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2577400000016

第16章 十九世纪作品(1)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写于作家年届60之际。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出身不好,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冒险的进取精神。他白手起家的传奇经历是每一位不甘于平庸生活的年轻人的梦想。

流落荒岛后,他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发挥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用自己的劳动改善自己的食宿条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精,创建了自己的王国。他靠劳动成为自然的主人,从而引起人们对他的热爱。

本书的真实性和具体性使它成为英国文学中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作者在序言中曾强调指出:“这本书完全是事实的记载,毫无半点捏造的痕迹。”笛福的技巧在于把假想的事物写得栩栩如生,准确生动和细致地写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特征,读者完全将故事误以为真。

《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不仅给笛福赢得了近500个头衔,而且各种译本,仿作出了近700种。我们所熟悉的《格列佛游记》就是仿作中的精品。

此书还是西方青少年最喜爱的一部小说。法国启蒙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就将它作为爱弥儿15岁时的必读书。这样,它就成为教育史上的里程碑。此书还引发了许多伟大哲人的思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各种著作中数次引用鲁滨逊的故事来说明资产阶级的本性。当然,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此书也是一部最受欢迎的纯粹消遣读物。

老实人

《老实人》是法国作家伏尔泰所著的哲理小说,写于1759年。

小说主人公老实人寄居在一个德国男爵的家里受“哲学家”邦葛罗斯的教育。邦葛罗斯是“一切皆善”学说的鼓吹者,他宣扬“在此最完善的世界上,万物皆有归宿,此归宿自必为最美满的归宿”。老实人起初也很相信这种说法。

但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却恰巧证明,这个世界并不“完善”:老实人因为和小姐居内贡自由恋爱被贵族偏见极深的男爵赶了出来;他被抓兵到军队里因自由行动而遭毒打;在战场上,他看到两军互相屠杀、奸淫掠夺,惨无人道;在流浪中,他几乎没有碰见过好人,不是宗教狂热的信徒,就是干扒手勾当的神甫和敲诈勒索的法官;他的经历也是骇人听闻,先被误认为异教徒差一点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后又在巴黎被骗子神甫等一伙几乎盘剥一空。他的爱人居内贡的遭遇也很悲惨,在战祸中全家被杀,自己被当做奴隶辗转贩卖,最后成为一个相貌奇丑的洗衣妇。至于邦葛罗斯,他口口声声“天下尽善尽美”,但现实狠狠嘲笑了他:先是染上脏病烂掉半截鼻子,后又被宗教裁判所施加火刑,险被烧死。此外,老实人和居内贡的同伴,他们的经历也无一是幸福的。

面对着这个世界,老实人最后对邦葛罗斯叫道:“得啦,得啦,我不再相信你的乐天主义了”,他说:“地球上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灾难啊”。

“一切皆善”的说教来源于德国17世纪唯心主义哲学家莱布尼兹,他曾提出“上帝所创造的这一个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在这个可能最好的世界,一切都趋于至善”。这是一种维护现存秩序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舆论。

伏尔泰这篇小说就是无情地嘲笑这一为神权和王权辩护的哲学,他整部小说都是为了否定这种理论,证明这个世界不是“一切皆善”。

《老实人》写于伏尔泰创作的后期,战斗性较强,对社会的批判比《如此世界》更为尖锐,它集中揭露那个世界的阴暗面,而没有象《如此世界》那样,在不合理的现实里去挖掘某些“合理”的成分。它讽刺的笔锋从德国到英国,从法国到西班牙,横扫整个欧洲。它的批判面很广,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写一个黑人这样控诉老板:“每年给我们两条蓝布短裤,算是全部衣着。我们在糖厂里给磨子碾去一个手指,他们就砍掉我们的手,要是想逃,就割下一条腿”,揭露了殖民主义残酷野蛮的剥削。

它通过老实人在巴黎的见闻,指责“在这个荒唐的国家里,不论是政府、法院、教堂、舞台,凡是想象得到的矛盾都应有尽有”。他还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当时的政治事件,他在叙述1757年一个乡下人因伤了路易十五而被凌迟处死的案件时,通过人物之口这样控诉道:“啊,这些野兽,一个整天唱歌跳舞的国家,竟有这样惨无人道的事!这简直是猴子耍弄老虎的地方。”所有这些,在嬉笑怒骂中又有愤慨的抗议。

《老实人》以高度的讽刺艺术,对腐朽的社会力量——贵族、教士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它无情地嘲笑贵族的阶级偏见,表现出这个阶级没有什么可以自傲,只是一批荒淫可耻的东西。最典型的一段是关于邦葛罗斯脏病的“家谱”:他从侍女巴该德那里染上了这个病,巴该德的病,“是一个芳济会神甫送的,神甫的病是得之于一个老伯爵夫人,老伯爵夫人得之于一个骑兵上尉,骑兵上尉得之于一个侯爵夫人,侯爵夫人得之于一个侍从,侍从得之于一个耶稣会神甫,耶稣会神甫当修士的时候,直接得之于哥伦布的一个同伴”,短短一段把贵族、教士可耻的面目揭露得淋漓尽致。

