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常怀善念,行善事,天必从之,天必祐之。
心存善念者方能自救
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穷困潦倒,又没有什么谋生的技艺,但是他却很有志气,从不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然而,因为家里实在太穷,无法生活,他只好去给当地的一些富人当仆人。
这些富人带着这个穷人去大海采宝。他们挖到了不少宝藏之后便张帆返航,但是船行到半路却不知怎么停了下来,无论大家怎么努力划桨,船也是纹丝不动。这时船上所有的富人无不惊恐万状,知道是因为采宝得罪了海神,于是连忙跪下向海神祈祷,请海神放他们一条生路。而那个穷人,因为自己平生没做过什么亏心事,所以就没有跟那些富人一起祈祷。
果然是因为海神的原因,船才开不动了。海神有心想惩罚这些亵渎了自己的商人,但船上的这个穷人可是一个没有犯过什么错误的好人,是不应连累他的。海神想来想去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
海神想:“让我来考验一下这些商人吧!如果他们经得起我的考验,我就饶了他们;如果他们经不起我的考验,那我施行惩罚时,也不会连累了那个穷人。”
船在海上整整停了七天,一动也不能动,富人们都急坏了。第七天的夜里,有一个富人做了个梦,梦见海神对他说:“只要你们把船上的这个穷人送给我做我的仆人,我就放你们走。”他醒来之后,把这个梦告诉了其他人。他们正秘密商议如何处置时,穷人知道了这件事。
穷人慨然地说:“那好吧!就让我来牺牲,做海神的仆人吧!不要因为我一人而连累了你们大家。”
富人们一听穷人自愿牺牲,高兴极了,因为这样就能少了许多麻烦。于是他们扎了小木筏,在木筏上放了些淡水和粮食,让穷人上了木筏之后,就扬帆而去了。
海神见时机已到,便卷起一股大浪,把富人们的船打翻,让他们个个葬身鱼腹。同时,海神又从海底卷起一些奇珍异宝像雨点般撒落在穷人的木筏上,又吹起一股顺风,把穷人的木筏直送到岸边。
就这样,穷人安全地回到了家乡,与妻儿团聚。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醍醐灌顶
人的命运往往是在一念之间就被改变了,是往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向发展,关键还是取决于内心的意念。如果一个人能够常常怀有一颗仁慈的心,处处为他人着想,结善缘,那么就一定会得到善报。
§§§第2节种下善因,自会收获善果
从前,有一个名叫多福的人非常富有,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算,也没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后来,多福信奉了佛教。他想:“世事无常,世上的一切都是变化不定的,连生命和财产,也不是永远属于自己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只有多做好事、多积点功德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于是他马上发出了告示说:“如果有人没钱吃饭、穿衣的,请速来取,数量不限。”
告示贴出去好久了,由于当时政通人和,国家安定,百姓生活富足,谁也不需要他的钱。
多福又想:“看来大家并不需要钱,可是谁也免不了会闹头疼脑热的,还是用钱给百姓买药治病吧。”于是多福便四处采购,买来各种名贵药材,每天在集市上免费提供给病人。
多福的善心得到大家的称赞,没用多久时间,名声便传遍远近四方。东南西北各地的病人,都慕名前来接受治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福的财产渐渐地用尽了,但他仍然四处为病人采药,找药。有一天,他在离家一百多里采药的路上见到几辆牛车,车上都是患有各种疾病的人。
他忍不住问道:“你们要到哪儿去呀?”车上的人答道:“我们要去多福那里,请他救命。”
多福立即同他们回去找到国王,向国王借了五百两黄金买了许多药给这些人治病。
经过多福的精心护理、医治,病人的病慢慢都好了。可是自己却因欠下大量的债务,过着窘迫的日子。
当时常有一些商人为了赚钱结伴下海去捞海底珍宝。多福也想碰碰运气,就跟着一伙商人出海寻宝去了。
众人辛辛苦苦地努力了许久,得到不少宝物,于是兴高采烈地返乡。一路上交通极为不便,又因天气干旱少水,每个人经过长途跋涉,都干渴难忍。多福忽然发现路边有一口水井,就快步奔过去,开怀畅饮起来。
那些商人早已注意到,多福采集的海中宝物里,有一颗灿烂夺目的水晶球,是世上稀有的宝贝,他们心里又羡慕又嫉妒,总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众人一看,多福在井边弯腰喝水是个天赐良机,便齐拥上前,将多福推下了井。
由于多福做了那么多好事,他的善行感动了神仙,天神在这危险的时刻,在井底接住了他,使他安然无恙,连皮都没有擦破。
那些商人回国后,去见国王。国王问道:“你们都回来了,那多福到哪儿去了?”
