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267700000029

第29章 Chapter10 心病有因,也有果—健康心理学(1)

生活是块肉,有肥也有瘦,没人允许你挑肥拣瘦。

购物狂的内心独白

我买的不是东西,是享受。

【心理照相馆】

几个男人在一家私人俱乐部中运动后进入更衣室休息,突然放在一条长凳上的手机响了起来,一个男人拿起它,接着就有如下的对话。

男:“喂?”

女:“亲爱的,是我。你在俱乐部吗?”

男:“是的。”

女:“太棒了!我就在离你那儿只有两条街的购物商场内。我看见一条非常漂亮的貂皮大衣,它非常高贵华丽!我可以将他买下吗?

男:“价格如何?”

女:“只有60000美元。”

男: “好吧,但价格这么贵,我希望它功能齐全。”

女:“没问题,亲爱的!我过会儿来看你!我爱你!”

男:“再见!我也爱你。”

这个男人挂了线,然后举起手机,问所有在场的人:“这只手机是谁的?”

【心理SOS】

购物几乎是每个女性都热衷的事情,相信你一定经常看到这样的女人,当她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哪怕是对自己毫无用处或是不久前刚刚买回家的商品,都会不假思索地买下来,回家后又会后悔不已。有人戏称她们为购物狂。

心理学家认为,“购物狂”就是完全冲动购物的人。大部分女人都有这种购物狂倾向,他们对商品有一种变态的占有欲,一面对商品就会特别冲动。资料显示,超过40%的女人对促销商品有购买欲。同时,女人消费更容易受到他人观点的左右。

而诱发“购物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种:

1、禁不住消费诱惑;

2、与性情浪漫、感情细腻、敏感有关;

3、试图以疯狂购物来填补内心的空洞,而且信用卡的支付方式也助长了病情的发展;

4、持“购物就是享受”等极端消费观念。

但有些购物上瘾的人在商场猛刷卡、掏腰包,但一回到家就对刚刚入囊的“战利品”失去满意感,只有将他们“打入冷宫”,压箱底。于是,人们把购物狂分成了六个类型:

1、冲动消费型、冲动消费型

特点:购物无目标、情绪化,缺乏自制力。

2.过度消费型

特点:购物由嗜好变上瘾,随意消费购物。

3.被动消费型

特点::“耳根软”一族,抵不住售货员的“糖衣炮弹”。

4.逃避消费型

特点:借购物换取权利的快感,减少压力和空虚感觉。

5.名牌独尊型

特点:只爱名店当季新款,从不在减价店购物。

6.疯狂讲价型

特点:热衷讲价,贪图便宜

每一类型的“购物狂”都各有各自特点,但他们共同点在于都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甚至还可能影响家人和朋友的关系,甚至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在毫无节制地疯狂购物过后,往往会由快乐转变为痛苦。要纠正过于强烈的购物欲望,合理、有计划地消费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减少逛商场的次数,或者养成列清单的习惯,学习”货比三家”来减少冲动消费;也可以寻求其他“治本”的减压方法,来释放生存压力;养成用现金支付的习惯,摆脱信用卡这个“帮凶”,并且告诉你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别借钱给你;调整自己的情绪,重整生活,发展新的嗜好。

“购物狂”作为一种潜在群体已经存在于于我们周围的各个角落,他们自卑、欠缺安全感、不擅掌管情绪,内心期待被爱——这才是他们的内心世界,要脱离这样不健康的消费行为,药物治疗其次,主要是心理辅导,从心理上完成蜕变,才能达到质的变化。

整洁成癖怎么办

洁癖者的座右铭:我的心不染尘埃。

【心理照相馆】

心理电影《火柴男人》是影帝尼古拉斯·凯奇继《离开拉斯维加斯》后主演的又一力作。影片中罗伊(尼古拉斯·凯奇) 是患有洁癖和“开放空间恐惧症”两种精神性疾病的专业骗子。“工作”时是个手段机警的行骗高手,回到家就需要用药物控制自己的精神状态,不然就要不停地打扫家里,把自己窝在车子等角落。

【心理SOS】

医学上的解释,像罗伊这样的人多多少少都患有精神强迫症。这种病人会放大视力特别关注人们平日所忽视的细节,即使是地毯上的一根头发,也能诱发患者的不安,只有处理掉这根头发才能稳定情绪。

喜欢干净、整洁本无可厚非。症结可以代表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品格,但是,爱清洁爱得太过分,就形成一种心理疾患了,心理学上称之为“洁癖”。

