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识谎防骗(识破谎言靠智慧,防骗防诈有技巧)
2629500000012

第12章 商界中的谎言(3)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公司出这样的怪题,是反其意而用之,为了测试被招聘者的操守,看你能不能经受考验,是否顶得住糖衣炮弹的进攻。如果回答"我很乐意",就说明你寡廉鲜耻,坚决不用;如果回答"无所谓",就表明你生性堕落,没有原则,也不能用;如果回答"到时候再考虑",就说明你意志不坚定,随时都有变坏的可能,也不能录用;唯独回答"难以接受"者,才能成为公司信赖的高素质员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招聘题目?关键是企业不是真的聘用人才,而是对人才的一种歧视,或者说是一种侮辱。所以,招聘人才就是一句谎言,而不是真正地需要人才。这样,各个企业聘人的条件真是越来越花哨了。招聘现场扔一把笤帚,你捡起来了就认为你有社会公德,否则就是公德意识缺失;两个人给一个凳子,你抢先一步坐上了就证明你有竞争意识,否则就不适宜在竞争行业工作。如此等等,都曾作为招聘单位设计的一道"关口",卡住许多求职的人。

一家广告营销公司招聘营销部主管,一女青年认为自己的学历、专业等条件相符,便去应聘。谁料,只因她的血型是B型,就被公司拒之门外。主管招聘的负责人解释说,B型血的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是非的判断力","没有团队精神"(2001年12月16日《中国青年报》)。北京一家公司重金聘请销售总监和国内、国际市场销售经理,招聘广告中除要求应聘者有高学历、在大型企业工作多年的经验、出类拔萃的管理能力外,还有一个条件:血型为O型或B型(2001年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类似的事在上海也发生过,庄小姐应聘某外企客户经理,面试中,公司负责人对她的学历和现场表现都表示满意,结束面谈前,要求她在应试表上填写血型。庄小姐没有验过血型,便随手写下"AB型"。谁知,就是这个"AB型"使她落选了。公司人事经理告诉她,AB型血的人"有情绪波动大的特点,较难与人相处",所以不能胜任客户经理一职(2001年11月6日《新闻晨报》)。

在那家广告公司看来,B型血的人当不了营销部主任;北京那家公司则认为,A型血的人当销售总监或销售经理肯定不称职;上海那家外企坚信,AB型血的人当客户经理难以胜任。尽管招聘方有权决定用人条件,但社会各界仍把这种行为叫做"血型歧视"或"血型偏见"。

依血型用人,从科学的角度说不科学,从道德的角度说不道德,从时尚的角度说也不时尚。但为什么突然热起来了呢?实际上,这是一种傲慢心态在起作用,也是企业不用人才的一种表现。就业似乎越来越难了,找工作正成为很多人的一项"工作"。于是,一些用人单位的自我感觉就越来越好。好到一定程度,就是傲慢,就是随心所欲,就是我说了算。于是,一些稀奇古怪的聘人招数便应运而生,其中充斥着偏见和歧视。

血型由不了自己,命运却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报上引权威人士的话说,"任何血型中都既有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也有历史的罪人"。

血型与性格的关系,正如性格与职业的关系一样,目前都没有科学结论,怎么就成了一些人用人的理论依据?我想起了伏尔泰,他认为,上帝虽不存在,但是,却具有实践意义,因此他说了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即使没有上帝,也必须捏造一个。"所谓的"以血取人",正是一些傲慢者捏造的理论,虽然只是一种偏见,但确实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为现在他们手里捏着用人的大权,就可以随意捏造一个聘任的理由。正由于这种种现象的发生,说明很多企业对人才歧视、傲慢、诬蔑、糟蹋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所谓的企业"需要人才、广招人才、重用人才"的广告宣传实际上成为一句谎言。

8.企业投资的谎言

吸引企业投资,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不法商人却大做文章,为了达到投资诈骗的目的,制造了种种投资谎言。

吸引企业投资,这是地方发展经济的一个致富法宝。但一些不法企业却见缝插针,制造了种种投资谎言。很多年以前,一些骗子就是利用这种机会到大陆投资诈骗的。下面这个例子非常典型:

从美国飞抵北京的班机,降落在机场。一位年轻人走下飞机,自称他要在大陆投资办企业,干一番大事业。他一会儿说投资开发北大荒,一会儿说要投资一亿元在北京建造一座高级宾馆,大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道的大人物风度。一时间,北京城里一片传言,有的说这个人是陈立夫的后代,有的说他是亿万富翁。

但是,此人根本不是什么陈立夫的后代,也不是什么亿万富翁,而是美国一家公司的职员。三十来岁,台湾人,也姓陈,是一种巧合。1980年,他第一次到大陆,与福建某地洽谈合资搞尼龙拉链,1981年、1982年又两度来访该地。1983年,他还到杭州等地洽谈生意,但都没有成功。

然而,他每次到大陆都多少有些收获,因为他有一块很吃香的招牌--台湾同胞。每到一地,便找台联、侨联、统战部等单位,并在宾馆、火车上广交各色人物,寻找"商务代理人"。

1984年6月26日,陈某以旅游的名义飞到北京,自称是美国龙风公司驻亚洲代表。通过前四次来大陆结识的人,在北京、杭州飞哈尔滨洽谈进口业务,投资合营企业,谈开发北大荒问题。他还通过一位浙江省民主党派女干部,结识了不少在京的民主人士和经贸方面的领导干部,商谈开办"台湾产品展销中心",关系四通八达,为日后行骗做好了充分准备。这位"亿万富翁"此次来大陆,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很快被请进温州,住人高级宾馆。

