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读点经济学
2617700000019

第19章 管理中的经济学(2)

总是板起面孔来教训人的上司,虽然可以得到下属的尊敬,但却得不到爱戴。上司与下属的关系不仅是约束,更要激励。做一个可亲可爱的上司,则团队的关系更和谐。正是松下这种与员工苦乐共享的风度,增加了领导者的亲和力,使松下公司的员工们获得了一个融洽快乐的工作环境,而正是这个环境成就了松下公司。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越具有亲和力,就越能够吸引员工,营造出其乐融融的工作氛围。就算员工是再理性的人,也会被领导的关心所融化,一心一意的跟随领导工作的。

除了关心之外,管理者还需要给员工树立一个愿景,激励他们的斗志。这个愿景或者说目标,也能够融化员工的理性人心理,让他们为了更崇高的工作而奋斗。不再斤斤计较自己的得失,而全心全意以团队的胜利而自己的胜利,以团队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这也可以说是“目标激励”的作用。领导者为激励对象描绘出一个美好的远景,使得后者为之所向往、心动,继而激励他们迎难而上,坚定不移地为之努力奋斗。在目标激励中,领导者一定要让激励对象树立其相应的信念,通过那些“先相信而后再看到”的远景来带领他们前进。但要特别注意,这个目标最好领导和下属一起共同塑造出来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是自己的目标,才会发挥最大的努力。

在二战时期,巴顿将军在带领其集团军在欧洲作战的时候,曾经发表了如下一段动员报告:“我们已经迫不急待了,早一日收拾掉万恶的德国鬼子,我们就能早一日去收拾那些日本的老巢。我们如果不抓紧时间,功劳就会全让那些狗娘养的海军陆战队夺去了。是的,我们想早日回家,我们想让这场战争尽快地结束。最快的办法就是干掉那些燃起这个战火的狗杂种们。我们早一日把他们消灭,我们就可以早日回家,我们回家的捷径就是要通过柏林和东京,把他们全部消灭了,我们才能回家。弟兄们,凯旋回家以后,今天在座的弟兄们都会获得一种值得夸耀的资格。20年以后,你们会很庆幸你参加了这一次世界大战。那个时候你们坐在壁炉边,你们的孙子坐在你们的膝盖上,你们的孙子问你一个问题,他说,爷爷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您在干什么呀?你们就不用很尴尬地咳嗽一声,啊,很不好意思吞吞吐吐地说,你爷爷我当时正在路易斯安纳铲粪呢。弟兄们,你们可以很骄傲的盯着你们孙子的眼睛,跟他讲,孙子,你爷爷我当年正在跟第三集团军的巴顿在一起并肩作战的”。

巴顿将军的这段演讲却为他的士兵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人生愿景。正是在这种愿景的激励下,巴顿将军和他的战士们才拥有了战斗的勇气和奔向胜利的决心。一个情绪被调动的很高昂的人,怎么可能还是理性人呢?这样就能很好的融化下属的理性人假设,让下属全心全意的跟着领导者一起奋斗了。

人都是感情的动物,这虽然与经济学的假设有差别,但却是是我们面临的现状。如果每个人都绝对理性的话,那领导者会很头大的,根本不会有人多干活。只有通过关心、激励等方式,融化员工的理性人心理,才能够让员工更好的为企业做贡献。

注意小细节,避免大损失

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都不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因为一件小事做得不好而导致大的损失,这样的事情无异于亏本买卖。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注意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细节,在一些不好的事情显现出苗头的时候就加以遏制,防止产生大的损失。只有能够掌控全局的管理者,才能够防微杜渐,让企业安全、平稳的发展。

远洋运输的货轮一般性能先进,维护良好,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巴西一家远洋运输公司的海轮却在海上发生了大火,导致沉没,全船人都葬身海底,后果十分严重。

后来,事故调查者从事是海轮的遗骸中发现了一只密封的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了21句话,看起来是全船人在最后一刻的留言。人们惊奇的发现,这些水手、大副、二副、管轮、电工、厨师和医生等熟知航海条例的人,竟然私下里干了不少错误的事:有人说自己不应该私自买了台灯,有人后悔发现消防探头损坏时却没有及时更换,还有人发现救生阀施放器有问题却置之不理,有的是例行检查不到位,有的是值班时跑进了餐厅……

最后船长写了这样一句话:发现火灾时,一切都糟透了。平时,我们每个人犯了一点点小错误,都没有在意,积累起来,就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

