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2643300000002

第2章 佛家智慧故事:(2)

有一天,舍利弗听完佛陀说法,身心陶醉在那平凡而又深刻的哲理中,脸上洋溢着儿童般的纯真微笑。回来的路上,一位修习其他宗教的外道看见他,就问:“舍利弗,你得到了什么宝贝,这样高兴?”

舍利弗说:“我刚刚听了世尊说法,所以欣喜。”

外道嘲笑说:“你偌大年纪了,还在吮吸师父的乳汁吗?”

舍利弗反讽道:“你接受的教义,犹如变了质的牛奶,所以你一喝够了,不想再喝了。而我听闻的佛法,深邃奥妙,令人回味无穷,就像味道鲜美的好牛奶,越喝越想喝。”

开悟

舍利弗在佛陀的十大弟子,“智慧第一”,他师从佛陀之前,已是闻名全国的婆罗门学者,座下有上百名弟子。当他听了佛陀宣示的佛法后,就抛弃虚名,义无反顾地投到佛陀座下,这种求道精神十分令人敬佩。他的“好牛奶”和“坏牛奶”的比喻也耐人寻味,知识并不都是好的,变质的知识对人的精神十分有害,所以,在学习之前,还需鉴别其品质。

不要迷信

有一天,几个年轻比丘围坐在沙滩上的一棵大树下,争论按哪种佛法修行最好。

这时,佛陀正好从此路过,听到他们的议论声,就走过来。弟子们见了,都恭敬地站起来。

佛陀示意他们坐下,自己也坐在松软的沙滩上,微笑着对弟子们说:“我无意中听见了你们的讨论。你们要明白,我所教给你们的,是体验真理的方法,而不是真理本身,更不是一种学问。你们看到天上的月亮了吗?”

说着,佛陀的手指,指向那一轮明月。比丘们都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并期待着他的开示。

佛陀又说:“我的教法,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是为了让你们更顺利、更快捷地找到月亮。而手指本身,并非明月。你们若是把心思用到研究手指的粗细、长短、颜色上,永远都找不到月亮。”

弟子们若有所悟,都连连点头。

佛陀又说:“各种修行方法,都没有高下,关键要契机相合。就像草药,不论贵贱,对症才是好药。”

一个名叫阿利陀的比丘感动得匍匐在地,抱着佛陀的脚说:“世尊,您说得太妙了,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将佛法当作我的灵魂,终生执持不舍。”

佛陀摇摇头,指点道:“佛法如同一艘载你渡向彼岸的船,渡河需要船,但它不是彼岸。我演示的佛法,就像渡船,能帮助你们超越生死的河流、到达觉悟的彼岸,但并不是彼岸。你们一定不要抱着它不放,要懂得及时舍弃啊!”

开悟

佛陀一向反对迷信,认为自己传授的佛法,仅仅是觉悟真理的工具,而不是真理本身,既要懂得适当运用,也要懂得及时舍弃,不要做一个过了河还扛着船的笨人。

美妙的法喻

有一次,佛陀率弟子们出外弘法。当他们行进到一条小河边时,与一支庞大的商队相遇了。商队众多的大象将原本清澈的小河搅得浑浊不堪。

涉过小河后,佛陀等人进人了一片茂密的丛林,坐在那里歇息。佛陀拿出瓦钵,让阿难去小河里取水解渴。

阿难疑惑地说:“河水已经浑浊,不能饮用了。”

佛陀问:“你走到小河边了吗?”

“没有!但是,刚才我们明明看见象队把水搅混了。”

“刚才是现在吗?”佛陀含笑又问。

阿难闻言心动,拿着钵盂,向河边走去。令他惊诧万分的是,刚刚还浑浊不堪的小河,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清澈。

阿难取水回来后,佛陀开示说:“流动的河水,就像众生的心性,虽然可能暂时被污染,但是,保持灵动,恢复清静,就能得到净化,回到本来面目。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像这河水,能由清变浊、由浊变清。佛法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用灵明不昧的心,去感知变化,把握它的变化。这样才能契入宇宙的真谛。”

开悟

人和事都在变化中,那会儿他干坏事,没准这会儿他大发善心;那会儿他态度不好,没准他这会儿正为自己的言行懊悔呢!那会儿他没有本事,没准这会儿当刮目看他……总之,不要以僵化的眼光看人看事。

珠在何处

僧人佛日去参访洪州云居山的道膺禅师。施过礼后,佛日问道:“修行过程中,觉知心和妄想心,就像两条龙在争斗。如果两条龙争一颗宝珠,哪一条龙会得到宝珠?”

