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高祖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时,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正在进行。公元192年,罗马皇帝康茂德被杀,前期帝国告终。这一年是东汉初平三年,献帝被劫持,国内陷于分裂战乱,东汉帝国实际已经崩溃。
东西两大帝国在按照各自的轨迹发展,如果出现某种同步,只能是历史的巧合,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能找到的两大帝国交往的证据非常之少。
在西汉以前,秦国故地与西方的联系可能已经存在,但没有形成稳定的交通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华夏诸族与外界隔着众多非华夏族,从中原通向西方必须经过戎人、羌人、匈奴、西域诸族的地区,向西南则要经过西南夷诸族的地区,在各民族间还处于隔绝或仇杀的状态下,利用和穿越对方地区自然是非常困难的。直到汉武帝初,这样的条件还没有改变。
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从匈奴降人口中得知,大月氏原来生活在敦煌和祁连山间,后在匈奴的攻击下被迫西迁,匈奴将大月氏王的头割下,制成盛酒的容器。在乌孙的驱逐下,大月氏又迁至妫水(今阿姆河)。大月氏恨透了匈奴,但因无人援助,无法报仇。汉武帝得知后,就产生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想法,下令招募出使大月氏的使者。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县)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率领甘父等一百多随行人员出使,从陇西郡出境。在经过匈奴地区时,张骞一行就被扣留了,送往单于驻地。单于说:“月氏在我们北面,汉朝怎么可以派使者去呢?要是我派使者到南越去,汉朝能让我过吗?”风景画鉴赏他将张骞留下,还给他娶妻,以便他不再离开。张骞虽然有了妻儿,但始终保持着朝廷颁发给他的使节,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甘父是匈奴人,在汉地时是堂邑侯的一名家奴,他善于骑射,以射猎鸟兽帮助张骞度过困境。十多年后,匈奴人已放松了监视,张骞和甘父等人终于得到了逃脱的机会,继续西行,经过几十天的艰难跋涉,终于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到达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一带)。大宛王早已听说汉朝十分富强,却一直无法交往,对张骞的到来很欢迎。张骞说明出使的意图,请大宛王将他们送往月氏,答应回汉朝后将给予厚礼报答。大宛王派向导和翻译,将他们送至康居,又由康居送至月氏(今阿富汗北部)。这时月氏人已打败了大夏,在此安居乐业,对向匈奴复仇毫无兴趣,张骞逗留一年多仍不得要领,只好返国。他们经河西走廊,想通过羌人地区回国,但又被匈奴扣留。一年多后单于死,匈奴内乱,张骞带着匈奴妻子和甘父逃回汉朝,于元朔三年(前126年)回到长安。
尽管张骞没有能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使命,但他为汉朝提供了大量的前所未闻的信息,也在西域传播了汉朝的情况。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有关西域的记载,就是根据张骞的见闻编写的。
张骞直接向武帝报告了他在西域的见闻,介绍了大宛、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安息、条支、大夏的情况,使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闻所未闻,大开眼界:
大宛产蒲陶(葡萄)酒,多好马,马出的汗像血一样,是天马的后代。
于阗以西的河流都向西流,注入西海;于阗以东的河流向东流,注入盐泽。盐泽的水在地下暗流,向南流出地面后就成为黄河源。这一带盛产玉石,黄河流入中国。
乌孙与匈奴风俗相同,能弯弓射箭的有几万人,勇敢善战。以前服从匈奴,现在强大了,对匈奴不即不离,不肯再去参加朝会。
安息在大月氏西数千里,百姓定居,从事农业,种稻麦,产蒲陶酒。像大宛一样有城市,大小有数百个,疆域有数千里,是那一带最大的国家。在妫水(阿姆河)流域,有市场,百姓用车、船做买卖,贸易的国家远达数千里。用银币,上面铸着国王的像,国王死了银币也要更换。文字写在皮革上,都用横写。安息西面是条枝,北面有奄蔡、黎轩。
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面临西海(地中海),气候湿热,百姓种稻。有一种大鸟,产的蛋像瓮那么大。国人善于变幻术。安息的长老传说条枝有弱水和西王母,但没有见过。
但由于匈奴还挡在汉朝与西域之间,武帝一时难以有所作为。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向武帝提出招引乌孙人回河西故地的建议,他说:“现在匈奴刚被我们击败,河西的昆邪王旧地空着,‘蛮夷’都贪图汉朝的财物,如果此时能够花大钱笼络乌孙,招引它东归故地,与汉朝结为兄弟,它肯定乐意听从,这样就断了匈奴的右臂。一旦与乌孙结盟,它西面的大夏等国就都可以招来当属国。”武帝封张骞为中郎将,派他再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300人,每人备马两匹,携带上万头牛羊和价值为数千万的金币、丝织品,还有多名副使随行,准备在交通方便的情况下,分别派往周围各国。张骞到达乌孙(今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一带),正值该国内乱,乌孙人也不愿与匈奴为敌,但愿意与汉朝联系,派使者随张骞于元鼎二年(前115年)回长安。张骞派副使前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扦弥等国(今中亚哈萨克斯坦等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新疆西部),一年多后也陆续带各国的使者返回。此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使者、商人往来不绝。
