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2573500000019

第19章 慈悲篇(3)

猎人一面思索,一面寻找,突然眼前一亮,一只戴着宝冠的鸟正悠闲自在地舒展着身子,一身扇状的羽毛光彩夺目,叫人不忍离开视线。猎人举枪正待射出,蓦然想起对乌鸦的承诺:“这只鸟如此美丽,一定是乌鸦的孩子,我不能杀它。”为了遵守诺言,猎人只好放弃美丽的猎物,怅然间,转头一看,枝上有一只轻盈小巧的鸟,从这个枝枒跳到那个枝枒,和着吱吱唧唧的妙音,舞出一片碧绿的光点。猎人心想:“这只鸟轻歌曼舞,如此可爱,一定也是乌鸦的孩子,看来今天只好空手而回了。”

正当猎人要转身离去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团乌黑的东西,发出嘎嘎的怪叫声,冲着猎人迎面扑来,猎人一惊,天下有如此丑陋的鸟,毫不迟疑一枪射中。猎人俯身正要拾起自己的收获,乌鸦却飞到跟前,伤心欲绝地指责道:“你不是答应我不杀我的孩子吗?你怎么可以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呢?”

猎人迷惑地问道:“我是答应不杀害你美丽的孩子,但是这只鸟如此难看,怎么可能是你的孩子呢?”

黑鸟伤心答道:“在天下父母的眼中,他的孩子永远是最美丽的。”

醍醐灌顶

在母亲的眼中,无论孩子多么丑,永远都是自己千金不换的至宝。当然,也要对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否则容易出问题。世间也有许多丑陋的人、丑陋的事,我们多用一些慈母般的爱心,去包容它,接受它,必然也能将丑陋转化为美丽。

§§§第11节母亲的心是天下最慈爱、最伟大的心

佛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位孤寡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幼小的独子抚养成人。儿子长得温文儒雅,才学出众,深获大家赞扬。岁月推移,儿子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适婚年龄,上门来提亲说媒的人络绎不绝,把门槛都快踩平了,但是儿子眼光高,没有中意的对象。

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中,儿子年轻的心被一位标致的姑娘虏获了,二人坠入再世的情网,浓情蜜意,片刻无法分离。一个柔和月夜,儿子终于提出勇气,向心爱的姑娘提出结婚的愿望:“你愿意嫁给我为妻子,和我携手组织家庭,共创未来的人生吗?”

只见姑娘低头深思,沉吟不语,久久才回答道:“你要娶我为妻,你能给我什么幸福呢?”

青年说:“我将以挚爱的生命为誓言,对你真心生死不渝。”

姑娘不依不饶地说:“喔!你愿意把最珍贵的生命献给我吗?我只想向你要一样你最心爱的东西,以证明你对我的真诚感情。”

青年含情脉脉地说道:“我的身心血肉都可以献给你,天边的星月我也愿意乘坐云梯摘下它作为你发鬓的饰物。”然后深情地凝视着姑娘娟秀的脸庞。

只听姑娘淡淡地说道:“那倒不必!我听说你和母亲感情深厚,血脉相连,彼此以对方为自己的生命,如果你真的爱我,就把你母亲的心献给我,证明你爱我甚于你的母亲。”柔柔的语气透着一股冷冷的寒意。

青年惊呆了,说道:“不!不!这太残忍了,我不能做如此伤天害理的事。”剎时少女美丽的容貌扭曲成魔鬼般的狰狞。

一段人人欣羡的爱情,因为现实利益的差异而决裂了,青年陷入美丽的哀愁,每天饮酒来麻醉自己,但是姑娘巧笑倩兮的丽影却经常浮现在他的眼前,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梦魇。这一切的异常行径,点点滴滴都看在母亲的眼中,忧心忡忡的老母亲小心翼翼地试探孩子的伤痛,却换来如受伤野兽般的疯狂咆哮,老母亲陷入前所未有的无助的深渊中。

青年决定做人生最后的抉择,再度和心爱的人谈判:“自从和你分手之后,我努力忘掉我们之间的一段感情,可是你的影子始终浮现在我的脑海,这一生我已经不能失去你,你愿意接受我的痴情,共结连理吗?”

姑娘却斩钉截铁地说:“我不是早已告诉过你,要娶我除非以你母亲的心作为聘礼,我要知道在你心目中,究竟你母亲比较重要,还是对我比较关心?”

