,反正已经降价了,我已经赚到了!这个方法的确极大地调动了顾客购买商品的渴望,使人们喜悦、担忧之心并存,如此一来,就会争先恐后地前去购买。
方法是提高效率、解决问题的敲门砖。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能够讲求方法,尤其是在遇到问题时积极找寻合适的方法,以方法化解难题,那么我们的苦劳一定可以变为功劳。相反,如果在工作中总是不讲方法,盲目地去做,那么即使你付出的再多,也无法做出出色的成绩。
用对方法做对事,这是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做到的。如果你有百倍的激情与成功的渴望,有踏实的行动与积极的心态,但是却没有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业绩,很多工作不知如何开展,那么去找寻恰当的工作方法吧!如果你能用对方法,那么你的工作就会变得简单有序,执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赢得成功。
(第三节)执行要学会变通
在工作中,很多时候常规方法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策略,适当地变通。聪明的员工在做事的时候,只要发现此路不通,就会立刻变换自己的做事方式。那些善于变通的聪明人,总是能够灵活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赢得事业上的胜利。
埃布尔在一家冷冻厂工作,可谓推销奇才。有一次,冷冻厂失火,等到人们把大火扑灭,才发现有二十多箱香蕉被大火烤得焦黄,沾满了小黑点。水果店老板便把这些香蕉交到埃布尔的手中,让他降价处理。
埃布尔在市中心最繁华的街道摆了一个水果摊,向过往的路人推销。可是无论埃布尔怎样解释、怎样游说,人们都不大理会这些“丑陋的家伙”,只看一眼便匆匆离去。埃布尔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实话实说根本无法引起人们的购买欲啊。他认真观察那些被烤得变色的香蕉,结果发现它们不但没有变质,而且正是由于烟熏火烤,吃起来反而别有一番风味。于是他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第二天,埃布尔一大早便开始充满激情地叫卖:“最新进口的阿根廷香蕉,独特的南美风味,全城仅此一家,大家快来买呀!”水果摊前迅速围拢了一大堆人,不过大家都显得很是犹豫,举棋不定。埃布尔注意到其中有位年轻的小姐有点心动了,他立刻微笑着将一只剥了皮的香蕉送到她手上,说:“这位小姐,请你先尝一尝,我敢保证,你从来没有尝过如此美味的香蕉。”年轻的小姐一尝,香蕉的风味果然非常独特,价钱也不贵,而且埃布尔还在旁边不停地叫卖:“只剩下这几箱了,卖完就没有了。”于是,那位小姐便要求埃布尔为她称一些。见此,人们纷纷掏出钱包购买,二十多箱香蕉很快就销售一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