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伟人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2624200000014

第14章 彭德怀

彭德怀(1898~197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原名得华,号石穿,湖南湘潭(tán)人。湖南陆军讲武堂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营、团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xián)。是中共第六至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biāo)、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诬陷:诬告陷害。)迫害,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zhāo)雪,恢复名誉。

彭大将军

彭德怀,原名彭得华。189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湖南湘潭乌石峰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父亲卧病在床,小弟弟饿死了。家中一贫如洗(一贫如洗:穷得像被大水冲过一样。形容非常贫困,一无所有。),他不得不停学,整天上山砍柴,下河捉鱼,再去换些钱和米,后来又给人放牛,到煤窑(yáo)当童工,养活祖母和父亲。小小年纪,他已经尝够了人生的苦难。农民的艰难,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培养了他的反抗精神。

彭德怀当兵以后,吃苦耐劳,作战十分勇敢,很快被提升为连长。他同情劳苦大众的心没有变,在反动军队里秘密组织了“救贫会”,要消灭反动派,为老百姓做好事,为民除害。

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这时彭德怀毅然加入了共产党。他和滕代远、黄公略等人一起发动武装起义。把部队改为红军。

起义军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在这年12月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军第四军会师。彭德怀为创建人民军队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工农红军将近10年的战斗历程中,他身经百战,打了许多大仗硬仗,立下了赫赫(赫赫(hè):显著盛大的样子。)战功。

1930年10月以后,蒋介石派兵对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围剿”。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从右路截断敌人退路,歼(jiān)灭了大量敌人,又挥师东进,重创敌军。1931年5月,在第二次反“围剿”中,他指挥红三军团三战三胜,在半个月内歼敌1万多人,横扫700里。紧接着,他又率红军从福建西部长驱(qū)千里,杀回江西,打退了敌人第三次“围剿”。1933年初,敌军50万人进行第四次“围剿”。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与敌军周旋(xuán),连打胜仗,歼敌近3个师,俘虏(lǔ)了两个师长。

红军屡战屡胜,震动了全国,彭德怀的名字也传扬四方,威震敌胆。谁都知道,他是一位英勇善战、专打硬仗的红军将领。毛泽东曾挥笔写过一首诗,赞颂彭德怀:

山高路远沟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1950年6月,朝鲜爆发内战。美国为支持南朝鲜政权,进行武装干涉(shè),向北部大举进攻,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应朝鲜人民的要求,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决定派遣志愿军奔赴朝鲜参战。这年10月,志愿军战士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kuà)过鸭绿江,和朝鲜军民一起,同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作战。

彭德怀抓住战机,采取诱敌深入、集中兵力的办法把狂妄(wànɡ)的敌人引到预定的包围地点,然后发扬我军近战夜战的特长,痛击围歼敌军3万多人。敌军被迫向三八线退却,志愿军一举收复了平壤(rǎnɡ)和三八线以北地区。

1953年7月,中国、朝鲜和美国在板门店签署(shǔ)停战协定。经过3年的艰苦战争,彭德怀和他率领的志愿军指战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劣(liè)势装备打败了先进装备的美国军队,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彭德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之一,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副总司令、八路军副总指挥、第一野战军司令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等职务。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战功卓(zhuō)著,威武不屈,为人民革命的胜利,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赤贫家境

彭德怀的父亲叫彭民言,是个刚正敢为、真诚厚道、义气心很重的人。

他原本身体很好,粗壮结实,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是全家的顶梁柱。有一次外出作生意途中,彭民言的同乡,也是作生意的伙伴,死在路上。彭民言不忍心把同乡的尸体弃于外乡,就舍弃了生意,背着同乡的尸体,步行50公里赶回家乡。路上,他昼夜兼程,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免了。等把同乡的尸体背回家后,他落下了两个东西,一个“百里背尸”义重如山的美名,一个是过度劳累而导致的哮(xiāo)喘病。青壮年人得了哮喘病,不仅丧失劳动能力,终生咳喘不止,还使患者的脾气变得极坏。

彭民言得了哮喘病后,家里像塌了一根顶梁柱。父亲得病之后,家庭重担就落在了母亲身上。彭德怀的母亲姓周,生于贫苦农民之家,一辈子连个名字也没有。她天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劳碌(lù)不停。这个小脚母亲,对孩子们是很慈爱的。父亲脾气暴躁时,孩子们只能从母亲那里得到一点安慰。

彭德怀6岁时,表现出了对学习的极大兴趣。母亲得知彭德怀的姨夫办起了私塾,就去求人家让儿子到他的私塾馆去学习。姨夫因喜欢彭德怀,就愉快地答应了。开学那天,彭德怀的母亲亲自送他上学,他们在弯弯的红土路上蹒跚向前,母亲憔悴(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的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似乎看到了希望。彭德怀身穿蓝布衫,肩上挂着妈妈缝制的书包,鼻头上沁(qìn)出汗珠。

