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谋略全书
2765600000008

第8章 为人之道——方圆有术(7)

最后机会果然来了,建安24年(公元219年),刘备进军定军山,他的大将黄忠杀死了曹操的爱将夏侯渊,曹操亲自率军到汉中来和刘备决战,但战事不利,要前进害怕刘备,要撤退又怕被人耻笑。一天晚上,护军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正在喝鸡汤,就顺便说“鸡肋”,杨修听到以后,便又耍起自己的小聪明来,居然不等上级命令,只管叫随从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曹操知道以后,他竞说:“魏王传下的口令是‘鸡肋’,可鸡肋这玩艺儿,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正和我们现在的处境一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久驻无益,不如早归,所以才先准备起来,免得临时慌乱。”曹操一听,差点气炸,大怒道:“匹夫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于是喝令刀斧手,推出斩首,并把首级悬挂在辕门之外,以为不听军令者戒。

虽然曹操事后不久果真退了兵,但平心而论,杨修之死也确实罪有应得。试想两军对垒,是何等重大之事,怎么能根据一句口令,就卖弄自己的小聪明,随便行动呢?无论有没有前面所说的那些芥蒂,单这一点也足以说明杨修其人是恃才傲物,我行我素,只相信自己,不考虑事情后果的人。杨修的办事为人,确实值得考虑,我们只应把他作为前车之鉴,切不可把他当成聪明的楷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有些人可能喜欢平淡从容,有些人可能喜欢锋芒毕露。我们会发现踏踏实实的人很容易与人共处,而锋芒毕露的人则没有什么太好的人缘。人缘可不是小问题,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你社交的成败。因此,要学会控制住你的聪明。

不尊不卑的姿态

人性的细节一旦发挥过分,就会讨人嫌恶,无法圆润为人。那么就不要过分地亲近或疏远任何人。既不要过于亲近比你尊贵的人,也不要过于疏远那些地位比较低的人,尽管人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不同,但每个人都需要受到尊重,维护面子的精神需求是一致的。如果你忘记这一事实,与他们交际时,对“重要人物”谦卑有加,而对其他人却毫不在意,则会刺伤后者的自尊,失去一大批人,这样的人际代价是不值得的。

有这样一场家宴:宴席上坐着男主人、男主人单位的领导以及几位同事,圆桌上的酒菜已经摆得让人感觉十分满意了,可是,围着花布裙的主妇还是一个劲地上菜,嘴上直对领导说:

“没有什么好吃的,请领导对付着用点!”

男主人则站起来,把领导面前吃得半空的菜盘撤掉,接过热菜又放在他面前,热情有余地给领导夹菜、添酒,而对其他同事只是敷衍地说声“请”。

面对这样“尊卑有别”的款待,试想男主人的几位同事将作何感想?即便不觉得难堪,也会觉得主人对他们款待不同。也许未等宴席告终,有些同事就“有事”告辞了。

像这样的宴席,男主人眼里只有领导,使同事们的自尊心和面子受到损伤,非但不能增进主客间的友谊,反而会造成心理隔阂,稍作权衡就会发现如此尊卑有别的待客之道实属不智之举。

圆润处世时,不能过分亲近权势,亲权势大的疏远权势小的,等于从中挑拨,必导致两势相争。两者取其中,公事公办,不搞拉拉扯扯那一套,也不要把精力和心思花费在研究某某“背景”之上。以权势视其关系亲疏,实则是亲一时、疏一世。凡是这样“套”来的亲,没有长久的。因此权势本身就不是永恒的,而是无常的,那么以此为筹码的亲疏一定不会长远,这是必然的。真正做到不以权势为标准来决定亲疏远近,十分了不起,那是真正“禅”透了,想开了,才是圆润为人之道。汉代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清廉又重义的人,叫朱晖。他在读书的时候偶然结识了一位大官张堪,恰是他的同乡。张堪很器重他,但朱晖却因为自己只是一个大学士,不敢与之来往太密。有一次,张堪对朱晖说,你真是一个自持的人,值得信赖,我愿以身家子妻托付于你。朱晖因为张堪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对此重言不晓得有什么反应,只是恭敬地拱手相应。后来,张堪死了,身后没有留下什么丰厚遗产。朱晖其时早已与张堪无甚交往,但闻讯之后,感于张堪的知遇,竞千方百计地济以钱粮,前去嘘寒问暖。朱晖的儿子对他说:“爸爸,我们以前并不曾听到你与张堪有什么厚交,你为何如此善待他的家人?”朱晖回答说:“张堪生前,曾对我有知己相托之言,我当时已有备于心。做人不能分其尊卑而欺骗别人,更不能欺骗自己即可。”