青年脚步踉跄,满脸怔忡沮丧地说:“好吧!为了表示我对你生死相许的真爱,我决定以母亲的心为聘礼,迎娶你为妻子。”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青年趁着老母亲熟睡,摸索来到床前,撩起蚊帐,举起手中的利刃,星光照在刃口上,发出闪闪的寒光。青年心中一横,朝母亲的心脏猛刺下去,双手掏出血迹斑斑、温热跳动的心,正要跨下床栏,突然一阵雷电交加,青年只见天际一群魑魅魍魉向他扑来,他心中一惊,脚下一滑,跌倒在冰冷的地上,手中那颗热腾腾母亲的心“咚!咚!”地滚到角落。青年觳觫颤抖不已,知道自己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天地不容。

这时角落中母亲的心却响起了慈爱的声音:“乖儿子!你摔疼了没有?伤要不要紧?”

醍醐灌顶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母亲对子女源源不断地付出慈爱,不求回报;即使子女忤逆背叛,母亲依然春晖照拂,无怨无悔,仍用一颗慈心去包容和感化误入迷途的灵魂。母亲的心是天下最慈爱、最伟大的心。做子女的应该知恩图报,给慈母之心以温暖,方能对得起天地良心。

§§§第12节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佛经中有这样一则典故。

从前,有一个国家叫波罗奈国,有一位年轻的国王登上了王位,他励精图治,对于国家的内政、外交、财税、农林、粮食等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一心要把国家建设成民富兵强的大国。后来,这个国王发现国家的老龄人口众多,老人既没有生产能力,子女为了照顾老人反而要付出额外的辛劳工作,老人是社会经济、医疗、食物的负担,国王决定拿出魄力,做破釜沉舟的骇世革新。

于是国王对全国颁布命令:“老人不但没有劳动力,并且浪费社会的粮食,削减国家的竞争力,老人是我们国家的累赘。家中凡是有老人的,一律送到荒郊野外任凭他自生自灭。从今日起任何人家中,不可以奉养老人,违命者处以极刑重罚。”

自从国王的新法律一颁行,全国顿时陷入愁云惨雾之间。有的年迈的父母为了不忍连累子女,自己偷偷跑到深山野林中,被野兽吞噬的不在少数,骨骸暴露在烈日之下,惨绝人寰;有的子女很自私,便狠心将父母遗弃蛮荒郊外,不顾父母的哀泣悲淘。一道错误的政令,造成很多骨肉的离散,拆散了很多美满的家庭,但是国王一意孤行,不管人间惨剧。

国中有一位大臣,一家人父慈子孝,兄弟友爱,为邻里所赞扬。他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父亲,饱学多闻,阅世丰富,对子女非常的宽厚慈爱。

这个大臣实在舍不得将白发斑斑的父亲丢弃在荒野挨饿受冻,遭受生命的危险。大臣临机一动,在屋子底下挖凿一座地窖,里面设备一应俱全,把父亲藏匿在地窖中,每日亲自送饭捧茶,也遵守着敬老的礼仪。老父亲在地窖中生活,倒也清闲逍遥,又有儿子孝敬奉养,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日子在平安中飞快地消逝。一日,邻国看到波罗奈国没有长者当政,趁机挑衅,派遣使者来下战书说:“我国与贵国一向和平友好,并且年年向贵国进献丰富的贡品,但是贵国却没有任何的回肴与照顾。从现在起敝国将不再附属于贵国,我国有七个问题要请教贵国的文武大臣,如果回答得出,表示贵国蜀中有大将,良将贤臣济济一堂,我们就收兵不战,岁岁继续纳贡,如果回答不出,休怪敝国先礼后兵,举军宣战。”

国王急切地追问道:“哪七个问题?”

使者回答说:“首先请教你们三个常识性的问题:一只大象不能用任何磅秤一类的度量衡工具,如何量出它的重量?二只毛色、骨骼、脚力完全相仿佛的骏马,如何分别出哪一匹是母亲,哪一匹是儿子?二条长得一模一样的蛇,如何一眼辨识雌雄?”

“你们什么人能够回答这二个问题?”国王焦虑地环顾大臣,希望众人之中可以找到能够解答问题的人。

然而大臣们个个噤若寒蝉,面面相觑,不能作言。

国王不耐烦地问道:“那另外四个问题又是什么呢?”

使者接着回答说:“其它四个问题是有关治国安邦的智慧问题:世间上什么东西最为珍贵?世间上什么事情最为快乐?世间上什么味道最为甘醇?世间上什么寿命最为长久?”

