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2578300000019

第19章 这样给孩子立规矩最给力(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如果要给孩子立规矩,必须自己先守规矩,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甚至会不由自主地模仿父母的言行。作为父母,一定要懂得上行下效的道理,并要带头遵守一些规矩。否则,会不利于给孩子立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爸爸先要以身作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如果要给孩子立规矩,必须自己先守规矩,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甚至会不由自主地模仿父母的言行。作为父母,一定要懂得上行下效的道理,并要带头遵守一些规矩。否则,会不利于给孩子立规矩。

一些爸爸之所以不能成功地给孩子立规矩,是因为爸爸自己不守规矩。他自己行事都没有规矩,就谈不上给孩子树立好榜样了,给孩子做起规矩来就很难。因为小孩子最爱模仿自己的父母,喜欢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

琪琪爸整理厨柜时,发现家里的味精、花椒等调料都没多少了,就决定去一趟超市。见爸爸要出去买东西,6岁的琪琪也闹着要去。琪琪有乱买东西的毛病,是典型的“商场闹宝宝”。所以,琪琪爸不想带她去,就对她说:“不行!你不听爸爸的话,你到超市总爱瞎买东西!”

“爸爸,我一定听话!”琪琪信誓旦旦地道。

“嗯,那我们先说好了:你不许买东西!”

“嗯,我什么东西也不买!如果我要买,你下次就不要带我去!”

听琪琪这样说,琪琪爸就带上琪琪一起出了门。

可到了商场,琪琪却像换了一个人,一个劲地要买吃的:“爸爸,我要吃蛋糕,我要饿死了!”

爸爸不理琪琪,继续往前走。

“爸爸,我饿死了!我要吃蛋糕!”琪琪见爸爸不理自己,就大声叫,“爸爸,爸爸!”

琪琪见爸爸走远了,竟然坐在地上大喊大叫起来。渐渐地,周围的人都投来异样的眼神。这让琪琪爸觉得很不好意思,于是就给琪琪买了蛋糕。

琪琪拿着蛋糕,吃了起来。但不一会儿,她又冲爸爸大喊:“我要娃娃!”

“你这孩子,出门前不是答应爸爸,不乱买东西!怎么现在又是见什么买什么!你忘记了我们之前的约定了?”

琪琪爸带孩子去超市,因为孩子不守规矩而特别生气。但他没有意识到,琪琪之所以不守规矩,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守规矩,没有坚守自己的规则底线:与孩子约定不给孩子买东西,但经不起孩子的哭闹,感觉面子上过不去,而给孩子买了东西,破坏了规矩。他的爱面子,无疑给孩子提供了破坏规矩的机会。换言之,是他自己先破坏了规矩,才让孩子有机可乘。所以,爸爸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必须自己坚守规矩,才能让孩子守规矩。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爸爸如果不能正确地遵守给自己或给孩子制定的规则、规矩,就不要给孩子立规矩。等学会坚守自己所立的规矩后,再给孩子立规矩。这就是给孩子立规矩时,爸爸必须要保持的一个良好的态度。

爸爸可以想想看,如果你自己彻夜玩乐,却要孩子准时睡觉;自己边看电视边吃饭,却要孩子好好吃饭;整天说话不算数,甚至出尔反尔,这让孩子怎么想?他又怎么会有正确的模仿对象?

而作为爸爸,又应该如何以身作则,坚守规矩呢?

一次,我和一个美国朋友去餐馆吃饭,朋友带了他的孩子。

吃饭时,朋友的儿子突然大哭不止,怎么哄都不行。此时,餐馆中吃饭的客人并不多,但我的朋友,那个孩子的爸爸还是非常生气,他立马神情严肃地警告孩子:“再哭,就不许吃饭了!而且一天不许吃任何东西!”

朋友之所以这样生气,是因为孩子的哭闹行为影响了他人,而影响别人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即便他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孩子听了父亲的话,哭声慢慢小了下来。我问朋友:“孩子为何这样听话?”

朋友告诉我,他是这样教育孩子的:第一先是警告,若警告不听,就按刚才自己说的去做,而且前不久,孩子刚受到类似的处罚。

见孩子不哭了,朋友对孩子说:“看着我,吃饭时,一定要好好吃,要这样坐直了吃!”朋友对孩子示范道。

不久,我又约了那位朋友一起吃饭,朋友又带了自己的孩子一起赴约,这次,那个孩子在吃饭的过程中再也没有出现任何异样的行为。

由这个事例可以看出,爸爸在给孩子立规矩的过程中,以身作则,率先守规矩,是多么重要。可惜很多爸爸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孩子不守规矩,他们总是一味责怪孩子不懂事。

事实上,当我们立了规矩,但孩子一而再地破坏规矩时,与其责备孩子,不如从自己、从成人的世界里去找找原因,看看是不是自己没有以身作则,没有成为守规矩的榜样?

