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亲子共读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2632300000018

第18章 提升语言文字基础的中华谜语故事(1)

250手不释卷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镇守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嘱咐他:“你现在掌管军政大权,应当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

吕蒙听了,感到很为难,摇头说:“军队里事情太多,哪有时间读书哪啊!”

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这话不对,时间是靠人挤出来的!我过去爱读书,主管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间,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汉朝光武皇帝,领兵打仗很紧张,可是仍然是不离书本。你为什么不刻苦读书呢?”

听了孙权的话,吕蒙觉得很惭愧,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他努力读书,知识越积越多。有一次,吴国主将鲁肃和吕蒙谈论军事,吕蒙讲得很有见解。鲁肃听了非常高兴,他对吕蒙说:“我以为你还是个大老粗呢,想不到你已经变成了学问家,真不是过去的吕蒙了!”

吕蒙笑着说:“人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看待,咱们分别这么久,你怎么还用老眼光看我呢?”

后来,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他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边读边想:“手不释卷”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引出来的。“释”,是放开的意思。“卷”,就是书。“手不释卷”是说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一个人勤奋学习,读书入迷。

这个故事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书中的原文是:“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251倒行逆施

春秋时期,楚国一个叫伍子胥的人,他的父亲和哥哥都让楚平王给杀死了,他一个人到吴国去,不久作了吴国的官。后来他帮助吴王阖庐进攻楚国。经过五次战争,终于打进了楚国的国都郢城。这时候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就掘开他的坟墓,拉出尸首,用皮鞭抽了三百下,以解心头之恨。当时有一位朋友叫申包胥,责备他说:“你这种行为,太违背天里和道德了。”伍子胥回答他说:“吾日薷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意思是说:“我弄得实在没有办法了,所以才故意出这种不合乎常理的荒唐举动。”

边读边想:“倒行逆施”这句话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原来的意思是说做事违反常理。现在一般多用于它形容坚持错误方向,干坏事,错事,或干反动的勾当。

252买椟还珠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只珍珠,他想卖出去,卖得价钱高一些,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木兰香做了一个盒子,又用桂椒香料将它薰得香香的,然后,把那颗珍珠放入木盒,周围点缀些宝玉,还找来紫色的宝石和绿色的羽毛装饰其间。这样一来,那颗珍珠就显得特别名贵,主人高高兴兴地拿到那市场上去卖。

这时有一个郑国人走过来,他一看到这只漂亮的木匣子,立刻被迷住了。他花了许多钱买下这只木匣子,拿在手里左瞧右瞧,爱不释手。他看了半天,这才打开这个木匣子,将匣子里的珍珠取出来,卖主以为他一定会喜爱那颗珠子,然而万万没有想到,他将珠子还给卖主,只提着木盒子扬长而去了。

周围看热闹的人无不感到奇怪,这样的买主还从来没遇见过。人们纷纷议论说:“这个卖主是在卖匣子呀,哪里是卖珠子啊!”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椟”,读du,是木制的匣子。故事的原意是讽刺买珠人,后来,人们则用“买椟还珠”,这句成语,借买珠人讥讽那些只重形式、不顾实质的人,多么滑稽可笑。有时也用它比喻舍本逐末、取舍不当。

253狼子野心

春秋时期,子文和子良兄弟二人都在楚国做官,子文是令尹,子良是司马。有一年,司马子良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子越。子文看过这个孩子以后,就对弟弟说:

“子越这个孩子,长得像熊、虎一样,可是哭起来好像豺狼叫唤。俗话说狼的崽子心在山野,不可驯服,我看子越是条狼,必须杀掉,不然我们的家族恐怕会被他灭掉!”

子文的意见子良当然不会同意,因此子越安全地活下来长大了。子文认为子越活着是十分不吉利的,在他临死的时候,把全家族的人都找来,对大家说:“将来活着如果子越当了官,你们及早离开楚国,免得遭难!”

子文死后,他的儿子子扬作了令尹;子良的儿子子越作了司马。不久,一个叫贾的人替子越杀死了子扬,子越当上了令尹,而贾自己当上了司马,后来他又被子越杀死了。

这年秋天,子越带兵攻打楚王,经过几次决战,终于被楚国打败。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左传·宣公四年》“狼子野心”的原意是狼的崽子心在山野,不可驯服。后来,人们则用这句成语,比喻凶暴的人野心难制,或狠毒的用心。

254鞭长莫及

春秋时期,楚国的楚庄王派左司马申航到齐国去,派公子冯到晋国去。当时,从楚国到齐国,必须经过宋国,从楚国到晋国必须经过郑国。按照规矩,从别国经过,事先需要得到人家允许,可是楚庄王自以为楚国是强国,可以轻慢别人,所以不让他们告诉宋国和郑国,临行之前,申航对楚庄王说:

“郑国明于事理,到晋国去不向它借路还不要紧;可是宋国不讲情面,到齐国去不向它借路,我恐怕会被杀掉了。”

楚庄王说:“不会的,他们若真敢杀你,我就出兵讨伐他们!”