小的漏洞没有堵住,最终可以导致一条性能良好的海伦沉没,同样可以毁掉一个本来运转良好的公司!任何事情,只有做到100%才是合格,99%都是不合格。作为船长,船上最高的管理者,他没有及时的发现下属的漏洞,没有及时加以纠正,终究导致这场大祸。

人们总有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认为动点脑筋耍点小聪明,任何问题都可以搞定。总是存在侥幸心理,何必注意细节呢?这一次应该不会出问题吧?结果这些人往往在关键时刻出现错误:学术不精的医科学生,懒得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结果在给病人做手术时,手忙脚乱,使病人承担极大的风险;负责公司财务的会计师,由于算账时的不认真,出现了很多问题,直接关系到这个公司的信誉和命运;律师平时不认真研读法律法规,办起案来笨手笨脚,白白浪费当事人的时间和金钱……这些不都是不注意细节耍小聪明,缺乏认真态度的典型事例吗?

国内有一家汽车制造厂从美国请了几个技工来工厂工作。他们发现,这几位技工在工作时非常认真。比如,他们在拧螺丝钉的时候,总是要先在地上铺上白布,把要拧的螺丝钉一一放到上面,拿一个拧上,然后再回来拿另一个。而国内的工人在拧螺丝钉的时候,总是把螺丝钉揣在口袋里,直接到现场一口气拧上,结果这种马马虎虎“聪明省事”的做法,往往遗漏了螺丝钉,带来了很多麻烦,还要经常返工,不住细节带来了大麻烦。如果不想犯错误,诀窍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认真。而真正的聪明,也恰恰是认真。真正的做大事者,从不忽略小细节。

企业在经营中,应该从小处使自己的机制健全,应该平日就加强自己的危险防范和公关应急机制,这样就会迅速反应,将灾祸消灭于萌芽之中,而不是事发之后,遭到致命一击。细节决定成败,小到个人,大到企业,细节都是决定成功的关键。成功者注意细节,因为他们清楚的人是到了做好每一个细节能给自己带来的回报,他们清楚的衡量出了细节的巨大价值,他们更知道只有保持细节的完美,才能使成功更有保证。谁重视细节,细节就不会辜负谁。

南非的德塞公园最开始通过国际招标,确定了一家德国的设计院来负责。中标当时就有非议,对德国设计院的水平怀疑颇多。结果建成后,市民们更不满意,还觉得公园的某些地方不符合他们的审美观念。

后来南非人再建公园,就不用外国人了。上世纪70年代,南非人自己动手,修建了一个很大的公园———克克娜公园。可是没想到,两年后发生的几件事却使南非人的看法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在雨季到来时,克克娜公园被大水所淹,而德塞公园却没有一点雨水的痕迹。原来德国人不但为整个公园建了排水系统,还将地基垫高了两尺。这些当初人们不能理解的地方,直到大水到来才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作用。

克克娜公园在举行集会时,因为公园大门过小造成了安全事故。这时人们才想到德塞公园大门的宽敞,给他们带来多少方便。而当时人们纷纷对德塞公园大门的过大给予了批评,还认为它有点傻。

炎热的夏季,克克娜公园遮阳的地方太少,所谓的凉亭子只是花架子,容纳不了多少人。而德塞公园纳凉的亭子,因为棚檐宽大,能容纳许多人。

几年后,克克娜公园的石板地磨损严重,不得不翻修。而德塞公园的石板地却坚如磐石,雨后如新。而当初因为德塞公园的石板路投资过高,南非人差点叫德方停工。当时的德国人非常固执,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做法,双方争得脸红脖子粗。当地人曾一度认为,德国人太死板、太愚笨。

现在看来,德国人是对的。德国人在设计时,考虑到了南非的方方面面,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细节,包括天气与季节,地理与环境。而南非人自己却没有顾及这些。德塞公园建完后,多少年没有变样,而克克娜公园总要修修补补,已经花掉了建德塞公园两倍的钱。为此,南非同行曾问德国同行,你们怎么会这么精明。德国人回答,我们只是认真罢了,注意到了一些细节。

今天,德国的工业化之所以发达,很大程度上源自热尔曼民族极为认真、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德国人的认真劲在整个欧洲都是有所闻名的。与其说德国人比其他民族的人聪明,真不如说德国更认真一些,正是这种注意细节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他们在竞争中胜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注意细节,莫让自己辛苦的努力因细节的失误而付诸东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注重细节和小事,在简单之中为自己的成功构筑坚实的基础。作为领导者要牢记这两条训则,在日常管理中规范员工的认真态度,绝不容许任何员工的马虎行为给企业带来损失。

