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2763600000014

第14章 想象的奇葩——艺术之最

最早的卷轴画

《女史箴图》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卷轴画。

此图系根据西晋张华《女史箴》所画,“女史”指宫廷妇女,“箴”则为规劝之意。晋初惠帝时,贾后专权,极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文人张华便以历代贤记事迹撰文《女史箴》以为鉴戒,被当时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主旨宣扬封建社会妇女的道德和节操,以为后人教诫。原为11节,现存9节,每节均有小楷书箴文。

此画作者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官至散骑常侍。东晋著名画家,工诗赋,擅书法,尤精于绘画。才华横溢的画家顾恺之便将此名篇分段,一段一段画成画,并将相在箴文题于画侧,中国历史上的旷世名作《女史箴图》由此问世。曾在建康瓦棺寺作维摩诘壁画,为世所称。著有《魏晋腾流画赞》《论画》及《画云台山记》等论画名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游春图》,作者展子虔,是北齐至隋之间(约550年~600年)的一位大画家。这幅经宋徽宗题写为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卷,是画家传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为长卷,绢本,横80.5厘米,纵43厘米。

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笔法细劲流利。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但线条已有轻重、顿挫的变化。以浓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

古代规模最大的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对于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

画中人物815人,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非常巧妙。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张择端”条内对《清明上河图》如此评价道: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1125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其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北宋以前,中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此后历代绘制的都市风俗画,无不受其影响。可惜其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孤篇横绝,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最早的文学作品插图

《洛神赋图卷》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此卷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的表现了三国时代曹植的名篇洛神赋的内容,描述曹植渡洛水时与洛水神女相遇而恋爱,终因人神路隔而无奈分离的动人故事。格调缠绵,情节浪漫。

全卷共画4段,画家把人物的神韵、风姿表达得惟妙惟肖,这是前无古人的,也体现了这一历史时期新兴文艺理论中重视感情生活的要求。该画对人物心理刻划的成功及善于表达情感内容的精深造诣,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绘画的新发展。目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幅人物画的线描如“春蚕吐丝”,后人称这种技法为“高古游丝描”,被列为人物画技法十八描之一,对后世的中国画线造型产生很大影响.

此外,顾恺之在《洛神赋图卷》卷中勾勒添色的人马画技法意味着人马画已具备了独立成为一种画科的艺术条件。

中国独有的画种

铁画是中国独有的一个画种,发源于安徽芜湖市,迄今为止已有300多年历史。铁画以锤代笔,以铁作墨,揉铁成画,别具一格,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奇葩。

中国首创的画种

1983年,世界上第一幅大理石壁画诞生于中国湖北省黄石大理石厂,它标志着中国画坛一个新画种的出现。这种壁画不用雕也无原则画,更不用油墨水彩渲染,而是按照艺术构思,用一方方具有天然花纹的大理石拼装而成的。

1990年黄石大理石厂已经创作了大理石壁画120多幅,同时它们由单一的拼装发展到镶嵌和粘贴三种,许多作品已经销往美国、日本、中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最早的龙的形象

河南省濮阳市郊水坡一座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龙的形象,史学家称之为“华夏第一龙”。该墓墓主居中,骨架右侧就是那条沉睡了六七千年的龙,其形呈蜷曲奔驰状;骨架左侧为一只快步行走的虎。龙前虎后,气度不凡,可以想象出主人在世时的威仪。

龙虎形体由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蚌壳砌塑而成,龙身长2.5米,周身龙鳞结络。龙头、龙尾、龙眼、龙角、龙爪根据蚌壳凸凹对比的特点,经过精心组合,巧妙地刻画出龙的威风八面,目光凛凛的神态,展现了古代艺术的精华。

最大的石刻佛像

中国最大的石刻佛像是四川的乐山大佛。乐山大佛通体高达71米,其中头部高14.7米,耳朵长7米,眼睛长3.3米,脚背宽8.5米,堪称中国最大的石刻佛像,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造像,多是盛唐作品。

乐山大佛因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首张巨幅玻璃报纸

2004年10月2日,中国首张巨幅玻璃报纸在中国台州问世。这张报纸是艺术馆副馆长吴刚历时半年制作完成的,是中国第一张用玻璃制作的报纸,并被吉尼斯鉴定为“世界上最大的玻璃报纸”。

最大的青石孔子塑像

全国最大青石孔子雕像位于四川师范大学,于2002年7月5日正式开工,2002年9月4日落成,川师大艺术院教师何永宏担当了设计制作。雕像高8.27米,采用200吨青石制作,总耗资30余万元人民币。

雕像造型设计为孔子以站姿行教。他发髻高耸,衣袂飘飞,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何永宏称,在方案出台前,孔子究竟以何面目示人成了一个难题,《史记》中有关他的外貌描绘也是只言片语。在前往曲阜考察及查验大量资料后,才最终确定了孔子以这种传统造型亮相。

