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2611600000007

第7章 谋攻篇(2)

孙子以非战手段避免兵燹战祸的战略为指导思想,认为军事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国全军保民,而任何战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军民伤亡和经济的破坏,因此他提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本义是:不通过直接交战而使敌屈服。按照他的主张,大至于敌国、敌军,小至于敌之旅、卒、伍,都可以不战而使之屈服。也就是说,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既是一种战略主张,也是战役、战斗的主张;当然,重要的还是战略主张。

怎样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没有具体论述,但从全书中可以反映出其基本内容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心理等斗争手段,把战争遏止于萌芽状态。这种战略目标只有在具有诸多绝对优势条件下才可能实现。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孙子在肯定这一思想的同时,基本的还是论述以战制敌。

战史表明,要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必须以谋略取胜,以武力威慑与政策攻心相结合。如大兵压境,示敌以威,使之望而生畏,不战自屈;采取政策攻心,瓦解敌军,使之军心混乱,不战自崩;充分利用和扩大敌人内部矛盾,使之相互倾轧,分崩离析,不战自溃。在历史上齐桓公采用“尊王攘夷”策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从征服这个意义讲,多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在现代西方一些谋略家先后提出的“均势战略”、“不战而胜战略”、“孙子的核战略”等等战略构想都是明确地运用孙子这一战略思想的。

对于这一战略思想有不少人持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这是战争中的特殊现象没有普遍意义;有人认为这是脱离战争实际的唯心论观点不切合实际。但海内外更多的人都肯定这一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在今天“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宣传“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对于当今社会是有益的。

在历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从战役、战斗角度看,例不胜举。东汉光武帝建武四年(公元28年),王霸征讨周建、苏茂。王霸归营,士击鼓射箭,箭矢射中王霸面前的酒樽,王霸仍安坐不动。军吏说:“茂已破,今易击。”王霸说:“不然,周、苏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挑战以邀一胜。我今闭营休士,可迫敌退。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达到了不战而胜的目的。

解放战争时,毛泽东对平津战役作了周密部署。当时华北敌军只有60万人,我军东北野战军有80,万人,华北野战军40万人,占有很大优势。傅作义部队摆成500余公里的长蛇阵,蛇头是唐山、天津、蛇腹是北平、蛇尾在宣化、张家口。我军对其分成数段分割包围,以便各个消灭。毛泽东“围而不打”,“隔而不围”,以奇妙的战术打了蛇尾打蛇头,调动傅作义35军出京。首先在新保安歼灭35军,继克天律,全歼天津守敌。在巨大攻势下,被围困在北平的傅作义将军深明大义,接受改编,大开城门迎接解放军,北平和平解放。从整个战役看,体现了“全胜”的战略思想;从北平和平解放来看,可算是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例。

战争史上“城下之盟”的史实很多,在强大军事压力下抵抗无望,被迫投降。这些从获胜者角度看,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商战中,在竞争中,要获取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智力的竞争,更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竞争者往往可以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占领市场,兼并吞并一些弱者,从而“不战而屈人之兵”,获取竞争的胜利。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唱“空城计”,巧妙获得“不战而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退伍回家的希尔顿,在德克萨斯州寻求发财门路。他买下了莫希利旅馆,从此翻开了希尔顿饭店王国的第一页。刚刚起步,资金缺乏,举步维艰。在修建达拉斯希尔顿饭店时,他十分困难,饭店建筑费需要100万元!希尔顿灵机一动,他找到卖地皮给他的房地产商人杜德,威胁利诱,说服了杜德。杜德答应按希尔顿要求将饭店盖好。然后由他出钱买下,并且还是分期付款。杜德之所以答应希尔顿的条件,是希尔顿威胁利诱的结果:“如果我的房子停工待料,附近的地皮价一定会大大下降;假如我再宣传一下,说饭店停止不盖是因为位置不好而另选新址,那你的地皮可就卖不了好价钱了。”杜德无可奈何,接受了希尔顿的条件。1925年8月,达拉期希尔顿饭店如期竣工,从此希尔顿的饭店王国成为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饭店。希尔顿在资金匮乏,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中,能巧借他人之手耍空手道,演了一场“空城计”不战而胜,获得了巨大成功。

