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2577300000019

第19章 罗马尼亚作品(2)

在庄园的仓库附近,尼查遇到了看守人——老农民纳斯塔瑟,看守人问明了客人的来意,给予热情接待。纳斯塔瑟和女儿玛菲丽莎住在一间半截埋进地下的小泥屋里,窗户是一个小圆洞,光线只能从门口射进来。主人给尼查喝了水,又找到一点充饥的东西,然后带他去见地主。

地主若尔收留从四面八方来的人,以他们的廉价劳动力开垦了这块荒僻的土地,生产谷物和放牧牛羊。若尔主宰这里的一切,不经他准许,收税人是不敢上门的,甚至连宪兵也不轻易来打扰。因此,若尔并不盘问投奔者的经历,只要他认为对方是一把干活能手就收留下来,若尔安排尼查放牛。

傍晚,人们拖着沉重的步子从田里回来,家家的泥屋上面升起缕缕炊烟,那些无家室的农民们聚集一起,等候发饭。尼查也加入了这群人的行列,领到玉米面糊当晚餐。

次日,管家桑杜带领尼查去牛圈,分派他管奶牛。尼查的伙伴是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庄园里干活,也有从外地流浪来的孤儿。尼查和小牧童们每天早出晚归,赶着牛群外出放牧。

一天雨夜,尼查料理完牛群,好不容易抽出一点时间去拜访纳斯塔瑟父女。尼查和玛菲丽莎之间产生了爱情。在归途中,心花怒放的尼查遇上管家桑杜,他借口尼查不照管牛群,举起鞭子便要抽打,尼查见解释和恳求都不济事,便横下一条心猛扑上去,将对方按倒在地上,掏出短柄小棒猛打。管家的威风顿时消失,连连哀求饶恕。

农民们最厌烦阴雨绵绵的秋天和严寒的冬天,因为他们那时不得不象鼹鼠一样钻进地下生活。地主老爷却带着农民一年用血汗换来的财富远走高飞,进城或者去外国享乐。农民们纳闷主人那么多钱如何能挥霍得完?冬天,狂风暴雪袭击着小泥屋,牧童们衣不避寒,大家围聚在一起诅咒着天气,也担心狼群偷袭。

尼查安排小伙伴们睡下,自己巡视一遍牛圈,然后和衣躺下。但是,睡意迟迟不肯来临,他一会儿回忆起自己的苦难童年和坎坷经历,一会儿眼前浮现出玛菲丽莎的身影……忽然间,他听到猎犬狂吠、惨叫,牛群骚动,当他尚未来得及弄清事情的真相时,牛圈开始倒塌,牛群相互闯撞,从裂口钻出去,四处奔逃。茅屋顶塌下来,沉甸甸地压在尼查身上,人们闻讯赶来,抢救出昏迷的尼查。老农民用民间土方治疗尼查头部和腿部的伤口,三天三夜之后,他才恢复了知觉。

尼查终于熬过了寒冬,当野花遍地、青草绿油油的春天到来的时候,他的伤口痊愈,并和玛菲丽莎结了婚。

若干年后,地主若尔卖掉了庄园,永远离开了这荒凉的地方。农民们陆陆续续弄到一块土地,逐渐盖起像样的房屋,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小泥屋。

漂来的磨坊

《漂来的磨坊》是罗马尼亚作家萨多维亚努发表于1925年的长篇小说。

小说主要写1888年的春天,一连2个月不降雨。地主菲洛季田庄所管辖的9个村,农民的庄稼全部枯萎,只有菲洛季家的小麦丰收了,打麦机轧轧地响着,喷吐出黄灿灿的麦粒。

酷热和饥渴把人们的精力耗尽,举着圣像和十字架的人群因失望而不再乞求上帝赐雨,他们只好挣扎着为地主老爷耕地。不久,倾盆大雨连绵数日,塞列特河泛滥,农民们又在乡警驱赶下前来修木桥,因为菲洛季的庄园靠这座摇摇欲坠的木桥才能连成一片。农民知道自己与桥的命运不相干,任凭乡警吼骂,不肯冒险下水抢救,坐视着滚滚洪水冲垮木桥。

