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儒与诸子:悟性而知为人要义
我们讲儒道法术,是要从这些思想各异,甚至对立的学说中寻出一些共有的感悟与启示出来,能让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不至迷荒视野,错乱心性。这也是牟宗三先生精研各派学说而有所生发的落脚点,牟先生告诉我们——这些中国固有的文化生命,贯穿于我们基本的人生精神。
第五章 儒道合流:逍遥人间的快乐之本 (1)
“出入”之间的生命价值
若论儒家与道家有什么区别,人们的第一印象更多的是所谓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入世讲求以天下为己任;而出世,就是不问苍生问自己,结庐在人静而无车马喧,梅妻鹤子,悠然见南山,自然是痛快逍遥的。但是在牟宗三先生看来,儒家的“仁德”实际上也是在讲出世无为,而道家的无为的最终目的也是在突出“仁德治世”的入世观念。照牟宗三先生的话说,无为与仁德其实是人性自我修养的不同表现形式,皆为从自我生命的“圆满”出发,关注自己生命意义的同时,更着重天下苍生的命运关怀。一如牟先生所言:儒家和道家讲的都不是空道理,而是落实于解决万物的问题。汉朝的曹参就是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高人。
汉高祖刘邦封长子刘肥做齐王时,叫曹参做齐相。曹参到了齐国,召集齐地的父老和儒生一百多人,问他们应该怎样治理百姓。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曹参不知听哪个才好。
后来,曹参打听到当地有个破有名望的隐士,叫盖公。曹参把他请来,向他请教。 盖工向曹参提出,现在天下安定不久,重要的是让百姓在没有干扰,没有杂役的生活中求得平安,这样百姓的生活便会好起来,天下风气也会为之一改,民不偷盗,官不强夫,古人的圣道就能实现了。
曹参依了盖公的话,尽可能不去侵扰百姓。他做了九年齐相,齐国都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知善恶而通仁义道德。
萧何死后,曹参接替他做了丞相。曹参还是用在齐国时的办法,一切按照萧何已经规定的章程办事,什么也不变动。
曹参的做法虽然一开始让朝廷里的大臣和汉惠帝不是很满意,甚至汉惠帝觉得曹参是倚老卖老,瞧不起自己,但后来曹参经过一番说明后,汉惠帝终于明白了这位丞相的良苦用心。
由于那时候经过秦末战火,楚汉争霸,天下刚刚安定不久,一些地方的百姓生活还很艰苦,为非作歹的事情也屡有发生,很多人杀人越货,其实并不是生性残暴,不过是生活所迫而已。
曹参明白百姓需要安定富足的生活,否则根本就谈不上礼义廉耻。
牟宗三先生常言:道家以“无”为起始,以“有”为收尾,正所谓无为无不为,正如曹参一样,虽然对百姓不侵扰用事,看似无所作为,但是其目的依旧是有所作为,百姓安宁,天下安定的结果才是曹参所追求的,而儒家所致力的“孔子不急而钓天下”也正是此番的写照。
古时候有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精习仁义之术;小儿子儿子爱好攻伐之道。大儿子学成之后去了齐国,用他的仁义思想游说齐王。齐王觉得他的说法很好,就采纳了他的意见,让他做了太子的老师;小儿子学成之后到了楚国,去游说楚王。楚王正想开疆拓土,一听很高兴,就让他担任军队首领。两个儿子都得到重用,这家人很快富裕起来,他们显赫的地位,让旁人很是言羡。
这户人家有个邻居,也有两个儿子,他们所学知识和那俩兄弟完全一样,生活却很贫困。他们很羡慕这俩兄弟,就向他们请教取得地位和富贵的方法。两兄弟就把过程如实地告诉了这哥俩。这贫困的哥俩一听就很激动,立刻分头行动,去追求功名利禄。
老大跑到秦国,用仁义之说去打动秦王。秦王一听,说:“现在各国诸侯都增强实力争夺地盘,所追求的都是市场、兵力和粮食,如果用仁义来治理我的国家,我就会破产的。”说完,秦王就把老大赶回了老家。老二到了卫国,鼓励卫王加强军队建设,靠打仗来开拓疆域。卫王说:“卫国是一个小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已经很多年了。它之所以没有灭亡,是因为我平衡掌握得比较好,对大国我们很恭敬,对小国我们好好地安抚,这才混了这么多年。如果依靠打仗,那我们的国家早就灭亡了。”于是,卫国国君把老二也赶回了老家。
故事中的那两个被君王赶回老家的兄弟实际上为我们做了很好的反面注脚——如何做事才正确,如何做人才妥当,而这也正是在道家的“无为”性情和儒家的“仁德”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重要意义。“无为”与“仁德”作为一种做事的方式和做人的方法,最忌讳的就是为求目的而妄为,这种“妄为”加之于道家则是丧失自我,纵淫奢之欲,加之于儒家则为不知廉耻,弃仁人之心。
