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然巴格西,是藏传佛教格西中级别最高的学衔,也是藏传佛教显宗中最高的学位;之后依次是措然巴格西、林赛巴格西、多然巴格西。而阿然巴、曼然巴等,则是专业性较强的格西学位。例如阿然巴格西,是某位学僧在各大寺院的密宗学院中通过对密宗理论的研习以及实践修炼而获得的一种格西学位;曼然巴格西,是某位学僧在藏传佛教各大寺院医学院长期研习藏医药学而获得的一种格西学位或藏医学位。
48.寺院里的堪布、格贵是干什么的?
堪布和格贵是寺院中的僧职称谓。
堪布,是藏传佛教各个寺院或大型寺院中各个扎仓(学院)的权威主持人。担任堪布这一僧职应具备渊博的佛学知识,因而必须是寺院或扎仓中最有学问的德高望重的高僧,在藏传佛教寺院中担任堪布这一僧职的僧人大都是获得格西学位的高僧大德。
格贵,主要掌管各个寺院或扎仓僧众的名册和纪律。所以又名为纠察僧官、掌堂师。实际上,格贵是负责维持僧团清规戒律的寺院执事,历史上藏传佛教各大寺院的纠察僧官巡视僧纪时,常随身携带铁棒,故有“铁棒喇嘛”之俗称。
49.莲花生大师对藏传佛教有什么贡献?
莲花生大师是古印度西部乌仗那(今巴基斯坦境内)僧人。8世纪后半期把佛教密宗传入西藏,藏传佛教尊称他为洛本仁波切(轨范师宝)、古如仁波切(师尊宝)、乌金仁波切(乌仗亚那宝),通称白玛迥乃(莲花生)。
莲花生大师曾周游印度广访密法大师,藏传佛教认为他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释迦牟尼佛的身口意三密之应化身,为利益末法时期之众生而受生于人间。
公元8世纪,他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以密法收服了藏地许多凶神妖魔,使之立誓拥戴佛法,并与寂护大师一起建立了雪域藏地历史上第一座寺院,也就是西藏第一批出家人所在的古老寺院桑耶寺。
他还教导藏族弟子学习译经,从印度迎请无垢友等大德入藏,将重要显密经论译成藏文,创建显密经院及密宗道场,发展在家、出家两种僧团制,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础。因此,莲花生大士在藏传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被称为“第二佛陀”。
他也是藏传佛教宁玛派(旧教)的创始人。由于他对藏传佛教所作的巨大贡献,受到各宗派的共同敬仰。他在吐蕃培养造就的人才很多,传说其中得到密宗悉地的,有赞普和臣民25人,如虚空藏、佛智、遍照、玉扎宁波、智童、柱德积等人均为当时有名的译师。其著述收入《甘珠尔》及《丹珠尔》的有8种。宁玛派的密部经典由他主译的很多。后世掘藏派在山岩石窟中发现的经典多数题为他的著作,但只由本派传授,未收入藏文《大藏经》。
50.藏传佛教噶当派创始人是谁?
藏传佛教噶当派创始人仲敦巴·甲哇迥乃(1005—1064),西藏堆垅(今堆龙德庆县)人,出生于富豪之家。幼年从师学习藏文,后去康区师事名僧赛尊,还向一印度人学习梵文。阿底峡尊者抵阿里古格后,即决心迎请阿底峡尊者到前藏传教。自此,一直师事阿底峡尊者,但终生未出家。阿底峡尊者逝世后,他在聂当(今西藏曲水县境内)主持悼念阿底峡尊者的活动,并在聂当建立俗称卓玛拉康的神殿。1056年初受达木(今当雄县)地方人士之请,在热振(今林周县境内)建热振寺,是噶当派的第一座寺院。弟子中以博多哇、京俄哇、普穷哇最为著名,并由博多哇和京俄哇分别传出噶当派的教典、教授二支派。
51.“吐蕃七贤士”有什么功绩?
“吐蕃七贤士”有:吞弥·桑布扎,他的主要功绩是厘定了藏文。茹勒杰,他发明了焦炭加工技术,率领百姓开山采矿,冶炼制作各种金属产品,教百姓犁地,改变了吐蕃人民原始的耕作方法,使之开始懂得了精耕细作,修建了桥梁。拉布果嘎,他是茹勒杰的儿子。他带领百姓筑坝为堤,开沟挖渠,在山谷谷口的开阔处试制水田,制定了计量土地的单位和计算牲口的单位。赤多吉尊杰波,开创了以物换物,公平交易的先例,开创了粮食用量计、酥油等用衡计的先河,推行了商人结队进行运输贸易的主张。赤桑扬敦建立了一座城堡,它就是后来的拉萨城。他还将河谷里的水引到拉萨城的低洼地带,挖坑将其蓄起来,解决了城里饮水难的问题。他让百姓在谷口开垦土地,并引水到谷口。桂·赤桑雅拉,制定出关于命价的赔偿标准和诸多法规,使吐蕃百姓敬畏神圣的法规。聂·达占东塞,他使吐蕃有了贮备干草饲养牲畜的习惯,找到了许多医治牲畜冷热病的良药。
52.藏传佛教史上第一批出家僧人的情况?
