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2636000000007

第7章 山东商人(2)

俗话说:河北出响马,关东出土匪。山东出好汉。讲信讲义贯穿于山东商人古往今来的历史中,浸透于山东商人全身上下。一个“义”字,一个“信”字,把山东商人修整得正直堂堂。做人万条,正直为本,这是山东商人的信条。

山东商家包定一个信条,做生意一不能亏良心,二不能对不起朋友。

山人重义气,甘愿为朋友“两肋插刀”。这与有些南方人貌似好客,实则重利、重钱,总要设法从别人身上措取“油水”的处世哲学比较,是大相径庭的。

出门在外,常听人们议论这二十几年山东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有人说,广东靠开放,北京靠中央,山东靠老乡。看来这还是有一点点道理的。

山东人极重乡情,也许是因为地处孔孟之乡的缘故。山东人既看重传统,也看重血缘,同性家庭总是聚居在一起,佣或有出于各种原因分割出去,也割不断彼此问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有事需要帮忙自不必说,即使无事之际被分出去的部分也忘不了回家看一看,在祖先的坟前摆上丰盛的祭品,以示孝心。山东人看重老乡关系,无疑是受这种传统习惯的影响。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现在虽不至于涕泪双流,但老乡好办事,这一点山东人绝对相信。山东人外出经商格外看重乡谊,“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身处异地他乡,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麻烦,而在这时候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在山东人看来便是老乡。只要一听到熟悉的乡音,本来素不相识的山东人便能很快成为挚友。在外经商的山东人讲究一种团体精神,古时即有所谓“山东商帮”,山东会馆遍布各商业都市。作为这种商业团体的纽带,便是乡情、乡音、乡谊。

山东人讲义气,爱变朋友。对待朋友,崇尚诚信,遇上困境厄运,也不轻易向朋友张口寻求帮助,但假如朋友有难,必将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义是什么?大懦孔子、孟子早巳解释得清清楚楚。义气、诚信基本上是儒家倡导的价值观念。义的基本含义:一是忠于朋友,同生死,共患难,一诺千金:二是行侠仗义,扶危救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正如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中唱的那样:“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俗话说:河北出响马,关东出土匪,山东出好汉。讲信、讲义贯穿于山东商人古往今来的历史中,浸透于山东人从外表到里层的全身上。一个“义”字,一个“信”字,把山东商人修整得正气堂堂。做人万条,正直为本,这足山东商人的信条。正直,在山东商人心目中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为人标准。没有正直的品格,便不配做人,更不配做齐鲁人。这不仅适用于一般的人际交往中,即使在尔虞我诈的商场,山东商家也多抱定这一信条。做生意一不能亏良心,二不能对不起朋友。正因为如此,山东商人以其良好的商业道德和信誉取得了人们的信赖,也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商业形象。

山东人重义气,讲信用,做事“够朋友”。但他们的交际面往往不够广,不愿轻易和陌生人交往,要交就交知心朋友,一旦真正认识了某个人,认为值得交往,那就会以诚相待,为朋友“两肋插刀”。

山东人极守信用,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种守信有时甚至到了僵化的地步。

给你讲个故事:战国时有个叫尾生的人,一日与某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你猜后来怎么着?结果大雨越下越大,桥下涨水,那该死的女子没来;尾生坚守信约,抱桥柱而不去,直到淹死。这个尾生是哪儿的人?就是鲁国人!其他国家的人也许早就逃命要紧了,哪会这么傻,守信直到被水淹死。

今天的山东人甚至把自己的“忠诚”当做商业资源,运用于现代商战。

微软公司中国分公司的一位代表谈到,他在参观山东软件园时,山东人为了争取微软公司与自己合作。就打出了“忠诚牌”。一位山东人就向对方表白说:“我们山东人特别适合搞软件行业,因为我们有齐鲁文化,使得我们特别忠于这些企业。现在软件行业太浮躁,还没干几天就跑了,我们山东人有齐文化和鲁文化,所以说对这个公司特别忠诚,所以说在我们这里的软件从业人员基本上不会离开公司。一个月多给我1000块钱或2000块钱想把我挖走,对我是一种侮辱。所以说我们山东人特别适合从事软件行业。”