在五湖服装市场有一名服装市场咨询员蒂斯,蒂斯和露西两人一起在服装市场一层咨询大厅工作,每天前来服装市场购物的许多客户都要来这个咨询台询问各种事情,客户们期望从咨询台能够得到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以便选择、购买服装。然而,蒂斯在客户们来到咨询台询问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让客户们不满的事情,据说有一名顾客正在询问她童装市场位置的时候,她却正在和露西谈天,那位客户一直向她询问了三次,她才不耐烦地说:“去问那边的收银台。”还有一次,一位客户向她咨询这家服装市场的几个服装品牌专柜的事情,她却拿起电话给家里打起电话来。后来,在客户的反映下,服装市场经理和蒂斯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蒂斯,你为什么在工作的时候不专心工作,为什么和同事聊天,又为什么在工作时间给家里打电话?”

“经理,我觉着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又不向顾客销售服装,我工作的好坏并不怎么会影响市场的销售业绩。”“再说了,我那个职位是整个市场最微不足道的,我不觉着我这样做有什么关系。”

难道真如蒂斯所说,她的职位微不足道就有理由不专心工作,一心一意为客户服务了吗?还有,难道真的她的这些偶尔的不称职的小失误就不会影响市场的销售业绩吗?还有,服务中真的有小事吗?

蒂斯的职位虽小,但却很重要,她的工作是客户接触这家服装市场的前沿阵地,她工作的好坏给与顾客们这家市场服务状况的第一印象,这直接关系到顾客是否进入这家服装市场选择购物;其次,她的那些失误并不是小失误,工作时间与同事聊天、打电话给家里在很多服务理念中是不应该的,这样的服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合格的服务,是令客户不满意的服务。那么,如果说有人以自己的职位无足轻重、自己的工作中只是出现了小失误为自己没有向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辩护,那么,这些理由都是不成立的。

任何企业就是由一个个员工经过完美设计而结成的良好运行的机器,这架机器的良好运行有赖于所有员工的认真工作,它容不得发生在任何一个员工那里的任何一件小事上的失误,一件小小的失误足以危机这驾机器的生死存亡。而客户则是这架机器良好运行的目标和动力,只有任何一位员工在其工作中坚持对客户负责、向客户提供真正人性化的服务,这架机器才能实现其目标,并获得不竭的动力。

这个经理是个聪明的经理,他及时注意到了公司前沿员工的行为,虽然这只是企业管理中的细节,但是如果不及时纠正员工态度的话,就会影响顾客对公司的态度,那么由此产生的损失就很难估计了。

好的管理者都应该这样,防微杜渐,火眼金睛,及时发现影响企业运营的坏的地方,及时加以修补改正,这样才能让企业更好的发展。

相信下属,不要凡事自己来

经济学讲究分工,就是说让每个人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至于不擅长的事情就让别人去做,这样互补,自然会让大家都获得更高的收益。

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一个好的管理者并不一定什么事情都过问,不一定什么事情都亲自完成,每个人的能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凡事自己来、完全不靠别人帮助的人是走不了多远的。凡事坚持独立完成虽然会让你有成就感,但你可能要为此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有时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就要避免凡事自己来。应该学会适当的分权,让员工学会自我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动自发为企业做出贡献。

凡事都自己来的管理者一定不是好的管理者。虽然事必躬亲是负责人的表现,但是如果不分大小都自己过问,就会分散自己的精力,到头来什么都管不好。管理大师曾说:“有人告诉我他一周工作90小时,我对他说,你完全错了,写下20项每周至少让你忙碌90小时的工作,仔细审视后,你将会发现其中至少有10项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或是可以请人代劳的。”对于领导者来说,“凡事都自己来”显然不是一个好的习惯,这说明他们不能充分的信任下属,他们只看得见下属的短处,却看不到他的长处。

“每一件事情我不经手就一定会出差错。”这是很多老板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也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一件事。事实上,这往往是老板自己造成的后果。如果老板事不问大小皆要亲自参与,他的下属怎能独立呢?无法独立的下属自然出错的机会就大,特别是当事必躬亲的老板不在场的时候。不希望永远处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人,大多不会选择一位不懂得授权的老板。除此之外,真正的人才也不愿意追随一个“凡事都要自己来”的老板。有创意、有胆识的人才也绝不希望老板常相左右。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就要懂得如何授权,千万不要有凡事自己来的想法。授权,则是一门领导者必修的功课,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情,而领导者只要做好监督管理就可以了。

在一家化妆品生产公司的生产线上,过来参观的主管看见调色师正在调口红的颜色,走过去随便说了一句:“这口红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