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2615500000005

第5章 天文·历法(4)

早在远古时期,月神就被列为“六宗”(六种祭祀的对象——日、月、星、河、海、岱)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实柴祀日月星辰,”就是把供奉的祭品放在柴薪上燃烧。在周代已经产生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习俗,后代一直延续“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的传统。现在北京东郊的日坛、西郊的月坛就是明清两代祭祀日月的场所。秋分之夕祭月,自然希望见到月亮,但是由于秋分的日期在农历中并不固定,可以出现在八月初,也可以出现在八月末,如果出现在下半月,甚至月末,这时祭月就很难见到月亮,因而魏晋以后,民间就把祭月的活动固定在仲秋望日,即八月十五。这一天整夜都可以看到满月,而且八月秋高气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实在是祭月的最佳时间了。至于正式定名为中秋节,则是宋代的事了。

祭月一般在月亮升起后进行,在露天设案。有的地方所用供物有月饼,瓜果、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等。祭拜时,因月属阴,多由妇人先拜,男人后拜,也有“男人不拜月”的规矩。祭月完毕,一家还要吃“团圆酒”、“赏月饭”,这天回娘家探亲的妇女也必须回家“团圆”。

作为祭月的最主要的物品月饼,祭供后由全家分食。由子月饼象征团圆,反映了人民的美好愿望,所以有些地方又称它“团圆饼”。

据传说,月饼出现于唐代,至宋代更盛。到了近代,月饼不仅成为四时生产的传统糕点,而且制作、风味也因地而异。如苏州的苏式月饼,广东的广式月饼,北京、宁波、潮汕,云南等地生产的京式、宁式、潮式、滇式月饼等等,都别具特色;就是同一地区所产的月饼也因其馅心成分、制作工艺、饼面花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各号,如果仁、豆沙、莲蓉、火腿、蛋黄叉烧、嫦娥奔月月饼等等。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之说来自《易经》。该书称阳爻为九,故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称为“重阳”,又称“重九”。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远游》诗中,曾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句子,这说明重阳节在战国时已经有了。

到了汉代,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死后,其侍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后来嫁给平民为妻。有一次她谈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宫中饮菊花酒、吃“蓬饵”、带茱萸,以求长寿的故事。从此,重阳节在民间也广泛流行开来。

重阳节的风俗很多,主要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和赏菊等活动。

登高,原是我国古代的一项娱乐活动,据西汉的《长安志》说,汉京城长安的近郊有一高台,每年重九节日,就有很多人登高游玩观景。

到了三国时候,登高活动更为普遍,改为每年一次,登高发展到登山。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真切地写出了重阳登高活动和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极为后人称诵。

在天高气爽的佳节,山上的果实、药材都已成熟,人们登高远眺,流连美景,是别有情趣的。清代,在宫城的御花园里,甚至还有专供皇帝在重阳登高的假山,由此可见古人对重阳节的重视。

插茱萸,古书记载说,可“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茱萸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有吴荣萸和食茱萸之分,都可入药,但功效以吴茱萸为佳。用它制作成药或酿制成茱萸酒,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可治腹痛、吐泻、便泌、消化不良等症。它的叶可治霍乱,根可杀虫,如果把茱萸放在身上,可避蚊虫叮咬。可见,古人插茱萸的习俗是有道理的。

饮菊花酒,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说,“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以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从医学角度来看,用菊花泡成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等,看来饮菊花酒对人体是有益的。

赏菊更是重阳一大乐趣。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有北宋开封“九月重阳,都下赏菊”的盛况。到了清代,有些地方在重阳前后举行菊花大会,倾城出动看菊花,一般三五年或十年举办一次,若是六十(一甲子)年一次的大会更是盛况空前。在菊花会上,有各式各样的赛诗会,还有画家作画,十分热闹。

冬至

在现代人看来,冬至只是一个节气,而不是节日,但在古代,它不但是节日,而且是个重要的节日。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从此白昼逐渐延长。古人认为此刻阴气达到极点,阳气即将回升,所谓“冬至一阳生”,“气始于冬至”,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古人一直把冬至看作节气的起点,并且当作新年来过,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新年,远远超过其他节日。即使在正月初一成为民间的最重要的节日以后,冬至仍然是很受重视的,直到晚近才发生变化。

汉代以前,每逢冬至都要停止一切工作。就是说冬至前后,人们都要安身静体,什么事都不干:君王不听政,百官不工作,商旅也要停止外出。为什么要这样呢?这是为了扶助刚刚处于上升状态的微弱阳气,使之更快地上升,所以要尽量减少消耗。

