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不是放弃对工作、生活的认真程度,而是主观地改变自己的心态,从而乐观地面对它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女人尝试给自己减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首先,寻找自己的人生爱好,通过那些令自己愉快的爱好,能够让自己放松下来。
其次,学会合作和授权,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事事躬亲,那么不但压力巨大而且效率、成果也不见得好,所以当遇到巨大的工作量或者生活问题时,首先冷静下来分析分析,是不是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如果一股劲儿傻傻地往前冲,是不明智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当今依然适用。
再次,学会休息,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要学会放松,出去走几分钟或者闭目养神、听听音乐,不但有利于体力的恢复,而且还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快乐人生的前提。如果你已感到压力过大,你或许可以考虑打一场篮球,考虑登一次高山,考虑做一次远足,这些都是既放松身心,又利于身体的选择。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生活,所以无论多么忙碌,也要为自己的生活保留出一段时间。在这段固定的时间中,你可以放松地倾诉,缓缓地散步,哼一段小曲,听一首歌,让自己在这段闲暇时光中体会生命的美好,这样你的忙碌才能更有价值。学会减压,才会更加懂得如何生活。
提高情感的自控力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用两组儿童做过一个"糖果实验":研究人员把4岁的小孩一个接一个地带进房间里,并把一粒糖放到他们面前的桌上,告诉他们:"你们现在想吃这粒糖,就吃。但如果你们能等我出去办完事回来后再吃,那你们就可以吃到两粒糖。"
大约14年后,当这些孩子高中要毕业时,研究人员再次把那些马上就吃掉糖果的孩子与等待老师回来得到两粒糖的孩子相比较。相比之下,前一组孩子更容易被压力压垮,动辄就生气发怒,常与人打架斗殴,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抵制不住诱惑。
最令研究人员吃惊的是意外发现:与抵制不住糖果诱惑的孩子相比,那些能等待的孩子在总分为l600分的大学升学考试中,比平均成绩高出210分。
这些孩子在长大成人、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差异更加明显。那些在童年就能抵制糖果诱惑的孩子到他们二十八九岁时,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做事更专心,更能集中注意力,更能建立起真诚且亲密的人际关系,办事更可靠、更具责任心,面对挫折,也显示出较强的自控力。
相反,那些在4岁时就不能控制自己,迫不及待抓糖吃的孩子在这时的认知学习能力较差,情感能力比那些能控制自己的孩子更是差了一大截。他们较孤独,办事也不令人放心,做事不专心,在追求目标时,只顾眼前的满足。遇到压力时,他们的承受力或自控力都较差,也不知临机应变,而是重复做些无用功。
如果被情感冲动所控制并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在工作记忆中留给注意力的空间就非常小。对学龄儿童来讲,就可能是不专心听老师讲课、不认真读书及完不成家庭作业。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年复一年,学习成绩自然就差了,大学升学考试成绩当然也可能差一大截。对参加了工作的人来说,同样如此。冲动与注意力不集中阻碍了学习或适应能力的发展。
情感自我调节不仅包括缓解痛苦或抑制冲动,而且也指根据需要能有意识地激发出一种情绪,有时,甚至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例如,医生要告诉病人或其亲属不幸的消息时,他们往往把自己也置于一种忧郁、难过的心情。同样,殡仪馆的殡葬员在与死者家人见面时,也使自己表现出一种悲伤难过的神情。在零售或其他服务业,到处都要求服务员礼貌友好地接待顾客。
有人认为,若要求员工表现出某种情绪,实际是迫使员工为了保住饭碗,不得已而付出的一种沉重的"情感劳动"。如果老板命令员工必须表现出某种情绪,结果只会使员工自然表露出来的情绪与其要求背道而驰。这种情况叫做"人类情绪的商业化",这种情绪商业化表现为一种情感专制的形式。
如果仔细地考虑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观点只说对了一半。决定其情感劳动是否沉重,关键在于人们对自己工作的认同程度。如一个护士自己认为应当关心他人和富于同情心,那么,对她来讲,花些时间以沉痛的心情体谅患者就不会是包袱,而且会使她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
情绪自我调节的观点并不是说要否认或压抑真正的情感。例如,"坏"心情也有其用处。生气、沮丧、恐惧都能成为创新力量或与人接触的动力。愤怒可以变成强有力的动力,特别是希望消除不公正或不平等时。共同分享悲伤,可以使人们凝聚到一起。只要不被焦虑所压垮,因焦虑而产生的急迫心情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
情绪的自我调节也不是要求过度压抑或控制一切情绪和自发的冲动。事实上,过分压抑会造成身体和心灵的伤害。人们在克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很强的消极情绪时,心跳会加快。这是紧张增强的一种征兆。如果长期这样情绪压抑,就会干扰思维,妨碍智力,影响正常的社交往来。
影响情绪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内心的自我对话。当遇到麻烦时,我们也许会陷入一系列的愤怒思考中,例如,责备、怨恨或作出"我要报复你"的回应。为了有效地制止这些消极的回应,应该尽快对这些不健康的想法亮"红灯",使自己的心灵迅速进入平静状态:
(1)回忆你过去曾经经历过的愤怒时刻。重新体验你当时的所有思想、情绪和行为。
(2)想象你的面前有一个巨大的红灯,在你的内心世界里大声疾呼"停止!"