这时,随水漂来一座磨坊,磨坊老工人基里列和女儿安尼查正惊慌失措地呼救,善良的人们奋力救出了基里列父女。年轻的看林人瓦西里被安尼查的美貌吸引,地主老爷却先下了手,把她弄到森林深处藏起来。瓦西里根据菲洛季的行踪,推测安尼查被关在林中仓库附近,为了进一步探明真情,他在深夜里越墙摸进仓库,不料被抓住,地主将他打得遍体鳞伤,继而诬告他“抢劫罪”,致使瓦西里坐了两年冤狱。

菲洛季的独生子谷斯基从巴黎学习归来,在一次狩猎时无意间发现了安尼查,菲洛季得知此事,深感不安,为了达到独占安尼查的目的,急忙派人送她去雅西城居住,并请一名德国女教师监护。

地主菲洛季的青年时代是在巴黎度过的,他在那里完成了学业。回国之后,他的同窗好友,有的住在庄园里,巧取豪夺;有的进入政界,飞黄腾达;有的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幻想消逝的青春再来……在摩尔多瓦保守党头目斯卡尔拉特的多次要求下,菲洛季决定把庄园交给管家经营,自己移居雅西或布加勒斯特,参加政治活动。

在雅西,安尼查被禁锢在一幢幽静的住所里,虽然生活十分舒适,但是囚徒似的环境不能给她欢乐和幸福,她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德国女教师的敏锐眼睛。几乎没有什么人来,只有菲洛季偶尔悄悄到来,又象影子一样神秘离去。安尼查经常在住处附近散步,每次都发现一个年轻人从远处痴情地望着她,有一次竟然走了过来。这个黑眼睛、长睫毛的英俊小伙子,主动通报了姓名,梦想得到真正爱情的安尼查一听对方是菲洛季的儿子谷斯基,左右为难。安尼查与谷斯基的接触当然瞒不过女教师,她连忙向菲洛季禀报,他们决定尽快离开雅西,移居布加勒斯特。

谷斯基多日不见安尼查外出散步,忧心如焚,这时,他恰巧遇见父亲的经纪人,从他口里才追出事情的真相和安尼查在布加勒斯特的住址。热恋中的谷斯基匆匆赶到布加勒斯特。他首先办妥了出国护照,后又买通花园饭店的看门人,把安尼查直接接往火车站。一对年轻人登上火车,欣喜若狂,满以为今后会万事如意了。

火车在12月的寒风中奔驰,暴风雪扑打着车窗,列车时走时停,因为要等待工人们清除铁路线上的积雪。当火车到达谷斯基的家乡布初明站的时候,发生了意外的事情:菲洛季给该站和海关打了拦截安尼查出国的电报。虽然谷斯基已为安尼查办了出国护照,但父亲的命令使他的计划破产。

他们只好决定暂时下车,回庄园休息,乡长和管家带领3辆雪橇前来迎接。赶车人瓦西里自从被冤禁两年出狱后,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仇。此时,在冰天雪地的黑夜里,他决心实现久已等待的愿望。雪橇走走停停,人们不断地铲雪平路。在微弱的灯光下,瓦西里偶然发现了安尼查,这个他曾爱慕过,并为之遭受过苦难的女人!顿时,满腔怒火涌上心头,他举起铁锹朝安尼查和谷斯基打去。安尼查当即丧命,谷斯基身负重伤。瓦西里本人被管家打倒在地,数日之后死去。

3天以后,菲洛季从布加勒斯特赶回庄园。经过名医治疗,谷斯基脱离危险。然而他和父亲之间从此出现一条无形的鸿沟,他们互相回避,不愿见面。菲洛季为偿还城市生活所挥霍掉的债务,卖掉部分庄园,然后出国到尼斯去了。谷斯基伤愈后,也离家前往巴黎。1896年8月,菲洛季在蒙特卡罗赌场上输光了自己的财产,并把妻子去世时留给儿子的遗产也垫了进去。最后,家产荡尽,身败名裂,自杀而死。