道膺禅师答道:“你只问结果,有何益处呢?必须先去妄想心,你就很容易知道最终哪条龙会得到颗宝珠了!”

佛日挺随便地说:“我的妄想心去除得差不多了!”

道膺禅师很生气,反问道:“如果没有妄想心,你看宝在何处?”

佛日哑口无言。

开悟

佛日问“哪一条龙会得到宝珠”,反映了人们的一般心理:只要结果,不看过程。但过程和结果是紧紧相连,无法分割的。对学佛来说,去除“妄想心”,是不可缺少的修炼,佛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的妄想心去得差不多了,那么应该快要成佛了,然而他的“宝珠”在哪里呢?一问就哑了。

在生活中,成功和努力也是不可分割的。不成功是因为不够努力。你要是觉得自己努力得差不多了,很奇怪为什么还不成功,心态跟佛日其实是一样的,是妄想心作怪。

草的颜色

有几位座主来礼拜慧忠国师。寒暄过后,慧忠信口问:“城外草作什么颜色?”

座主答道:“作黄色。”

慧忠又问身边的小沙弥:“城外草作什么颜色?”

小沙弥不知老师用意,如实答道:“作黄色。”

慧忠回头又问:“座主的见解,和这小子相比,有异同吗?”

几位座主无话可答,但心里很不服气,便反问道:“城外草作什么颜色?”

慧忠不慌不忙地答道:“看见天上的鸟儿了吗?”

“请不要转移话题!”座主提醒道。

慧忠叫道:“座主,向前来!”

座主们都向前来。慧忠见他们没有领会,笑道:“诸座主请回,别日再来。”

座主们见禅师下了逐客令,只好默然告辞。第二天,他们又来请教昨日的话题:“愿禅师慈悲开示。”

慧忠说:“见就是见,若不见,纵然说得出,亦不得见。”

诸座主叹服道:“我们跟随国师参禅,未见这般的机辩。”

开悟

座主们可能并未留意城外的景色,突然被问到草作何色,根据过去的经验、知识判断,应该是“作黄色”。小沙弥大概也是如此,所以两者见解差不多。在此,慧忠国师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过去的经验、知识未必没有用,但也未必完全靠得住,要重视实践中的亲身体验。另外,也不要觉得读书多就一定学问高,有时候,大学问家的见解往往没有实践者高明,因为后者对现状更清楚。

少说一句最好

有一次,一个学僧问首山禅师:“一位老禅师说有一种‘唯一之语’,如果我们了解这‘唯一之语’,便扫除了无数劫的罪过。这‘唯一之语’是什么?”

首山回答:“就在你的鼻子下面!”

学僧又问:“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首山说:“这就是所有我能说的话。”

又一次,当别人问赵州从谂禅师关于“最初之语”的问题时,他不回答,咳嗽起来。

这人又问:“不对吗?”

赵州便说:“啊?难道一个老人连咳嗽都不许吗?”

还有一次,一个和尚问赵州:“‘唯一之语’是什么?”

赵州反问他:“你说什么?”

这人又问:“这唯一之语是什么?”

赵州说:“你把它变成两个了。”

还有一次,一个学僧问赵州说:“能否用一句话说出道的本质?

越州回答:“是的。”

学僧以为他没有听清,又问了一次。

赵州便大声回答:“我又没有聋!”

开悟

“唯一之语”,从较高层次理解,就是无语,从较低层次理解,就是沉默。所以首山和赵州都以不答来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无语和沉默都是不说话,还是有境界高低。前者是洞悉一切,无话可说;后者是看清状况,有话不说。印度精神领袖甘地说:“沉默是信奉真理者的精神训练之一。”吉辛则说:“人世越来越吵闹,我不愿在增长着的喧嚣中加上一份,单凭了我的沉默,我也向一切人奉献了一种好处。”人生在世,少说一句话,经常比多说一句话价值大。

无味真人

岩头、雪峰、钦山都是唐代高僧。他们当学僧时,一起结伴去参学。有一天,他们在路上遇到定上座。岩头问定上座:“您从哪里来?”

