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2576500000007

第7章 上古亚非文学(6)

苏尔达斯是虔诚诗人中的有形派黑天支的代表。他的作品有3部,《苏尔诗海》是其诗歌全集,除一小部分是叙事诗外,大多是抒情诗,中心内容是歌颂大神黑天。

杜尔西达斯(1532~1623)的作品有12种,以《罗摩功行录》最负盛名。自蚁蛭的《罗摩衍那》问世以来,2000年间不知有多少种方言的改写本、编译本问世。然而,其中最成功、影响最大的是杜尔西达斯的《罗摩功行录》。由于种种原因,印度人对《罗摩衍那》中的罗摩故事渐渐淡忘了,而对《罗摩功行录》中的罗摩故事却是家喻户晓,出口成章。所以说,《罗摩功行录》在印度老百姓中的实际影响,要比梵文的《罗摩衍那》大得多。

在印度有一种说法:苏尔达斯是太阳,杜尔西达斯是月亮。可见这2位诗人在印度这一时期的文学上的影响了。

佛经故事

佛经是佛教经典,是佛教徒用来宣扬佛教教义的工具。为了吸引广大民众,佛经常常采用通俗的寓言故事或生动的比喻阐发教义,文体有散文体、韵文体和散韵杂糅体等形式。因此,佛经中含有文学因素或带有文学色彩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佛经中最具文学性的主要有《本生经》、《百缘经》、《天譬喻经》、《妙法莲华经》、《贤愚经》、《杂宝藏经》、《百喻经》等。

佛经中的故事洋溢着古代印度人民所崇信的几种基本道理。最主要的是和平、牺牲、慈爱、诚信、忍让、平等、无私、克制贪欲、禁戒残暴等。这些故事无不表现出较高的语言艺术水平,朴素中透出哲理,单纯中含有深邃。如果除去其宗教附会的部分,使人备感精彩。在现存的佛经故事中有不少是广大人民创造的,长期流传在民间,颇能反映他们的爱与恨,祈求与希望。其中,又以《本生经》中的故事最具代表性。

《本生经》又译作《佛本生故事》,是一部内容浩繁的寓言故事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主要讲述佛陀释迦牟尼前生的故事。按照佛教的说法,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只是一个菩萨,还跳不出轮回,他必须经过无数次转生才能成佛。他曾是国王、王子、婆罗门、商人、妇人、大象、猴子、鹿等等。每一次转生便有一个积德行善的故事。这就产生了所谓的“佛本生故事”,现存547个,收集在巴利文经藏《小尼迦耶》中的是其第10部经。

佛本生故事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即每个故事都由5部分组成:一是今生故事,交代佛陀讲述前生故事的身份、地点及缘起。二是前生故事,讲述佛陀前生故事的具体内容。三是偈颂,穿插在散文叙述中,有总结性质或描述性质的诗。四是注释,对偈颂中词语含义的解释。五是对应,将前生故事中的人物与今生故事中的人物一一对应。如《摩尼克猪本生》中,今生故事讲述一个比丘受一少女引诱,佛陀得知后告诫他说:“她是你的祸根,甚至在你前生,你就成了她结婚筵席上的佳肴。”佛陀接着讲述前生故事。

菩萨曾转生为一头牛,名叫大红。其弟名叫小红。兄弟俩干了家中牵引拖拉所有的重活。主人的女儿即将结婚,喂养了一口名叫摩尼克的猪。小红问大红:“这家重活都是咱俩干的,主人只给我们稻草麦秸吃,而这口猪却吃牛奶粥。”大红安慰小红说:“主人是为给女儿办喜事才喂养它的。”不久,主人宰杀了摩尼克猪,献给庆贺婚礼的客人吃。在叙述这个故事当中有一首偈颂:“勿羡摩尼克,它吃断头食;嚼你粗草料,此乃长命食。”这道偈颂下面有一连串词义注释。故事的最后部分是对应,即佛陀指出前生中的摩尼克猪是现在这个受诱惑的比丘,主人的女儿是现在这个少女,而小红是阿难(佛陀的弟子),大红是佛陀本人。

所谓佛本生故事实际上绝大部分是长期流传于印度民间的寓言、传说、故事、童话和传奇。佛教徒将其采集起来,按照上述固定的模式进行改造加工,给每个故事加上头尾,然后指出故事中某人、某神、某动物是佛陀前身,并以偈颂点出佛家要说明的主旨。佛本生故事采用散韵杂糅文体,通俗易懂,幽默易记,风格质朴,从内容上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类歌颂菩萨的睿智与法力。佛本生故事由于都是讲述菩萨如何转生的,因此几乎每篇故事都程度不同地歌颂佛陀的智慧、知识、英明、悟性、道德、胸怀、情操、大度、魄力等。此外,还时常歌颂他所具有的广大神通和奇异的力量。如《真理本生》中的转生为商队长的菩萨,由于聪明才带领商队走出5种险境,并高价卖掉货物返回故乡。再如《芦苇饮本生》中转生为猴王的菩萨,他以神异的力量使芦苇节打通,8万猴子以芦苇为吸管饮到有水妖掌管的莲花池水。

一类宣扬平等、博爱,小人物可以战胜大人物。在这类故事中,菩萨往往转生为某一小人物或弱小的动物,而压迫者、欺骗者则往往没有好下场。如《箴言本生》中转生为婆罗门的菩萨,他从水中救出落难的王子、蛇、老鼠和鹦鹉。忘恩负义的王子得到报应,而菩萨在转生为国王后仍与3个动物和睦友爱地度过一生。再如《猴王本生》中转生为猴王的菩萨,每次都要跳到一块石头上才能再跳到水中岛上。一条鳄鱼想得到猴王心上的肉,就伏在石头上等机会,猴王依靠智慧战胜了它。又如《鹌鹑本生》中转生为象王的菩萨,对待小动物非常仁慈,而一头傲慢的大象却随意踩死小鹌鹑。于是老鹌鹑为复仇联合了乌鸦、苍蝇和青蛙。乌鸦啄瞎了大象的眼睛,苍蝇在那儿产了卵。被蝇蛆折磨得焦渴难耐的大象在找水喝时,被青蛙引向悬崖,跌落山下而死。

