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2
2697000000017

第17章 宋真宗重用李沆

气度不凡的李沆,忠心耿耿辅助皇帝,真是皇帝的好帮手。

气度不凡的贵人

李沆,字太初,北宋年州(治所在今河北广年)肥乡人。李沆幼年时期十分好学,气宇风度超过常人,他的父亲就曾对人说过:“我的这个儿子以后必定会做到宰辅官职的。”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72年),李沆中进士,踏入官宦之路。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李沆升任掌铨判吏部主管。一次,宫中宴会时李沆曾经侍坐在太宗皇帝身边,散席后宋太宗目送他回家,说:“李沆气度不凡,可真是个贵人啊。”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便拜他为给事中、参知政事,也就是宰相之位。太宗去世,真宗即位后,他又迁任户部侍郎、参知政事。那么李沆有什么才干呢,为什么能够一直受到朝廷的重用?

皇帝的左膀右臂

那年,契丹军队侵犯宋朝的北方边境,兵临开封附近的澶州城下,于是宋真宗御驾亲征,临行前命令由李沆来留守京都。李沆将城内治理得井然有序,受到众人好评,都说他可比贤良有才干的汉初丞相萧何。宋真宗退金兵以后还师开封时,李沆率军队到京城外迎接,下令设座置酒,为皇帝和宋朝军队接风洗尘,对他们的功绩加以慰劳。真宗对李沆的所为十分满意,于是给李沆再加官职一级,让他兼门下侍郎和尚右仆射。

宋真宗一次,宋真宗问他,治理国家应当以什么事为首先的要务。李沆回答说:“以用人为首要之务,而用人最为紧要的是不要用浮薄好事之人。这类人上不足以服务君王,夸夸其谈,不干实事;下不足以体恤百姓,对搜刮百姓不以为然。可是他们很容易迷惑君王,所以皇帝您千万要注意识别。如果用人上皇帝能够做好,那国家就会政事昌明,安然有序了。”皇帝问他当今朝中哪些人是浮薄好事的人,他说:“像梅询、曾致尧等人就是这种人。”后来曾致尧做了温仲舒的副官去巡抚陕西,到任没过多久就向朝廷上书称温仲舒不足以共事。因为温仲舒一向刚直、容易得罪人,所以当时的轻薄之人无不称快,可是宰相李沆却不高兴,他认为温仲舒是个踏实干事的人,于是就罢免了曾致尧,改用其他人来辅助温仲舒办事。

真宗曾经与他谈到唐朝群臣牛李两党树立党羽,在政坛上互相争斗长达40多年,皇上难以控制,终于导致王室衰弱。真宗认为这实在是由于奸邪难以辨别造成的。李沆同意真宗的见解,说:“奸佞的话语听起来十分忠诚、可信,好像是处处在为皇帝着想,其实是心怀异端,在为自己的私利打主意。像唐朝的卢杞总是蒙蔽唐德宗,后人看来是个小人,而在唐德宗当朝却被视为大忠臣,还有唐德宗朝的李勉勤勤恳恳为皇上办事,反而却被当做奸臣,被唐德宗一再贬官,历史上好像忠奸臣子就是这样的。”宋真宗说:“你分析得十分在理,不过朕相信奸邪的表象虽然难以辨别,但时间长了自然会败露出来。”

一天晚上,皇帝派使者拿着诏书前来告诉李沆,说要立刘氏为贵妃,李沆却让使者用烛火烧了诏书,附上奏书称:“臣李沆认为这个不行。”皇上立贵妃的这个提议也就此罢了。又有一次当时的驸马都尉官石保吉请求做使一级的相官,皇帝又与李沆商议,李沆说:“每次赏典官员的举动,朝廷都应当要有所缘由,石保吉并没有攻战的勋劳,仅仅是个皇帝国戚。如果就这样能够拜位台相,恐怕会引起朝臣非议。”过了几天,皇帝又再三地问李沆该怎样办,李沆还是坚持己见,一点都不松口,后来这件事就没有再议,终于不了了之了。当时朝臣们十分喜欢用密奏,真宗皇帝问李沆:“其他人都有密奏,而独独公卿你却没有,这其中有什么理由吗?”李沆回答说:“臣身为宰相,公事就在公堂直接言说,密奏正是臣常常厌恶的,怎么能够去效仿他们呢?”真宗听了十分高兴,更加器重李沆了。

看人很准

李沆很能察人,奸佞的人从不重用。后来官至参知政事的丁谓原来出自寇准门下,是寇准的学生,这个人有才干,但是为人却喜欢谄媚上级,是个小人。当年丁谓还是小官的时候,他侍奉寇准十分谨慎。寇准觉得他是个人才,多次向李沆推荐丁谓,可是李沆却并不重用他。寇准问他,李沆回答说:“看他的为人,能够让他位居人上吗?”寇准说:“像丁谓这样的人,相公又怎么可以永远压制呢?”李沆笑道:“你以后后悔时,一定会想起我的话。”

丁谓后来得势,果然与其他小人相互勾结,将寇准排挤出阁,还向皇帝屡次进谗言,将寇准一贬再贬,最后死于谪地,可是这时寇准后悔都来不及了。

李沆这样的人在朝让奸佞无法存身,他不虚媚献谄皇帝,而是实实在在地辅助皇帝,实在是皇帝的好帮手,所以真宗一直都很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