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史
2778600000012

第12章 中世纪文化篇(1)

西方史学家把西欧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千余年,称为“中世纪”。这一时期,以希腊、罗马文明为主要特征的西方古典世界,到罗马帝国后期逐渐衰落。基督教的兴起及迅速传播、北方日耳曼“蛮族”的大迁徙及其对西罗马帝国的征服,标志着西方开始从古典奴隶制世界向中古封建社会的历史过渡。

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王权微弱,统治者往往与基督教会勾结,使世俗政权神圣化,基督教会也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在政治上,教会通过教阶制度,形成庞大严密的统治系统;在经济上,教会拥有基督教世界1/3的土地,并征收什一税、出卖“圣物”、“赎罪券”,成为腐朽的拥有雄厚封建经济势力的集团;在文化上,教会控制着文化教育,推行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宣扬恭顺服从,神学成为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桎梏。

以伊斯兰教为指导的阿拉伯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是中世纪两大并五的文化。阿拉伯文化虽发祥于阿拉伯半岛,但它广泛吸纳了异地文化,在东西文化交流中,拜占庭帝国继承了许多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并传到阿拉伯,阿拉伯人保存了这些文化,并将其传入欧洲,阿拉伯文化对中古西欧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中世纪西欧文明走向衰落时,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民族国家兴起屏端运动盛行,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急剧变化,西欧文化产生了变革,出现了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标志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教会斗争。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旗帜,把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文学、艺术、政治学、史学、教育学和自然科技领域初步确立了资产阶级文化。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天主教会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建立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通过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具有理性与科学精神的近代资产阶级世俗文化取代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从而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

十基督教文化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是由犹太教的一个教派演化而来。基督教产生后,西欧各国世俗政权,为确立自己的地位与教权建立了相互利用的关系,基督教在国家政权和武力的支持下,得到迅速传播,宗教信仰打破了西欧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与隔阂,基督教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基督教分裂后,天主教会成为中世纪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在经济上拥有广泛的土地,并经营工商业,在政治上积极争取对世俗政权的控制,在军事上,组织十字军东侵。总之,基督教控制了西欧整个社会生活,也控制了人的意识领域,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受到了严重阻碍。

基督教文化是西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各国文化都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中世纪西方的哲学和艺术与基督教的思想和教会活动密不可分,同时它对西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基督教文化是西欧封建的意识形态,当资本主义兴起后,基督教文化随之衰落。

基督教的兴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实行专制统治的罗马帝国,为统一的精神信仰提供了基本的社会环境。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痛恨罗马统治者的暴政,屡次起义,都遭到镇压。水深火热中的贫苦人民悲观厌世,企望超人间的力量救世主引渡他们进入幸福的王国。古代神话背景下产生的希腊罗马哲学,为这种思想提供了充足的滋养。希伯来人的犹太教,在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中分裂为四大派和许多小派。以耶稣起始的拿撒勒派是其中的一个小派。拿撒勒派反对犹太教祭司贵族的腐化生活,倡议改革。根据犹太先知们有关弥赛亚的预言从定耶稣就是上帝耶和华派来对世界执行末日审判并创造新天地的弥赛亚,是基督即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这样拿撒勒派与犹太教发生了矛盾而被逐出教门。随后拿撒勒派在巴勒斯坦一带传道,1世纪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教派,基督教产生了。

耶稣的出生带有宗教神话色彩。根据《新约全书》记载,玛利亚未婚由圣灵感孕,天使托梦她将要生一个儿子,是上帝的亲生子。耶稣出生在伯利恒的马厩里,从小聪明颖悟,亲身体验过穷人的灾难和痛苦。12岁,他随父母到耶路撒冷,聆听犹太教师讲道。青年时代,约翰在约旦河边为耶稣洗礼,耶稣跑到旷野呆了四十天,感悟得道。自30岁起传道、创教。后来由于徒弟犹大的出卖,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三天复活(是日为复活节),复活后40天升天,成为第一个战胜死亡的人。6世纪时,基督教修道士狄安尼西提出,以耶稣出生年为公元元年。