另一类提倡经商发财,合理致富。佛教重视种姓平等,尤其得到吠舍种姓的支持。吠舍主要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他们在政治和军事上无力与婆罗门和刹帝利抗争,于是就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全用于商业活动之中。所以,佛本生故事中有许多描写的是经商题材,充满浓厚的商业气息。如《真理本生》、《小商主本生》、《奸商本生》、《果子本生》、《伊黎萨本生》等。这些故事中的商人,有的冒险经商,大智大勇,获利而归;有的指导他人,由穷变富;有的唯利是图,受到惩罚等等。

佛本生故事中,有的讽喻当时的统治者,嘲笑神仙和婆罗门,批判自私残暴、欺诈虚伪等行为,有的歌颂团结友谊、知恩图报、忠贞不渝等品德。当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也有少数故事鼓吹宿命论,宣扬逆来顺受、绝对忍让,诬蔑、轻视妇女等,形成消极影响。

佛本生故事随着大乘佛教的传布,首先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到日本、朝鲜、越南。随小乘佛教的传布,首先传入斯里兰卡,其后又传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近几十年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学者也从事佛本生故事的研究,并将其译成德文、英文等多种欧洲语言。佛本生故事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学、戏剧、绘画、雕塑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婆罗门经典《吠陀》

《吠陀》是婆罗门教的经典,也是印度最古的文献,是诗歌总集,类似我国的诗经。它共分4部。《梨俱吠陀》最古,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至前1200年间已形成(史称这段时期为“梨俱吠陀时代”或“早期吠陀时代”)。《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大体形成于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后3种吠陀的内容主要都来自《梨俱吠陀》。

《梨俱吠陀》是颂神诗集,共有1028首诗(据传内有11首是后人附加上去的),约4万行,分10卷。诗歌内容及倾向复杂,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或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包括许多神话传说。诗中歌颂了天神(雷神)因陀罗及光明女神、火神、雨神等等。在第10卷的诗中说到千头、千眼、千足的造物布路沙,它弥漫天地,充塞过去未来;它是创世的牺牲者,用它来切割,产生了宇宙万物,4大种性亦在其内。

第9卷第112首诗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它不是一般的颂诗,而似乎是一个人在从事榨酒劳动时的欢唱——不过已带有明显的私有观念:

“人的愿望各色各样:木匠等待车子坏,医生盼人跌断腿,婆罗门希望施主来。苏摩酒啊!快为因罗陀大神流出来。

“我是诗人,父亲是医生,母亲忙推磨,大家都象牛一样为幸福而辛勤。苏摩酒啊!快为因陀罗大神流出来。”

这首诗说明当时已形成家庭,社会分工也较细,大家都辛勤劳动,追求金钱。还有一首是一个赌徒自叙的悲歌,说明当时已出现了赌博。这个赌徒因赌博输光了钱,输掉了妻子,到处游荡。诗人为此进行了讽刺和劝诫,要赌徒规矩地种田,以求得富裕。

其他3种吠陀中,以《阿闼婆吠陀》最重要。这是驱邪求福的咒语和诗歌集,用以驱除疾病、猛兽、恶鬼、仇敌,或借以求得长寿、富贵、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旅行安全等等。所求治的病中包括发烧、黄疸、水肿、癞疮、瘰疬、咳嗽、眼炎、秃顶、虚弱、骨折、中毒、疯狂等等。用咒语的方法来治病驱邪,似乎有些迷信可笑,但却反映了印度人的祖先与各种灾害病魔斗争的强烈而天真的愿望,而且可从中看到当时人们对各种病害的识别能力。同时这些诗生活气息比《梨俱吠陀》要浓,且很富诗趣。试看第6卷第105首关于治咳嗽的诗:

像心中的愿望,

迅速飞向远方,

咳嗽啊!远远飞去吧,

随着心愿的飞翔。

像磨尖了的箭,

迅速飞向远方,

咳嗽啊!远远飞去吧,

在这广阔的地面上。

像太阳的光芒,

迅速飞向远方,

咳嗽啊!远远飞去吧,

跟着大海的波浪。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诗记述了一面念咒语治病,一面还用草药,真可谓是科学与文艺结合的萌芽了。

《阿闼婆吠陀》中还有一些男女求爱时用的咒诗,如:“像藤萝环绕大树,把大树抱得紧紧;要你照样紧抱我,要你爱我,永不离分。”“翅膀是相思,箭尖是爱情,箭杆上海誓山盟。爱情的箭瞄得准,一直刺进你的心。”这都说明《阿闼婆吠陀》比其他吠陀更接近现实,更具体真切地反映了古代印度民间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两大史诗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文学的重大收获,它们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学成就。

关于这两部史诗形成和定型的时间,学者、研究者其说不一,一般认为,《摩诃婆罗多》大约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罗摩衍那》的中心故事大约形成于公元前3世纪,最后增补部分于公元2世纪完成。它们大体上都经过早期传说——构成中心故事——最后定型的几个发展阶段。

根据传说和史诗本身记载,《摩诃婆罗多》的作者为广博仙人,《罗摩衍那》的作者为蚁垤仙人。实际上这样规模宏大的史诗不大可能出于某几个人之手,它们无疑是在口头流传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两位仙人可能是对史诗整理加工有过巨大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