彭德怀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也知道姨夫不收学费欠了人家的人情。他每天起得很早,先上山砍一捆(kǔn)柴,背到姨夫家,然后再进书馆上课。他更知道,父亲有病、母亲既要料理家务,又要下地干活,终日劳累,不能再给母亲增加负担。所以,他学习特别用心。先生教过的东西,他想方设法记住、背熟。到了农忙季节,他还要下地帮母亲干农活。

彭德怀的学习生活仅仅持续了两年。在彭德怀8岁那年母亲又为他生下一个弟弟。为了照顾母亲,彭德怀只好暂停上学。本来就缺乏营养,身体瘦弱,再加上生育,母亲的身体虚弱不堪(kān)。彭德怀每天守在母亲床边,尽一个孩子所有的本事照顾她。可是,疾病无情地吞噬(吞噬(tūnshì):吞食,并吞。)了母亲的生命。

母亲死后,彭德怀不得不中断学习,家中生活也陷入绝境。刚出生的幼弟,没有奶喂,也没其他东西喂他,在母亲死后几天,就活活饿死了。剩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和肺痨病很重的父亲、年过80的伯祖父、70多岁的老祖母。一家6口,没有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

年幼的彭德怀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重担。他每天要上山砍柴、割(ɡē)草,然后挑到集市上换几个铜板,再用这钱买米。老祖母则带着彭德怀的弟弟上山挖野菜,拿回家后洗一洗,和着彭德怀买回的一点米,煮上一锅粥(zhōu)。这就是全家人一天的饭食。赶上下雨不能砍柴,或砍下的柴没人要,一家人就要挨饿。

有一天,彭德怀和往常一样拿着绳子和砍刀上山了。可是,这一天他身体不舒服,再加上饥饿的折磨,浑身乏力。那砍刀似有千斤重,每挥动一下,他都大汗淋漓。他实在砍不动了,只好两手空空回了家。

彭德怀10岁那年,他找了个看牛的差使。在本乡一户叫作刘六十的人家当起了放牛娃。他每天的工作是喂两头水牛,割15公斤草,除此之外,还要给人家担水、舂(chōnɡ)米,插秧季节要下田插秧,收割季节要下田割稻。受雇(ɡù)期间,每天天不亮他就得起床喂牛,等牛下地干活时,就得去割草,中午回来要挑水;晚上,牛休息了,人却不能休息,要给牛铡(zhá)草;夜间还要起来给牛加草料,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

为了生存,彭德怀一年四季没有闲着的时候,小小年纪,终日为生存而奔波。

敢作敢为

彭德怀10来岁的年纪,已经懂得善恶是非了。尽管生活贫困,终日辛劳,可是,他的心灵和头脑没有变得麻木不仁(麻木不仁: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映迟钝或漠不关心。),而是在黑暗中思索。年迈的伯祖父青年时期参加过太平军。他讲起太平军横扫天下、惩(chénɡ)恶扬善、斗争恶霸、救穷人的故事,津津乐道(津津乐道:形容谈论的兴致很高。),有声有色。少年彭德怀听得非常过瘾(yǐn)。

少年彭德怀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常利用学到的一点文化,找书来读。在乡下能够借到的只有《包公案》、《七侠五义》、《三国演义》等书籍。包公仗义直言、公平断案,侠客杀富济贫、惩恶扬善都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故事,对他那正直的心灵起到了激励作用,使他很小就形成了铁骨铮(zhēnɡ)铮的性格。

为了维持生活,彭德怀13岁就下煤窑(yáo)挖煤、背煤。煤窑离家有三四公里路,离家那天,他的行李只是一张破草席。彭德怀被分派做车水工,其任务就是往外排水,每天要在井下干12个小时,干活时脱得一丝不挂。在鬼火一样的桐油灯下不停地干。抽水工具是用竹筒做成的人工水车,水车得不停地转动,才能把水抽走。这种木制结构的抽水工具特别笨重,摩擦力大,很费力气。工头来回走动,见到谁动作稍慢一些,手挥皮鞭劈(pī)头盖脸地就抽打下来。每天都有人被痛打。这样一刻不停地干一天下来,全身就像散了架子。干完车水的工作,还要背两趟煤才能收工。就这样,每天都得干14个小时以上的活。彭德怀在这里干了两年,腰累弯了,可是,最后却只给了一年的工钱。两年的苦力,使他懂得了穷人的苦难和富人的残忍,更增加了他对剥削者的仇恨。

