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第一声预警
不管是在经济周期的高峰还是谷底,风险管理应始终贯穿于公司文化之中。
——高盛集团CEO 劳尔德?贝兰克梵
2007年2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消息刚刚发布时,并未引起华尔街同仁们的警觉,他们认为这只不过是华尔街万千幻象中的一景,不值得投入过多关注。
积极的预警没有在华尔街上引起丝毫的波澜,让新世纪金融公司也疑惑了。“公司的预测出现错误了?”,但手中的数据的确证明,有些什么已经改变了。
新世纪金融公司,原为美国一间知名的贷款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埃文市。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其创始人是三名多年从事次级贷款的专家,他们曾共同服务于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贷款发放公司,在获得了一笔数额不小的风险投资基金后,三人创办了这家公司,专营抵押贷款业务。
在美国,像新世纪金融这样的公司很多。它们只能发放贷款,不能吸收存款,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向那些低收入、个人信誉等级低、不符合一般贷款条件的客户提供住房贷款。
为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新世纪金融公司一直恪守高效率的服务方式和宽松的借贷条件,即:“12秒”原则和“三不”原则。其中,“12秒”原则是指,这家公司承诺:对于客户的有关贷款申请,在12秒内予以答复。“三不”原则是指公司推出的“不查收入,不查资产,不查信用”的借贷条件。再加上公司积极利用分支机构、网络和客户服务呼叫中心来进行次贷推销,新世纪公司很快就在行业内打出了影响力,吸引大批借贷者。
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后,公司的业绩在两年之内增长迅猛,俨然成为了行业新星。1997年,新世纪金融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市,股价为9.67美元。
在21世纪初期,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的繁荣期。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份额成为了很多次贷公司的主要战略目标。在这点上,新世纪金融公司也不例外。
凭着自己的两大优势原则,新世纪金融公司很快就在次贷市场上展露出头角。在一次《财富》杂志举行的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排名中,新世纪金融公司榜上有名,并且,在2006年的时候,成长为全美第二大次优贷公司。
顺风顺水的发展让新世纪金融公司逐渐强盛,规模也日益扩大,从早期一个小商行发展成为一家拥有7200名员工,100多家分支机构的大型企业。受到企业迅猛发展的影响,公司的股价直线上升,截止到2006年,新世纪金融公司的股价直线涨到了66.95元,涨幅高达561%。
火爆的房市、直线上升的价格, 2005的美国沉浸在房市一片繁荣的景象里。次贷行业也在受到推动后规模扩大。2001年,只占全部抵押贷款市场份额5%的次级抵押贷款,发展到2006年时,已经能达到20%。
次贷市场的兴盛,激发了新世纪金融公司的发展,其屡屡向新的领域进发,市场份额越来越大。2006年,在获得金融机构和华尔街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的强大支持下,发放了500多亿美元的次级贷款,一举挤掉其他公司,成为全美第二大次贷公司。
令人瞩目的业绩使新世纪金融公司成为次贷行业中众多公司竞相挑战的对象。为了追求更快速的利润增长,新世纪公司极大地放松了贷款审查条件和风险控制,却忽视了这样做将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后果。
2006年6月,受到美联储多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上的狂热慢慢平息下来。下半年时,房市迈入下行周期,销售价格和数量都开始下降。另一方面,贷款人还款压力增加,次贷的违约率大幅度上升。
这些信息汇集到一起,对那些直接经营次贷业务的公司无疑是最严重的打击。因为,日具规模的次贷体系,让他们放松了警惕,只选择了次级贷款作为唯一的业务。可如今这条“活路”,变成了“死路”。
新世纪金融公司作为行业翘楚,受到的影响颇大。其还款违约率不断上升,不良贷款率也越来越高,公司的资本出现了巨额的亏空。2007年初,新世纪金融公司售出的近80%的次级贷组合的违约率都突破了回购协议的上限,无奈之下,公司只能全面回购次级债券。面的100多亿美元的回购协议,新世纪金融公司显然力不从心,因为公司的拨备资金根本不足以支撑回购行为。
新世纪金融公司资金流动出现危机,企业的正常运营越来越难维持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新世纪金融公司在2月发出了第一声预警。
但不过才经过了20多天,新世纪金融公司就走入了自成立12年来最大的困境。它已经为持续频繁出现的次级抵押贷款违约事件折磨得筋疲力尽,而身上背负的短期贷款也都到了还款的期限。3月12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公司从此不再发放新贷款,由于没有现金付给摩根斯坦利、花旗和高盛等债权人,目前公司已收到上述债权人的催债致函。
第二天,美国媒体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报道,文章的主角无一不是新世纪金融公司。但对于这个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公司的发展前景,人们似乎还有所避讳,还不敢有任何直言的预测。
4月2日,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新世纪金融公司终于不堪重负,宣布企业破产,风光了多年的次贷新星就这样从天空中重重摔了下来。而它在坠落的过程中,也扯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