定上座答道:“从临济院来。”

临济义玄是闻名天下的大宗师,三人正想前去参学,就问:“临济大师还好吗?”

定上座答道:“已经圆寂了。”

岩头等三人一听,既难过又意外。岩头悲伤地说:“我们三人特地要去礼拜大师,无奈福缘浅薄,未曾见面他就走了。可否请您把大师在世时的教悔说一些给我们听听?”

定上座道:“临济大师常开示说:‘在我们的肉体中,有一个无位真人,常常从你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中出入,你们看到的时候,听到的时候,思想的时候,都可以产生活生生的感觉,没有这种自觉体认的人,就要展开心眼看看。’”

岩头听了,觉得太难了,不禁吐吐舌头,钦山却问:“为什么不称为非无位真人呢?”

定上座以为他看出了禅机,想点化一下,于是一把抓住钦山,喝问:“无位真人和非无位真人有何不同?快说!”

谁知钦山却无言以对,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

岩头和雪峰赶快紧向定上座谢罪说:“这个人是新参学者,不知好歹,得罪了上座,请原谅!”

定上座放了钦山,说道:“如果不是你们两位说情,今天我便捏死这个新参者。”

开悟

此时的钦山是一个“菜鸟”,人比较机灵,可能听过一些禅话,学过一些禅语,知道一些禅门掌故,其实并无真实体悟,不过一知半解而已。有心卖弄一下,不料被高人一掌就打哑了。在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菜鸟”,知道一些皮毛,就好逞口舌之利,其实不过是花拳绣腿的工夫,上不得台面的。

退步原来是向前

龙虎寺得名于一个神奇的传说:据说,当年无德禅师云游到此,见这里峰峦叠翠,草木葱茏,谷静涧幽,石奇泉清,是个修禅的好地方。可惜这里过于陡峭崎岖,找不到一块适合建寺的平地。那天夜里,云雾密布,电闪雷鸣,一座小山头上,出现了一只白虎与一条乌龙,二者相斗不已,只见地动山摇,巨石纷飞……第二天,山上出现了一片平地。此后,无德禅师花十年时间,建成龙虎寺,引来众僧毕集,鼎盛时曾有数百僧众。

据说,龙虎寺的照壁建好后,弟子们为了纪念那个神奇的传说,在上面画了一幅龙争虎斗图。可惜,画虽好看,总觉得神韵不足。多次修改后,仍画不出龙虎大战的气势来。无奈,弟子们只好向无德禅师请教。无德禅师看过画后,说道:“你们画龙画虎,对龙虎的习性知道多少呢?飞龙在天,下击之前身躯必然向后曲缩;猛虎踞地,上扑时虎头定会尽量压低。龙曲得越弯,向前飞腾得越快;虎伏得越低,往上跳跃得越高。”

弟子们恍然大悟:的确,他们把龙身画得太直了,而猛虎的头仰得太高了,反而显得软绵绵的,缺乏力量感。

无德禅师借机开示道:“参禅修道也是一样,退一步,能冲得更远;谦卑的反省,才能跃得更高。”

学僧们听后,均有省悟

开悟

无德禅师曾有偈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为人处世也是如此,不能一味进取,扎进去就出不来。有时需要退一步,积蓄力量;有时需要退一步,休整身心;有时需要退一步,看清局面;有时需要退一步,避免危机;有时需要退一步,礼让他人。充满智慧的退让,正是为了更好地向前。

面上污秽

莲池大师正在写《十善行》,一个自以为是的游方僧来到寺里,对莲池大师说道:“据说禅是无一事可褒,无一物可贬,你写这种书有什么用呢?”

莲池大师答道:“五蕴缠绕无止境,四大奔放无比拟,怎么能说没有善恶呢?”

游方僧很不服气地反驳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善恶诸法,毕竟都不是禅。”

莲池大师说:“现在不懂装懂的人太多了,你也是这类人,还是说点别的吧!如何?”

游方僧气得脸色铁青。

莲池大师温和地说:“你怎么不拂拭一下脸上的污秽呢?”

开悟

游方僧说“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可是听了一句羞辱的话,就气得脸色铁青,好像被人唾了脸一样,可见他心里并不空。所以莲池大师提醒他拂拭一下脸上的污秽。在禅宗看来,只有心若虚空,才能舍万物色象,又不执著于万物,从而把持自心,不为世事所累。

是圣,不是凡

有一天,岩头禅师去见德山宣鉴禅师,一进门便问:“是圣是凡?”