尽管人们在社交中需要分清主次,有轻有重,不可能平均用力,整齐划一。但圆润为人的人,在保证“重点”的时候,绝不忽略“一般”。比如,去某单位办事,恰巧遇见了三个都认识的人,都好久未见了,其中一位正是自己急于寻找求助办事的,你怎么对待呢?是抓住一人,不计其余,还是逐个关照,热情寒暄一番,然后和其他人说明情况,保证重点?这就是一个技巧。

再如,当你和同一家公司的主管与普通职员会面并交换名片时,一般都会较珍惜主管的名片。由于想要拥有立即可以发挥效用的人际关系,因此目光完全投注于眼前地位最高的人。然而,所谓建立人际关系,务必以更长久性的观点进行思考。所谓同辈的普通职员,未来必定不断往前突进。轮到自己将来担当重任时,可以助你一臂之力的正是他们。

因此,如果眼前因为对方职位低下而加以漠视,稍后便会形成阻碍。等到对方变成重要人物之后,即便予以亲切接待;彼此也不可能结成莫逆之交。所以愈是不久后即可能发迹的普通职员,愈需要郑重地看待对方。如果光看眼前的职衔,人际关系的建立便会受到限制,看准将来,同谁都合得来,可以获得可能是巨大的回馈。

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流行一句口头禅:好使不?即:有用吗?尊者,有用、好使则亲;卑者,没用、不好使则疏远。这里的“好使”、“不好使”和权势固然有密切联系。趋炎附势者,都想直接从权势者那里获取什么功利。“好使”则亲,完全是急功近利,实用主义。人们议论某人实用主义作风,往往说他“尽拣有用的交”,就是这个意思。善于广交朋友,这未必不是好事,这说明此人有公关能力。但专拣有权的、有用的交,不交那些地位低下、无权无势的,与“好使”者亲,与无能的疏远,这就势必在亲情、友情、同志情、人情中夹杂了功利目的。亲疏只要带上尊卑功利色彩,肯定就会出现悲剧,假如人际关系中专以“好使”论亲疏,最终必然会导致弱肉强食、恃强凌弱。圆润为人的为人之道,须持不尊不卑的姿态,与他人和谐相处。

与他人分享名利

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宇航员,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尔德林。阿姆斯特朗说:“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中,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尔德林一个很特别的问题:由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

在全场有些尴尬的气氛下,奥尔德林很有风度地回答:“各位,千万别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由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他肯和别人分享名利的豁达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虽然说患难可以见真情,但有些时候,在有福同享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出人的本质。有许多人可以共患难却无法同富贵。

中国近代太平天国的创始人和思想指导者洪秀全,与冯云山及广西人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形成领导核心,洪秀全自称天父次子、天兄耶稣胞弟,其余五首领并为天父之子,于1850年夏,在桂平金田村举行起义。1851年(咸丰元年)1月11日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同年,设官封王,建立各项制度。但是,曾经共患难的兄弟却因为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1856年9月,太平天国发生内乱。其主要领导者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带兵出走,极大地打击了太平天国,损伤了实力。1863年(同治二年)太平天国统治区相继失陷,天京遭清军包围,粮尽援绝。1864年7月19日,清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中央政权灭亡。

不会分享名利的人,则留不住人才为己所用,没有人可以只凭一己之力就能成功。

春秋战国时期,范蠡常年寓居嘉兴,和越王勾践共谋灭吴复国之策,功成名就后,他不苟名利,辞官从商,重创新业。据《史记》四十一卷《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竞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准,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以同患,难以处安。”即上书勾践辞去官职,与其私徒乘舟浮海,嘉兴府志曾有“昔范蠡泛舟五湖从此发掉”的记载。不久到了齐国,改名换姓为鸱夷子皮,耕于海畔,父子治产。致产数千亩,齐人闻其贤,劝其出任齐相,而范蠡自知之明,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再度辞官经商十九年,成为富甲一方的儒商,自称“陶朱公”,嘉兴人为纪念这位名臣和经商高手,在范少伯祠的东墙角,为他树碑一块,碑上刻有“陶朱公里”四个大字。

而越王勾践则失去了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来辅佐自己。

不要独占荣誉,要立即转送出去,让那些默默无闻地帮过你的朋友或部属也分享这份荣誉。要知道,你现在的成就并不完全是由你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即使你不曾正视这个问题,但不可否认一定有人曾经帮助过你。当你能公开地对自己及他人承认,你并非独立达成这些成就,所以不能独享荣耀时,一种完美和谐的感觉会在你的内心和你的人际关系中逐渐浮现。如果你身边都是正直而又有能力的人,而这些人又和你有相同的观念及类似的价值观,你会发觉慷慨地将功劳归于他人并不是件困难的事。

老子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三、乐观圆融善待自己

掌握“方圆”之道可以让你在人生路上趋吉避祸.但人生的意义还需要在经历磨砺以后才能有所感悟。人生苦短,要学会善待自己,开阔心胸,在困难面前也要笑对一切,勇于进取,寻求成功的契机。