5.大汉经商不够精

循规蹈矩,老实拘谨,鲜于冒险,是山东商人性格中一个明显的负面。难怪有人断言:山东人没有大商业头脑。个中原因,的确耐人寻味。

有人评价说,山东人有思想但并不机智,有经商之能却不精于此道,有文化却不善于辞令。

山东人脑瓜死,他们除了苦干外,就是苦干,不知巧干。结果往往是,山东人出力流汗,别人大把赚钱。

山东人可以吃苦,但绝不可以冒险。德国人利希霍芬曾不客气地说:山东人就其精神来说。能成为好官吏,学问也精湛,不太适于商业。这一断言虽不客气,但十分准确。

遍考山东历史名人,大商人、大银行家、大企业家向来与山东人无缘。山东人中不出现大商人并非是由于山东人天生不善于经营,而是由于儒家文化长期禁锢所造成的。想当初,齐国创始人姜子牙在成就大事之前,就曾做过商人。周初,姜太公封于齐地,在齐园地制宜,重商而不轻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齐民争为渔盐之利。到战国时,齐国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都城临淄成为名闻遐迩的大商业都会。苏秦描绘说:“临淄之选,车毂击,人肩摩,连袂成帷,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这是一个商业大国的局面。各地商贾,云集临淄,转运南北商货,牟取高利。可惜好景不长,这种商业之风很快被重农抑商所取代。

山东是懦学的故乡,孔子历来主张对商人进行严厉打击。孔夫子教诲人们说:君子喻干义,小人喻于利。一定要把义和利对立起来。在他看来,好像趋利的是小人,小人不能成大器。这种重农抑商的理论既符合自然经济条件下小农求稳怕变的心理,也符合专制君主定邦安国的要求。

作为懦学的故乡,山东人自然是近水楼台,受害匪浅。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山东人依然难以摆脱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难怪有人说:若吵架,山东人可能是为了一句话,南方人可能足为了一分钱。

“无商不奸,无商不诈”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公理,商人不是好人的观念在齐鲁人的灵魂中擗荡。也难怪一部《水浒》从头到尾都在褒扬“重义忘利”,对经商深恶痛绝。粱山一百单八将,竟无一个买卖人。《水浒》中提到的客栈不足害人的地方,就是卖人肉包子的地方,令人生畏。

以商为耻的观念在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有很大改变,但以商为荣的风尚并没有树立起来。对小商业不屑一顾,对大商业又无力为之的状况使山东人在这个领域大大落后于南方,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济南街头的修鞋业(还有修拉链、自动伞,鞋补各种皮制品等)一直披操着南国口音的江浙个体户垄断着;很多农民情愿在家玩土,也不出去玩龙玩虎。“万般皆下品、惟有经商低”的观念依然像梦魇一样纠缠着山东人民。

除了观念上的原因外,山东人缺乏机敏,这也是导致其没有大商业头脑的重要因素。

缺乏机敏使山东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够精明、灵活。这里,我们可以把广东人与山东人做个比较。广东人头脑活,他们除了实干外,还会巧干,他们会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政策的空隙、国外的资金、香港的血缘关系,生产出北方生产不出的产品,然后大举“经济北伐”,同时赚了两头。山东人头脑死,他们除了苦干外,就是苦干,不知巧干。山东人不会将政策变通使用,不会打擦边球,政策边界对山东人来讲是明确的,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山东人头脑死,在经济改革上没有特别多的创新性,从农村承包制、股份制到企业承包制、破产制,在诸多创新领域中,看不到山东人的影子。他们只知道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并使之发挥到极致,但缺少自己的创新性。

循规蹈矩,老实拘谨,鲜于冒险,这是山东商人性格中一个明显的负面。难怪有人断言:山东人没有大商业头脑。个中原因,的确耐人寻味。

6.质量是个宝,要好还得“炒”

有人认为,现代商战,其实不仅仅是质量的较量,调动各种媒介宣传企业和产品,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宣传是现代“商战利器”,是产品的第一销售!