藏传佛教史上的“预试七人”或“七觉士”是第一批受戒出家的僧人。8世纪吐蕃王朝赤松德赞时期,莲花生和寂护大师被迎请到桑耶地方,仿照印度欧丹达菩黎寺的造型,创建了吐蕃时代第一座著名佛教寺院—桑耶寺。该寺建成后,由寂护和莲花生大师主持开光典礼,并由寂护担任寺院的首任堪布。为观察蕃人能否守持出家戒律,藏王选拔了三老三少一壮共7人,由寂护做亲教师,印度12位“说一切有部”的比丘参加,为他们剃度,授了戒律。
这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批受戒出家的僧人,称“预试七人”或“七觉士”。
53.藏族历史上是否有过女王?
赤玛洛为吐蕃第35代赞普芒松芒赞的王妃,她以出色的政治才能影响了芒松芒赞和杜松芒布杰两代藏王的政治生活,可称得上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代女王。
公元675年,藏王芒松芒赞去世,其子杜松芒布杰(又称赤都松赞)年幼,有多处贵族叛乱,政局极不稳定。赤玛洛以王后身份参与平叛,成功平息国内叛乱,确保了吐蕃王朝的稳定。杜松芒布杰14岁登基,王母赤玛洛全力辅助王子执政。
自公元700年以后,杜松芒布杰带兵远征河州(今甘肃临夏)和南诏(今云南大理州),后在云南大理去世后的四年中,朝中一切军政大权由赤玛洛掌管。当时吐蕃内部局势动荡不安,尼泊尔等周边邦国先后背离,她依靠朝中百官,成功地平息了叛离势力,巩固了吐蕃王朝的统一。公元705年,她立王妃麦朵准所生王子赤德祖赞为王,住于尼泊尔,自己登上了政治舞台。她亲自主持吐蕃王朝的内外政务;主持杜松芒布杰的葬礼;任命乞力徐为大论(官职名)辅助朝政,处死了反对她掌政的三位实权派大臣;派使臣去长安,力求蕃唐停战和好;派使臣迎娶金城公主入藏,再续唐蕃联姻;继承赞普杜松芒布杰扩疆拓土之大业;清查户籍,整顿税收,以补充军需、增加收入、加强国力。
54.藏族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高僧是谁?
藏族历史上最早的密宗大师和有成就的女性高僧名叫益西措甲,她是公元8世纪人,最早为藏王赤松德赞的妃子之一,后为莲花生大师的明妃。莲花生大师亲自给她传授了密宗法,又给她授了密宗灌顶。在莲花生大师的众多弟子中,她是获得密法最全、最多的一位。
因益西措甲为藏族史上第一个佛教女大师,吐蕃崇苯反佛的王妃、母后和臣子们对她不满,最后被王妃察邦萨流放到后藏。益西措甲将今日喀则拉孜县境内觉木地区的一座小寺庙作为密宗禅室,藏传佛教的女僧寺由此开始。在卫藏有许多她修建的禅室,为佛教在藏区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她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著作。这些书因当时无法传播而只好埋在地下,后成为宁玛派的伏藏。
55.米拉日巴是“即身成佛”的吗?
米拉日巴(1040—1123),出生于芒域贡塘地区(今日喀则地区吉隆县),本名“兑巴嘎”,意为“闻喜”。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著名高僧,以苦修著称。从古至今,他被藏族人认可为“即身成佛”的典范,被誉为“西藏密宗成就第一人”。
米拉日巴的父亲是后藏地方富商,因喜得贵子,因此给他取名为“闻喜”。后来,他有了一个妹妹。
在米拉日巴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去世;当时他的母亲年仅24岁,年轻秀丽。他的伯父欲强迫他的母亲与自己的儿子成婚,他的母亲誓死不从,因此他的伯父大怒,强行夺走了他家的所有财物。于是,他的母亲只得与他兄妹二人相依为命,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
他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他们兄妹俩,等到米拉日巴长大后,就让他出外学习苯教的诅咒之术,以期报仇雪恨。他先跟随黑咒喇嘛学习“红面黑面凶曜法”(苯教的一种咒术),学成之时,恰好他的伯父正给儿子娶妻,在家举办结婚宴会,于是,他用咒术让房屋突然塌陷,压死了35人,仅留其伯父和伯母未死。后来,他又从雅砻喇嘛处学得了“放雹法”。那一年的深秋,他又回到家乡,他在一个山谷中筑坛作法施放“雹术”,天上降下了大冰雹,砸毁了全村所有的庄稼。当他看到人们捶胸顿脚、哭天喊地的惨状时,善根大发,深深忏悔不该杀人、毁家,于是决定弃“苯”学“佛”。
当时有位高僧名叫玛尔巴(1012—1097),功高道深、德高望重、名显当时。米拉日巴就前往求教,拜在了他的门下,这时米拉日巴已经38岁了。开始,玛尔巴并不教米拉日巴任何密法,只是命他在四周山坡上修筑房子和干许多耕种苦活,他因经常背负石块,背部被磨破而流血化脓,但仍劳作不已,毫无怨言。玛尔巴有意让他经历了6年的苦行折磨,经历了“八重”磨难,以洗他前半生所造下的罪业,之后才蒙师传授密法。玛尔巴将所有的教授与密法完整地、正式地传给了米拉日巴;又让他从卓波隆上区来到达纳普(黑马岩洞)中闭关专修。就这样,米拉日巴在玛尔巴师尊前先后修行了近7年。