基督教的发展和演变基督教产生后得到了广泛传播,成员由下层群众发展为贫民和富人共存,并组成基督公社,富人。野心家等谋取了公社职务,零散的公社变成了教会组织。3世纪危机中基督教继续演变,许多大地主、富有工商业者、官吏和皇族加入基督教。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对基督教逐步由镇压迫害改为采纳宽容政策。313年6月,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共同签署了《米兰敕令》,从而结束了罗马帝国对基督教徒的迫害,使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这是基督教史上的转折点。教徒上层开始参与世俗政治。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除基督教外,禁止各种异端教派活动,全国都要信仰基督教,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宗教神职人员把基督教的信仰理论化、系统化,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教义,归纳起来大致有六条:一是创世说,宇宙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至高无上,全知全能,无所不在;二是三位一体说,上帝是三位一体的神,具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圣父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圣子即耶稣基督,是从神出来的神,圣灵也叫圣神,与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荣;三是道成肉身说,基督与上帝同在,上帝遣他通过童贞女玛利亚取肉身到人间,即耶稣基督;四是原罪说,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犯罪,株连后世,人一生下来就是罪人;五是救赎说,人类始祖犯罪无法自救,上帝派其独子耶稣降临人世,为世人赎罪;六是天国报应说,耶稣降临人世,对世人进行审判,善者进入天堂,恶者打入地狱。教义具有麻醉人们意志的作用,历来为统治阶级重视和利用。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之后,罗马与君士坦丁堡之间加剧了争夺教会最高统治权的斗争。1054年东西方教会正式分裂。此后东部教会自称正教或希腊正教(即东正教),西部教会称为公教或罗马公教(即天主教)。

基督教会大分裂后,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差异走向定型化。天主教会的管理体制类似世俗社会的等级制度,称为教阶制度。教皇是天主教会的最高领导,拥有司训、司牧、司祭三重权力。

东正教也实行教阶制,称为牧首制。东正教不同于基督教其他教派的主要特征,就是国家和教会、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混为一体。重要的牧首区有:君士坦丁堡牧首区、安提阿牧首区、亚历山大里亚牧首区、耶路撒冷牧首区。东正教主要为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居民信奉。

修道士是天主教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着隐居、独居、自成团体的生活,组成的团体被称为修会。据其活动的目的及活动方式,天主修会可分为以修道院为活动中心,以从事生产劳动为主的“隐修修会”;以行乞为活动方式,以思想为武器,目的是消灭异端的“托钵修会”;以外出传教为主的“传道修会”。

基督教早期,一些基督徒为躲避罗马的迫害而隐居荒漠,静思冥想,禁欲独修,祈求达到与基督合一的升华境界。3世纪的保罗·安高勒达在深山隐居数十年,被教会尊为独修生活的创始人。3世纪末埃及的安东尼弃家独修,人们纷纷效仿,形成隐修高潮,他被称为基督教隐修制之父。随着隐修人数的增多,隐修院渐成为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十字军东征时期,西欧兴起了军事修会。军事修会偏离了修道士的主旨,对东方进行军事抢劫和掠夺,从而使军事修会获得了大量财富。随着中世纪异端运动的发展,托钵修会应运而生。托钵修会标榜赤贫,以乞食为主,鼓吹效忠教皇。16世纪以后,天主教的修会主要以文化教育、慈善事业等形式来从事传教活动,天主教会在世界各地的影响扩大了。

传道修会是随着宗教改革运动和地理大发现而产生的,目的是对抗宗教改革和向海外扩张天主教的势力。主要有耶稣会、圣母圣心会等。耶稣会士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中世纪欧洲向外进行文化扩张的重要力量。

罗马帝国因蛮族的入侵而灭亡,基督教却日渐兴盛,出现了宗教的大一统局面,天主教会控制和操纵了世俗政权成为凝聚全欧的主要力量。天主教会成为中世纪西欧无可比拟的大封建主,教皇与世俗国王争权夺利的斗争,构成了中世纪天主教会历史上的一大主题。宗教权与政治权的合一,也正是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特点。

1096—129年,十字军打着从伊斯兰教徒手中“解放圣墓”的旗号,由罗马教皇、西欧封建主和城市富商组成的军队向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了八次战争,史称十字军东征。这客观上使许多西欧人接触了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中世纪时,罗马帝国的庄宅被日耳曼人接纳而演变成为庄园。庄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给人们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也为战乱后的人们提供了安静的生活场所。庄园内农奴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随手工业的发展,一些手工业者逃出庄园,在教堂附近、交通要道等地聚居,这些地方成为集市,并进而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推动了城市文化的长足发展,欧洲城市文化的发展带有浓厚的基督教特征。

