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2578300000011

第11章 这些生活规矩,可让孩子有好习惯(2)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个体意识已渐渐萌芽,这时候,爸爸应该给他制定一些基本的礼仪规矩,如让孩子必须使用礼貌用语。每当他要点心或玩具时,爸爸就可以提示他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如“您好”、“再见”、“请”和“谢谢”等。

平时,在日常生活中,爸爸一定要率先使用礼貌用语,多对孩子说“请”和“谢谢”,并用愉悦的声音对孩子说。

要知道,1岁的孩子已懂得在陌生环境下观察父母的表情,做出适当的反应。同时,这时候孩子的记忆力还较弱,又很难集中注意力,你得一遍遍不断重复地教育。这样,才容易让他记住要守的规矩。

(2)给2岁左右的孩子,立交际方面的礼仪规矩2岁左右时,是孩子的社交发展期,孩子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际以及与人相处的技能,为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让孩子学一些基本的礼貌行为,爸爸要给孩子立相关规矩,如好玩的玩具,必须与小朋友分享。

为了让孩子学会分享,爸爸可带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玩耍,如,经常带孩子去公园、广场等地方,去之前要预测好可能发生的情况,并提前给孩子设定界限。如在公园玩滑梯前,要告诉孩子不许抢,要排队。

出门前,爸爸可提醒孩子带喜欢的玩具,以便让他在公园中遇到小朋友时,交换着玩。也可带两个相似的玩具,他自己玩一个,让其他的小朋友玩一个。

如果只有一件玩具,有小朋友要玩玩具时,爸爸要告诉孩子:“现在轮到别的小朋友玩了,等他玩好了你再玩。我们先做另一个游戏。”

(3)给3岁左右的孩子,立做客与待客规矩

孩子3岁左右时,爸爸要教孩子学会做客的规矩。例如,去别人家做客时,要问主人好,如“阿姨您好!”之后,要好好地坐在沙发上,不许乱跑,也不许乱动人家的东西。如果不小心碰了主人家的东西,要说“对不起”。

家里来客人时,要问客人好,如“叔叔您好”,“叔叔请进”等。同时,不要乱动客人的东西,客人给自己带礼物要说“谢谢”,父母与客人聊天时,不许随便插嘴。

(4)给4岁左右的孩子,立着装规矩

孩子4岁左右时,爸爸要给孩子立一些着装的规矩,例如,出门时不许穿拖鞋与睡衣,要穿正装、有鞋跟的鞋子;身上穿的衣服,一定要保持整洁;不许将头上的帽子弄歪了,要好好戴在头上。同时,爸爸要规定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与站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5)给5岁左右的孩子,立与人相处的规矩

5岁的孩子基本上已上幼儿园了,与社会交往的机会也大大增加,此时,爸爸要多给孩子立一些与人相处的规矩,例如,除非有特别的事需要说明,如想上厕所、身体不舒服或需要求援时,否则不许随便打断别人的话。

当孩子想插嘴时,你应该轻轻提醒他,应该等别人说完后再说话,如果有非说不可的话,要告诉孩子先说“对不起”。

(6)给6岁左右的孩子,立礼貌待客与接打电话的规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都喜欢与人交往,特别喜欢去别人家做客或有客人来家里。因而,爸爸可让孩子学会招待客人,做一个既热情,又非常有规矩的小主人。

爸爸可帮孩子邀请一些小朋友来家里玩,让孩子去洗水果,拿饮料、小椅子等,来招待小朋友。

此外,爸爸也要教会孩子接打电话的规矩。当他接电话时,规定他要先说“你好”。如果电话不是找他的,规定他再问一句:“请问找谁?”当孩子要拨号打电话时,替他念号码,并提醒他这样说:“你好,我是某某。”

人人都喜欢有礼貌的孩子,因而,爸爸要从小给孩子立一些礼仪上的规矩,让孩子学会说礼貌用语;在公共场合,要学会礼让他人,如乘公交车时要给老人让座,乘电梯时要靠一边站着等。

孩子“人来疯”,爸爸如何立规矩

家里有个“人来疯”的孩子让父母很头疼,甚至让爸爸感觉没面子。一般,每当家中来客人时,“人来疯”孩子就像是疯了似的,要么没事找事,要么向父母提无理要求。平时很听话的孩子,在家里来客人时,却变得非常不听话。每当这个时候,父母总恨不得将孩子抓起来狠狠揍一顿,但又碍于家中还有客人,不好意思下手。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让父母特别纠结。

小唐就是其中一员。原因是,每每家中来客人,他的儿子飞飞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一点儿也不听父母的话了。

小唐的儿子飞飞今年5岁了,非常淘气。前几天小唐的同事小王来他家做客,给飞飞带了很多好吃的,有他最爱吃的薯片、巧克力。

飞飞见家中来了客人,而且还给自己带了一大堆吃的,特别兴奋。不仅在客厅与卧室之间跑来跑去,而且还将玩具都搬到了客厅里,向客人显摆。

“飞飞,去你的房间玩!爸爸和叔叔说会儿话!”

“不,我要叔叔陪我一起玩积木!”