小说还对贵族阶级以门第自傲与他们日趋破落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特别是在小说的第26章写了6个丢失了王位的国王,他们聚集在一个小旅馆里,有的“囊无分文”,有的靠赊账过日子,时刻都有进监狱的危险。这种漫画式的描写虽然荒诞夸张,但是从本质上反映了18世纪法国的君主专制政权已经日落西山,勾画出资产阶级革命前夜贵族阶级的腐朽没落。

小说中与邦葛罗斯的“一切皆善”论相对立的,是另一个“哲学家”玛丁的怀疑悲观思想。他向老实人宣传“人性本恶、永远不会改善”的观点。在他看来,人类是没有前途的,人的生活是没有希望的,“不过是些幻影和灾难”。老实人并不同意这些观点,这也代表了伏尔泰的态度。相信历史是不断进步、人类会趋于完善,这是伏尔泰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他在小说中写了一段老实人游黄金国的故事,勾画出他的乌托邦理想国。在这个国家里,地上的泥土石子就是黄金,根本没有人要。人们穿的是“金银铺绣的衣服”,吃的是“珍馐美馔”,住的房屋“仿佛欧洲的宫殿”,有“贤明的国王”,没有法院和监狱,“每个人都是自由的”,没有宗教狂热,但人们“从早到晚敬爱上帝”。这个理想国是伏尔泰社会、政治理想的图解,完全是一种不切实的幻想,充分地反映了伏尔泰的世界观的历史唯心主义的实质。

现存的世界是不完善的,黄金国又是那样虚无缥缈,那么,人应该如何对待生活呢?这是伏尔泰在《老实人》中提出的问题。他在小说的结尾对此作了答复:最后,老实人与居内贡结了婚,和他们的同伴结成一个小团体在一起生活,他们买下了一小块土地分工负责进行耕作,他们不时也探讨生活的意义,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工作可以使我们免除三大害处:烦闷、纵欲、饥寒”,因此,“种我们的园地要紧”。这就是伏尔泰的答案。这种答案在当时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社会风气腐败恶浊的历史条件下,固然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待那样一个不合理的世界,结论却不过是埋头工作、独善其身,毕竟说明作者所要阐述的哲理,还远不是革命的。

新爱洛绮丝

《新爱洛绮丝》是法国作家卢梭的著名书信体小说,写于1761年。

小说借用12世纪青年女子爱洛绮丝与她老师阿卜略尔的爱情故事为标题,写18世纪法国一对青年人朱丽和圣·普乐的恋爱悲剧。

圣·普乐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贵族家担任家庭教师,和他的学生贵族小姐朱丽发生了恋爱。朱丽的父亲阶级成见很深,不许朱丽和圣·普乐结婚,仅仅因为这个青年人不是贵族出身。圣·普乐被迫离开,朱丽也被迫嫁给了贵族服尔玛,婚后她向丈夫坦白了自己过去与圣·普乐的恋爱。服尔玛表示信任,把圣·普乐接到家里以宾客相待。朱丽与圣·普乐朝夕相见,彼此都压抑内心的感情,感到非常痛苦。最后,朱丽因重病而死,死前再次袒露对圣·普乐的感情,并要求他教育她的儿子。

卢梭对这个恋爱悲剧倾注了全部的同情,他把这对青年人的爱情表现得真挚动人、合情合理,在卢梭看来,“真诚的爱情的结合是一切结合中最纯洁的”。但是,封建等级制度阻碍了这一对青年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他们不幸的根源。

在这里,卢梭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提出了以真实自然的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理想和以门当户对的阶级偏见为基础的封建婚姻对立,并通过这个悲剧的爱情故事对封建等级婚姻提出了抗议。

在卢梭的笔下,圣·普乐是一个品学兼优、才貌双全的知识分子,就其实际条件来说,比他周围的人来得优秀得多,根据卢梭的人权主义原则,他是“完全应该得到朱丽的爱情”的。然而,他们的恋爱却得不到社会的承认。那个社会只承认“高贵的血统”和贵族的头衔。朱丽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封建卫道者,他根本不从实际的德才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因此他顽固地反对自己的女儿嫁给平民出身的圣·普乐,而强迫女儿嫁给他自己的贵族朋友。由此,卢梭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贵族的头衔有什么实在的价值?他在小说第一卷第62封信里做了回答。在这有名的章节里,代表开明思想的爱德华爵士和朱丽的父亲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卢梭通过人物之口这样彻底否定了整个贵族阶级:

贵族,这在一个国家里,只不过是有害而无用的特权,你们如此夸耀的贵族头衔有什么可令人尊敬的?你们贵族阶级对祖国的光荣、人类的幸福有什么贡献!你们是法律和自由的死敌,凡是在贵族阶级显赫不可一世的国家,除了专制的暴力和对人民的压迫以外,还有什么?

