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西中黄村志
2619200000008

第8章 村貌(1)

(第一节)地理环境

第一编主要记述西中黄村的村容村貌,地理位置,生存条件,古代建筑。分两章八节述。

(第一节)置与地形

西中黄村西边与三公村、尉村连片;南边与程公村接壤;东边与北中黄村、南中黄村毗连;北边与涧滩、盘道、焦彭为邻。

位置在襄汾县西境的姑射山脚下,东离县城20公里,东南离汾城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6′,北纬35°53′。南北长5公里(程公村-盘道),东西宽2.5公里(三公地-北中黄地),总面积为12.5平方公里。

本村就建筑在这块长方形的土地中间,为长方形。

地形地貌:北边与西边高,南边与东边低,西北与东南呈缓坡趋向。梯田多在西北,缓缓向东南倾斜。土质属冲击塬土质和洪冲积土层。土层厚度60至80米。

这方土地恰好占据吕梁山脉三官峪洪积面南半扇的中心地带,非常有利洪水浇灌。从古到今,每逢雨季,山洪爆发,洪水便夹杂着山上的腐烂树叶草根和牛羊粪沃土,浇灌这方土地,滋润得这方土地非常肥沃。中黄的先民们世世代代就靠耕种这方土地,发展农耕,繁衍生息。

西中黄的村子,分村内和集上两部分。村内居住着80%的人口;集上居住着20%的人口。1980年以后,由于居住拥挤,村民逐渐向村外发展扩建,现在,南门外东西两侧和西门外城墙根,都已建起两排房屋。北门外的民房已经盖到与春秋楼一般齐;东门外东北角也已盖满房屋,与北中黄连接。除东门外西南角没有房屋外,村子四周基本上都盖有民房。

(第二节)候条件

西中黄村属暖热带大陆性亚干旱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为185.3天。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阴雨连绵,冬季寒冷多风。

本村气候与全县气候没有太大差异。据县气象局1986至2005年观测记载:年平均气温为12.7℃。其中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平均为0.5℃;春季(3月至5月)平均气温为14.0℃;夏季(6月至8月)平均气温为25.2℃;秋季(9月至11月)平均气温为12.4℃。一年当中,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2.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6.4℃。极端最低温度为-22.0℃,出现在1990年2月1日。2008年1月最低温度为-16.0℃。极端最高温度为41.2℃,出现在2005年6月23日。

年平均降水量为488.3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数为72天。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2003年,为876.9毫米,年最小降水量为266.3毫米,出现在1997年。月最大降水量为299.3毫西中黄村占据的这块地方,属临汾盆地。据史料记载:远古时候,地壳活动比较强烈,地貌曾经历多次变化。吕梁运动使本地隆起;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地貌形态基本轮廓;新三纪末喜马拉雅运动中,产生了以断层陷落为主的临汾盆地;进入第四纪后,西侧山地不断间歇性上升隆起,山脉高塬逐渐增高,形成现在的地形地貌。这里属洪积扇灌区和丘陵山坡区。海拔600至700米。黄土层厚度为60至80米。本村先民,根据地形选择住址,在有利生存之处筑建村庄,选择肥沃土地进行农耕生存,是很有远见卓识的。

米,出现在2003年8月。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7、8、9四个月内,其中,7月中旬为最多。四季平均降水量为:春季占年降水量17%,夏季占54%,秋季占26%,冬季占3%。

空气湿度1986年至2005年年平均为67%,2月份相对湿度为56%,8月份相对湿度为76%。

风。本地多行南风和西南风,亦称地方风,占风向总频率的26%,每年的5月下旬,一般情况下都要刮。这时如遇天旱,几日西南风,可把小麦刮干,称“风热干”,就要减产或绝收。春季风速为1.4米/秒,夏季风速为1.9米/秒,秋季风速为1.4米/秒,冬季风速为2.1米/秒。本地最大风速为17.7米/秒,出现在2005年。