商人们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对国王说:“大王!我们也不知道。自从离开国境之后,他就与我们大家分手了,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国王不相信,又问:“说实话,是不是你们把他害死了?”商人们赶忙否认地叫道:“不!不!绝没有这样的事!”
多福被天神托住后,发现井壁上有个洞,正好能容他钻过去。他顺着洞走,不一会儿就见到亮光,从另一个洞口走出了水井。又经过七天的跋涉,终于回到自己的国家。
国王见到他,问道:“商人们都满载而归,你下海采宝怎么却两手空空地回来了?”
多福含糊地说:“我没有发现任何宝物只得空手而归。”
国王听了他的话起了疑心沉思着:“这当中必有缘故。”他随即命人把那些商人都找了来命令道:“你们必须从实招来才有活路,否则只有一死。”
商人们吓坏了,便老老实实地招了供。
国王听说他们在归途上谋害多福,十分生气,便下令把他们统统关进监牢,要将他们定罪。
多福闻讯后,焦虑万分,急忙赶到王宫,向国王叩头请罪。
国王说:“你没有罪!他们的罪已定,是不可改变的。”
多福再三请求道:“国王陛下请无论如何原谅他们的愚昧无知吧!”
国王经多福再三请求,便答应了他,赦免了商人们的罪过,命令他们归还从多福那里夺走的宝物。商人们感激涕零,都拣自己最好的宝物送给多福。多福却只取其中的一半。
商人们一看,又恳求道:“承蒙您的善心,我们才保全了性命!您救了我们大家,这些小意思,请您一定要收下。”多福只好收下那些宝物,将这些钱还清了国王的债,又施舍给老百姓。
邻国也听说了多福的事迹,全都交口称赞,都很佩服多福的崇高道德。
醍醐灌顶
我们生活在一个经常需要交流的环境中,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在交往中,无论对谁,都不要吝啬自己的爱心。当你在给予他人帮助的时候,实际上自己的内心也在得到升华。今日多做一些好事,日后必会收获甜蜜的果实——种下善因,就能收获善果。
§§§第3节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明朝时,有一位小沙弥,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有一天,他心血来潮,想到郊外走走。他远眺普陀山的最高峰,心想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感应奇迹很多,在那最高的山峰说不定有道场或修行人呢。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就往普陀山最高峰而去,一路上蔓草丛生,荆棘遍布,小沙弥不畏艰难地爬上最高的佛顶山。
想不到佛顶山是一片广大的平原。他站在山顶上往下一看,普陀山一览无遗,于是非常高兴地四处走走,看看到底有没有人在此修行,可是走了许久竟未发现一个修行的人。正在失望之余,忽然在地上发现一块石碑,石碑上还刻了四个大字写着“慧济禅寺”。
小沙弥对“慧济禅寺”四字似乎感到有点印象,也感到特别的亲切,心想:“这山峰以前有人来过,并建过道场,不然怎会留下此石碑呢?前人既然能在山峰寺庙,那我也能在此建寺庙,好让想静修的人有个道场,可以静心用功,就这样决定了。”小沙弥抱着充满自信的心情回到山下,向师父说:“师父!在普陀山最高的山顶上,还有一片平地,以前好像建过道场,弟子发愿想去那里建一个道场,不知师父的意见如何?”
