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2573600000013

第13章 蒙古作家

仁亲

仁亲,1905年生于北部的恰克图城。7岁学蒙文,9岁学俄文。中学毕业后去苏联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留学。长期在蒙古《真理报》和《火星》、《曙光》、《科学》等杂志任主编和编委。20年代发表了为数不多的几首诗,《给黄色寄生虫们》是最著名的一篇,描写上层反动喇嘛贪财好色,揭露其虚伪性。30年代致力于蒙古语文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蒙古《真理报》工作,发表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随笔和短篇小说。1944年创作的电影剧本《朝克图台吉》,被拍成了电影,先获乔巴山奖金,后又受到批判,被指责为美化历史人物,宣扬阶级调和,有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倾向。作者后又被指责有民族主义思想,多次受到批判。

三部曲《曙光》(1951~1955)是重要的长篇小说,描写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约60年间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变,小说主要写主人公西尔臣因家贫被卖,后来当了兵,为“外蒙古自治”流血打仗,但却未给贫穷牧民带来一点好处。生活越来越苦。从而反应封建统治者是根本不会为贫苦牧民的利益着想,以致作者看到现实社会的黑暗,投身于革命。60年代和70年代,有长篇历史小说《扎阿那·扎鲁岱》和《大游牧》出版,小说反映匈奴时代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内容上和《曙光》有连贯性。中国已有《曙光》译本。

仁亲通晓多种外文,翻译过不少作品。还撰写过中国电影《白毛女》和赵树理的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他还有学术著作《蒙古民间传说故事》、《蒙古语比较语法》等作品。他于1956年在匈牙利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并成为蒙古科学院院士。是蒙古最著名的学者之一。

达·纳楚克道尔基

达·纳楚克道尔基,1906年生于土谢图汗部达尔汗亲王旗(现属中央省)一破落贵族家庭。20世纪20年代初参加“苏赫巴托尔俱乐部”的活动。后去苏联、德国学习。1923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和秘书长,1925年任少年先锋队工作局局长。1925年去列宁格勒军事学院学习。1926至1929年在德国莱比锡学习新闻。1930年回国,开始文学创作。

纳楚克道尔基是蒙古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控诉封建压迫,揭露寺院罪恶,歌颂革命后的新生活,题材比交广泛。小说《浩沁夫》是他的代表作。主人公浩沁夫(意为旧时代的儿子)愚昧、无知,相信天意不可违抗,但是革命使他觉醒,成为生活的主人。小说《年节和眼泪》通过一个富人家的使女在封建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下的悲惨遭遇。《从未见过的事情》和《喇嘛大人的眼泪》描写寺院的反动和大喇嘛的伪善面目。《草原上的光辉》、《飞快的白马》和《春天的喜日》等,反映了革命后人民的新生活。抒情长诗《我的祖国》是蒙古现代最有影响的诗歌之一,它描写高山、河川、戈壁、草原,充满对祖国和新生活的热爱。歌剧《三座山》写革命前夕一个官吏巴拉干仗势抢走青年猎人云登的未婚妻南萨尔玛,云登为夺回情人和巴拉干搏斗,受了重伤,南萨尔玛不畏强暴,杀死了巴拉干。以后诗人策·达木丁苏伦对剧本作了一次修改,把个人斗争改为牧民群众和封建主的斗争,悲剧的结局改为团圆。

纳楚克道尔基翻译过普希金的诗歌和莫泊桑的小说;他的作品也曾被译成多种文学出版。蒙古人民共和国为他建立了纪念碑,设立了纳楚克道尔基文学奖。

达木丁苏伦

达木丁苏伦,1908年生于车臣汗部马塔德汗乌拉旗(今东方省马塔德县)一牧民家庭。1924年16岁时参加蒙古人民革命军。1926年当选为革命青年团中央委员,并在团中央机关刊物《革命青年团》任编辑。1928年发表《四篇小故事》,从此开始文学创作活动。1929年蒙古作家小组成立,他是最积极的成员之一。同年12月发表代表作《被抛弃的姑娘》。这是蒙古新文学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它描写富人包勒得的放牧人道林格尔一家在革命前的悲惨遭遇和革命后的新生活。1934年发表著名长诗《我的白发母亲》。这是蒙古最有影响的诗歌作品之一,主要写作者远离祖国后母子互相思念的感情。由于不能和母亲团聚。他只能把对母亲的怀念转化成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以及追求科学知识的动力。长诗继承了蒙古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传统,语言凝练,比喻生动,其中有不少发人深思的警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达木丁苏伦在蒙古《真理报》工作,发表了诗作《北极星》、《致伟大的斯大林》和小说《两个都是我的儿子》等作品,歌颂苏联卫国战争。40和50年代,他主要研究古典文学,同时创作了《三个人说一个人做》、《苏莉变了》、《牤牛戈木布》等反映先进与落后间斗争的小说和《乔巴山元帅50寿辰祝词》、《献给伟大的中国人民》等诗。50年代以后,曾任蒙古科学委员会主席、蒙古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他是蒙古科学院院士。60和70年代,写了一些有关道德修养的短篇小说,如《鬼》、《皮箱里的东西》、《奇异的婚礼,欢聚的宴会》等。他的《格斯尔传的历史根源》对研究中国蒙古族、藏族的英雄史诗《格斯尔传》有参考价值。他的学术著作有两卷本的《蒙古文学概况》(下册与别人合写)、选注本《蒙古文学范例一百例》和用现代语翻译的《蒙古秘史》。他曾多次获得各种勋章和乔巴山奖金,但也几次被指责有民族主义倾向。他在30年代为新蒙文制定了字母表、正字法和词法草案。中国翻译并出版了他的主要作品《达木丁苏伦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