申航出发到齐国去,路过宋国时被宋国人截住了。宋国认为楚国人经过自己国家而不事先借路,是鄙视宋国,因而杀了申航。楚庄听说这件事,非常气愤,就发兵包围了宋国。

楚国兵把宋国围困了半年,宋国被逼得没法,只好派人向晋国请求救兵。晋侯想派援兵去帮助宋国解围,可是晋国的大夫全宗坚决反对,他劝晋侯说:

“我们不能派救兵去帮助宋国打楚国呀,古语说,‘虽然鞭子长,也不能抽打马肚子,因为马肚子是不该抽打的地方。今天的楚国也好比是马肚子,不能去攻击它。楚国的强盛是老天赠与它的,别人不能与它争夺。我们晋国再强大,怎么可能违抗天命呢?”

晋侯听了全宗的话,虽然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还有点犹豫,他说:

“人家派人来请求我们,我们竟然不理睬人家,我感到有点耻辱哩!”

“这算得到了什么呢?”全宗劝尉晋侯说,“屈申如志,因时制宜。流水为川,止水为泽,污浊之水无不呆以容纳,山林之中不免隐藏着疾害,就是一块美玉也难免有斑点。所以说,国君有些时候不免要含耻忍辱,也就算不了什么了,这是小毛病损害不了大德!”

全宗一番道理,说得晋侯心悦诚服,他同意了全宗的主张,不派兵救宋国了。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它的原意是说,马腹不是鞭击的地方。后来,则用“鞭长莫及”,比喻力所不及,含义已经改变了。

255趾高气扬

春秋时期,楚国的武王派大将屈瑕,带兵进攻罗国。楚国大夫斗伯比为他送行。回来的路上他对驾车的人说:“你瞧屈瑕走路把脚抬得高高的,多有神气。他太骄傲了,不把敌人放在心上,这次打仗他一定要失败!”

回来之后,斗伯比马上去见楚武王,他对楚武王说:

“请您派援军快去帮助屈瑕吧!”

武王说:“那怎么可以呢?我们已经没有军队可派了!”

武王没有听取斗伯比的意见,回到宫中对他的夫人邓曼说:“你看斗伯比这人多怪,他明知我已无兵可派,却让我派兵去支援屈瑕!”邓曼想了一会儿,对楚王说:

“我看斗伯比的意思并不在于派援军,而是说屈瑕自以为是,不听人言,贪恃以前的战功,以为这次攻打罗国必然获胜,因而轻敌。你应该教训、告诫屈瑕。”

屈瑕将军队带到鄢水岸边,由于他毫无防备,又没有认真组织兵士渡河,结果在楚军过河的时候,遭到罗国军队的左右夹击,大败而逃。屈瑕一个人跑到山谷里上吊自杀了,其他的将领逃回楚国,向楚武王请罪。楚武王沉痛地说:“这是我的错,我没有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就派了屈瑕为将,才有今天失败!”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左传·桓公十三年》,意思是说走路的时候,高高举步,神气十足,防备敌人的思想早已松弛了。后来,人们就用“趾高气扬”这句话,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

256各自为政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607年,郑国出兵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为主帅,统率宋军前往迎战。两国的军队在大棘,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柘城县西北的地方交战。

两军交战之前,宋军主帅华元,为了鼓舞士气,杀羊犒劳将士,可是在分发羊肉的时候,把为华元驾驭战车的羊斟忘掉了。羊斟没有得到羊肉,便怀恨在心。

双方正在交战的时候,羊斟对华元说:“战斗开始前,分发羊肉的事你说了算。现在,驾驭战车的事,可就得由我说了算了”。说完,他就故意把战车赶到郑军地里去。结果,堂堂宋军主帅华元,就这样轻易地被郑军活捉了。宋军失掉了主帅,因而惨遭失败。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把“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概括为“各自为政”,意思是各人按照自己的主张办事,谁也管不了谁。现在则用这句成语,比喻各行其是,不顾全局。

257守株待兔

春秋时候,宋国有一个农民,一天,他正在田里耕作,忽然看见一只兔子惊慌奔跑,一下子撞到地边上的一棵树桩子上,脖子撞断了,死在树桩下。这个农民没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一只兔子,心里十分高兴。从此以后,这个农民就放下了繁重的农活,整天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可是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再也没有得到撞死树桩上的兔子。结果,他不但没有得到兔子,反而把庄稼全都荒芜了。宋国人都把这件事当作一次笑话传扬着。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记载于《韩非子·五蠹》后来,人们就用“守株待兔”这句成语,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株”读zhu音,是露出地面上的树根。

258揠苗助长

春秋时候,宋国有一个急性子的人,他总是嫌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今天去看看,明天又去看看,觉得小苗好像没有长高多少。他心想;能不能让它们快点长呢?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一地往上拔高,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的拨一遍真费了不少力气呀!他拔完了秧苗,累得筋疲力尽,但是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就自我夸耀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禾苗不爱长,我就帮助它们一棵棵地长高了。”他的儿子一听,急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满田禾苗已经蔫萎了。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记载于《孟子·公孙丑上》。比喻不管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揠”读ya音,不读yan。“揠”是拔的意思,因此“揠苗助长”也可写作“拔苗助长”。