在他45岁的那一年,即公元1084年,他又一次回到家乡探望亲人,才知道母亲几年前已经去世,妹妹讨饭也不知道去向。悲伤之下,米拉日巴遂到阿里地区隐居潜修,长期以野荨麻为食,刻苦精勤,前后潜修了9年,终得大成就,获得“风息”的自在功能,最后终于即身证得了“最胜悉地”(梵文音译,意为“成就”),据说这种功能会使人升在空中,并能在空中自由行走。
从此以后,他四处云游,以“道歌”的形式宣扬教义。遇到有缘的弟子就传授密法,著有著名的《道情歌集》行世。从学的人很多,弟子中得“瑜伽”成就者多达百余人,以“热琼巴”、“岗波巴”两人最为杰出。他晚年声望很高,施主与追随弟子更多。他的传教方法独特,常以歌唱教授门徒。
他所修的密法中,最有名的是“拙火定”(一种密法,修此法能够着单衣而御严寒)、“那若六法”以及“大手印”。最后,他终于逐步证得了圆满的成就—“即身成佛”的大解脱。
他一生为弘扬佛教教义,遍游西藏各地,收徒传法,扩大噶举派势力。因他长年穿着单布衣的缘故,人们都叫他“日巴”(意为“穿布衣的人”)。他于第二绕迥之水兔年(1123年,宋宣和五年)在甄区示寂,享寿84岁。
《米拉日巴道歌集》,共500余首,在藏族地区广为流传,成为有世界影响的藏族文学作品。
56.藏族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女性高僧?
玛吉拉吉卓玛(1049—1144):著名女密宗师,女传觉宇派的创始人。周游各地,一边修行,一边说法收徒传播她的思想。她把自己撰写的经文埋于地下,后来作为“伏藏”发掘。
多吉帕姆:是桑顶寺(位于浪卡子县境内,建于公元10世纪左右)的女座主,因传授多吉帕姆密法故得此称,她也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位女活佛。
觉姆满措(1248—1283):是宁玛派的一位著名“伏藏”掘藏师,她以掘藏大师却吉旺秋的妻子身份活动于佛教界,从事讲经传教活动。
休色罗钦(1820—1950):是近代藏族著名的女佛教活动家和佛教领袖。她长期在拉萨附近的一修行洞中习法修行,常以说唱方式传教。由于她精通佛法,对传播佛教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光日仓活佛:是安多地区的一位女性活佛。光日仓是今甘南州夏河县甘加贡日寺的活佛,该寺是安多地区比较有名的修行地。
自古到今,在藏区有成千上万进入佛门的女性,她们怀着对“佛、法、僧”三宝的虔诚之心,皈依佛门,建寺招徒,弘扬佛教文化,为藏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57.宗喀巴大师为何被称为“伟大的宗喀巴”?
宗喀巴大师,法名罗桑扎华,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藏人认为他是文殊菩萨转世,于藏历第六绕迥之火鸡年(1357年)十月二十五日诞生在“宗喀”地方(今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所在地),故被称为宗喀巴,僧俗大众又尊称他为杰仁波切。
宗喀巴大师降生时藏传佛教正处于一个衰败的年代,僧侣戒行不严,教风不正,思想混乱。大师以大智大勇肩负起了改革和振兴佛教的历史使命。他除了力挽狂澜、大刀阔斧地从教义理论上进行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外,还在整顿戒律,整顿教风,建立学院式的寺院,加强经学正规教育,培养戒律严明、兼通显密教理的知识型的僧侣队伍方面做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贡献,使佛教再一次兴盛起来;他和他的弟子还建立了格鲁派六大寺院中的三个寺院,即拉萨三大寺院甘丹、哲蚌、色拉;培养了包括第一世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在内的诸多弟子。
在宗喀巴大师众弟子中,建寺兴教、著书立说、做国师法王、在藏传佛教史上做出过特殊贡献的高足弟子,见于史书的就有106人,普通僧俗弟子有数十万人。
宗喀巴大师的亲传和再传弟子将他的清净法脉传遍了中国西南、西北各少数民族地区和北部满蒙地区,成了明清两代王朝朝廷信奉的主要宗教,并在北京建起了属黄教的藏传佛教寺庙。
藏历第七绕迥之土猪年(1419年,明永乐十七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甘丹寺圆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