1913年,湖南省已持续了3年的自然灾害延续到了湘潭地区。土地龟裂(龟裂(jūn):呈现许多裂纹。)。大量的田地颗粒无收。人们要买粮食,而黑心的地主们却大量囤(tún)积稻谷。彭德怀所在的乌石乡有个财主叫陈吉祥。他家积聚了多年的粮食,稻谷成山,但本乡的人去买粮他却一粒不卖,而是勾结奸商暗中将粮食卖往外地。当地穷人知道后,都积聚到陈家,要求买他的粮食。可是陈家人一口咬定家里除了自己吃的粮食外再无余粮。陈吉祥还装出一副可怜相,求乡亲们原谅。可是有人亲眼看见陈家与商人联系外运粮食。饥饿的乡民半信半疑。这时,一个身材不高,又黑又瘦的孩子不声不响地爬上陈家高大的瓦房,揭开瓦顶,看见满屋的稻谷,就朝人群喊:“满屋子都是稻谷。谁说陈家没有粮食了?”饥饿的乡民们再也压不住满腔的怒火,一下子拥进陈家,砸(zá)开粮仓,分了陈家的稻谷。

这个上房揭瓦、揭露陈家藏粮真相的,就是15岁的彭德怀。陈家稻谷被分,饥饿的乡亲们得到了好处,但陈家却记住了上房揭瓦的彭德怀。

事情过后没几天,亲友们就急急忙忙前来告诉彭德怀,陈家已经告到县里,说他带头闹粜(tiào),是造反行为,县团兵正准备来抓人。乡亲们劝他赶快逃跑。在亲友的劝说下,彭德怀才逃离了家乡。

背井离乡(背井离乡: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也说离乡背井。)的彭德怀逃过团兵的追捕后,开始考虑怎样谋生。他听说位于湘阴、益阳两县交界处的西林围修堤工程正在招募(mù)民工,就跑到那里,加入了苦力者的队伍。

西林围工程是比煤窑更残酷(kù)的剥削工程。当1916年春节即将来临时,堤工们穷得连过年的钱也没有了。人们议论着请工局预支点工钱,让大家过个年。他们先向工头反映,得到的是一顿臭骂。

这年的春节前,人们实在忍不下去了,准备集体向工局请求预支工钱。可是,谁也不敢挑头。这时,年仅17岁的彭德怀站了出来。在他的带领下,数百名苦力集中起来,一起到工局头所在地要求预支工钱过年。工局头不仅不体谅这些苦力者们的痛苦,还扬言要抓人。他们把彭德怀当作不安分子,赶出工地,不准他在此干任何差事。

彭德怀离开围湖筑堤工地后,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为了谋生,也为了某种朦胧的理想,彭德怀于1916年3月前往长沙报名应征。就这样,彭德怀进入行伍,开始了他的戎(rónɡ)马生涯。

指使士兵抢腊肉

1927年初,彭德怀当上了营长,当时部队驻扎在南县县城对河的梅田湖。当地有个大地主因为平时对农民很苛(kē)刻,所以人们就叫他“阎大王”,彭德怀的营部就驻在阎家。

当时部队给养困难,士兵们都是半饥半饱状态,但军中有令不得用百姓衣食,眼睁睁的看着“阎大王”的灶房里挂满了腊肉,却不敢拿。彭德怀指着那些腊肉对士兵说:“蠢(chǔn)家伙,这些腊肉难道吃不得?”士兵们早就想打击一下“阎(yán)大王”,取他的腊肉,一听营长发话,大家一拥而上,你一块,我一块地把“阎大王”的腊肉提走了。

不久彭德怀的部队移驻麻河口。“阎大王”因失去腊肉,心里气极了,便找一些穷人算帐,说士兵提走腊肉是他们怂恿(怂恿(sǒnɡyǒnɡ):鼓动别人去做某事。)的,要他们赔钱。这些穷人没办法就跑到麻河口找彭德怀诉说,彭德怀立即给“阎大王”写信说:“如再不老实,不仅要吃你的腊肉,还要你的脑袋呢!”

“阎大王”接到信后再不敢向穷人索取腊肉钱了。

睡肉砧(zhēn)

1930年4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第三、四纵队进入宜春县境,经绕市来到楠(nán)木乡的模汤村宿营。

模汤村不大,有一条小街,有几个简陋(lòu)的店铺,经营日用杂贷。部队就驻在模汤街周围的村子里。司令部设在街上翟(zhái)坤成的店里。为了让首长休息好,彭德怀的警卫员在戏台上的后台找了一间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又借来门板,搁(ɡē)了个床铺。彭德怀因忙军务只看一眼没说什么,夜深,警卫员见首长还没回房睡觉,急忙四处寻找,在翟坤成门口的肉砧上找到了,彭德怀正躺在肉砧上蒙头大睡。急促的脚步声把他惊醒过来。警卫员心痛地说:“首长!你怎么睡在这里,快回房里睡吧。”彭德怀边笑边说:“我在这里睡得挺好,那个床就让给病号睡吧!”警卫员担心彭总的身体,愣愣地站在肉砧旁不愿离开。“这是命令,快去!”彭德怀紧绷着脸说道,刚才的笑容一丝也找不到了。

警卫员深知首长的脾气,只好撅(juē)着嘴,迈着沉重的脚步离去。他边走边喃喃(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地念着:“又是重病号。”

每次用心给他布置的房间、床位,他都让给病号了。彭德怀就是这样用行动来关心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