洁癖是一种心理障碍,也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具体说来,产生洁癖的心理动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遗传因素。有些洁癖者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往往就是一个洁癖者,他们对子女的洁净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要求。

其次,洁癖可能反映了一种自卑心理。有些洁癖者由于某种原因感到很自卑,很担心自己因不整洁而被人看不起。

最后,洁癖是一种代偿行为。所谓代偿行为,就是人在某种心理欲望得不到满足时,通过其他方法来获得替代满足的一种方式。比方说,有的人不能在婚姻的性事中得到满足,就企图借外在的洁净来增加自己的魅力,满足自己被爱的强烈心理需求。

有洁癖的人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常常感到紧张和痛苦,觉得活得特别累,感受不到幸福。那么,对于已经有洁癖的人来说,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呢?

首先是系统脱敏法。我们可以把自己讨厌的东西和场景以及经常做的事情,从轻度到重度写出来,然后每天从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为,如逐渐地减少洗手的次数和时间。

其次是厌恶疗法。这种方法经常采用橡皮圈方法,即让患者在手腕上戴一橡皮圈,一旦即将出现强迫动作或行为时,便让他用橡皮圈弹自己的手腕数十乃至数百下,一直弹到强迫观念消失,有疼痛感为止,从而达到抑制强迫行为的目的。

最后是满灌疗法。心理医生让洁癖者坐在房间内,闭上双眼,然后在患者手上涂各种液体,如清水、墨水、米汤、油、染料等,心理医生尽力用言语形容手已很脏了,但是,洁癖者要尽量忍耐,直到不能忍耐时睁开眼睛看到底有多脏为止。心理医生在涂液体时应随机使用透明液体和不透明液体,这样,当患者一睁开眼时,会发现手并不脏,起码没有想象的那么脏,这对患者是一个冲击,说明“脏”多来自于自己的意念,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满灌疗法在刚开始进行时患者会高度焦虑,但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患者的焦虑会逐渐消退,其强迫行为也会得到治疗。

你有“骨感”后遗症吗

吃什么不是问题,问题是吃不下。

【心理照相馆】

巴西女模赖丝顿身高约172公分,体重40公斤。她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封面女郎,最终在2006年12月14日,她走猫步的照片登上了巴西每一份报刊杂志的封面,并成为世界各大报纸的头条,不过不是因她的模特天赋,而是她死于厌食症并发症的惨况。

赖丝顿去世后,她的妈妈及时站出来大声疾呼所有父母,要悉心照顾自己的模特儿女。

【心理SOS】

莱斯顿的悲剧还没有被大家遗忘,法国女星伊莎贝尔?卡罗又上演了一幕与厌食症的对抗赛,不过最终在28岁不幸地离开了我们。她身高1.65米,体重32公斤,因骨瘦如柴如同干尸而出名,曾拍裸照呼吁大众警惕厌食症,但是被多个国家封禁。

她曾经说:“我想这可能是一个机会,用我的痛苦传递一个信息:超瘦意味着危险,最终会导致死亡。

这些“生于美丽,死于厌食”的明星留给我们的不再是“光环”,而是一些心痛。为了“一夜成名”、“出人投地”的幻想,为了“演艺事业”,那些当初想荣华富贵的人怎么能想到,要得到这一切可能失去健康、 亲情、友情、甚至爱情或许更多,

德国耶拿大学医院对12岁至32岁之间的700多名学生中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每三个女学生中就有一个早期厌食症的例子。可见,厌食症的普及率已经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了。

心理学家说:“厌食症”就是由于害怕肥胖、过分节食、拒食造成的体重严重下降、营养严重缺失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厌食症的发病并不是高调地引起人的注意,而多是潜袭,体重逐渐减轻,呈现不同程度的消瘦。患者体力充沛,而闭经、不脱阴毛是本症的特点。

患厌食症的人多谨小慎微、自我控制能力强的成功女性,因为她们追求身体苗条的心理更强烈。由于他们认为胖就是不健康、只有瘦才有有魅力,所以对身材的要求使她们特别注意饮食和体重,经常少吃或不吃食物,更有甚者将吃进去的食物设法再吐出来。这下下去久了,自然就导致厌食症了。

目前,关于厌食症的治疗很多。比如中医的中药治疗、西医的手术治疗、精神科药物治疗、推拿等,但要想治愈厌食症也不能忽略心理治疗。病者如果不积极治疗,将因营养不良、感染、心脏抑制、自杀等原因致使死亡率高达5%~20%;如果治疗彻底,复发率会大大较低,但有些病者会有情感方面的异常。必要的心理治疗能疏导患者新的压力,并在此期间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去应对所谓的生活考验,从而重塑对健康的认识。