而爸爸们要想以身为则,必须要遵守的准则是:

(1)爸爸要坚持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

在给孩子立规矩时,爸爸一定要坚持“共同成长”的原则,千万不要以老大自居。最好准备一个日记本,将在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中所制定的规矩都写在日记本上面,或将自己的日常行为举止记录在日记本上。这样做,可以让自己直观地来思考和反思,自己给孩子立这个规矩的出发点是不是爱?给孩子制定的规矩是否合理?是否可以让孩子严格遵守,让规矩有权威性?

(2)父母说话算数,说一不二

现代社会,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来者不拒,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即便是一些无理的要求也都尽量迁就和满足。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让孩子得寸进尺,无法无天。因而,父母在给孩子立规矩时,一定要坚守说话算数、说到做到、说一不二的规则,不管孩子怎么哭闹,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千万不能因孩子哭闹,而放弃给孩子立的规矩。

(3)父母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

小孩都有模仿心理,而且最喜欢模仿父母的举止与言行。换言之,你的孩子始终以你为他的行为与行动标准。因而,作为父亲,特别是想给孩子立规矩的父亲,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一般来说,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爸爸们首先要做到,要想孩子对人有礼貌,自己就一定要先做到对他人有礼貌,如要排队,常对他人说“您好”、“谢谢”等礼貌用语;要让孩子好好写作业,不许孩子看电视,自己最好也不要看电视;规定了孩子要好好吃饭,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成功地给孩子立规矩,爸爸一定要有规则意识,并以身作则地带头遵守规矩。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给孩子立的规矩,自己一定要坚守,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在孩子面前言行不一。否则,又怎么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守规矩呢?

给孩子立规矩,要梳理好爱与规矩的关系

在给孩子立规矩时,有些爸爸总感觉很难。从表面上来看,是爸爸们立规矩的方法有问题,让孩子难以接受与理解,但究其原因,是这些爸爸没有梳理好爱与规矩的关系。由于没有理清爱与规矩是什么样的关系,所以这些父母立起规矩来,总是不忍心,有些犹豫,不那么坚决或不能坚持。

海明的女儿丽杰现在4岁10个月,她的小脸胖乎乎的,一对大眼睛水灵灵的,非常讨人喜欢。可海明却特别烦她,甚至看她都不顺眼,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她非常任性,总爱发脾气,稍微有点事不依着她,就对父母大喊大叫。因而,海明跟心软的妻子合计了一下,决定要好好管管她,决心给她立规矩,并且特别提醒妻子,不能因为一时心软就坏了大事。

这天,海明的一个大学同学要来家里做客,来之前,海明就告诉丽杰明天有客人来,让她要听话,客人来了要打招呼,要有礼貌,不能在客人面前瞎胡闹。丽杰答应了。

客人来了后,刚开始丽杰的表现还不错,很高兴地与客人打招呼,并招呼客人就座,但没过多久她就开始吵闹了。当时,丽杰的爸爸妈妈正忙着招待客人,陪客人聊天,可丽杰却非要妈妈陪她去玩,而且是要去公园玩。丽杰的妈妈没答应,说自己没有时间陪她玩,要陪阿姨聊天。而丽杰一听立马就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大哭大闹,她闹腾了十几分钟,怎么哄都不行,弄得客人很不好意思,本来说好要在海明家吃饭的,结果只待了不到半小时就离开了。

每对父母都有自己的苦恼,而海明的苦恼是:为什么小丽杰总是喜欢无理取闹?为什么她答应了守规矩,却老是破坏规矩呢?给孩子立规矩就这么难吗?

从立规矩本身来说,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如立规矩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繁琐的过程,而且每个孩子的情况都千差万别,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也不尽相同。因而,给孩子立规矩不容易。

(1)现代年轻的父母多溺爱孩子

现代,由于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些父母总是没有原则地满足孩子,其实这是对孩子的溺爱。溺爱孩子是一种没有规矩的爱,这种爱会让孩子总是快乐地接受。但是这会让孩子慢慢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付出。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形成这种观念:我有什么要求,父母应该马上满足。而父母满足他的欲望或要求,他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一点也不觉得应该感恩。

对孩子的欲望或要求,父母都尽全力满足他,久而久之,就会刺激孩子,让他的欲望越来越膨胀,可能会提更多更无理的要求。而父母的能力有限,总有一天父母难以满足他的欲望,那时只怕招来孩子的恨意。唯有给孩子立规矩,才能教育好孩子。所以不管你多么有钱,请记住:再富也要给孩子立规矩。

(2)父母认为立规矩与爱是相互矛盾的

一提给孩子立规矩,很多父母都会纠结:给孩子立各种各样的规矩,是不是会影响对孩子的爱。抱有这种观点的父母知道什么是规矩,也知道从小给孩子立规矩很重要,但真的让他给孩子立规矩时,他又总是舍不得。即使给孩子制定了规矩,在执行的过程中也总是打破规矩。如孩子一发脾气,一哭闹,父母就束手无策,甚至立马心软答应了孩子的要求,结果,自己破坏自己制定的规矩。父母这样做,也不利于给孩子立规矩。这种类型的父母应该明白,爱与规矩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不是相互矛盾的。

