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水是最好的医生
2636400000017

第17章 正确喝水也能预防疾病(1)

WHO调查发现,人类疾病的80%与水有关,人们的当前饮水习惯将决定10年后的健康状况,由于受环境污染等各种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和1/3的死亡是饮水不洁所造成的,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达2500万人。

对此,你了解自己身体内的水吗?你了解身体缺水会导致哪些疾病吗?你知道仅仅用水就可以治愈许多慢性疾病吗?本章将为你解读。

水的重要性

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水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发生、发育和繁衍的基本条件,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一切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水,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才会有生命,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人体一旦缺水之后,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轻则口干舌燥、皮肤起皱,重则意识不清、甚至出现幻视。一个人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可以活较长时间,但如果没有了水,最多只能活一周左右。有了足够的水,食物中的养料才能被吸收,废物才能顺利排出体外,药物才能起到效果。我们身体2/3部分是水,但大多数人却并不清楚喝水的重要性。

地球上的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沼泽水、冰川、永久雪盖、永冻土底冰、生物水、大气水等各种水体,其总储量大概有1386亿亿米,如果让这些水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平均水深可超过2700米,自然界蕴藏的水非常丰富。因此很多人一直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实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水污染等因素,水资源更加紧缺。因此要节约用水,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信念,时时处处注意节约用水。

有句话说:“人可三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人类生存对淡水的依赖。每人每天需饮用2升以上的淡水,每天呼吸出的空气中可以耗费1~2千克的水,人体失水量达到体重的1/4就会有生命危险。水不仅世间万物离不了,工农业生产也是不可或缺的。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人体在胎儿时期体内有90%的水份,成年之后体内有70%的水分,年老时水份降为60%或者更少。新陈代谢作为生命最基本的活动,也要通过水的运动来实现,各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等,最终也要深溶于水才能被血液运送,被组织吸收。另外,各个内脏器官也有70%~80%是由水构成的。因此,我们平时不仅要多喝水,而且要喝好的水,科学饮水。

好水的标准

什么样的水才算得上是大家公认的好水呢?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各地发现了一些长寿地区,如前苏联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芬扎、我国广西的巴马、新疆的吐鲁番等。这些长寿地区或者村庄的人的平均寿命接近百岁,而且没有出现过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多数为自然死亡。这些寿星们排泄的粪便呈淡黄色,有形状却没有难闻的气味。科学家们经过多次深入长寿地区的腹地进行跟踪调查,最终得出结论:这些人之所以长寿,主要是因为长寿地区的水质量非常好。水质好了,人体的健康自然有了充分的保障。

好水一般都具备以下六大特征:

1地处偏远,工农业不发达,对水的污染小,其水中不含病菌、杂质、有机物、重金属等,是无公害的水;

2水中含有适当比例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且均以离子状态存在,适合人体吸收;

3PH值呈弱碱性,能够中和人体内多余的酸素;

4水分子集团小,渗透性强,溶解性好;

5负电位,能消除体内多余自由基;

6含有适量的氧(5mg/左右)。

水污染问题

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汞、镉、砷等化合物,二氯乙烷、乙二醇、苯、酚等有机毒物,会令水生生物中毒而亡,还会影响饮用水源和风景区的自然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会消耗掉水中的溶解氧,因此会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命造成影响。水中的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会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这些气体会使水质进一步恶化。如果石油漂浮在水面之上,就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还有可能引起火灾。

人类的活动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全世界目前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占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一般水的污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物理性污染,即水中含有微泥、铁锈、杂物以及看不到的重金属微粒和放射性元素:第二种是化学性污染,它的来源主要是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渣,农业使用的农药、化肥、杀虫剂、除草剂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洗衣粉、肥皂水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发展中国家3/4的农村人口,1/3的城市人口得不到安全卫生饮用水,80%的疾病和1/3的死亡率与受污染的饮用水有关。我国500多条主要河流中,436条已经被严重污染。1996年国家环保局发布通报显示:我国七大水系普遍污染,珠江水系名列第二,且主要以致癌物的污染为主。

饮水问题不能忽视

人的身体以各种方式储存水分,然后利用水分把无用的废物通过各种渠道排泄出去,身体几乎所有功能也都是靠水进行调节的。人通过饮水和吃东西的方式来吸收水分,通过出汗和排泄等方式把水分连同代谢的废物一起排出体外,人体的新陈代谢就是通过水的进出来实现的。水还能保持人的精神旺盛,能给人体增加能量,保持皮肤健康,减少头痛和晕眩,还有助于消化系统的运行。

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水,而这一点也是多数人忽视和从来没有意识到的。世界卫生组织在制定健康标准时,并没有忽视水的重要性,这个权威性的健康标准要求每人每天喝8杯水。身体除了通过直接喝水来摄取水分,还大量地从食物里面摄取水分。另外,人体对水的需要量是因人而异的,和体重及运动程度有关。

动物与植物和人体一样,主要的成分也都是水,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以富含水分形式存在的。当我们吃食物时,吃进去最多的其实还是水。水果里面含水量极高,多数水果含水超过90%,人在吃水果的时候基本上是生吃,因此水分并没有丢失,吃水果成为人类除去饮水之外吸收水分的最主要途径。此外,蔬菜的水分含量也很高。多吃水果蔬菜,不但添加了营养,还充分补充了水分。