远离烦恼忧愁

一个人要尽力远离烦恼和忧愁,这不仅是明智的,也是很有好处的。不用说,办事小心谨慎能够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烦恼,给人带来幸运和宽心。如果他人出现了什么不好的消息,你最好不要告诉他,自己更不要去探听有关自己的任何坏消息。

阿伯拉罕·林肯说:“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心理学家M·N·加贝尔博士认为快乐纯粹是内在的,它不是由于客体,而是由于观念、思想和态度而产生的。不论环境如何,个人的生活能够发展和指导这些观念、思想和态度。

忧愁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最消极,而且没有一点好处的情绪。它只能让你精神萎靡,身体健康受损。当你忧愁时,你会利用现在宝贵的时间,去担心自己的事,去担心别人的事。但担心归担心,于问题没有一点解决的可能性。

烦恼会光顾那些烦躁不安、焦虑不已、总不满足的人们,这样,他们当然与所有的幸福无缘,心态也难以乐观豁达。有些人身上就好像长满了刺,谁愿意接近这样的人呢?他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为一点小事而耿耿于怀、寸步不让,甚至最终引发暴力冲突。对他们来说,生活当中会充满矛盾,幸福和快乐会被担忧和恐怖代替。

理查德·夏普说:“虽然只是些不值得一提的小问题,但这无形的烦恼却会带来很大的痛苦,就好比细细的一根头发就能破坏一部大型机器的正常运转一样,如果你想快乐,就不要让一些琐碎之事来影响自己的心情。要试着学会愉快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麻烦,有意识地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乐趣,时间久了,自然会拥有一份好心情。”

有一次,很多兔子聚集在一起为自己的胆小无能而难过,悲叹自己的生活中充满着的危险和恐惧——常常被人、狗、鹰等屠杀。

兔子们觉得,与其这样一生胆战心惊,还不如一死了之。于是兔子们决定一齐奔向池塘,投水自尽。当时,许多青蛙正围在池塘边蹲着,听到了那急促的跑步声后,纷纷跳下池塘。

有一只较聪明的兔子,见到青蛙都跳到水中,似乎明白了什么,忙说:“朋友们,快停下,我们没有必要吓得去寻死了!你们看,这里还有比我们更胆小的动物呢!”

人们对于快乐的追求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但快乐就像一碗盐水,你越喝得多你就越渴,所以聪明的人会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

田鼠与家鼠是好朋友,家鼠应田鼠之约,去乡下赴宴。

家鼠一边吃着大麦、谷子,一边对田鼠说:“朋友,你过的是蚂蚁般的生活,我那里有很多好东西,去与我一起享受吧!”

田鼠跟随家鼠来到城里,家鼠给田鼠看豆子、红枣、干酪、蜂蜜、果子等等。田鼠看得目瞪口呆,大为惊讶,称赞不已,并开始悲叹自己的命运。

他们正要开始吃,有人打开门,胆小的家鼠一听声响,赶紧钻进了鼠洞。当家鼠再想拿干酪时,有人又进屋里拿东西,家鼠立刻又钻回了洞里。

这时,田鼠战战兢兢地对家鼠说:“朋友,再见吧!你自己尽情地去吃吧!我不愿意担惊受怕地享受这些美味了,还是平平安安地去过我的普通生活好。”

拿破仑·希尔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有一天,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密苏里州西北部一间荒废的老屋的阁楼上玩。当他从阁楼爬下来的时候,先在窗栏上站了一会,然后往下跳。他左手的食指上带着一个戒指。当他跳下去的时候,那个戒指挂住了一根钉子,把他整个手指拉脱了下来。希尔尖声地叫着,吓坏了,还以为自己死定了,可是在他的手好了之后,他就再也没有为这个烦恼过。再烦恼又有什么用呢?他接受了这个现实。

有一年,拿破仑·希尔碰到一个在纽约市中心一家办公大楼里开电梯的人。希尔注意到他的左手齐腕砍断了。希尔问他少了那只手会不会觉得难过,那个司机说:“噢,不会,我根本就不去想它。只有在要穿针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件事情来。”

形体上有残疾的人,开始总为自己不健全的形体而痛苦。如果获得正常的生活,这痛苦就会渐渐淡忘,如果他还有明彻的思想,看透世界与人生,他就不会把别人向他投来的异样的眼光放在心上。

卸掉自己背上不应有的精神包袱,同时精神健全,虽然身体残缺,但他却有顽强的生命力。

人的情感就是这样,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这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们忽然惊觉,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及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图谋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

懂得放弃才会快乐,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中国历史上,“魏晋风度”常受到称颂,他们于佛、老子、孔子,哪一家也说不上,但是哪一家都有一点,在人世的生活里,又有一分出世的心情。说到底,是一种不把心思凝结在“斧子”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