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伟人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2624200000015

第15章 刘伯承(1)

刘伯承(1892~198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原名明昭(zhāo),四川开县(今属重庆)人。1912年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堂,第二年起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3年任四川东路讨贼军第一路前敌指挥官。被誉为川中名将。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与领导泸(lú)顺起义,任起义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一代名帅

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军事生涯(yá)中,他以坚定的革命意志、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建立卓越功勋(xūn),成为一代“名帅”。

有一次,刘伯承率军攻打丰都。战斗中,一个士兵负伤倒地。刘伯承正要去救他,不料一颗子弹打过来,射穿了他的头顶,从右眼眶(kuànɡ)飞出。他的眼珠破裂,血流如注,他疼得昏了过去。

失去右眼的刘伯承成了有名的“独目将军”。他仍然在战场上杀敌,冲锋在前。

第五次反“围剿(jiǎo)”失败后,红军被迫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刘伯承重新担任了总参谋长,并任先遣(qiǎn)队司令。在长征途中,他一直在最前线指挥红军攻打敌人,飞越天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xūn)。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战役都是他指挥的。在长征途中,他一路冲杀在前,为胜利到达陕北,做出重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伯承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他领导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还用游击战等战术指挥了许多著名战役(yì),沉重打击了侵略者。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投入到解放全中国的战斗中,他和邓小平共同指挥了一些重大战役,如上党战役、平汉战役等,打破了蒋介石要快速取胜的梦想。刘邓大军成了人民热爱、反动派害怕的常胜军。

1947年6月30日晚,刘伯承、邓小平率十几万军队,离开解放区,夜渡(dù)黄河,进入了国民党统治区。这是历史性的大转折,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大反攻。在渡黄河之前,刘伯承作了周密部署,要乘黑夜强行渡河。南岸的国民党军原以为前有黄河天险,上有空军昼夜轰炸,解放军肯定无法过河。万万没想到,刘邓大军猛扑过来,大船小船一齐开动,在几分钟之内就登上了南岸。敌人防不胜防,很快就全线崩溃了。他们惊叹:“刘伯承真的是天下奇才。他的打法,兵书战史上从未有过。”

渡过黄河后,刘邓大军通过强行军,接连攻克了一些城镇,取得了鲁西南战役的全胜。蒋介石得到报告,大出意外,在发给一个下属的电报中说:“希弟信赖上帝保佑,争取最后五分钟的胜利。”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参谋长在日记中也承认:刘伯承与国民将领相比,好似鹤立鸡群(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两军胜负,不问可知。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区,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插上了一把尖刀。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功勋卓著的刘伯承担任军事学院院长。

刘伯承是一位既能征善战又有计谋和丰富知识的“元帅”。他一生勤奋好学,酷(kù)爱读书。即使在前线指挥作战,他也带着书箱,随时看书学习。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注意研究军事理论,不断总结战争经验。除了亲自指挥过无数次战斗外,他还写下了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翻译了几百万字的外国军事专著。他的军事理论是我国军事学和世界军事学的宝贵财产。在办学期间,他不辞辛劳,从严治学,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是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奠基(奠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调皮的学生

刘伯承的父亲刘文炳(bǐnɡ)给儿子取了名字,乳名叫“孝生”,大名叫“明昭”。当这个孩子长大成人,在报考重庆将校学堂时,他自己把名字改成了“刘伯承”。

刘伯承家虽然贫穷但却不失情趣。刘文炳承袭(xí)父亲的美德勒紧腰带,省吃俭用,创造条件让儿子读书。

孝生长到5岁,父亲开始教他认字。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乞丐。刘文炳是个很同情穷人的人。他给乞丐端出了米饭和咸菜,还递上一碗热水。刘文炳(bǐnɡ)通过交谈,得知乞丐是湖广人,叫任贤书,是个读书人,只因打抱不平,得罪官府,跑了出来。刘文炳感到这乞丐学识挺好,便与妻子商量,把他留下来给儿子当启蒙先生。

开始时,孝生学习不专心,很贪玩。有一天,母亲见他又要出去玩耍,就问他功课做完了没有。孝生为了早点出去玩,顺口就说:“早就做完了。”母亲问他:“你能把学过的书背下来吗?”孝生学习没有什么兴趣,没有把书全背下来。可是,他又怕母亲不让出去玩,就很坚定地说:“全背熟啦!”他以为说完了,母亲会放他走的。谁知,母亲紧追不舍,要他把书背出来听一听。孝生一惊,再一想,母亲一个字也不认识,就镇静下来,拿出书来,装模作样地背起来,没背下来的地方就胡诌(zhōu)(胡诌:随口瞎编。)。正在他得意的时候,父亲突然从房子里冲出来,大吼道:“你欺负你母亲不识字,胡乱背个啥子?我非打你这不知上进的孩子不可。”原来刘文炳在房里听见了他娘俩的对话,又听见孝生胡乱背书。听到丈夫这声吼,刚才还很高兴的母亲,立即气得掉下了眼泪。她对孝生说:“我省吃俭用,给你请了先生,是为了你好,将来别像父母这样一辈子受穷,一辈子没出息。哪想到,你反倒骗起我来了……”她说着说着,就泣不成声了。

聪明的孝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就跪到母亲身边,承认自己错了。他一边给母亲擦着眼泪,一边向母亲表示,一定要好好读书,要对得起爹娘。父亲说:“从明天起,就看你的行动。”这件事过后,孝生确实像变了一个人。他学习刻苦,背书认真,先生经常夸奖他,还说:“这孩子聪明懂事,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这个乞丐,实际上是太平军石达开的部下,太平军失败后,因躲避官府的追捕过起了流亡生活。他不仅精通文墨,而且懂得历史,还见多识广,此外,还会武术。本来贪玩的孝生很快就被先生丰富的知识和随和的教学方式吸引住了。这个半生征战的穷秀才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常讲给学生们听;在上课之外,他还教给孝生和其他孩子一些武术知识,给他讲一些兵法。先生多方面的知识和适合少年特点的教育,深深吸引了孝生,给他的启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兴趣。也为他后来的征战岁月奠定基础。

宝贵的读书机会

刘伯承跟着先生读了几年书,打下了厚实的古文功底,了解到一些外面的世界,培养起了对军事的兴趣。先生在刘伯承12岁那年,对刘文炳说:“孝生这孩子聪明上进,是棵好苗子,我这点知识已经教得差不多了,再教下去会耽误孩子前程。你应该让孩子去读读新学校。”交代完了,先生就走了。

就在那年,本县一名叫作刘华英的乡绅,在外面受到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回家乡办起了一所包含着新思想和新内容的学校,名叫汉西书院。刘华英原来是个廪生。看到日趋腐败和没落的清政府已经不可救药,当个腐败的官员也没有什么意思,他一咬牙辞了职位去做生意了。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接受了一些新思想,就学着一些志士仁人的作法,开办起学校来。他办学不收学费,还供给学生膳(shàn)食。刘文炳去找刘华英,希望能为儿子在这里找个上学的位置。

刘华英看在本族的份上,同意小伯承来试一试,但需要考试。

刘文炳回到家中,把刘华英的意见告诉了刘伯承。小刘伯承听了这话很高兴,说:“你放心,给我考试机会就行,靠自己的本事考进去,读起来才有意思。”刘伯承以非常自信的态度参加了汉西书院的入学考试,结果成绩优秀,被录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