塞列特河仍然奔流不止,在一座木桥边,一个破旧的磨坊歪歪斜斜地倒着……

伊昂

《伊昂》是罗马尼亚着名作家利维乌·列布里亚努(1885~1944)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20年,作品主要描写了罗马尼亚的农村生活。

小说的主人公——贫农伊昂为了捞取一份嫁妆,诱骗富农的女儿,成为岳父大片田地的主人。但是他所朝思暮想的土地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婚后,伊昂的妻子安娜自杀,出生几个月的儿子相继死去。这时伊昂又去追求一个有夫之妇,他昔日的恋人——贫农女儿弗洛里嘉。一天夜里,弗洛里嘉的丈夫暗中窥伺着伊昂,杀死了他。伊昂的土地最后成了教堂的财产。

尽管这部小说里也反映了列希里亚努创作上的自然主义倾向,但它还是成功地刻画了20世纪初特兰西瓦尼亚农村各阶层居民的生活、阶级矛盾以及妇女的卑下地位等。

妇女的幸福,要靠嫁妆的多少来决定,小说的初稿即题名《嫁妆》。

斧头

《斧头》是罗马尼亚着名作家萨多维亚努的一部中篇小说,写于1930年。

这部中篇小说是根据罗马尼亚民间故事写成的。

主人公尼契福·里本是个喀尔巴阡山山民。他离乡背井到边区去贩羊,可是一去不返,毫无音讯,他的妻子维多利亚日夜思念,决心带了儿子去寻找丈夫。她跋山涉水,历尽艰险,终于找到了丈夫的遗骸,发现了用斧头砍死丈夫的凶手,最后为丈夫报仇雪恨。

小说里不仅塑造了一个坚贞刚毅的山区妇女的形象,而且通过她寻夫所经过的路程的描述,写出了罗马尼亚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

萨多维亚努笔下的维多利亚这个人物,也正体现了罗马尼亚人民对黑暗势力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起义

《起义》是罗马尼亚作家列布里亚努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33年,反映了罗马尼亚1907年事件,是作者创作上的新发展。

这部作品是罗马尼亚文学中第一部真实反映1907年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它是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阶级斗争尖锐、工人运动高涨、农民问题严重的背景下产生的。

在作家的笔下,贵族阶级和农民构成的两个格格不入的敌对世界恰好成为鲜明的对照。一方面,作者勾勒了地主、军官、官僚政客等的丑恶嘴脸,探究了两个贵族家庭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写出了那些注定过着苟且偷生的牛马生活的农民的命运。

起义爆发了,小说里表现了人民的激愤,同时也夹杂了作者对农民镇压地主场面的自然主义的描写。老贵族尤加和女地主纳吉娜死了。村民们分了地主的财产,还准备分地。然而政府军队赶来枪杀了起义者。重新树立起地主的政权。年轻的贵族尤加,被打死的老尤加的儿子,打算重整家园,对农民们作了一些小小的让步。

从这个形象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列布里亚努的局限性,他相信守旧的贵族阶级还是能够使国家避免一些社会动荡的。

扬帆

《扬帆》是罗马尼亚当代作家图多兰的一部长篇小说。本书是作者的代表作,曾获得罗马尼亚国家文学奖。

小说以19世纪80年代为背景,描写卢班等青年驾驶双桅帆船希望号,到南美洲火地岛探险的故事。

全体青年从罗马尼亚出发,扬帆远航。他们不顾海盗的袭击、恶棍的暗算、撒哈拉的酷热和大西洋的飓风,历尽艰辛到达南美洲的火地岛。

作者歌颂了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慷慨无私的品质、真挚的友谊和纯真的爱情。

全书人物刻画生动、语言精彩,并向读者介绍了有关天文、地理、航海、气象、历史、东西方各国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极其丰富的知识,堪称一部百科全书。

吉德里兄弟

《吉德里兄弟》是罗马尼亚作家米哈伊尔·萨多维亚努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1934年出版,是作者历史小说的代表作。

该书分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