小说还通过圣·普乐在巴黎的见闻,批判了贵族上流社会的种种习俗风尚,和小说对华莱山区人民淳朴的思想感情、道德风俗的赞美,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卢梭否定贵族阶级文明、歌颂人类“自然状况”的一贯思想,使小说对现实的批判不限于狭隘的爱情问题,而有了比较广泛的社会内容。

《新爱洛绮丝》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时期争取爱情自由的一部代表作。它的两个主人公都有某种反封建的精神。圣·普乐不承认封建道德,而把自由恋爱视为一种基本的人权,不断向朱丽证明他们的爱情本身就具有“美德的品格”。

朱丽的思想较多地受她阶级地位的束缚,因而内心有更多的矛盾:爱情与名誉、与门第观念、与封建礼教的矛盾,等等。但她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接受了圣·普乐的爱情。当她那专制粗暴的父亲强迫她嫁给他自己的朋友时,她对封建家长发出了愤慨的控诉:“我的父亲把我出卖了,他把自己的女儿当作商品和奴隶,野蛮的父亲,丧失人性的父亲啊”!

然而,整个小说立足于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因此主人公对封建社会的反抗是很有限的。起初,他们不敢公开自己的爱情,当封建家长逼迫他们时,虽然有人向他们提供了到美洲去生活的物质条件,他们却没有勇气冒封建社会之大不韪,不敢采取激烈的反抗方式离家出走。后来,朱丽成了贵族家庭的“贤妻良母”,以宗教思想压抑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圣·普乐也按礼教行事处世。总之,他们的行为基本上没有越出封建道德的规范。他们不是封建社会的反抗者,而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这也反映了作者在思想上看不出这种爱情的前途。

小说的故事在人物的通信中展开,情节进展缓慢。书信体的形式使作者能够让主人公大量倾诉自己的感情,对自己在爱情不自由、受尽压抑和束缚的处境中的种种痛苦、委屈、矛盾、失望、顾虑作细致的刻画和尽情的渲染,加上主人公缺少行动以及他们的爱情以悲剧告终,使整个作品具有一种感伤主义的情调。而作者对华莱山区、莱蒙湖畔、克拉伦乡间自然景色的描绘,则又在小说里留下一些清新优美的篇章。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诗人、作家和思想家歌德的作品。

到18世纪末,它就被译成了俄、英、法、意等10多个国家的文字。

作品主人公维特是个有学识有才干、与庸俗恶浊的环境格格不入的进步青年。他高傲的人格与独立的见解为当时社会所不容。因而抑郁寡欢,找不到出路,成为普希金说的“反叛的受难者”。

一次偶然机遇,他结识并爱上美丽纯真、温柔多情的姑娘绿蒂,她使他重新获得了生活的热情。然而,绿蒂已经订婚而且忠于她的未婚夫。维特无望,极度痛苦,便投身社会,想用工作去治疗爱情上的创伤。但是,官僚上司的刻板庸俗和永无休止的挑剔使他不堪忍受,愤而去职,由于他出身市民,社会地位微贱,在伯爵家的晚会上被人逐出,受到极大侮辱。于是,他从绿蒂的丈夫那里借来她亲手拭去灰尘的手枪,含恨自杀。

这部小说用理查生、孟德斯鸠等曾用过的书信体和第一人称写成,有些段落甚至取自作者与友人的信件。

作品的近百封长短不一的书信,极其深刻、细致、生动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那种炽热的情感好像变成了火焰,燃烧着。这在世界文学中是罕见的,它不受时空的限制,联结着简单的情节,何时写信,写什么,都灵活自由。追忆往事,描绘目前,展望未来,谈人生,谈社会,谈哲理,谈自然,谈艺术,谈爱情,一任驰骋,似信手拈来,却经过艰苦构思,使分散的书信,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少年维特的烦恼》艺术上的最大成功是它塑造了维特和绿蒂这两个感人至深的人物典型。写维特多的内心感受,写绿蒂多的待人处事,两个人的个性特征都得到了鲜明表现。维特是觉醒中的德国知识青年的代表,有反抗精神,有要求平等、要求享受现实幸福、乐于帮助下层人民的品格;但又忧郁懦弱,经不起风吹雨打。绿蒂聪明、活泼、善良、温柔,性格开朗,体态健美,能歌善舞,忠于爱情,更是令人喜爱的形象。

忏悔录

《忏悔录》是法国作家卢梭的自传作品,写于1778年。

《忏悔录》,回忆了从他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彼得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

这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卢梭自信他比那些攻击和迫害他的大人先生、正人君子来得高尚纯洁、诚实自然,因而,一开始他就悲愤地向他的时代社会问道:“把和我同类的人群召集在我身边,让他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每个人都象我这样坦率地把自己的内心袒露出来,有谁敢说:‘我比这个人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