所以,不要以为厌食症不是病,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种心理病。不要再傻傻地为了追求外观所谓的美,而失去健康的本钱,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值得人们去珍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否则,一切苦果也是自己消受。

得了暴食症怎么办

能吃是福,但是一阵一阵地能吃是病。

【心理照相馆】

昔日的女子网坛的No.1——塞莱斯,曾被认为是女子网坛的天才选手。1991年,她顺利坐上了WTA世界第一的位置,但自从1993年她在赛场上被人刺伤,她就开始走下坡路。

随着事业陷入低谷,她开始用食物来填满自己的胃和心灵。

“食物已经成为我最好的朋友,我很孤独,只得不停地吃东西,这成为我应对孤独的最好良药。”塞莱斯说。

【心理SOS】

暴食症”学名又叫神经性贪食症,表现为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和暴食行为。由于害怕发胖,此类病者常用引吐、导泻、禁食等极端方法补救身材。这是一种女性常见病,在青春期进入阶段和青春后期向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是暴食症易发病的年龄。那么,判断是否患有暴食症的通常标准有哪些呢?

1、反复发作的发作性贪食,,食量远远超过正常。。

2、发作时,对进食失去控制(即感到无法停止进食,或不能控制进食量。)

3、用不科学的极端行为消灭脂肪威胁,每周 至少2次,持续3个月。

4、过分重视自己体型和体重。

5、有抑郁或焦虑症状。患有神经性贪食症者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如自责、抑郁等,因此神经性贪食症与抑郁症的关系较为密切。

“暴饮暴食”不仅能使血糖迅速升高,而且会引起周期性麻痹。当人的血糖升高时,人体会将一时用不完的糖贮存于组织细胞内合成糖原。在糖原合成中,会把血清中大量的钾离子带到细胞内,造成血清钾减少,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及应激功能,从而使肌肉软弱、无力甚至瘫痪。

其实,很多时候,“暴饮暴食”也是一种面对压力,调节情绪的方式。因此有很多人在遇到感情问题或者是工作问题时就会发作暴食症。那么,如何应对暴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问题。

营养师颁发的第一个指令就是让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认知的观念;第二,患者要养成写饮食日志的习惯,记录食物的摄取量和种类、以及用餐地点、情境,;第三,要养成三餐定时定量的习惯;第四,主食低热量的食物;第五,避免独自用餐和分心用餐。

心理学家认为,暴食症的康复过程并不像是患了感冒过几天就好,它像戒烟、戒酒一样需要持续的提醒。所以,只有坚持才来,才能摆脱食物的纠缠,抛弃莫名的抑郁、负罪感,开展正常的人际关系。

吃“色”可以减肥

要适当吃一点,才有劲减肥。

【心理照相馆】

食物的色、香、味、形可激起人的食欲,激发人想要吃的心理。另外,人们还会本能地根据色彩所具有的特质来挑选食品。譬如:红色食物富含铁,橙色食物富含极为重要的维生素C,黄色食物有助于提高消化系统的能力,绿色食品对心脏有益,紫色食物可以用于治疗神经紊乱、风湿及膀胱疾病。最重要的是,通过吃不同颜色的事物,能帮助人们改善身体素质,对肥胖的人也有减肥作用。

【心理SOS】

人们用五彩缤纷的色彩装点生活,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居住的房间、使用的物品,可以说样样都离不开颜色的点缀。颜色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人们对色彩有着特别的亲和力,对它也就特别敏感。

现代科学证明,色彩缤纷的事物不仅能为人提供营养,还能通过摄入不同色彩的食物,帮助人达到减肥的目的。更甚者,只要在吃饭的时候,通过看不同色彩的事物,也能达到减肥效果。

现代社会以瘦为美,几乎每个女性都会或多或少地提及减肥的话题,无论是嘴上说说,还是将其付诸实战,减肥都已经成为了女性生活中一个共同的目标。到底应该如何减肥,才能使自己既不会饿得头晕眼花,又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呢?无数的女性正竭力全力地探寻,其实,最简单的减肥办法就在我们身边。

想要减肥,只要用一只蓝色盘子盛饭菜就可以。这可不是神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蓝色恐怕是最让人没有食欲的颜色了,吃得少了,自然就瘦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