迄今为止最早的乐器

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距今已有8千多年的历史。

该骨笛是用鹤类尺骨管制成,磨制精细,共有7个孔。在第6孔与第7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出土有两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据测音研究,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有雌雄笛的传统。此笛经试奏,证明是一种竖吹骨笛。当时的人们利用此笛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现代音乐家们使用此笛仍能吹奏5声阶的曲子《小白菜》。

第一支军乐队

袁世凯创建的军乐队是我国最早的军乐队,该军乐队是在1899年袁世凯在天津接受德籍顾问的建议而组建。这个乐队大概有20个人,所用的乐器和外国行伍中的铜管乐队一样。在天津小站训练军队时,军乐队中的教官均是洋人,曾为慈禧太后演奏。

古代最著名的音乐机构

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第一部)电影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于1905年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的。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也参加了表演,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

一进入中国,电影便成了本地商业文化的盛载和延伸,可以说,传统的趣味找到了最新、最时髦的表达方法。

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1931年,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的《歌女红牡丹》是一部有声、黑白故事片,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影片讲述了歌女红牡丹曲折的人生经历。红牡丹因从小学戏,后不幸嫁与无赖丈夫,一直遭受非人对待,但她恪守三从四德,毫无怨言。虽然她唱戏赚钱,但仍不够丈夫挥霍。后因受刺激过度倒嗓,由主角沦为三四流配角,直至生活潦倒,仍委曲求全,听任丈夫虐待。且家庭经济拮据,丈夫因无钱可供挥霍,逼迫红牡丹出卖女儿不成,便偷偷将女儿卖入娼门。此事为暗地追求红牡丹的富商所悉,因同情她,出资赎其女还家。丈夫因卖女心情懊恼,失手杀人,被捕入狱,她仍然既往不咎,真诚相待。临赴外地演出前夕,又专程去监狱探望。后来又托人营救丈夫出狱,终于使丈夫幡然悔悟,改邪归正。

(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1935年12月,由蔡楚生编导、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影片从20年前渔民徐福家生下一对孪生兄妹讲起,时间跨越长达20年,一直演到他们长大成人,经历人生的种种悲惨遭遇。同时,影片还讲述了与他们相对立的渔船主何仁斋家的盛衰过程。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故事片是《祝福》。它是根据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改编,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在1956年摄制的。

影片《祝福》较好地再现了原著的精华。著名电影演员白杨在剧中扮演祥林嫂,她将祥林嫂表演得淋漓尽致、高超到位。另外,故事片还请老演员魏鹤龄扮演贺老六,李景波扮演鲁四老爷,都有上乘的表演。总体而言,影片《祝福》是一部颇值得收看、回味与收藏的经典之作。

新中国第一部大型舞剧

1950年,为响应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的发布,为表达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的信念,我国多位艺术家共同推出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型舞剧——《和平鸽》。该舞剧是运用芭蕾形式自己创作的第一部舞剧,由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首次公演,欧阳予倩编剧,戴爱莲等集体导演,张彦等作曲。

(第一部)电视剧

1958年6月15日,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的演播室内,直播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该剧讲述了一位母亲将仅有的一口菜饼子留给女儿,在饥寒交迫中死去的故事。当时的演播室里因陋就简地搭起了一个小小的舞台布景,两部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画面。而正是这部20分钟的“直播电视小戏”,开启了中国电视剧的序幕。

(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1981年上映的电视连续剧《敌营18年》,是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该剧是由导演王扶林执导,张连文、张甲田等出演,是一部融戏剧性、惊险性于一身的惊险大剧,共有9集。

剧中讲的是解放前夕,共产党员江波为完成党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身深入虎穴18年。他不顾个人安危,与敌人巧妙周旋,关键时刻当机立断,急中生智,避过敌人的重重监视,一次次地将情报安全送出,粉碎了敌人的阴谋诡计,终于迎来了全国解放。

(第一部)译制电视剧

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电视剧稀缺,“等米下锅”的电视台想到了引进国外影视剧来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197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南斯拉夫电视剧《巧入敌后》成为了中国第一部译制电视剧。

此套连续剧是以前电视播放的《黑名单上的人》的续集,共13集。讲的是当上人民军军官的铁希和普尔莱以及胖邮差约察一起回贝尔格莱德收拾南奸的故事,那时铁希的弟弟契比已成为贝市的游击队长了。

第一座电视台

1958年5月1日晚7点半,北京上空出现了中国电视节目信号:一幅以广播大楼为背景,映衬着“北京电视台”台名的画面展现在电视屏幕上。为此,新华通讯社发出电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已在5月1日开始试验广播。”中国的电视事业从此诞生了。当时的北京电视台后来成为了现在的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