“飞飞,去你的房间玩,听见没有?”

“不,我就要在客厅玩!”

见飞飞如此不听话,小唐就板起脸,瞪着他。飞飞见爸爸要生气了,立马安静了下来。可没过几分钟,他又开始闹腾了。他打开电视机,玩起了遥控器,不停地换台。他见爸爸和叔叔没理他,故意把电视的声音调得很大,还在沙发上爬来爬去,甚至跳到小王的背上,让他背他。小唐见飞飞吵个不停,就一把把他拽起来,想把他关到自己的房间里去,可没想到他刚拽上飞飞的手臂,飞飞就“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让孩子在这儿玩吧,没事的!飞飞,来,叔叔陪你一起玩积木,好不好?”

……

看着破涕而笑的飞飞,小唐是一脸的无奈。

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就成了“人来疯”,什么话都不听了。相信很多父母都有类似于小唐的经历,特别是当客人夸孩子聪明或懂事时,孩子便表现得很兴奋。如比平常爱说笑,说话声音比平时大,爱冲客人做鬼脸等,也有的孩子会缠着客人给自己讲故事。如果父母加以阻止,孩子就会情绪失控,大哭大闹让父母十分难堪。

其实,2~7岁的儿童,“人来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家中有个“人来疯”的孩子,父母不必太过紧张。因为你的孩子“人来疯”,这说明他不认生,有利于促进他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如果你真的很想纠正孩子这种“人来疯”的不礼貌行为,最好先了解清楚孩子“人来疯”的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人来疯”无外乎这几种:

(1)想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赏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自我意识较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因而,常常从自己的需要和角度来思考问题,不容易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注意,但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与需要。如果客体,如客人,对自己有肯定或赞赏的评价,孩子就会非常兴奋,而且不会考虑自己兴奋的表现,是否会对他人造成负面的影响,当然,他也不会考虑自己这样做是否会破坏规矩。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在这个年龄段,孩子虽然已具有初步的主客体区分能力,但是自我的认定主要还是来源于客体,特别是成人的评价和肯定。因而,他会设法吸引他人的注意,甚至不惜破坏父母规定的家中来客人要听话的规矩,以求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表扬。

(2)自我控制力差

很多孩子之所以“人来疯”,在家中有客人时,不易安静下来,或不听大人的话,是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神经系统的抑制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只要他一兴奋起来,就难以在短时间内平静下来,而同时又由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而,他的不良行为与不听话行为就会时有发生,如家里有客人时,爸爸提醒孩子进自己的房间玩,但孩子根本就不想去房间,而是待在客厅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3)受父母情绪的影响

通常,家中来客人时,父母的情绪会比较兴奋,这可能对心理敏感的孩子是一个很强的刺激。当客人表扬孩子时,如果父母表现得很高兴,孩子往往就能敏感地感受到这种情绪的变化,也因此会变得越发得意,变身为“人来疯”。

因此,要想让“人来疯”的孩子变得听话、有礼貌、有规矩一些,在家里来客人时,爸爸一定要先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帮助孩子完成从前台到后台的转换。

如何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比如,满足想当主角的孩子的哪些需要呢?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过一把主角瘾,满足孩子的表现欲,并给孩子讲明他需要到后台的原因,当然要让孩子离开前,给孩子明确的提示。同时,也要重视给孩子立礼仪规矩。

(1)给孩子制定礼仪规矩

在客人没有到来前,爸爸就要让孩子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应该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要给孩子制定一些“文明待客”的基本礼仪规矩,如问孩子:“你知道客人来了,应该如何做吗?”或“你觉得让客人坐在哪里比较好?”可以说,让孩子了解客人来访时应守的规矩,就能引导孩子慢慢地学会如何礼貌待客。

(2)让孩子过一把主角瘾

家中有客人来访时,爸爸可以先让孩子参与接待客人的工作,从而让他过一把主角瘾,比如,可以让孩子站在门口迎客人,客人来了后,可以让孩子端上水果,或给客人拿手巾擦手,这样,爸爸或妈妈既能多了一个小帮手,又不致使孩子因闲着没事做,瞎捣乱。这样的次数多了,孩子自然就会知道,家里有客人来访时自己该怎么做,该扮演什么角色了。

(3)满足孩子的表现欲

如果你的孩子表现欲强,在客人到来后,爸爸一定要注意给孩子提供一些表演的机会,如让孩子给客人们背诵一首唐诗或者让孩子弹一曲钢琴,然后提醒孩子应该走了,如此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提示,帮助孩子完成角色的转换。例如,当孩子背完《咏鹅》后,父母可以说:“很好,下次我们再学一首有关鸭子的唐诗背给叔叔听,好吗?”如此提示孩子,是在肯定孩子表现的同时,也暗示孩子今天的表演差不多就到这里了。

(4)明确提示孩子要离开

当父母与客人聊天时,一些孩子之所以不想离开,一是没有过足主角瘾,二是父母没有给孩子明确的提示。

当爸爸要孩子离开前,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他为什么要离开。如果需要孩子离开,你一定要明确地告诉他,你可以这样说:“现在呢,叔叔要和爸爸说一些事情,你让妈妈给你讲故事好吗?”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最好不要马上让孩子单独待着,因为反差太大,孩子会难以接受。