西中黄村地处姑射山脉脚下,受山脉影响,这里有时偏雨。民谚有:西边山上黑云滚,马上就有大雨来;小孩子快回家,马头山上雨来啦等。这里也受东北风的影响,连刮几日东北风,就要下大雨。

一年气候变化(农历):正月气温始暖,春寒料峭,时有降雪。二月渐有暖意,寒犹未减,俗云:一冷一热,过了寒节。”三月和风煦煦,清明时节雨纷纷,雨打坟头钱,一年好种田。”四月天暖有寒流,早秋播种看苗绿,小麦防止黄、黑疸,熏烟点火在田头。农谚云:黄疸收一半,黑疸全不见。”五月天气热,大忙到季节(夏收、夏种、夏管)。农谚云: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七月天气炎热,秋田管理不能歇。“秋后一伏,热死老牛。”八月秋风渐渐凉,秋种、秋收要大忙。特别是小麦播种,一定要抓住秋分前三后四最好时机。九月开始霜降,树叶渐落,刨红薯收冬菜。传说“夏至酉逢(有风)三伏雨,重阳戊遇(无雨)一冬干。”十月天气开始寒,担柴拉炭备冬天。十一月、十二月天气大寒,冰封地冻,瑞雪兆丰年。总之,一年中间麦收八、十、三场雨,即八月有雨种好麦,十月有雨冬墒好,三月有雨麦苗及时返青。

当地还流传着一些气象谚语和顺口溜: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西山出现火烧云,烧后又蔫雨淋淋

瓦片云,晒死人

十七十八天不晴,要晴过了二十一(jie)

蚂蚁拦道,要下大雨

马头山上冒黑云,马上就有大雨淋

西北风一刮,天气就晴了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头九有雪,九九有雪

秋分前三后四,种麦最为适时

白露不露头,拔出喂了牛

(第三节)置沿革与行政区划

西中黄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东离丁村遗址25公里,离陶寺遗址30公里,属于人类频繁活动,经常活动的范围之内,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范畴。这里生活的人群,应是丁村人的分脉或后裔,他们最早是什么部落?现在难以考究。但从尧开始就有记载了。

《太平寰宇记》载:太平乃唐城,尧年十六封唐侯于此。”本村即为其属地。所以自尧、舜、禹、汤到周初,西中黄村都为古唐国辖地。

春秋时期,周成王九年,封弟叔虞于唐(即今赵康晋城村),称唐侯。唐侯姓姬名虞,改国号为晋。后来晋国被三分为韩、赵、魏。太平划为魏地。本村属魏国。

秦、汉、三国、西晋、南北朝属临汾县(今赵康晋城村)管辖。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置泰平县(今古城镇),本村属其所辖。

北周时,为避太祖宇文泰讳,改泰平县为太平县,仍属其管辖。

唐贞观七年,太平县由古城迁至汾城。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本村均属太平县管辖。

民国三年(1914年),因太平县与安徽太平县同名,故改名为汾城县。仍属其管辖。

据史料记载:汉代实行里(即村)制,以县统乡,以乡统里。元代实行里甲制:里下编甲,每甲20户。直至明、清,一直沿用。清代后期,将里甲制发展为保甲制,保设保长,甲设甲长,保统甲。明时本村设中黄里。(北膏腴东门外大庙内铸的大铁钟上,有“中黄里”人捐钱是证。)

民国初(1918年)废除保甲制,实行区村建制。县下设区,区下建村,村中设闾,闾设闾长,村由乡约主持村政,后改为村长和村副。西中黄属汾城一区,区公所设在北膏腴村。村设村公所,村公所下辖9个闾,每闾25户,全村当时共270户,1650口人。