(3)现在做一个深呼吸,想象自己正在把所有的消极念头和情绪都吐出去。
(4)想象自己越来越平静,放松片刻。在这种安宁的气氛中走进自己的身躯,重新体验你在愤怒时曾经拥有的想法、情绪和行为。
(5)如果需要,反复做这一练习。
女人不要毁在优柔寡断上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
他们选择了几位平常非常喜欢逛街购物的女性,然后将她们各自购物表现出来的情绪和心理反应记录下来。结果发现,这些女人在买东西的时候习惯于东挑西拣,左顾右盼,拿起这件放不下那件。某个女人为了买一件衣服,在一家服装店进出好几次,却迟迟做不出"买"还是"不买"的决定。面对着两件款式、价钱、质地没有多大差异的服装,她会花很长时间认真思考,仔细地挑选。可见,女人大多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心理问题:遇事情优柔寡断,面对选择很难做出决定。
有很多大龄女人,在爱情面前成了剩下的果实,原因并不在于她们的条件有多差,她们的眼光有多高,而在于她们在选择结婚对象时三心二意。她们觉得这个不够老实,那个又太花心;这个高大帅气,但手头没有存款;那个老成稳重,有房有车,但是整天埋头工作,时常沉默寡言……挑来挑去,就没有感觉了,到最后干脆不考虑这个问题了。
这些女人遇到问题时很容易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前一分钟这样想,掉转头又改变了主张,不知道到底怎么办才好。她们很难做出决定。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女人走进邮局,要了一张电报纸,写完后扔了。接着,她又要了第二张,写完后又扔了。第三张写好后,她递给报务员,并嘱咐尽快发出。这个女人走后,报务员对这三份电报稿发生了兴趣,都捡起来看了一下,只见第一份上写着:"一切都结束了,再也不想见到你。"第二份上写着:"别再打电话,休想再见到我。"第三份的内容是:"乘最近的一班火车速来,我等你!"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却反映出了很多女人的性情。生活中,态度暧昧,温温吞吞,总也拿不定主意……这类词语,似乎是专为女人而设。许多女人的行为,确实都会反映出类似的特点。
为什么有些女人在遇事时容易反反复复,不知道该这样还是那样,即使决定好的事情也会容易动摇呢?造成她们缺乏果断性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特征
一般来说,优柔寡断的女人大多性格内向、自我封闭,与外界疏于交流,而且缺乏自信,感情脆弱,易受暗示、过分谨小慎微。在集体中随大流,很看重别人的说法和意见,心理压力大,而且不能摆脱。她们太过于患得患失,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安全感。
2.认知障碍
对问题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也是遇人遇事拿不定主意并产生心理冲突的原因。优柔寡断多发生在年轻女性身上,这是因为她们涉世未深,处世经验不足,对一些事物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
3.心理阴影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产生消极的条件反射,踌躇不已。这类女性往往过多地错误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内心多有痛苦的经历,很少有成功的体验。所以,她们对什么事都不敢轻易做出决定,显得左右为难。
4.缺乏实践和锻炼
有些女人从小养成了依赖性,凡事都听别人的意见,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锻炼的机会,以及判断是非的能力,分不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往往会反复考虑,反复动摇;从小家教过分严格,她们在长大后也会左右徘徊,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优柔寡断不仅会使你在机遇和成功面前错失良机,影响自身的进步和发展,而且还会给你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形成恶性循环,以至于心情郁闷,苦恼不堪。
不要让愤怒成为情绪常态
哈佛大学给渴望成功的人士提出一条法则:成功者必懂得自律。因为只有真正地控制住自己的人,才能掌控别人。
气愤并不一定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当感到被冤枉或受到不公平待遇时,气愤就会油然而生。但是,当我们所认为的不公平也许是一种误解的时候,气愤也可以导致破坏和暴力。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以煽动别人的气愤情绪,使他们缺乏做事的理性,随时准备攻击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