可以说,家里有一个“人来疯”并不是一件坏事,不过,如果家里有一个这样的孩子,爸爸感觉头疼的话,要先搞清楚孩子“人来疯”的原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想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孩子完成角色转换,才能让你的孩子表现得既有规矩,又不失活泼,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与客人适当的交流中,在孩子适当地表现自我时,其人际交往能力也能得到提升与发展。

给孩子立吃饭的规矩

在我们身边,很多孩子连吃饭都让父母操心,不仅吃饭前要父母叫了一次又一次才肯来到餐桌前,而且吃饭时也是一点规矩都没有,不是吃相不好,就是吃饭时饭粒掉得到处都是,或者挑食,或者一边玩一边吃饭,如果你的孩子也如此,那就要好好跟孩子讲下餐桌的规矩与礼仪了。

我曾经去一些美国朋友家做客,对美国孩子的餐桌礼仪深有感触。这些孩子之所以这么懂礼仪,是跟父母的培养分不开的。

通常美国孩子的父母会在孩子2岁时,就开始让他学习用餐礼仪。相反,中国的很多父母却越来越不注重对孩子进行用餐礼仪的培养,结果导致孩子在吃饭时越来越没规矩。

如果你问阳阳爸爸:让他最心烦的事是什么呢?他肯定会告诉你是儿子吃饭的事。因为每次吃饭都像一场战争。

每次,他都要叫上好多遍,直到快忍不下去要发火了,阳阳才会不情不愿地放下手中的玩具,坐到饭桌前。而吃饭的时候,他也总要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或是吃两口玩两下玩具,结果,由于不专心吃饭,他将饭粒撒得到处都是,这一点不说,他还挑三拣四,吃饭特慢,一餐饭甚至要吃上一个多小时。

阳阳爸爸曾给他立过吃饭规矩:吃饭的时候不能离开桌子。但无论阳阳爸爸如何苦口婆心说他,他都是我行我素,吃饭时一点规矩都没有。

可以说,在生活中,像阳阳这样不好好吃饭的孩子有很多。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很多父母不重视给孩子立规矩,特别是在吃饭的问题上,总觉得孩子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反正不吃饭还可以吃零食,饿不着。即使孩子吃饭时不爱坐在桌前,喜欢到处跑,父母也认为是正常的,毕竟孩子还小嘛!也有不少宠爱孩子的父母,则习惯了追着孩子喂饭,让孩子吃一会儿,玩一会儿。时间一长,自然就导致孩子吃饭时一点规矩都没有。

其实,对待不好好吃饭,对待挑食或偏食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没收他的零食,饿着他。别担心会饿坏孩子,因为只要爸爸态度坚决一些,在饿坏之前,孩子就往往会开始乖乖吃饭了。

要想让孩子吃饭时有规矩,就要从小给孩子制定吃饭的规矩,如定时定量,必须在餐桌上吃等。

(1)饭前的规矩

除了规定孩子饭前要洗手外,父母还要严禁孩子饭前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特别是饭前两小时内。因为吃饭前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使中枢神经受到抑制。而如果孩子的中枢神经受到抑制,就会没有食欲,自然也就不会好好吃饭了。同时,饭前也不要让孩子做剧烈运动,影响他的食欲,最好的方法是在饭前让孩子帮自己摆餐具、餐巾纸等,做一些简单、不太剧烈的工作或活动。同时,在吃饭前,就要关掉电视,让孩子把玩具暂时收起来。因为孩子边吃边玩或边看电视,既会延长吃饭的时间,甚至造成饮食过量,也会影响餐桌礼仪。

(2)按时吃饭,并坐在饭桌前

这条规矩是给孩子立吃饭的固定时间与地点,而固定开饭的时间和地点能避免孩子吃饭时受到干扰。比如,从小让孩子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吃。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他准备舒适的桌椅和合适的餐具。

如果他们不准时来吃晚饭,那么,在其他人用餐后就没有东西可吃了。在立这个规矩时,一定要讲清楚你的规矩,比如,只从7点到7点半供应晚餐,过了时间,就没吃的了。这也是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

当他自己有几次饿着肚子上床,或去做其他事情时,他们就知道按时吃饭,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情的重要性了。

(3)吃饭时的规矩

吃饭时,一定要让孩子保持安静,不要随便说话;要让孩子明白,饭桌不是玩耍的地方,不能影响别人。同时,要教孩子正确的坐姿,不要歪着、侧着坐。另外,父母还要规定孩子要定量进食,杜绝时而多吃、时而少吃或不吃的不良行为。

此外,到了开饭时间,最好全家人都坐到餐桌前吃饭,营造定点就餐的氛围。同时,也要规定好孩子的就餐时间,不能无限地拖长吃饭时间,给孩子一种紧迫感,让他专心吃饭。

当然,在给孩子制定可行的规矩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同时,要把重点放在原则性的问题上,不要滥定规矩,强迫孩子去接受一堆“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规定。

(1)用故事法给孩子立吃饭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