满朝的君臣一时瞠目咋舌,不知如何回答。

使者一脸狡猾地阴笑:“敝国国王知道贵国是绝对回答不了这些简单的问题,因此他特别宽厚一个月的期限,届时贵国如果不能做出适当的响应,休怪我们进兵攻打。”说毕得意洋洋,扬长而去。

受此羞辱的波罗奈国国王,暴跳如雷指着贯列两旁的大臣们骂道:“我养了你们这一群没用的东西,如果回答不出这些问题,我要把你们统统杀掉。”

国王下令在全国各地贴上告示榜文,如果有百姓能够解答邻国所提出的七条问题,将给予重金奖赏。日子像蜗牛爬行一般地难挨,但是却没有一个智者出现,全国陷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恐惧气氛。

孝顺的大臣照往日一般来探望地窖中的父亲,深深的忧虑写在脸上,睿智的长者敏锐地读出儿子的心事。儿子只好一五一十将事情原委和盘托出,长者淡然一笑说:“这些问题太简单了,你明天上朝时对国王如此如此禀报,必能解除国家的危机。”

国王听了孝顺的大臣的报告,转忧为喜,下诏把邻国大使召来说:“贵国提出的问题,我现在就叫大臣回答你:先把大象放在船中,量出船下沉的深度,放入等同重量的石头,再称出这些石头的重量,便是大象的重量。放一堆草给两匹马食用,抢着吃的是儿子,推让不吃的一定是母马,因为天下的母亲总是最爱她的子女。把蛇放在一些荆棘的上面,显得焦躁不安的是公蛇,温驯安详的是母蛇。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信心,信心门内有无尽的宝藏。世间最快乐的事情是清净解脱,涅槃是第一乐。世间最甘醇的美味是赞美语、柔软语、真实语,好话犹如三春暖。世间最永恒的生命是智慧,慧命永存。”

邻国大臣听了,谦卑行礼道:“想不到贵国有如此贤良的大臣,我国今后仍将与贵国修好,岁贡不辍。”

就这样,一场战争的危机剎时化于无形,国王欣喜异常,准备给予孝顺的大臣优渥的赏赐,大臣却跪地请罪说:“请国王原谅我对你的欺骗,其实这些答案是我父亲传授给我的,我违抗了您的命令,把父亲私藏家中,请您降罪于我,但是千万不要再杀害老人了。”

国王听了惭愧万分,自己的愚痴害死了很多无辜的生命,并且差一点还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于是立刻昭告全国,要善待国中的长者老人。

从此,波罗奈国成为了一个奉行孝道的国家。

醍醐灌顶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不是社会的包袱,而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虽然老人的体力比不上年轻人,但是老人的阅历丰富,经验充足,智慧纯熟,处事圆融,他们还可以为社会再服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而不惧,退而不休,才是永远不老不死的生命。人人都会变老,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第13节心灵也有漏洞,需要用心来弥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年轻的小伙子,为了获悉人生的道理,不辞辛劳,长年累月,跋山涉水地到各地探访有道之士,寻求答案。时间慢慢地过去了,他也寻访了很多人,但总是觉得自己一点收获都没有,他很是失望。然而,思来想去,也想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

后来,他听一位老先生说,在距他的家乡不远的南山里,有位得道的高僧,能解答关于人生的各种疑难问题。于是,他便连夜启程,沿途探询这位高僧的住处。

一日,他来到南山脚下,见一樵夫担了一担柴从山上下来,便上前询问:“樵夫大哥,你可知道这南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居住在什么地方?相貌长得什么样的?”

樵夫略微沉思片刻道:“山上确有位得道的高僧,但不知道到底住在何处。因为他常常四处游历,随缘度化世人。至于他的相貌,有人说他佛光普照,面貌清奇;也有人说他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谢过樵夫,年轻人抱定了决心,不顾一切地向深山里走去。后来,他又遇见了农夫、猎户、牧童、采药人等等,就是一直没有找到他心目中的那位可以指点人生迷津的高僧。

绝望之下,他回头下山,在路上遇见一位拿着破碗的乞丐,乞丐可怜巴巴地向他讨水喝。年轻人便从身上取下水袋,倒了一些水在碗里。可还未等乞丐去喝,水就流光了。无奈,年轻人又倒了些水在碗里,并催促乞丐赶紧喝。可碗刚端到乞丐的嘴边,水又流光了。

“你拿个破碗怎能盛水?怎能用它来解渴呢?”年轻人不耐烦道。

“年轻人,你到处请教人生的道理,表面上谦虚,但在你内心中却在判断别人的话是否合你的心意,你不能接纳不合你意的说法,这些成见在你的心中造成了很大的漏洞,使你永远无法得到答案。”

年轻人一听恍然大悟,连忙作揖道:“大师可就是我要寻找的高僧?”连问数声无人应答,抬头再寻那乞丐,已无踪影。

醍醐灌顶

心灵有漏洞吗?当然了。成见、嫉妒、猜疑、懦弱、浮躁、仇恨等都是心灵的漏洞。心灵有漏洞并不可怕,有了漏洞肯于去弥补的心灵才显得更加可贵。弥补心灵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求索的心智。多思索不合己意的语言而少冲动,多镇定而少浮躁,多宽容而少嫉妒,多仁爱而少仇恨——如此,心灵则不会有漏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