尽管山东许多商品已具备了走向市场的实力,然而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立时购者如云,这又应了那句“酒好也怕巷子深”的古训。换句话说,山东人缺乏沿海各省那种强烈的广告意识、现代竞争意识。现实使山东人痛楚地意识到:光有质量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大力宣传企业、宣传产品。原因极其简单:竞争需要质量,顾客需要信息,而信息需要宣传。

2002年9月上旬,新疆乌鲁木齐举办了一次边境地方经贸洽谈会。一时中外商家云集,山东也参加了。但令人汗颜的是,与其他一些省市相比,差距太大,送去的产品寥寥无几。

9月7日,是乌洽会生意最兴旺的一天。当日,克拉玛依油田与日本严井公司谈成了一项1000万美元工贸合资协议、2项乙烯后加工和一笔2800吨蜡烛生意,而山东石油和石油化工企业没谈成一项。在山东的“摊位”前,很少有人问津。

一些新疆商业界人士认为江南人精明,商品意识强,很会做生意;山东人厚道,商品观念根本不能与江浙人和广东人相比。乌洽会期间,南方人的强烈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公关意识,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七八层楼高的巨幅宣传竖标分外醒目,五颜六色的大彩球惹人注目,还有披红挂绿的公关小姐、仪态大方的迎宾小姐、招摇过市的宣传彩车等,都在抓住机会千方百计推销自己的产品,为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而施展绝招。而山东却没有一家企业如此下功夫。

乌市友谊商场的一位山东老乡见到如此阵势,极为吃惊,南方人市场竞争意识强,为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真可谓绞尽脑汁,其手法五花八门、灵活多样。这位山东老乡很有感触地说:“咱们省许多工厂的产品并不差,只是市场竞争意识不强,营销手段不活,推销力量薄弱,难以开拓新疆市场。”

再比如说,山东农业发达,品种资源丰富,历史上冠以“皇室贡品”美名的传统产品不胜枚举。近年来,一批曾沾过“皇家灵气”的果、菜、谷、稻、酒、食等传统产品,被纷纷立项开发和经营,以至于在当今电视广告节目中,“皇帝老子”时常屈尊做了今天的推销员;“皇室贡品”的烫金大字。在食品、酒类包装上更是屡见不鲜。似乎一登“龙门”,便会身价百倍。

然而,市场是个“薄情郎”。绝大多数“皇贡”已失去了昔日的神秘魅力,近年来,人们对那种外观造型优美,装潢具有现代气息的新产品格外垂青。南方客商不似山东人那般死板,他们商品意识强,而且门路多心眼活。例如在广东,人们相信消费者就是“上帝”,市场就是“杠杆”,一切产品的开发和经营完全根据市场这个杠杆的调节而变化。如在靠近港澳的一些乡村,农民完全看市场行情生产,今年在地里栽花卉。明年就把苗圃改成了鱼塘,再过一年可能又填塘种上了无公害蔬菜。

当然,广东人也并非一味地排斥“皇贡”等传统名产,而是在市场引导下,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山东是孔孟之乡,旧观念的沉淀也就格外多。如遇事最喜欢纵着看、回头看,干什么也要讲个出处,总喜欢到老祖宗那里刨根问底,甚至举杯下筷也要吃“祖宗饭”、喝“祖宗酒”,借古人名。似乎“皇帝”就是永恒不变的美食评判家,他喜欢吃的,我们现代消费者也一定喜欢。这种狭隘的思维定式,很容易进入一个偏离市场的误区。

山东人做生意还往往忽略产品的外包装。例如,在历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山东展团规模最大,参展品种最多。山东展台上,大蒜大葱、大对虾、大花生等土特产琳琅满目。首都一些市民在山东摊点上边购买农产品边感叹:山东人大方、爽快,不斤斤计较。

然而,发人探思的是,喜大厌小,似乎是“山东大汉”的一大嗜好,产品习惯于大包装、大批量。与山东之大相比,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在农产品经营中却不厌其小,这一点与山东比,在博览会上对比十分鲜明。像专用面粉,南方几省一般只有一阿公斤一袭,有的一袋仅250克;无铅按花蛋两个或四个装成一盒。最令人吃惊的是广东产的一小听“番菜芯”,容量仪100克,外装潢新颖别致,中英文对照说明,不知是盒子值钱,还是菜值钱?据说,南方人的这种“小气”,是从国外农产品市场上学过来的。

“山东大汉”应该有“大”的危机感了。在博览会上,就亲眼看到一位中年妇女吃力地提着一大摞无包装圆形绿豆粉皮,正盯着北京产的条装精致粉皮吃“后悔药”:早知北京有这么精致的粉皮,我就不买山东的了!这样的例子屡屡可见。据悉,正因包装粗老笨大,山东生产的苹果、畜肉等优质农产品在出口中常受冷落;而一些精明的外商,则廉价买进我们的产品,重新分装后出售,价格立即上涨几倍,甚至几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