德山并不回答,大喝一声。岩头于是向德山顶礼而退。有人把这件事情告诉洞山良价禅师,洞山说:“除了岩头,没有人能够承当得了啊!”

当岩头听到洞山的评语,便骂道:“洞山这个老和尚,不识好歹,把我估低了。他不知道,那时我正在一手举着他(指德山),一手按着他(指洞山)呢!”

开悟

德山宣鉴和洞山良价都是一代宗师,岩头作为晚辈,却没有一点畏怯。岩头问“是圣是凡”,德山大喝,表明凡圣无分别。岩头向他行最尊贵的顶礼,他受之当然,说明心中还是有凡圣的分别,等于被岩头举起来,举到“圣”的高度,脚不沾地。洞山的议论,是说二人打了个平手,未看出德山被岩头举起来了,所以,等于他被岩头按住了。禅师们不比谁的学问大小,只比谁的境界高低,不是喋喋不休地争论,也不是舞拳弄腿地打斗,一碰之下,高下立判,确实有意思。

有没有鬼

洞山良价禅师的弟子云居道膺住持瑞严寺时,每天晚上都要去荒岛上的洞穴坐禅。当时,那一带地处偏僻,民未开化,人们普遍信奉鬼神。云居禅师曾告诫信徒们说:“妖魔鬼怪都是由心而生,只要问心无愧,就不招外鬼。”

有几个爱捣乱的年轻人对他的话不以为然,想吓唬吓唬他,便藏在他的必经之路上。等禅师过来的时候,一个人从树上把手垂下来,扣在禅师的光头上。年轻人以为禅师必定吓得魂飞魄散,哪知禅师任凭年轻人扣住自己的头,静静地站立不动。年轻人反倒吓了一跳,急忙将手缩回。禅师若无其事地离去了。

第二天,这几个年轻人一起到云居禅师那儿去,问道:“大师,听说附近经常闹鬼,有这回事吗?”

云罾禅师淡淡地说:“没有的事!”

“是吗?听说有人晚上走路,被鬼按住了头。”

“那不是鬼,只是村里爱开玩笑的年轻人!”

“你怎么知道呢?”年轻人惊奇地问。

“因为鬼没有那么温暖的手呀!”

年轻人都对云居禅师的洞察力深感佩服。

云居禅师又说:“临阵不惧生死,是将军之勇;上山不惧虎狼,是猎人之勇;入水不惧蛟龙,是渔人之勇。和尚的勇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悟’字。连生死都已经解脱,怎么还会怕鬼呢?”

几个年轻人对云居禅师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开悟

镇定是一门大功夫,儒家修止、定、静、安,佛家修戒、定、慧,都是修镇定功夫。功夫深的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生死都置之度外,不会对任何事感到畏惧。其实,无论干任何事业,想成大器的话,都需要有保持镇定的能力,如果遇事慌慌张张,心乱神散,是无法担当重任的。

无言的开示

僧人师虔初参洞山良价禅师时,洞山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

师虔回答:“武陵!”

洞山又问:“武陵的佛法与我这里的有什么不同?”

师虔说:“如同蛮荒的沙石上开放着灿烂的鲜花。”

洞山听后,回头吩咐自己的侍者:“做一顿好饭菜供养这个人!”

师虔一听,随即拂袖而出。

洞山看着他的背影,对在场的僧众说:“这个人以后必然使全天下的学僧,都争先恐后地聚集在他的门下!”

有一天,师虔向洞山辞行。洞山问:“你准备到哪儿去呢?”

师虔说:“太阳是不会长期隐藏不见,既然是太阳,必然是遍照红尘。”

洞山点头道:“你要多多保重,好自为之啊!”

于是,洞山送师虔走出山门,分手时,洞山忽然说:“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你此番远游的心情?”

师虔不假思索地说:“步步踏红尘,通身无影像。”

洞山默然无语。

师虔等了一会儿,问道:“师父!您为什么不说话啊?”

洞山说:“我对你说了许多,你为什么诬赖我不说话呢?”

师虔马上跪下,感激地说:“您说的弟子没听到,您没有说的,弟子都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