1936年,省政府实行村本政治,区下增设编村。西中黄为中黄编村主村。

1947年解放,废除编村。县、区、村建立人民政权。西中黄村建立农会,设农会主席。

1949年新中国成立,西中黄村属汾城县一区,西中黄村独立行政村。

1954年,襄陵、汾城并县撤区,设工作点,本村为中黄工作点。

1956年,撤消基点乡,小乡并大乡,中黄乡与高一乡合并,属襄汾县高一乡。

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西中黄村为“五星高级农业社”领导。

1959年,原汾城县划归侯马市管辖,属侯马市汾城人民公社管辖,设中黄管理区。

1961年,恢复襄汾县,属襄汾县汾城人民公社,村设生产大队。

1966年,改管委会为革命委员会。

1976年,文革”结束,改为生产大队。

1984年,改行乡镇制,属汾城镇。生产大队改名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称为居民小组。全村设八个居民小组。集上为一、二小组;村西北角为第三小组;村东北角为第四小组;西门口为第五小组,东门口为第八小组;村子南边为六、七小组。

2007年,全村共有845户,3434口人。其中,一组97%户,415口人;二组101户414口人;三组104户,410口人;四组92户,350口人;五组116户,459口人;六组116户,489口人;七组116户,473口人;八组92户,369口人。

(第四节)源与发展

西中黄的天然资源是:土地、水、先祖留下的古建筑、古文化和人。

一、土地

本村占据的这一方土地,恰好在三官峪洪积扇面南半扇的中心地带,靠着肥沃的洪水浇灌,这方土地盛产粮、棉和五谷杂粮,是养育西中黄人的保命田、发展田、繁衍田。从古到今,能够传到今天,就靠这方土地的滋养。千万要珍惜土地。

土壤为重壤褐土,表层多为娄土,洪灌地土壤呈粒状结构,粘性强;非洪灌地为屑粒状结构,下层为块状结构。土地呈微碱性反应,有机质多为0.8%至1.5%,持水抗旱力较强。娄土地需要适时耕种,可耕性较好。为粮、棉基地。

本村土地做砖质量好。2000年至2003年村人开办砖场150多家,烧砖取土虽赚了一些钱,但破坏了土地耕作层,甚为可惜。

二、水

(一)井水。本村村东、村西、村南都有地下水源。东门外有井一眼,井深为130米;西门外有井三眼,井深为160%米;南门外有井三眼,井深为120米;北门外无井。现在全村饮用井水。还有井灌水地1050亩。

(二)洪水。三官峪内有黑牛河、太平河、官头河、鸡皮河四支流汇入大峪;三友河、梅花河两条支流汇入小峪,大峪和小峪两水汇合于三官庙前,流出峪口,浇灌尉村、盘道、西中黄等村的土地。集水面积274平方公里。最大洪峰1812立方米/秒(1958年8月4日),最小洪峰30立方米/秒(1984年),一般洪峰为320立方米/秒。

三、古建筑

西中黄村的古建筑是先祖给后人留下的旅游资源。厚厚的砖城墙、具有“华夏第一坞堡”之称的城里院、明清古建筑群等,都集中在一个村子里,是一个很好的旅游项目。如经开发利用,受益全村,有取之不尽的财源。

可惜保护不好,使文物受到很大的毁坏。

今后一定要重视起来。现在没有力量开发,也要留给后人去开发。

四、古文化

西中黄的文化底蕴很丰富。除建筑以外,还有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娱乐文化等。特别是中黄的高抬,远近闻名,很值得开发。如果能将中黄高抬再精心加工,用高科技包装,提高质量,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成立一个文化公司,把高抬宣传出去,宣传到全国去,甚至宣传到外国去,到外面的各种会议和节日去表演,也是一个赚钱的项目。

五、人

世界万物,以人为本。西中黄村有3000余口人,这就是一个最大的资源。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西中黄村的人,在过往的几千年中,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曾经创造出古中黄的辉煌,直到现在我们还引以为骄傲。现在和今后,西中黄村还要出多少优秀人才,真无法估量。只要村人重视教育,舍资培养,西中黄村是会有优秀人才出现的。我们深信那一天是会不远的。我们寄希望于后辈。