按牟宗三先生的理解,我们可以把“无为”理解为是“以正其身”的举动,而仁义礼智的德行之道则显然是“以正治国”,身正行正,在起伏跌宕的人生旅途中才能身临沧海而无所惧,才能在面对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时,不失为人的敢为敢当。
儒音凡录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九江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梅妻鹤子:北宋处士林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典出宋朝·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
大智者大眼光
大智,在牟宗三先生的论述中就是一种“实践的精神”。
牟宗三先生用佛家的语言来概括这一儒家的思想,既为“明心见性”。其实质就是以智者不惑达到仁智合一,正因有此智心,才能明辨是非善恶,洞察曲直真伪,一切言行方可合乎道德。所以牟先生常言,儒家讲的是大智慧而非小聪明。
在牟先生看来,与儒家相同,道家也崇尚“大智”,而对小聪明嗤之以鼻。“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是反对小聪明,讲“将以愚之也”,是让民获取“大智”,所以才有“大智若愚”的说法。两者是殊途而同归。
有一个身价过亿的富孀,特别爱惜自己的生命。年迈的专车司机退休后,他决定重新招聘一个新司机。富翁的的管家按照他的要求给他在全国挑出来三个司机,然后将这三个人带到富翁面前。
这个富翁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出去,前面是悬崖,凭你的技术,能够把车停在离悬崖多远的地方?
第一个应聘者马上回答:我技术好,我能稳稳当当把车停在离悬崖一米远的地方。
第二个应聘者说:我技术比他还好,我能停在离悬崖三十厘米的地方。
第三个应聘者想了一会说:我大老远一看见悬崖就停车,我不过去。
结果,被富翁录取的司机是第三个人。
前面两个应聘者自持技术高人一等,认为自己会在最完美的距离将车子停下来,但是世事多变,难免不出差错,这两个应聘者关注的只是解决眼下的问题,这无疑是小聪明,而最后一个应聘者注重的是如何规避这一危险,既然明知前方有悬崖,为什么还要开过去?这就是大智慧和小聪明之间的区别。
牟宗三先生说:儒道的大智都是从生活中来,而放置于天地万物。这个“天地万物”就是“以仁为本”、“以诚为基”,继而“以乐相通”,在孔子的眼里,能做到这三点的人就是大智者了。孔子是推崇大智者的——中庸之道是为大智,因势利导亦为大智。就故事中的这个丈夫的言行来看,他可以称得上“智者”了。
这天小区突然停电了,由于没有事先通知,小区的业主们都显得惊慌失措,加上时值盛夏,更是怨声载道。很多人都在黑暗的房间中摸索着去抽屉里拿备用的手电筒或是蜡烛,由于漆黑无光,那些在停电后立刻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不是被凳子碰到,就是与家里人相互撞在一起,不仅没能尽快拿到手电筒,还受了些伤。各种东西摔碎的声音不绝于耳。
其中有户人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然而当女主人正在一惊一乍间努力在一个方向摸索着前行,这家的男主人却安然的坐在床头,旁若无事。妻子大声喊道:“别跟木头似的,还不过来帮忙找找!”
丈夫轻轻笑了几声,对黑暗中的妻子说道:“任何事情我们只有先适应,才能更好的行动,你这没等适应黑暗就火急火燎,手忙脚轮的找东西,浪费时间不说,效果也好不了哪里去。”
听到丈夫的这句话,妻子止住了东挪西跳的双脚,立在原地,若有所思。
智慧之人并不需要通晓古今,所要具备的是通达的心胸和长远的眼光。有通达的心胸便能兼容并包而知不足,有长远的眼光便能看到整体而明人事。对妻子说出上述那番话的丈夫可算是有长远眼光的人,“先适应,才能更好的行动”,世上的事,莫不如此。
而那些无通达之心、无长远眼光之人则一如牟先生的恩师熊十力先生在他的《十力语要》中提到的那样——此辈元来无真底蕴,无真知见,遇事只合计较一己利害。其神既困于猥琐之地,则不能通天下之故,类万物之情,只是无识之徒。
“猥琐之地”是耍小聪明之故,所以既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也不能客观的认识他人,蒙昧而无教,也正是道家所鄙视的“小知小德”之辈。小聪明滋生自私心,大智慧得以仁心久。故此,牟宗三先生说,“绝智而后大智得”是真人,“仁智生而心无碍”是天人,是人生的基本方向。
儒音凡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