(3)即使给孩子立规矩,也是凭一时的冲动或情绪有些人在孩子惹是生非时,才想给孩子立规矩;或自己不高兴时,才想起给孩子立规矩,高兴时呢,孩子即使破坏规矩,也听之任之,装作没看见。通常,父母的爱是一种本能的爱、一种感性的爱,而不是理性的爱。只有将对孩子的爱变成理性的爱,才有利于给孩子立规矩。

所以,父母在给孩子立规矩前,一定要梳理好爱与规矩的关系,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爱,如何才能真正地爱孩子。

(1)真正的爱是理性的爱,不是溺爱

有一些父母由于工作忙,很少陪孩子玩耍,于是为了补偿孩子,他们就给孩子买各种玩具,买各种好吃的。但玩具与美食都不能替代父母的爱。时间长了,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就会缺少安全感,或性格变得孤僻。

真正的爱是关心孩子,爱护孩子,这与溺爱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关心孩子是建设性的关怀,是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情感环境,如父母陪孩子一起玩游戏,带孩子去动物园认识动物,这是以一种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支持他。这种关怀远远超出什么都满足孩子。

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可父母要明白:真正的爱既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情感环境,又让孩子明确是非界限,坚守生活或学习规矩。

(2)爱与规矩是互相关联、密不可分的

爱与规矩是互相关联、密不可分的。真正的爱是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但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是在爱的时候没了规矩,立规矩时没了爱。如何在给孩子立规矩时,把爱体现出来呢?这很简单,要帮助孩子,而不是威逼孩子守规矩,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真诚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天下父母都十分爱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将来,甚至希望孩子能成就非凡事业,有辉煌人生。而爱孩子,父母一定要理性,一定要梳理好规矩与爱的关系,在应该给孩子立规矩时,坚决地给孩子立规矩,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否则,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害了孩子,甚至毁了孩子的一生。

理性的爱,是成功立规矩的不二法门

相比妈妈对孩子宠爱有加,爸爸们则是管教多于宠爱。但有时爸爸的管教不怎么理性,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非打即骂。这是不理性爱孩子的表现。

事实上,真正的爱孩子,是要理性地爱。这样,才有利于给孩子立规矩,从而培养出超级棒的孩子。

每到周末,王小刚就感觉特别累,因为壮壮简直就是一个淘气包:他妻子刚整理好床铺没几分钟,儿子壮壮就上了床,在床上又蹦又跳,把原本整洁的床弄得一片狼藉:被子东一条西一条摊开,床单是东起西伏;王小刚这边刚将他倒在地板上的水擦干净,他那边就很快把另一杯水泼到了电脑桌上,幸好笔记本电脑早已被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你再捣乱,我就打你!”王小刚吓唬孩子!

“你敢打我,我就告诉奶奶,让她打你!”可壮壮一点儿也不怕王小刚的威胁。

过了一会儿,壮壮跑去厨房,他先是不停地玩自来水,后来又把王小刚妻子新买的桌布上的花一朵一朵地剪了下来,剪完了花他又很快跑出去胡闹了……“气死我了,好好的桌布怎么变成这样了,准是壮壮弄的!你好好管管你儿子吧……我要知道他现在这样烦人,绝不会把他生下来的!”王小刚妻子经常向他诉苦、抱怨,这次又是如此。

每每妻子向自己抱怨时,王小刚就会吼几声儿子:“你怎么这样淘气?再这样,看我不打你!”

“不怕!”一听儿子如此说,王小刚立马给了儿子一巴掌,可能用力过猛,儿子的脸上立马有了指印。

一见儿子被打,妻子又心疼了,又指责王小刚下手太重。

王小刚真是无语了。

如果你有壮壮这样的儿子,相信你这个做爸爸的也会很生气很生气,甚至会失去理性,冲动之下打孩子。之所以会这样,是由于你生孩子之前,想象的是孩子能带给你多少快乐。

事实上,爸爸们应该明白,养育孩子不止为了享受孩子带给自己的快乐,更要勇于承担自己应该尽的责任。同时,也要知道,爱孩子要会爱,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所以,看到孩子有淘气行为时,与其生气,不如早点给孩子立规矩。

要想成功地给孩子立规矩,首先要走出以下这些养育孩子的误区:

(1)养儿是为防老

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的生育理念与宗旨。如果还抱着这样的宗旨你就out了。如果你抱着这样的生育理念生下孩子,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会使用错误的教育方式。因为你已把孩子当作你的私有财产。

(2)享受孩子带来的快乐

有一些父母,他们之所以生孩子,养育孩子,就是为了享受孩子带给他们的快乐。当孩子小的时候,孩子听从他们时,他们就觉得孩子很好很好。

可以说,不管父母出于养儿防老的目的,还是出于享受孩子带给他们快乐的目的养育孩子,他们都有可能对孩子的爱缺少理性,因为他们不懂教育的神圣职责,他们不明白生育孩子的目的是承担责任,而不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