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2611600000015

第15章 虚实篇(3)

孙子认为,隐蔽企图是取得战争主动权的关键一环。对于自己来说,一切决策和行动都要严守机密,做到“运兵计谋,为不可测”,即使敌人最精明、最有经验的间谋也难以发现,聪明的敌将也判断不清。为了严守机密,甚至在计划施行之前,要使自己的部属也“无知”、“无识”。行动神出鬼没,“无形”、“无声”使敌人看不出丝毫迹象。同时,还要以积极的佯动迷惑敌人,或隐真示假,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远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或真假并用,使敌人“不知其所守”,“不知其所攻”。这样,我方的行动“无形”,敌人两眼黑,我方就能取得主动,使敌人陷于被动。

隐蔽自己与暴露敌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于敌人,要“形人”,使之现形,要千方百计地查明其企图和行动。这一段文字讲了,要审慎分析敌人计谋的优劣,以试探行动了解敌人活动的规律,以实地侦察了解地形的利弊,以小的交锋进行火力侦察以了解敌人的虚实强弱。同时,也要警惕敌人的阴谋诡计,“佯动勿从”,“铒兵勿食”,善于辨别真假虚实;对一切可疑的行动和地形,要反复搜索,防止伏兵袭击和疑兵的干扰,等等。这样就能做到“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形人而我无形”,是伪装与佯动,这是任何战争都普遍运用的手段。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战争中的伪装、干扰、侦察手段更加多样化,实施与反实施的斗争也就更加激烈,因此,孙子这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8年),吴州总管贺茗弼率大军出广陵,自瓜洲渡江,攻击陈国。贺茗弼买了许多好船隐藏起来,却把五六十只破船摆在江边沟渠内给陈国侦察人员看。陈以为隋没有船只,无法渡江。战前,贺茗弼还频繁地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并要求每次换防都要先到广陵集中,大列旗帜,营幕遍野。陈军发现后,开始还以为是隋军进犯,马上倾全国之兵防范。后来发现是隋军调防,就把集结起来准备抗击隋军渡江的军队撤了回去。以后,隋军频繁换防,陈军也就习以为常,不再加以戒备。就在陈军江防部队解除警惕之际,贺茗弼突然挥师过江,一举攻占京口,生俘陈国徐州刺史黄恪。此战,贺茗弼巧妙示形于敌,开始以破船示敌,继以大军调动,使敌人错误认为是军队正常调动。在麻痹了敌人之后,挥师进击,一举攻克要塞重镇。

1935年3月16日,红军第3次渡过赤水河后,再次挺进川南。这时,蒋介石以为红军又将北渡长江,与川陕根据地的红四方军会师,急调薛岳兵团和川贵等省军队,在长江一线构筑工事,设立封锁线,企图将我军歼灭于长江以南地区。根据敌情变化,我军如果继续北上,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此,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乘敌不备折而向东,在赤水河东岸寻求机动。为了迷惑敌人,我军将计就计,采取了反示以远的战术,用一个团的兵力向大江方向前进,诱敌奔向西北,主力则突然折向东北,于3月21日晚,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第4次渡过赤水河,从敌人的重兵包围中分路向南急进。27日,为了再次迷惑敌人,又以红九军团向长干山枫香坝之敌佯动,做出远去向二、六军团会师的样子,诱敌向北,而我主力继续向南急进。28日,越过敌人的鸭溪封锁线。31日,迅速突破乌江,把包围我军的几十万国民党军队抛在了后边。“四渡赤水”的著名战役,红军善于伪装佯动,牵着敌人鼻子四处走,从而达到了我军顺利进军的目的。

在商业经营中,为了征服顾客,就应当真正了解顾客需要,也是一个“形人”问题。当你准备上一种新产品的时候,成功的企业家都懂得最好先到市场上了解一下消费者的看法,如果顾客对这种产品由衷赞赏,你可以不失时机地投入生产;如果顾客尚在犹豫观望,你不妨暂时等待一下,切莫盲目上马造成产品积压。这要通过“形人”,摸清顾客的想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产自动洗衣机在许多厂家相继问世。杭州洗衣机总厂也跃跃欲试。在确定是否生产、生产多少自动洗衣机之前,厂销售科人员分赴许多商店进行了现场“调查”。在一家专业家用电器商店,全自动的、半自动的、单缸的、双缸的、进口的、国产的十几种洗衣机样品依次排列着,顾客在这儿拥挤不堪,各自评说着。这个说:“全自动的价钱太贵了,1328元!买台双缸机,还能再买台双卡收录机哩!能买两样的钱只能买一样,太不值了。”那个说:“现在自动化的产品技术不过关,越自动化的东西越容易坏,还不如先买双缸,等几年技术过关了,我们再更新。”其他商店,也得到了同样的信息,于是,杭州洗衣机总厂果断拍板:自动洗衣机暂不上马。但是,仍然集中人力攻关,力求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杭州洗衣机这种决策,来自其他竞争厂家的“形”,他们在继续研制自动洗衣机的同时抓好双缸洗衣机的生产,保证了质量和效益,避免了盲目上自动洗衣机带来的困难。

七、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译为:用兵的规律像流水,水的流动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低处奔流,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的强处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由地形高低而制约它奔流的方向,用兵则根据敌情变化而决定取胜的方针。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形态;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可称之为用兵如神。所以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固定的常胜,四季轮流交替也没有固定不变的,白天有短有长,月亮有缺有圆。

本段提出了“兵因敌而制胜”、“因敌变化而取胜”的军事原则。强调一个“因”字,就是要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而变换战争谋略,不可呆板死守陈规和变化前的情况。孙子这个军事原则,就是他在《九地篇》中讲的一样:“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就是说:实践既定的计划时,要随敌情变化而随机应变,来处置军事行动。

孙子反对墨守陈规,主张依据敌情变化而采取作战行动。战场形势是变化的,敌情是变化的,要根据敌情的实际变化,灵活运用作战原则。他认为“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所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能因敌变化而取胜”。孙子强调用兵要善于以变制变,变,包括主动的变和随敌应变。这里着重论述随敌应变,既不可墨守陈法,也不能局限于以往成功的经验。在制订作战方案时,要根据敌情的变化提出有针对性的作战方法,而不是机械地搬用老一套。作战方案被采纳后,还要随时注意情况的发展变化,根据变化了的态势,“因利而制权”。在执行作战计划时,还要“践墨随敌,以决战事”。例如,针对敌方兵力的强弱众寡,以及和自己力量构成的比例,灵活运用战法;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要考虑敌人军心和士气的变化情况,“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在行军路线和作战目标选择上,要“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甚至“君命有所不受”,等等。

孙子将敌变我变、灵活应变,看做是制胜的奥妙所在,也是在战场上获得自由和主动的关键所在。作战是敌对双方在一定实力基础上的智力对抗,谁更灵活,谁就主动,以变制变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战局变化更加急剧,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更需要下级在上级总的意图下,快速反应,善于应变,积极地果断行事,方能夺取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