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口文化
2601100000010

第10章 大河之曲西口长歌——河曲县博物馆厍馆长马福善访谈

主持人:楚林

播出时间:200年10月23

(出录音:马福善,1943年出生干山西省河曲县,长期从事文物博物工作,勤于文史哲和地域历史文化研究与写作有《河曲出土金代铜官印》、《汉桓帝西巡》、《走西口与商旅文化》等数十篇文章发表于国家、省、市报刊杂志,任河曲县博物馆绾长,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山西省考古学会会员等:

主持人:晚上好收音机旁的听众朋友!您现在锁定的是101。5兆赫山西文艺广播,欢迎您和我们一起关注大型广播直播节目《西口文化现象访谈今天我们莳到的嘉宾是马福善老师,马老师的家乡就在山西河曲,他是原河曲廷博物馆馆长,研究西文化多年河曲县位于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的黄河转弯处,黄河到这里拐了儿个小弯后,就形成了一个大弯向南流去。闰间留传荇这样一句话“走西的源头在河曲”,所以谈到西文化,人们总会联想到河曲,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就请马福善老师来谈——谈西口文化的起源:下而有请福善老师。马老师您好!

马福善:主持人您好!

主持人:其实一说到河曲,我们就会想到始建于淸乾降十六年的禹王疝,因为它鼎立在黄河岸边的西口古渡广场,见证了一批批定两口的人。今天我们首先想淸马老师来谈谈“而口”一词大概出现在什么吋候。

马福善:“西口”一词应该是在明代出现的。它实际与河套流域的黄河进套「、出套口上的明长城有关。据记载,河套自宁夏的横城进套口,一直到河曲的出套口,中间流程2230多华里,而河曲这个地方正好处于明氏城和出套口的交汇之处。我们这祖的明长城正是山西内长城西部的起点,是保卫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大家都知道“三边九镇”东起鸭绿江,西至窈峪关,延绵万电。当时九镇有八十多万边防军驻守。形成庞大的军消费集闭,而当时闰家无法供给,允其是粮饷,最初明卫朝为了解决粮饷,开始鼓励一呰商人把粮饷送到边关,而后换取盐引”——到指定地点支取盐,再到指定地点销语,从中获取一定利润。河乃至晋北的商人干是撾足先登,促使右玉的杀虎口以及我们河曲长城与黄河的交汇处的‘西’形成了山西商人最初输送米粮换取盐引而获利的两个商旅重镇:由于河曲出套口的水旱码头相对应的杀虎口在东,故称“东口”;而河曲出套口在西。所以問之“西口”,这就是西口”一同的起源:所以,我们谈“西口文化”的时候,离不开河也离不开河曲的历史文化。

主持人:马老师,听说您研究西口文化葙20多年的时间了?

马福善:是的,不只是这一项研究,还荷我们本地的文化。尚然,西口文化和我们地方文化是相互联系茌一起的;

主持人:马——老师,想听您讲讲黄河进出套口和内长城的关系,听说这里而有养很多的渊源。而且还苟很多故事,是吗?

马福善:是的。据历史记载,宁夏的横城是黄河流域的进套口,河曲修筑的这段长城,从偏关到河曲不足200华里,对岸陕北的校城西至花马池,东至陕西备府谷县淸水营,全长1770多华驵,两段加起来一共是1900多华退。虽然因黄河天堑中断,怛实际似断而非断,从出套跨越黄河直奔榆林。两到宁夏横城,这样就把明长城横跨于进出套口上我们这样讲,是因这段长城把黄河隔开而形成了套盥套外、边里边外,河套就这样出现了我们位于河肋县城黄河岸畔的西口古渡。

说长城以外叫“边外”对于黄河来讲是河南之地,这就是《汉书》里而所说:秦始皇26年,蒙恬率军30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地。意思是说通过长城,把黄河两个进出套口截断了,两个进出套口之外就是“口外地了。

主持人:马老师,您刚才讲到了进出套和内长城的关系,接下来,我们炎谈节目一开始说到的淸乾隆16年的禹王庙5我听说河曲县城西的尽头就是黄河了,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时候,禹王庙都会举行放河灯仪式,是吗?

