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宇宙探秘
2695700000012

第12章 对地球的探秘(4)

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发现,整个大西洋海底被一条2743米高的海底山脊分割成两部分。其北部从冰岛开始,蜿蜒南下,南部则直抵南极大陆架。但是,在大西洋东端的亚速尔群岛附近,这条海底山脊变得宽大起来,且巍然隆起,由东至西宽度几近402公里,南北则长达1091公里。在山脊的北部,有不少海底火山,有些火山突兀在海面,形成现在的亚速尔群岛。因此,亚速尔群岛附近海域下面的这条宽阔的海底山脊,可称为亚速尔高原。

这片高原无论形状、大小,都与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洲相似。而从海底800米处取出的岩芯也表明,在12000~17000年前,亚速尔海底高原应是一块陆地,学者们认为,这块陆地应该就是大西洲。

1974年,苏联海洋考察船在直布罗陀以西300海里处,即亚速尔群岛海面下发现一座海底城市,人们因此认为这便是大西洲的城市遗址。

1930年,为了加强大西洋东端海域就是大西洲沉没所在地的观点,专家们通过对北美大西洋沿岸的一次航空测量来加以说明。在那次测量中,人们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理斯顿市附近海岸,发现了一处“古战场”。

地面上布满大约3000个圆形和椭圆形的深坑,似乎是遭到一场来自西北方上空的许多巨砾陨石袭击的结果。

另外,在加勒比海靠近波多黎各岛附近海底,有两个深达2700平方米、方圆71.7万平方公里的凹陷地带。这就是波多黎各地沟。如何解释这些数以千计的深坑与巨大的海底地沟呢?

一名叫墨克的专家提出,大约在11000年前,一组环绕着太阳运转的星团——阿多尼斯星团中的一颗小行星,突然脱离正常轨道,以雷霆万钧之势,从西北扑向地球,从而使正处于兴旺中的大西洲遭到毁灭性打击。这就是原属大西洲的波多黎各地沟的形成原因,也是曾受到波及的美国查理斯顿海岸“古战场”的来历。

然而到了1958年,美国学者范伦坦博士却提出,大西洲不在大西洋东端,而在大西洋西端的巴哈马群岛海域。

范伦坦发现,在巴哈马群岛海底,有形态不一的几何图形结构的城墙,长达几百公里。这条海底长城全部由每块16立方米的大石块砌成。还有几个码头和一座栈桥,应该是沉没了的港口遗址。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探险者又先后在巴哈马群岛以西、以南的古巴、海地附近海域,发现一些水下金字塔及其他建筑遗址。于是,关于加勒比海就是大西洲沉没所在地的推测,便得到更多人的附和。

2000多年来,人们始终相信充满理性主义光辉的大思想家柏拉图绝无戏言,相信大西洲的得名绝非平白无故。然而,大西洲,它究竟在哪里呢?

地球上的陆地是否最终沉没

在着名的中国古代文献《淮南子》中,记述过古代的一个重要天文现象:“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它告诉我们,我们所在的地球在历史上一度经历了一个重大的变故。事后幸存下来的地球人那时发现,夜晚许多星辰同平时正常情况相比较,向西北方向发生了移位,感觉就像天空朝西北方向倒下去一样;而在相反的东南方向地平线上也出现了许多平常见不到的新星,就如同是东南方的大地陷下去了一般。拨开语言的历史隔膜,我们能够感觉到这是典型的地轴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偏移的现象。在本书《地球南北磁极互换之谜》一文中,我们曾经谈到地球磁场不是永恒不变的,整个地磁场曾经发生过颠倒,南磁极与北磁极曾经对换过位置。这种现象被科学家们称为“磁极倒转”。在地球的生命史中,磁极倒转现象曾经多次发生,仅在近450万年里,就可以分出四个极性不同的时期。纵然是在同一个时期里,地磁场方向也发生过一些历时较短的极性变化。地球磁场的这种极性变化,同样存在于更古老的年代里。从大约6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末期,到约5.4亿前的中寒武世,是反向磁性为主的时期;从中寒武世到约3.8亿年前的中泥盆世,是正向磁性为主的时期;中泥盆世到约0.7亿年前的白垩纪末,又是以正向极性为主;白垩纪末至今,则是以反向极性为主。