师父听到小沙弥说想在佛顶山辟建道场,大吃一惊:“什么!你年纪轻轻就想到佛顶山建道场,你有没有弄错?你要知道,光是搬木材上山就是一大难题了,更何况是在那里建造寺庙!你真是太天真了,也太不自量力了。要建自己去建吧!”
小沙弥说:“弟子已经发愿了,如果师父不帮忙,那弟子只好自己去建了。”
师父听了又说:“你以为建道场就像砌积木吗?你静静地去想想吧,真是乳臭未干的小孩,我不想再听了。”
许多师兄知道小沙弥年纪轻轻就想建道场,于是都来劝说:“小师弟!算了吧!修行就修行还发什么愿,真是自找苦吃,赶快打消念头吧!”
可是小沙弥并不这么想,他想既然大家都看不起我,那我就做给大家看吧!于是拜别了师父,走向大殿跪在观世音菩萨圣像前,虔诚默祷说:“观世音菩萨!弟子发愿要兴建道场,希望菩萨保佑弟子,使弟子完成誓愿。”
俗语说:“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但是小沙弥发愿要在佛顶山兴建道场,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小沙弥左思右想:“要兴建道场,首先就要去化缘,因为有钱才能买建材、请工人。”于是小沙弥满怀信心的走向人多的闹市,有时候一家一家地化缘,有时候就站在市场门口,可是所得到的钱太少了,晚上睡在破庙里,有时候几天也化不到一块钱,还要遭人白眼及冷嘲热讽,有时候好几天才得到一些冷饭剩菜。不知不觉中三年时间过去了,庄严灵巧的小沙弥仍然每天在大街小巷敲着木鱼,挨家挨户化缘,他尝尽人间的冷暖岁月,头发未剪,衣服破旧,乍看之下很像一位又脏又穷的小乞丐,人见人怕更化不到钱了。
有一天,他伤心流泪地走到河边,看到潺潺的流水,想起悠悠的岁月,三年换来的是理想的破碎,于是悲从中来,在河边号啕大哭,心想兴建道场原来只是美梦一场空,他已没有信心再走下去了。就在此时,他突然灵机一动,看看被他敲了三年的木鱼,早已斑剥不堪了,不如把它放入河里,求菩萨保佑,看木鱼漂流何处,他就在那里化缘,不再漫无目标地化缘了。于是他就把木鱼放入河里,他也跟着木鱼跑,奇迹竟然出现了,木鱼流到某处就停在那里打转不再流下去了。小沙弥心想,这里一定有大护法吧!否则木鱼怎会在此打转呢?于是就赶快把木鱼捞起来,可是当他捞起木鱼后,才看到这里根本看不到什么大户人家,连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一大片的树林,小沙弥心想木鱼既然漂流到这里停下来,那就在这里敲木鱼吧!
于是小沙弥在河边就念着:“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一心念着菩萨圣号,手中敲着木鱼,三天三夜也看不到半个人影。正在心疲力尽时,有一富贵人家离河边一里路,家中的老夫人卧病在床已有数年光阴了,虽然儿子在朝为官,也聘请各地名医前来医治,服尽名贵中药,仍然毫无起色,但是连续三天来都听到远处传来的木鱼声,使她忘记了痛苦,更感到清凉愉快。于是老夫人唤来仆人,并对仆人说:“你们赶快去找那位敲木鱼的人,我想我的病体只有那位敲木鱼的人才能治好。”
仆人听老夫人的指示,循着细微的木鱼声寻去,终于在河边看到小沙弥,并对小沙弥说:“老夫人有请,请您跟我走一趟。”小沙弥三天三夜没吃东西,连一点气也没有,仆人于是扶着小沙弥走路。
“回禀老夫人,这位就是敲木鱼的人,他已三年没理发,三年没换衣,三年没鞋穿,三天没吃饭了。”仆人向老夫人禀告说。
“真可怜啊!快吩咐下去,立即准备斋饭、僧衣、罗汉鞋,并请来剃头师,快先替小师父安顿吃穿的问题再说吧!”老夫人指示仆人赶快去办。
一会儿时间,小沙弥又恢复了原来清净庄严的模样。老夫人看小师父容焕发的样子,心里也舒服了一些,于是对小师父说:“你怎会落到这般凄惨呢?”