反思与总结:西中黄村资源不足。光凭土地只能吃饭,不能发展。过去,西中黄村人凭农业加工、商,才发展起来。特别是经商,中黄人有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也属晋商一脉。今后,要求发展,也得走农业加工、商的路子。

中黄人可以走出去经商、办工厂;

中黄人可以招商、引资让外地人来办企业;

中黄人可以靠自己的人才创办科技、电器、玩具等不用本村资源的企业;

中黄人可以借外地的资源发展,如乡宁的煤和铁……

这一切,最要紧的是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要有一批有胆识,有知识,有技术,有智慧,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来领着全村人干。

西中黄村是会有这辉煌的一天的。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我们大声呼唤西中黄村的辉煌!

(第五节)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一、旱灾

西中黄村地处山西黄土高原,素有“十年九旱”之说。据《襄汾县志》记载,明、清两代与民国期间,就有旱灾53次之多,有的年份一季歉收或绝收,有的年份两季都绝收。灾情较严重的有:

光绪三年(1877年),夏、秋歉收,民食树叶、草根,饿死者不计其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全年无收,民食棉絮、观音土,死尸遍野。灾后人口大减。

民国十八年(1929年),民国十七年夏季歉收,亩收麦子一斗(合15公斤)秋季绝收,冬麦未下种。粮价飞涨,米、麦涨至22、23块银元一石。民国十八年,麦子涨至40块银元一石。遍野饥民,民不聊生。

灾年官府、商人囤积粮食,盘剥人民,克扣百姓。

1960年左右,连续三年干旱,粮棉减产。但是有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政府调来东北玉茭和外地薯干,让村人渡过难关。

1965年春旱无雨,村民在“四清”工作队的带领下,担水抗旱,浇灌小麦,渡过难关。

二、水灾

西中黄村地处三官峪洪水灌区,水灾主要是连淫雨和洪水。历史上洪水多次进村,村人多有防备,沿大街各户的大门上都设有挡水设备。比较严重的水灾有:

1943年8月,淫雨40天,村内墙倒屋塌者甚多。

1956年6月,淫雨连绵,入场小麦霉烂生芽,损失严重。

1964年6月,洪水暴涨,冲毁北门外渠堤,大水进村,南门口被麦草堵住,村内积水一米多深,许多房屋被淹,甚至倒塌。

灾后,村里组织村民,淘泊池,梳渠道,拆南门,抬高地基,防备水灾。

1970年7月1日洪水进村,淹了村子。

三、震灾

据《襄汾县志》记载,本地地震活动较多,历史上较大的地震有记载的就有35次之多。发生在临汾盆地的有两次,对我们影响巨大。

一次是元成宗大德七年八月六日戊时(1303年9月17日晚)洪洞、赵城发生8级地震。“坏城郭、堰渠,毁民房庐舍千万计,寺观亦倒倾千四百余所,压死人口二十七万有余。地裂成渠,村堡徒移,汾州城陷,破坏面积纵长五百余里,余震延续三四年。”(注:引自《古城志》)

另一次是清康熙三十年四月初六戌时(公元1695年5月18日晚)临汾、襄陵发生8级地震。这次地震“光似电、声如雷,黑暗乾坤,地动山摇,城倒屋塌,烈火烧天,黑水涌地”。震波北至右玉,南至谷城(湖北),西至平凉(甘肃),东抵滕县(山东)。主震过后,二十三、二十五日又发生6级、5.5级、6级余震,5级以下地震一直延续到年底。本村城里院的北墙上留有地震裂痕。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地震也时有发生。但大多都是人有所感,无破坏性后果。2003年11月25日,中午1时40分,本地发生5级地震,震中为洪洞甘亭,房屋有少量破坏,人员没有伤亡。

为预防地震,村人现在盖房都采用钢筋、水泥现浇铸灌,一体结构。筑墙也加用钢筋、钉扒增加拉力,防灾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