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牟宗三说儒
278500000021

第21章 朴素做人,品性端正 (1)

第三篇 第十章 朴素做人,品性端正 (1)

心美行自端,何必空费言

明朝的时候有个农人,一年四季辛苦耕作,每年都能获得丰收,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个农人生活的村子里,很多人一天只能吃两顿饭,而他家却能顿顿饱餐,这让村里人很是羡慕。因为家有余粮,农人用一部分粮食当作学费,让自己的儿子上了私塾。这以后,老农见到谁都显得非常开心,经常对村里人说:“人活一世,不就是吃饭养家识字,做个好人嘛 。现在这几样我家都做的差不多了。以后你们有什么要我做的,尽管开口,乡里乡亲的,我一定帮忙。”

半年后,这个农人的兄弟家遭了灾,离家来投奔这个农人,农人让他的兄弟先住在年久失修的祖居,说过一阵子给他修个新房,然后再搬过去。他的兄弟听后很高兴,逢人便夸自己的兄长如何如何对自己好。为了表达感谢,农人的兄弟抢着干农活,无论做什么都很勤快,渐渐的,农人自己不动手了,家里有什么事都让他的兄弟去做。

就这样三个月过去了,这个农人说的新屋迟迟不见动静,他的兄弟有些等不及了,思来想去,他硬着头皮跟农人提起了屋子的事情。听完自己兄弟的话,农人沉默了一会,对他说:“这个事情啊,我还真给忘了,你放心,自家兄弟的事我一定会说到做到的。”

第二天,农人的兄弟走在田埂上,有人问他房子造的怎么样了?他红着脸说不出话来,仿佛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当冬天来临之际,他还住在四处透风的祖居里,而他的兄长正在温暖的家中喝着自酿的米酒。次日一早,他没有跟农人打招呼,就离开了村子。

没多久,村里人便知道了这件事,他们在农人背后议论纷纷,有的人说:“还说什么有事尽管向他开口,你看看,这种人,对自己兄弟都这样,我们还有什么号说的,我看呐,还是离他远点吧。”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理睬农人,甚至农人一家都成了全村唾弃的对象。

说好的做不到,实际上是心里根本没有想过要给自己的兄弟盖新房,行由心生,由此可见这个农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儒家专注的是“内外皆美”的生命志趣,不念旧恶,君子怀德是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是美,当仁不让更是一种美。这种美在牟先生看来其实就是内心的道德感使然,行动起于心智,倘若内心缺少道德的约束,只会说漂亮话,而无真行动,那么其行为可以想到是“巧言令色鲜矣仁”,对其不能做更大的奢望,以康德的话说来这就是“无目的性”的人生,人失却了仁心,丧失了目的性,巧舌如簧,令人迷醉,惑人心目,实际上是内心浅薄如沙漠般荒凉,如何又能寻出正确的人生坦途?

人生多面,而心只有一处,孔子一心想着的是要恢复周礼,重建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于是其行皆以此为准绳,不偏不倚,重视自己的内心修养,感情丰沛而纯美,故此行为端正,为人处事都不会走上歧途。“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乃至“当仁不让”同样如此,日常起居态度端庄,担任工作敬慎认真,和人交往忠心诚恳。这些无疑都是外在的具体表现,而其根源,毫无疑问是在于内心的意识,这种意识即是他对于自身的认识和体悟,是道德修养的结果,这样的人在牟宗三先生看来就是一种“自觉的功夫”。在牟宗三先生看来,能真正做到这一功夫的没有多少人。

唐朝汝州有个叫夏子胜的人,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高中,被皇帝授予南县县令。这日夏子胜携一家仆赴任,来到县衙,大小县吏已在门口等候多时,见新县令到来,急忙一个个迎上去。夏县令问他们去年南县老百姓生活如何,粮食是否丰收,商贾是否安分行商,官粮是否收齐,赋税是否完成,然后叫来师爷将县吏们所说记录在册,逐一核对账簿。几天后,师爷对夏县令说,一切都如县吏所言,去年南县一切安好。听完汇报,夏子胜点点头。

在南阳县吏们的眼里,这个新来的县令与以往的县官老爷大有不同,除了处理输诉讼官司时会开口说话外,平时听不到他说一句话,不过话虽然很少,但是做的事情却极为合乎规范,往来公文,刑罚办差,无论是上司还是下面的老百姓,都称赞夏县令做事稳当,是个好官。

这些官吏们十分不解,这个不爱说话的老爷到底是怎么一个人。一天,有个胆大的县吏将这一疑问向夏子胜提了出来,夏子胜听后,呵呵一笑,说道:“圣人行道,心正而行端,做官作民都是一个道理,为官之道在于教民养民,为人之道贵在德行,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做起事情来就不会游泳偏颇,如此,又何必说那么多的话呢?”