马福善:是啊。

主持人:据民间传说,每一盏河灯都象征一个客死他乡走西口的山西人,家乡的人们希望借助这些顺流而下的河灯,将那些孤魂带家乡,希望他们魂归故里,不知道民间的这令传说到底符不符合历史。

马福善:这听起来挺有意思的,虽然历史并不是这样,怛是非常符合当地的民俗,尤其年轻一代特别感兴趣,好像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新的价值。原来的意思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人”

主持人:在上这期节目之前,我特意在网上査看了“西口古渡”这个地方,它还有另外一个别称叫做“一鸣三锴”,这“一鸣三省”说的是不是一只公鸡打鸣的话,三个省都可以听到?

马福善:是这样的,在很早的时候是叫“鸡鸣三省”我们这个地方比较特殊,正好以河为界,对岸左手是陕北,右手是内蒙古,所以这句话留传至今。

主持人:有人说,河曲是连接、传播中原和北方古代文化的要途径,您可以给我们谈谈吗?

马福善:依据考古资料表明,河曲是华迓文明发祥地之一,历来是中华段族活动的历史舞台的一部分,虽然河曲县并不大,但它是与中华晚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同步的,也是农耕定居文化的一个分支,是连接中原古文化和北方古文化的一今枢纽地带,上世纪八十年。

代初,山西侯马曾开过晋文化研究会,尚时北大的老专家、著名的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皙谈到几个很有学术价值的问题,不妨加以引用:晋文化考古,鸩一,做为中原地古文化的一部分:其二,做为北方古文化的一部分;其三,做为北方、中原古文化间的连接部分。这也足以证明西口文化的形式是历史悠久的。也是继往开来的,它不是单一的逃荒或者单——的农耕,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主持人:马老师,我们都很熟悉山西有首民肷叫《走西口》,它道出了一对新婚夫妇生死离別的悲苦悄枭,但是就像您刚才所讲到的,走西也是对命运的一个祧战,对新环境的一个幵拓。

马福善:是的。因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走西口》仅是当时历史的一段,当时整个山西都逍灾了,就有人到口外去谋虫,也就是到所嘏的西部大平原。坷时河曲人走西口主要是到这坦。

主持人:您说的这段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剧本,这个剧本就是写河曲人走西的一遭灾了,整年颗粒无收,忽然有一天,村民们看到从口外漂来了一叶小舟,上而装满了粮食,却没有主人,于是他们就顺着小舟漂来的方向,开始踏七了西口之路。马老师,您年轻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能听到家乡的人唱河曲的民歌啊?

马福善:是的,经常会听到,我就琢磨为什么自己家乡的《走西口》要比陝北的信天游、内荥的蛮汉调更委婉动听3所以我也对河曲的民歌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比方说我通过移民史,发现了河曲的民歌其实是吸收了陕北、内蒙、江西等地民歌的一些特点,所以和其它地方的民歌是不一样的,二人台就更加委婉动听:

主持人:马老师今天聊了这么多,我相信听众朋友听到后也会对西口文化有一鉴认识了。这么多年来,走西口不仅改变了成千上万的山西人的命运,而且对于改变塞外人口的结构和促进塞外文化经济的交流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历史和现实的双蜇角度来看,丌展走西口的研究,不论是对丰富西口文化资源的内涵,还是对于推动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经济振兴与发展,都具有要的愆义。感谢马福善老师带我们更深人地走进了历史、贴近了历史,附谢您!下次再见!

马福善:再见!

贴吧留言:

游客2008——10——23

昨晚没颐上留言,这节目真是不错,文艺台的这神超前与刨新,将聆听与视觉结合,这可真是刨下山西广播界先河,这科同步直播误喜欢。一下将我们听0:与主特人的距离拉近。网站不错,电台不错,节目不错。我们会永远支持你的,

游客2008——10——23

看看直播室的嘉宾扪!这1、网站真好!定一位置。

猪猪2008——10——23

去过河曲一回,就苒也忘不了。那是咱们山面最浪漫的地方!有机会一定再去!

走四方2008——10——23

什么时候能当而向马老师请教呢?我是学历史的,对咱们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移民运动部拫感兴趣,尤其是对走西口:

游虿2008——10——23

马老师辛苦了!主持々辛苦了!导播辛苦了!澍澍体们!回京;主意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