小沙弥就把发愿兴建道场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老夫人听。老夫人听完之后,感慨地说:“真是观世音菩萨感应呀!想不到我花那么多钱,请来各地名医,服尽名贵中药都不能治好的病,但自从听了您敲的木鱼声之后,身体的疾病然不治而愈了,这真是不可思议呀!这样子好了,您明天起不用再化缘了,兴建道场的事,由我来为你处理了。”老夫人讲完,即刻吩咐仆人去请回在朝为官的儿子,叫他赶快去普陀山的最高峰兴建道场。
在朝为官的儿子,知道菩萨的感应事迹也很高兴,立即命令人上山兴建道场。现在普陀山的最高峰佛顶山的慧济禅寺,就这样兴建完成了。
醍醐灌顶
俗语说:“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人有恶愿,天必毁之。”一个人若能长期发善愿,利益众生,则福报无可限量。因为上天以慈悲为怀,对众生的仁爱是无微不至的,所以,只要坚定为善,不但能够得到天助,也能得到人助,最后善愿一定会如愿。
§§§第4节即使是施以小钱,也是乐善好施
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很喜欢行善做好事,全国的老百姓也都很爱戴他。有一天国王外出游玩,途中遇见一座佛塔,便取出一些小钱布施给佛塔。当时有个云游僧人,恰好也游走到佛塔处,远远地看到国王布施佛塔,便遥唱了一句:“善哉!”以称赞国王的布施。可是国王听了心里却不高兴了,当即命令仆从把这个云游僧人抓回了王宫。
国王问这个云游僧人:“你见我布施几个小钱就赞叹,是嫌我布施得太少,讥笑我?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呢?”
僧人赶紧匍匐在地上乞求道:“若国王赦我无罪,我才敢说。”
国王说:“好吧,我今天就赦你无罪。”
僧人赶紧谢恩,即说:“我过去曾在山中险道间做过盗贼。有一日捉住了一个人,可他拼死也不把钱拿出来,就是紧紧地攥着拳头不放开。我便猜想:此人手中必有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于是我口出恶语威胁他,让他张开拳头,可他不肯;我又弯弓恐吓他,他还是不放手;我再搭上箭,做出愤怒欲射的样子,他仍不松开拳。最后我因为实在太贪心,杀死了这个人。但是,当我费劲地掰开他的手时,只看到了一枚小小的铜钱。我当时感到万分的沮丧:宁惜一钱,不惜性命,世上竟有这般悭心难舍之人!人心若都如此,岂不是世人极大的悲哀吗?所以,如今我日见到任何能施舍钱物的人,都视之为难能可贵的人,都要赞美称颂他的善举。今天我看见大王在没有刀弓逼迫,没有人哀苦央求,也没有无可舍想舍或有可舍却难舍的困惑的情况下,自在地布施佛塔,便由衷地唱赞称善了。因为我先前见过那种处在极苦之中却不舍微利的人,知道人的悭吝贪恋之心是多么的难舍。多年的经历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能够在修行微小布施功德的时候,心中若能不起轻视菲薄的分别妄想,便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了。”
醍醐灌顶
“乐善好施”是佛家常用的一句至理名言。这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仁慈、大度的人,看到穷苦的需要帮助的人时,要不吝惜自己的财物,主动去帮助别人。还要知道的是,帮助别人不要在意钱财的多少,施以小钱也是乐善好施。
§§§第5节加害别人即是在加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