我们可以将这位南县县令的话理解为对“执事敬”的最好注解,事实上,一如这位县令说的那样,行圣人之道又何必多言,“行”首在“知”,这是心灵净化,涵养提升的必然结果,由此,对人忠信而不诡诈,与人交往而不奸猾,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做事,与此相对,再多的话都不过是水中倒影,没有实际意义。

儒音凡录

不念旧恶:不计较过去的怨仇。《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儿子,孤竹君决定将王位传给叔齐。孤竹君死后,叔齐并没有继承王位,而是要把王位让给伯夷。伯夷为了不让叔齐为难,便逃走了,叔齐见此,也跟着逃走了。在路上,两人遇上了武王伐纣,便劝谏武王,臣子杀害君主是不仁义的行为,要武王停止伐纣,武王不听。等武王平定天下后,伯夷、叔齐就逃到了首阳山上,不食周栗,最后绝食而死。

人善自多福,无须求与拜

天已经黑了,女儿还没回家,爸爸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眼看快到八点了,这时传来了敲门声,女儿终于回来了。

妈妈生气地问道:“你上哪里去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女儿解释道:“是这样的,我在放学的路上碰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婆婆在路口边蹲着,看起来很可怜,于是我就带她过马路。”

“过马路要这么长时间吗?一看就是在撒谎!”妈妈还是很生气。

“妈妈,您听我说啊!我扶老婆婆过马路的时候,她说她和女儿走散了,回不了家。然后我就问她家住在哪里,她说住在木林小区。我又问她知道家里的电话吗,她说记不清楚了。没办法,我只好送她回家了,所以才回来这么晚。”

“是吗?可是她为什么不找别人呢,偏偏找你这个小孩子?”妈妈还是有点怀疑。

“她说她之前已经问了好几个人了,但是没有人愿意帮她,一看到她是盲人就转身走了。后来我就带着老婆婆坐公交车,把她送到家了。她女儿都急坏了,正打算报警呢。”

女儿正说着,家里的电话响了,爸爸接完电话,高兴地对女儿和妈妈说:“刚才老婆婆的女儿来电话了,说谢谢我们家女儿把她妈妈送回家,还说改天要上门来当面感谢呢。”

这个小女孩的行为其实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是正如她说的那样,在看到盲人的时候,别人却扭头走掉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许人一旦进入社会,被各种风气所染,失却了最本质的东西,而小小年纪的女孩心地纯净,还保存着一颗善良之心,这或许正是令人无奈的所在。

在牟宗三先生看来,我们想做个好人,想要“求得其所”。可是我们又怕自己过于良善而受人嘲弄,于是,人心蒙上了阴影,以至于见人有难而不帮、水漫双脚而无动,反倒是天天吃斋念佛,祈求自己平安一生,悲愁不来。不反省自己每日的所作所为,求诸他人口念“菩萨保佑”的却是满眼皆是,其心态如同鲨鱼在大快朵颐之后,希望自己不要成为人类的盘中餐一样。

在牟宗三先生看来,这样的人就是失掉了儒家所言的“道德相”,也与康德的“道德的应当”相去甚远。不管是道德相还是道德的应当,都是在强调生命的存在意义,按牟宗三先生所言,“善”是生命奋斗的形式,这里面包括善良的心性和善解人意的情感,这种情感向来是双向的,当你这样对人的时候,别人自然也会这样对你,当然,并非是因为想要别人以良善之心对自己,自己才以良善之心对他人,在牟先生看来,恰是一种“无条件的自觉”,就像开篇故事中的那个小女孩一样,不是为了图对方的回报而去帮助她,仅仅是出于善良的本性,去做在她看来能做且应当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