地球磁极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剧烈动荡,《淮南子》中所记述的现象大概就是这种情况。有专家认为那是一颗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或是地球在捕捉月球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力,使地球上的海水涌向陆地造成的动荡。因为即使一颗直径是月亮1/5的小行星,从地球37000千米的地方通过,地球也会发生比普通涨潮大10倍的汹涌波涛,海水会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大陆,吞没广大平原和低洼地区,于是曾经草木繁盛、生活着各种动物的广大地区,变成了冰和水的世界。在地球旋转轴发生移位时,地球运动的巨大力量,也引发了地壳的一些异动,导致地震、火山活动十分频繁。

世界各地原始民族的许多传说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这一点,如传说中古时候支撑天地的天柱突然倒塌了,大地的基础在颤动,天开始向西北倾倒,星辰都改变了各自的轨道,还有西方关于大西州的沉没,中国传说中东海的五座仙山沉了两座,等等。

相似的记述也在《旧约·创世纪》第七章中出现。《旧约》中有这么一段耳熟能详的文字:有一天“大渊的源泉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连续40昼夜大雨降在地上……水势浩大,天上的高山都淹没了,地上的生灵都死尽。”只有诺亚,因为事先得到耶和华的指点,造了方舟,求得生存。诺亚和方舟所载的畜类、飞鸽就成了地球上的再造“父母”。

类似的洪灾故事也出现在古代亚述人写的泥板上。这块泥板保存在亚述国王亚述巴尼帕一世的藏书楼内。他从公元前669-前626统治亚述王国。1872年,一位英国考古学家发现了已成碎片的泥板。他重新拼合了泥板,并发现泥板上有着与《圣经》诺亚故事非常类似的部分内容。

在已达5000年历史的《古尔伽美什史诗》中,以及夏威夷人和中国人的传统故事中,这些故事内容都非常相似,因此专家们认为,它们描述的是同一次洪水,而这次洪水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某个时间曾淹没了整个世界。有些传说讲述到猛烈的暴风雨,被困在山峰上的船舶、被卷入大海的城市以及逃到高山洞穴求生的人们。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有关大洪水的任何细节,但看来好像是发生过一次巨大的自然灾难,或许是几次。古代人对灾难的记忆保存在他们的传说中,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今天我们文化和文学的组成部分。然而,科学家们经过考证发现,在地球史、人类史上,确实曾发生过全球性的洪水灾难。汹涌的洪水曾经猖狂地将大陆淹没,致使桑田沦为沧海。随着斗转星移,海水逐渐退去,沧海又复变为桑田。

想像着那种天翻地覆的沧桑之变,人们不禁有些惧怕。于是,人们不禁会问:这种毁灭性的洪灾、海浸还会侵袭人类吗?

据最新卫星图片显示,位于印度洋北部的马尔代夫共和国,有一个数平方公里的小岛悄然消失。对于由1196个岛屿组成、平均海拔仅1.2米的岛国来说,小岛的消失或许是一种不祥的预兆。

科学家们立即想到,它可能与海平面上升有关,而海平面上升便意味着这个岛国将受到严重威胁。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吃惊地发现: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也在持续下沉。作为埃及的精粹之地,它的下沉立即惊动了埃及政府。经过实地考察,专家们一致认为尼罗河三角洲的下沉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与世界性的洋面上升有关。

另一条消息似乎更让我们担忧:据中国科学院考证,中国内地上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也正在不断下沉。并预计,在未来的50年内,珠江三角洲濒临的南海海平面将上升50~70厘米,长江三角洲所濒临的东海海平面也将上升50~70厘米。这就是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已经悄悄向人类逼近。

在1989年11月21日召开的拉美和加勒比气象及水文经济效益技术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戈德温·奥巴西指出:“据世界各地170个气象站关于地球大气污染的报告,目前大气象中二氧化碳含量比1880年提高了50%。”他估计,到2020年,地球气温将比现在升高4℃,倘若这个估计是正确的,那么,到2050年,世界洋面将上升40~140厘米。

假如世界洋面上升1米,将会出现什么情景呢?

科学家告诉我们,到那时,不仅一些珊瑚礁岛国会遭受灭顶之灾,沿海一带地势平坦的三角洲与河口三角洲也会被海水吞没。诸如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图瓦卢、瑙鲁共和国等岛国的公民将无立足之地,不得不背井离乡。埃及12%~15%的耕地、孟加拉17%的耕地将变成海滩。印度尼西亚、越南要完成大规模的居民迁移与安置工作。美国的陆地面积减少2万平方公里,损失约65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