水与健康

水中的微量元素

水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与身体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体通过饮水吸收的微量元素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人体的营养中有11种主要元素,按所需多少顺序递减为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前四种占人体重量的95%,其余约占体重的4%,另外人体还有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微量元素”,约占体重的1%。每种微量元素含量均小于001%,它们是铁、铜、锌、锰、碘、钴、钼、硒、氟、钡等10多种。以下这些微量元素在水中都包含,不过含量多少不一。微量元素对人体必不可少,但是必须保持在人体内的平衡状态,一旦平衡被破坏,就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对微量元素的适量摄取才能获得最健康的身体。

铁是人体的血液和交换氧所必需的。没有铁,血红蛋白就不能制造出来,氧就得不到输送,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平时可以从谷类、肉类、蔬菜、水果等膳食中获得一定的铁。日摄入量10~15毫克为宜。

锌是维持人体各种酶长期系统的必需成份,还是构成多种蛋白质分子所必需的元素,而蛋白质则构成细胞,几乎所有的锌都分布在细胞之内,且其含量比任何别的元素更为丰富。当人体缺锌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紊乱。尽管锌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摄取过多也是有害无益的。一般认为人每天需锌10~145毫克,主要从食物和饮水中获取。

锰参与人体造血过程,并在胚胎的早期发挥作用。贫血的病人,体内含有的锰多半比较低,缺锰还会使癌症的发病率增加,动脉硬化患者很多是由于心脏的主动脉中缺锰。另外,在精氨酸酶、脯氨酸钛酶的组成中,锰也不可缺少,锰还参与了造血过程和脂肪代谢过程。

铜是人体代谢过程中的必需元素,铜可以促使无机铁变为有机铁,促进铁由贮存场所进入骨髓,加速血红蛋白及卟啉的生成,铜还是氧化还原体系中非常有效的催化剂。缺铜会引起贫血,还会因为黑色素不足,形成毛发脱色症。严重的还可产生白化病。有研究证明缺铜可引起心脏增大、血管变弱、心肌变性、心肌肥厚等症状,因此很可能引发冠心病。

钴能通过维生素B12在人体内发挥生理作用,剌激造血,促进动物血红蛋白的合成;还能促进胃肠道内铁的吸收,防止脂肪沉积在肝骨之中。人体如果缺钴,就会引起巨细胞性的贫血,还可能影响蛋白质、氨基酸、辅酶及脂蛋白的合成。

铬对葡萄糖类和类脂代谢以及一些系统中氨基酸的利用是非常必需的,缺铬容易导致胰岛素的生活活性降低,从而引发糖尿病。目前人类对铬的需要量还没有明确的报道,从摄取和吸收的情况来看,每天摄入50~110毫克基本能够满足生理需要。

饮水中钼的含量很低,一般情况下每升水里的钼少于1毫克。缺钼地区的人群食道癌发病率较高。钼摄入过多或缺乏都会引起龋齿、肾结石、营养不良等。

硒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必需营养性微量元素,有防癌、抗癌、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作用。硒是组成各种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元素,参与辅酶A和Q的合成,以保护细胞膜的结构,硒还具有抗氧化性,能有效地阻止诱发各种癌症的过氧化物的游离基的形成。

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钒对人体的造血过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钒还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动物缺钒可引起体内胆固醇含量增加,使生长迟缓,骨质异常。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缺碘可以导致一系列的生化紊乱及生理异常,但人体摄入了大剂量的碘,也会引起甲状腺中毒症,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氟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对牙齿及骨骼的形成,结缔组织的结构以及钙和磷的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牙釉质中的羟磷石灰吸附到适量的氟之后,会形成坚硬质密的氟磷灰石表面保护层。这层保护层使珐琅质在酸性质条件下也不易溶解,会抑制嗜酸细菌的活性,阻止某些酶对牙齿的伤害,因此能阻止龋齿的发生。

氟在人体内的浓度取决于外界环境状况。当环境中含氟量高时,特别是饮水中含氟量高时,摄入量就多,环境缺氟时,体内亦随之缺乏。人体每天对氟的生理需要量大约为05~10毫克。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可从饮水和食物中获得生理所需的氟。饮水中摄取的氟几乎会安全被人体吸收。因此饮水中氟的含量对人体的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饮水中的含氟量如果低于0~03毫克每升,同时从食物中又得不到应有的氟的补充,就会造成人体龋齿症,在少年儿童中表现尤为突出,老年人则易发生骨折现象。当饮水中含氟量为15~20毫克每升时,也可能会出现斑釉齿,从而影响美观,而含量太多,每升达到3~6毫克时,就会出现氟骨症。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叫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我国政府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饮用水卫生工作,多次发布和修改饮用水卫生标准。1956年制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及1959、1976年修订的标准分别包括15项、17项、23项微生物、一般化学和感官指标,着重技术要求。1985年卫生部组织饮水卫生专家结合国情,吸取了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质量标准》和发达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先进部分,制定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水质指标由23项增至35项,由卫生部以国家强制性卫生标准发布(GB5749~85)增加了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法律效力。该标准于1986年10月10日实施。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具体可包括两大部分:法定的量的限值和法定的行为规范两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卫生要求必须满足三项基本要求,即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的直观感觉,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良好。

而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引起了政府和广大居民的普遍关注,为了和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卫生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自2001年9月1日起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共包括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和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

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相比,《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增加和修改了某些指标,加强了对有机污染的监测,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指标限值更加严格。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及时地与国际接轨,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很多地区水源短缺,部分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于2007年7月1日联合发布并正式实施了新的强制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这是国家21年来首次对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进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