张骞两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军事上的目的,但建立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直接联系,他“凿空”(开通)西域的功绩受到朝野的高度赞扬,张骞在西域也具有巨大的影响,各国都知道“博望侯”(张骞的封爵)的大名。“丝绸之路”从此开通,将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连接了起来。
丝绸之路的名称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是指两汉时期与中亚河中地区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以后的研究成果又将这条道路的西部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
中国的特产丝绸传入中亚和印度,远在秦汉之前,但直接的贸易道路却开始于张骞第二次从西域返回以后,不过直到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建立后才保持畅通。
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西上陇坂,通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达今罗布泊西北的楼兰。至此分南北二道:北道向西沿今孔雀河至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市),经乌垒、轮台、龟兹(今库车县)、姑墨(今阿克苏市)至疏勒(今喀什市);南道经鄯善扜泥城(今若羌县),西南沿今车尔臣河经且末、扜弥、于阗(今和田市)、皮山(今皮山县一带)、莎车(今莎车县)至疏勒。东汉迫使北匈奴西迁后,开辟了“北新道”,即由敦煌北至伊吾,西经柳中、高昌壁、车师前部交河城(均在今吐鲁番盆地),越天山经焉耆、龟兹,再循北道至疏勒。自疏勒西行越葱岭,经今费尔干纳盆地,渡阿姆河,直到地中海滨。由此沿地中海西南行,可达犁轩(黎轩,今埃及亚历山大)。自疏勒直接西穿阿莱高原,经今阿富汗,也可与上述一路会合。另一条沿南道从皮山西南,经悬度(今达丽尔)、睘宾(今阿富汗喀布尔)至乌弋山离国(今锡斯坦),东汉时称为“睘宾乌弋山离道”。以下或沿陆路西行至波斯湾,或南下至今巴基斯坦卡拉奇出海。
丝绸之路上的驼队丝绸之路不仅用于丝绸贸易,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蒜、胡桃、香料、珠玑、皮毛、良马、橐驼等源源东来,中原的工艺品、金属制品、铁器、纸由此西运;西域的音乐、舞蹈、杂技、佛教和佛教艺术以及中原的打井、铸铁、农技都由此而传播交流。
但汉朝与罗马帝国的直接联系却失之交臂。东汉永元九年(97年),西域都护班超派他的下属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从西域都护府驻地它乾城(今新疆新和县西南)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条支国的海滨(今波斯湾)。就在他准备渡海时,安息国(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船员对他说:“海面非常辽阔,遇到顺风也要三个月时间才能渡过,如果遇到逆风就得两年,所以入海的人都要备足三年的粮食。而且在海上航行很容易患思乡病,经常有人死在海上。”听了这话,甘英不敢渡海,只得返回。就这样,汉朝和罗马帝国失之交臂,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的直接交往至少推迟了70年。要是甘英能有张骞那样的冒险精神的话,中国的官方使者到达欧洲、非洲的历史就应该开始于公元1世纪末,而不是一千多年以后。
安息人阻止汉朝与罗马帝国直接来往的目的,是为了垄断丝绸转口贸易的利益。但当时汉朝击败了北匈奴,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慑于汉朝的威力,安息人不敢直接阻拦,偏偏甘英被这一番话吓住了。
张骞在大夏时,曾见到过产于今四川盆地的邛杖和蜀布,并得知这些物品是通过身毒(印度)运到大夏的。这说明这一交通路线至迟在公元前126年就已存在了。汉武帝曾派使者从蜀地分四路寻找通往身毒的道路,但由于当地民族不合作,只到达了滇(今云南滇池一带)。以后,由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道路开通后,汉武帝对西南的道路不再发生兴趣。
实际上,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派頞整治了由四川盆地通往今云南的道路——“五尺道”。“五尺道”所经是崎岖险峻的山区,能在短期间开通只能是利用原已存在的便道、小道,这说明这条交通线的存在已有很多年代。由“五尺道”而下,就可以连接“身毒道”,即民间一直在使用的由云南经今缅甸通向印度的交通线。邛杖和蜀布并不是十分贵重的物资,如果运输成本过高,商人就会无利可图,所以这条交通线应该是比较畅通和便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