基督教文化经院哲学起源于9世纪查理大帝办的宫廷学院。经院哲学的主要任务是用哲学的形式,从教父学和《圣经》已经确立的教条出发,经过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论证这些教条正确无误。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上帝的存在;三位一体;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皇权与教权的关系;圣事的内容、意义等。把这些问题与哲学问题联系起来,导致了“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经院哲学实质上是哲学化的唯心主义神学体系。托马斯·阿奎那斯的《神学大全》被基督教会奉为经院哲学的最高经典。

《神学大全》分为三部分:其一,论证上帝及其创造物是客观存在的;其二,说明上帝是最善最美的,并且是万事万物的归宿;其三,阐述罪人皈依上帝的道路与方法,特别强调教徒必须遵守七种圣礼。这部著作的基本特点是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基督教神学紧密结合起来,把上帝这一最高的神,隐蔽于客观事物之中,使人们确信上帝是存在的。《神学大全》涉及到中世纪政治。哲学、神学、伦理等方面,是当时基督教神学的百科全书。明未来华的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类思曾将阿奎那斯的《神学大全》部分译为汉文,取名为《超性学要》。

教会文学是在犹太教的“先知文学”、“智慧文学”和‘启示文学”的启迪和熏陶下产生的。歌颂上帝的诗歌、迷信故事和“圣者生涯”等,成为教会文学创作的主要部分。7至11世纪出现了《创世纪》、《基督》、《受难曲》等大量的文学作品。

早期的教堂音乐继承了犹太教的音乐传统,主要是唱诵《诗篇》和福音颂歌。罗马帝国时期形成了以赞歌颂诗为主的圣乐体系。中世纪的音乐始自6世纪教皇格利哥里的圣歌,是无韵律的“平歌”,在礼拜中被用作赞美诗和散文的配乐。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修士吉图·艾略舒发明了五线谱,音乐从“平歌”发展到了旋律和声阶段。13世纪达到了中世纪教堂音乐艺术的顶点,近代出现了各种圣剧。18世纪,德国巴赫把“巴罗克”音乐风格推向了顶峰。近代音乐以圣咏、清唱剧、弥撒曲、受难曲、安魂曲及各种宗教交响曲为主。

早期的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具有隐蔽性的“宅第教堂”、“地下墓穴”,4世纪时出现了正式的教堂建筑。9至12世纪末主要是罗马式建筑,15世纪哥特式建筑取代了罗马式建筑的地位。建筑艺术是封建主艺术观的体现,罗马式让人望而生畏,哥特式则有飞腾升华,超脱尘世的效果。欧洲东部的教堂多采用“拜占庭式”、“斯拉夫式”,南欧出现了“巴罗克”式。近现代的教堂建筑超出了教堂建筑的风格和套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罗马式建筑的特点:厚石墙,圆屋顶,粗矮的柱子,半圆拱门,窄小的窗户。内部光线很暗,祭坛置于一端,四壁有粗糙的浮雕。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德国的沃姆斯和美因斯大教堂等是其精华。哥特式建筑的特点:薄墙壁,圆锥和尖塔屋顶,细圆柱,大门窗,饰有彩色玻璃图案。内部光线充足,有很多雕像、石刻和植物图案。法国巴黎圣母院、英国坎特伯雷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最为著名。

除建筑外,还有雕刻、绘画。雕刻作品大都以基督、圣母、天使、圣徒的形象与事迹和圣经故事为题材,著名的作品有《耶稣在十字架上》、《亚当与夏娃》等。绘画有明显的基督教倾向,如牧羊人象征基督,鸽子象征圣灵,船象征教会等,一般比较生硬,缺乏写实技巧。

基督教与西方社会的日常文化生活天主教会主导中世纪西方的思想意识形态,它不仅左右着世俗社会的政治生活,而且主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控制着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天主教的信义和教条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作出了无形的限制,人们为真正获得上帝的拯救,虔诚地信奉上帝,遵从天主教所规定的“摩西十戒”,并积极参加各种圣礼。同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大多围绕着宗教节日展开。天主教会控制着教育,中世纪初期,教会控制下的教育机构主要有寺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教区学校,到17世纪和12世纪,设立在城市的教堂学校逐渐占据了教育和学术的领导地位,13世纪,涌现出许多著名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