四、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译为:用兵的方法有10倍优势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5倍优势的兵力就要进攻敌人,只有一倍的优势兵力就分散敌人,势均力敌就要努力战胜敌人,比敌人少就设法退却,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免交战。

这一段文字论述了审己察敌、量力用兵的胜败谋略,体现了集中兵力确保必胜的思想。

这是孙子集中优势兵力,以众击寡的作战指导思想。他认为,指挥作战必须根据兵力的大小,与敌人兵力对比情况,正确使用。有优势兵力就可以采取进攻战;兵力相当就应该首先设法使敌人兵力分散,而后各个击破;兵力小于敌人应采取防御或避免与敌人交战。组织进攻作战要有绝对优势兵力,做到“以镒称铢”;反对不自量力,“以少击众”、“以弱击强”。

“以众击寡”是靠指挥的灵活、兵力巧妙地运用来实现的,并非只是说兵力越多越好。客观上有优势兵力当然是胜利的有利条件应当充分利用,如果全局不具备优势兵力,就要靠灵活的指挥,在局部在决战的关键时刻,在主要作战方向形成局部的优势兵力。决定兵力的众与寡,来源于对情况的正确判断,孙子指出“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根据这个道理,我方可以隐蔽企图,使敌人难以断定确切的战场和攻击方向,使敌人备多兵分,我方就可以实现以众击寡了。即使双方兵力相当,“我专为一,敌分为十”,等于是“以十攻其一”。做到了这一点,敌人兵力再多,也可以使敌人无用武之地,否则,兵力强大,也无益于取胜。

在用兵作战之时,孙武主张在优势的情况下与敌人交战,要努力利用和造成优势兵力去打击敌人,反对在劣势情况下与敌人硬拼,这是十分正确的。

孙子关于“识众寡之用”、“以众击寡”的指挥原则和转化敌我兵力对比态势的指挥艺术,揭示了战争中兵力运用的基本规律。现代战争由于武器装备的变化,更多的是以集中火力的形式来体现的,其指导原则仍然是一致的。

北朝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东魏将军高欢渡河,逼近华州,刺史王罴严加防守,并涉过洛水,驻军于许原西。西魏派宇文泰抵御。宇文泰到达渭南召集诸州兵将,诸将以众寡不敌,请求等待高欢再向西以后视情况的变化再作决定是否作战。宇文泰说:“高欢若是到达咸阳,我人心会浮动。现今高欢军刚来,可以反击。”于是在渭南架设浮桥,令兵士携带三日军粮,轻装渡渭,十月壬辰到达沙苑。高欢率兵来会。宇文泰召集将领们商议。部将李弼说:“彼众我寡,不可争锋。此东十里,有渭曲,可据守以待。”于是依其谋进至渭曲、背水,东西列阵,李弼为右军,赵贵为左军。命将士尽数埋伏于葭芦之中,闻鼓声而起。高欢将士望见字文泰兵众甚少,争相前进,乱而不成列。两军即将交锋时,宇文泰擂鼓,士卒皆起,李弼等率铁骑攻其侧翼,遂大破高欢。这一仗,高欢依仗人多士众,轻率进攻;宇文泰面对强敌,善于指挥,沉着应战,以小击众,化局部之小为大,恰当布阵,诱敌入伏,乘机鸣鼓,一举而败高欢。这是懂得用众寡之兵的灵活指挥,在大局上处于“寡”,在局部上造成“以众击寡”,是一个成功战例。这正是孙子“识众寡之用者胜”的体现。

“以众击寡”,关键在于指挥。战略指挥家要善于指挥分散弱小之军集中起来联合作战,形成优势兵力,以众击寡。在解放战争之初,几大野战军在中央统一部署指挥下,实施“两翼牵制”、“三军配合”的联合作战战略,刘伯承、彭德怀、陈毅等的部队大显神威,为战争拉开了序幕。中国革命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中就体现了集中优势兵力,“以众击寡”,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联合作战,集中优势兵力,也是商战中经常遵循的一大战略原则。分散作战,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在成大业、赚大钱上往往无所作为。联合起来的力量决不是原有分散力量的简单相加,1+1不等于2,而应该是1+1>2。

五、将为国辅,辅周国强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译为: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周密国家一定会强盛;辅助有缺陷国家就一定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