三天后,他与市经济协作办公室负责人王某签订了企业合同。陈投资五百万美元,首先以台湾钢材五千吨作抵押。陈回北京找到在煤炭部机关服务总公司的老王要求供煤供钢,老王一口答应,交换条件是搞些彩电和进口汽车。

10月10日,温州王某来要钢,还要煤。这时,陈已挂出北京办事处招牌,用金钱、彩电等"请到了"女大学生某姐妹俩当私人秘书和助理,并且用偷来的"煤炭部机关服务总公司"的大印,炮制了一批假合同。他对供钢、供煤,一口答应,条件是支付百分之十二货款,还要五万美元、五台彩电、六只金戒指、五条金项链。王某一一答应。

11月5日,王某通知会计汇进十五万元给福鼎贸易公司,然后提出现金,托福鼎供销社主任曾某、建材厂厂长程某,到福州"黑市"上调换五万美元。

11月8日,温州方面又租小车送二十四万元人民币奔赴北京。

巨款骗到手,美国来的这位陈某又托人带七万元给王某,此为"利润分成"。陈某的"买卖"越做越大,要求供钢、供煤的单位越来越多,要求结识这位亿万富翁和谋求出国的女人,一个又一个。两位女秘书之外,又有浙南某县半老"交际花"薛某,呼和浩特一位能讲日语的漂亮的女服务员。

陈某在半年内,骗得现金二百万元,美女一群,大量工艺珍品等。此时有关部门早就注意到他的行踪,并对有关商业往来方做出提醒。但遗憾的是,大家都被他身边的一大堆令人炫目的高层社会关系所惑,为公司的鲜红的大印所迷,也为陈某本人口吐莲花的出色口才所骗,根本没有对相关的提醒留心在意。

东窗事发,陈某被判有期徒刑二十年,并留下了一笔笔千疮百孔的烂账,一堆堆千头万绪的乱麻。

在这个案例中,大家都犯了偏听偏信的大错。其实,只要有人稍加留心,对陈某的来历作一番考察,不难发现他口若悬河中的大量破绽。但没有人这样做,骗子的谎言终于得逞,轻信的人上当受骗,经济上蒙受惨重损失,教训不可为不沉痛。

9."概念经济"自欺欺人

一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极强的短期行为,不是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是致力于创造或经营一种"概念",希望通过广告宣传一夜成名。这种"概念经济"最终只会自欺欺人。

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企业经过了沧桑般的变化,出现了两极发展的趋势:一些企业率先完成了制度转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如海尔;同时,也有一些企业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成为失败的另一极。尤其是曾为国家财税收入作出较大贡献的民营企业,纷纷显现"盛极而衰"的征象--"各领风骚两三年"。

那么,中国某些企业的早衰、夭折率高的原因何在?原因当然很多,有几个字也值得所有关心中国企业命运和中国经济前途的人深思。那便是:真实,还是谎言?!

不少企业,生机勃勃、轰轰烈烈地诞生了,正如一个婴儿的诞生一样。它可以只领风骚一两年,也可以长领风骚上百年。国外一般公司的寿命是12.5~40年,而我国一些企业开始时声名大震,但在短短两三年之后,便一蹶不振了。

原因何在?相当一部分企业是"概念企业"在作祟。这些企业不是致力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不是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是致力于创造或经营一种"概念"。这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极强的短期行为,不是立足于长远,通过脚踏实地、艰苦细致的工作,通过产品品种的不断改进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来创造名牌,而是希望通过广告宣传一夜成名。而广告宣传过程中,隐含了诸多不实和扯谎的成分。

他们的思维方式很幼稚:中国有13亿人,从每人口袋中掏一块钱,就是13亿元之多。于是不管自己的产品质量过关不过关,一上去就花巨资打广告,10万元的投资拿500万元甚至更多用于广告。结果这些企业主要不是在制造产品,而是在制造概念。在花掉的10元中,可能有3元钱买效用,7元钱买概念。这种"概念经济"一开始就是捞一把是一把的不良行为。

广告的本质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质量和效用的信息,但目前的广告远远偏离了这一功能,成为部分企业向消费者"强行教育"的手段。这是一种变相的强买强卖行为,很不正常。加之如今的广告中不实之词脱口而出,骗人上当。

大家知道,企业赚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创造财富,另一种是瓜分财富。瓜分财富的方式有:通过股票、期货、房地产市场的炒作实现财富转移,以及通过创造概念从消费者口袋里掏走巨额钱财。"概念经济"的实质是致力于财富的瓜分,它的利润主要是从"概念"中创造出来的。

若不通过瓜分财富,而是通过创造财富实现企业的效益,那就需要兢兢业业地改进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使消费者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就像农民种地一样精耕细作,但这样利润就不会来得那么快。而"创造概念",一般钱来得快,短期内企业爆炸式成长。众多消费者在强大诱惑下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购买这种产品,确实能使企业发一笔财。但纸里总包不住火的,一旦消费者发现价值不符,或者发现这些商品根本没什么效用,那么,这些产品火了一阵子,也就无声无息地夭折了。所以说,"概念经济"最终只会自欺欺人。

10.用谎言网罗人才

用谎言来欺骗和利用人才,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一旦这种手段被大家识破,那么,人才必定会不断外流,企业也就只有关门大吉的份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