因为冬至标志着阳气上升,春天将至,是个吉日,所以还要庆贺。隋代冬至日皇太子要入宫向皇帝祝贺,群官和客使也要入贺。唐宋两代,每年冬至或其次日,皇帝都要接受朝贺,官员们也要互相拜贺。明洪武二十六年制定正旦、冬至朝贺仪,并称冬至为“履长之节”、“履长之庆”。嘉靖二十一年又规定冬至前三日、后三日百官俱穿吉服,通政司不奏事,与元旦同。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己巳(公元1449年)废除冬至朝贺礼。但到清代此礼又恢复,而且更加隆重。自中古以来,历代帝王一直把冬至当作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来庆祝的。

祭天与祭祖是冬至的重要活动。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夏至虽然阳气极盛,却是阴气开始回升之时,所以祭地;冬至虽然阴气极盛,却是阳气开始回升之时,所以祭天。北京天坛公园里的圜丘就是明清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

冬至日在民间还有祭祖的习俗。据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相同。民间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谚语。

冬至的当令食品是馄饨。明清时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冬至为什么要吃馄饨呢《燕京岁时记》说:“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是盘古开天辟地才打破了这种浑沌的状态,所以吃馄饨就有纪念开天辟地伟大功绩的意义。馄饨最早写作“混沌”或“浑沌”,到了唐代把“水”旁改为“食”旁,便成为“馄饨”。为什么要在冬至日吃它呢?因为冬至是祭祖的日子,而盘古及其后的三皇五帝被认为是最早的祖先,作为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在后世的演变,“饷先则以馄饨”,便是极其自然的了。

腊日

腊日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古人在年终,为了庆祝农业丰收,总要祭祀天地万物,表示答谢,并祈求他们保佑来年获得好收成。这个祭祀称为腊祭,举行腊祭的这一天称为腊日。如果遇到灾年就不举行腊祭了。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起源于“伊耆氏”。伊耆氏是传说中的远古农业部落的酋长。这个说法当然并不可信,但至少可以说明腊祭的历史是很悠久的。

腊祭的时间,最初并不固定,直到南北朝时才固定以腊月(即十二月)初八为腊日,这个日子一直延续到现代。

腊祭的对象是百神,也就是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神。古代腊祭的仪式是盛大而隆重的。根据《礼记·郊特性》等资料记载,祭礼通常由国君主持,开始时先由大司乐指挥奏乐和歌舞,乐舞重复六次,用以召来百神的降临。众神降临后,国君头戴皮弁(一种皮制的礼帽),身穿白色礼服,在神前祝祷,乐队唱起《小雅·甫田》之歌,歌词大意是:“我们的土地已获得丰收,这是神灵赐给农夫的恩典。奏起琴瑟,敲起土鼓,来迎接田祖神农的降临,用来祈求霖雨,用来祈求五谷丰收,用来养育我们男男女女……丰收的五谷,是神灵赐给农夫的恩典。报谢神灵,以祈求福佑,世世代代长寿平安,永无止境。”歌舞祝颂之后,主祭者又换上黄色的礼帽礼服进行祭祀,黄色象征土地,表示国君和农民一起庆祝丰收,以此慰劳农民,让大家暂时得到休息。腊祭结束后,贵族们都要大摆宴席,诸客饮酒,老百姓也要聚餐共享,欢度节日。

“腊八”,也是佛教的节日,称作“佛成道节”。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曾游遍了印度的名山大川,寻长老,访异人,苦修行,寻求人生的究竟。他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即现在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时,由于饥饿劳累而昏倒路旁。这时幸好一位牧女将所带的午餐拿给他吃,才使他得救。牧女的午餐,是几天来家里吃剩下的各种粘米和糯米粥混合的杂烩饭,里面还有从山上采来的各种野果。释迦牟尼吃了这种食物顿觉元气大复,精神振奋,于是,在尼连河里洗了澡,然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后来,他的弟子们每至“腊七”都取新谷果,涤净器皿,终夜经营,直至天明熬成熟粥,供奉佛祖,并集会诵经演法,喝“腊八粥”,以示纪念。

古代关于喝“腊八粥”的记载很早。《天中记》载,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都城各大寺院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每逢腊八,不仅朝廷、官府、寺院要做大量腊八粥,民间也争相效法,成为风俗。清代喝腊八粥更为盛行,宫廷里,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大寺院发放米、果,以供僧侣餐用。在民间,人们也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并阖家聚食,馈赠亲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