259厉兵秣马

春秋时期,秦国称霸西戎,并觊觎东方领土。公元前628年,驻在郑国的秦将杞子,暗中派人报告秦国国君秦穆公:“我现在已经掌握郑都北门的钥匙,可速派军队偷袭郑国国都。”

秦穆公满心欢喜,不顾大夫蹇叔的劝阻,决定派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人,统率大军前去偷袭。

秦国与郑国相隔千里。秦军好不容易才来到离郑国不远的滑国,恰好郑国商人弦高赶了一群牛来到这里,他担心自己的国家还不知道偷袭的秦军已经到了大门口,心中很着急。为了保卫祖国,弦高派人火速回国送信,同时他又假扮郑国的使者,把牛送给秦军,他对秦将说:“我们的国君早已知道贵军远道而来,特使我选上皮革四张、肥牛一批、犒劳秦军将士。”秦将孟明视以为郑国早有防备,不敢继续进兵。

在郑国的秦将杞子,估计秦军快到了,就命令驻守的官兵积极准备。他们整理行装,喂饱战马,把兵器磨得锋快。

郑国接到弦高密报,立即动员军民做好迎敌准备。同时派人监视杞子一伙人的活动。杞子见势不妙,带着随从慌忙逃跑了。

秦将孟明视,眼看偷袭不成,成功无望,只好败兴而归,当他们撤退时,突然遭到晋军伏击,全军覆没,三个将领都当了俘虏。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意思是说磨快兵器,喂饱马,比喻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兵”,指兵器,“厉”,是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厉兵”,磨快兵器;“秣”读mo音,是喂饱牲口,“秣马”:喂饱战马。

260其貌不扬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很贤明的人,叫然明,他的相貌丑陋,别人看不起他。有一次晋国大夫叔向来到郑国,然明想见一见他,但自己长得太丑了,怎么办呢?最后他想出来一个办法,随着侍从混进房内,远远地站在堂下。叔向正要饮酒,忽然听见有人说话。心想:“是谁的话讲得这样的好呢?必定是然明了,我早就听说郑国有位贤人叫然明。”他放下酒杯,急忙走向前去,亲热地说:

“我听说从前贾国有位贾大夫,相貌也是长得丑陋。他娶了一位漂亮夫人,可是夫人三年不与他说话,笑也不笑,贾大夫为此很苦闷。后来有一回他去打猎,夫人一同去了。贾大夫的箭法很好,他举弓就射中一只野鸡。他的夫人在一旁看了,意外地开口笑了,并且与贾大夫亲热地谈起来。贾大夫当然非常高兴,可是他也很有感触。他感叹地说:‘看样子,一个人是不能没有一点才能的呀!我如果今天不射中一只野鸡,夫人是不会又说又笑的。’”

叔向讲到这里,又瞧瞧然明的眼睛,深情地说:“你的相貌丑陋、不漂亮,你假若不说话我几乎发现不了你。看样子一个人的言谈、口才也是不可以没有的呀!”

从此,然明与叔向就像老朋友似的相处了。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不扬”,是丑陋、不漂亮。后来人们便用这句成语形容人的外貌不漂亮,或不端正;有时也用来形容器物。

261螳螂捕蝉

春秋时期,吴王想派兵攻打楚国。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于是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谁要是敢来劝阻我,我就把他处死!”

有一个年轻的侍卫官,想劝吴王不要派兵进攻楚国,但是又不敢说。于是他就拿一把弹弓,在王宫的花园中转来转去。衣服都被露水浸湿了,也毫不在乎。他就这样连续在花园里转了三天。

吴王看见他这样,觉得挺奇怪,就问他说:“你早晨跑到花园里干什么?何苦把衣服弄成这个样子!”

侍卫官回答说:“您看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这蝉在高高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并且喝着露水,可是它却不知道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身后,螳螂弯着身子,举起前爪打算捕捉蝉,但它却不知道有只黄雀正在它的身旁;黄雀转身去啄螳螂,然而它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已经瞄准了它。它们三个都是只想到要取得眼前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危险呀!”

吴王听了这话,恍恍然大悟,就说:“你讲得很有道理,很对呀!”于是,他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西汉刘向编撰的《说苑·正谏》,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螳螂捕蝉”这句成语,用以比喻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弹”常与“黄雀在后”一起连用,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62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打仗,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吴国的大臣们主张杀掉勾践,以除后患,可是夫差觉得杀害降臣不仁,便把他囚在石室中。

勾践一心想活着回国,所以尽力装成非常驯服,整天干着喂马、扫马粪的脏活,而脸上一点不露怨色。一天,他听说夫差生病了,就去探望。这时正赶上夫差大便,他就用手抓了些粪便,放进嘴里吃了。然后他装成十分欢喜的样子对夫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