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2573600000014

第14章 僧格

僧格,1916年出生于牧民家庭。幼年丧父,14岁丧母。蒙古革命胜利后,进师范学校学习。后被派到苏联留学,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回国后一直担任蒙古作家协会领导职务,并在保安部门担任工作。30年代开始写诗,40年代以后是创作最旺盛时期。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在表现手法上,喜作新探索。《和平鸽》、《一个老游击队员的话》、《给斯大林》、《骑着自己的马去参军》、《答日本武士》、《突击工人》,都是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真理集》和《早晨的太阳》等诗集。歌剧《真理》的歌词曾获得好评。著名中篇小说《阿尤喜》中的主人公是个真实人物,描写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对日战斗中牺牲的英雄事迹。这篇作品和《和平鸽》、《一个老游击队员的话》等诗曾获乔巴山奖金。

僧格的作品《深厚的感情》等已有中译本,他曾于1953年到中国访问。

洛德依当巴

洛德依当巴,1917年生于戈壁阿尔泰省一个牧民家庭。中学在乌兰巴托中学学习,毕业后,去苏联留学。1939年日本侵略蒙古,回国参加哈勒欣河战役。1941年在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宣传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过技师、教员,主编过理论刊物《宣传员》和《火星》文学双月刊;担任蒙古作家协会书记和蒙古人民革命党文学艺术科学委员会主席等。1944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戴帽子的狼》,以后陆续创作了短篇小说《昔日的英雄》、《地毯》、《瘟神》和中篇小说《谁之过》。他与桑达嘎合著的《额尔德尼·道尔基》、同僧格合著的《走自己的道路》等剧本,主要反映了农牧业中先进与保守的斗争,塑造了新牧民形象。1949年他的小说《在阿尔泰山》出版。这是蒙古文学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描写地质勘察队进入阿尔泰山探寻地下资源的故事,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献身科学事业的知识分子形象,并插入了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1952年创作的中篇小说《我们的学校》于1954年获乔巴山奖金。1954年获乔巴山奖金。他的作品还有短篇小说《未断的栋梁》和长篇小说《清澈的塔米尔河》(1961),后者反映了1921年蒙古革命前后的社会面貌。被译成中文的主要有《我们的学校》、《在阿尔泰山》等。

旺干

旺干,1920年生于扎布汗省图德布台县的一个牧民家庭。曾入布里亚特蒙古乌兰乌德工农专科学校学习。从1940年起,在杂技团当演员、编导和艺术指导。1946~1951年在莫斯科剧院学习,回国后任国家剧院编导,曾导演苏联和中国的戏剧。旺干从40年代后期起开始创作,作品有剧本《医生们》(1949~1952)、《在前进的道路上》(1955)、《个人主义者》(1958)、《在阿尔拜赫雷草原上》(1961)、《普通人》(1965)、《司机陶昭》(与达喜尼玛合著)、《塔米尔地方来的媳妇》(与僧德合著),电影剧本《星火》(与朝·奇木德合著)以及儿童剧《售货员的梦》和《白颈小熊和歪脚小熊》等。剧本《医生们》曾获国家奖金。

他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剧作品,其中《医生们》写大学医学系毕业生布仁娜原分配在城市,但她却申请到艰苦的牧区去工作。由于她的努力,牧区的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她不仅为群众治病,而且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医治了她的同学桑达嘎和某些领导人的坏思想、坏作风。剧本《在前进的道路上》第一次描写国营农场领导人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司机陶昭》反映了运输公司司机中的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和斗争。《塔米尔地方来的媳妇》描写一个牧业生产合作社的女社长南苏拉经过艰苦斗争改良牦牛品种的事迹。《个人主义者》批评了身为草原站长的萨乌日的自私自利行为。《在阿尔拜赫雷草原上》表现了以萨本坦为首的青年突击队员们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的动人情景。

旺干的剧本情节曲折,丝丝环扣主题。大多取材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劳动和斗争,塑造出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