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牟宗三说儒
278500000023

第23章 于传统中探求当下正道 (1)

第四篇:儒学里的生活经

烦恼加身,乐趣日减,常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似乎这个时代的种种都让我们失望,不过,这一失望源于自身,还是在于别人呢?可能我们自己人格精神的日趋沦落才是一切的根本。禅说“诸孽在我”,儒家说,行人道,方为人情。牟宗三先生告诉我们,孽也好,人道也罢。都是一个方向,一种指引。于我们当下的生活,更有着切实的意义。

第十一章 于传统中探求当下正道 (1)

和为贵:少些埋怨,远离仇隙

牟宗三先生指出,“以和为贵”是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当中最为看中的一项品德,子有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是在强调这一品德。牟先生认为,“以和为贵”能够让我们少些埋怨,远离仇隙,是一种“制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让我们为达到一个共同目标放弃个人私益与成见,故此,众志成城大事可成。

曾国藩在家守孝期间,他的弟弟曾国荃与一乡绅发生了口角,对方说曾国藩是假道学,是想借着守孝的名义博取好名声,今后能做大官,曾国荃替哥哥气愤不已,与那乡绅大打出手,说他骂曾国藩是为了出名。

这件事传到曾国藩的耳朵里。此时,他正在书房看书,得知此事后,就让人叫来曾国荃,对他说:“心中痛快了?”

曾国荃气呼呼地回道:“不痛快,要不是你让我回来,我还得在那里骂他。”

曾国藩继续问道:“骂完之后,是否会心中痛快?”

曾国荃回道:“这种事,过个十天半个月我的气也消不了。”

“既然骂人时心中不快,骂人后还是心中不快,那骂来骂去有何意思?”见曾国荃不吭声,曾国藩继续说道:“况且,大家彼此为邻居,这世上的事,向来讲以和为贵,才能百业繁盛,而不至于生出邪念之心,为一时口快伤了和气,见面冷眼相对,背后诽谤诬陷,这日子我看也就没多大意思了。”

后来,曾国藩带着曾国荃向那个乡绅道歉,那个乡绅也说自己太过无礼,向曾家赔罪,两家和好如初。日后,曾国藩办团练,这个乡绅出力不小。

在曾国藩的处世之道中,“以和为贵”一直是他非常看重的一点,他日后成为清廷的“中兴之臣”,于这一点上得力不少。曾国藩所说的这番话,即使放在现在,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人们常说,相见容易,相处难,难就难在我们有各自的打算需要实现、各自的利益需要保护,于是难免斤斤计较。也正因为这样,一个会争执半天定不下方案,只为甲乙想如此,丙丁欲这般;一对夫妻吵闹多日,只为一个爱看喜剧,一个要观悲剧。旷日持久的相互对峙,消耗了彼此的精力,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企业无法快速发展,家庭难以幸福和睦。小到个人的安生立命,大到社会的和睦,无不因为争一己所需,人人不能包容,事事不能调和,以至于不能团结一致,犹如残破的蚁穴,被外力轻轻一挑即支离破碎。

牟宗三先生说,外国人遇事喜欢上法庭,唇枪舌剑,怒目圆睁,中国人遇事喜欢底下商量,求得共同能接受的办法来,这就是“以和为贵”。“以和为贵”不是圆滑的和稀泥,而是儒家讲的“和而不同”,“不同”是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主张,原则依旧坚持,信仰还是照旧,但是同时还要包容他人的坚持和信仰,并在这种包容中觅出一个基本的解决方案,照牟先生的话说,就是“仁德的境界”。每个人的人生经历、生活背景、成长环境都不尽相同,而人们能相处于社会、相爱于红毯、相交于友情,是因为彼此有共同的目标,既然如此,舍弃一己的私利与成见又有何妨呢?

唐朝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当时郭子仪被任命为朔方节度使,攻陷河东地区的战略重地静边军城,斩杀胡兵七千多,是“安史之乱”后唐朝首次大捷。日后,郭子仪大败史思明,又率兵攻入东都洛阳,陈兵于天津桥南,士庶欢呼,后又收复长安, 因军功卓著,郭子仪加封司徒,封代国公。

看到郭子仪一步步晋身显位,大太监鱼朝恩怕与己不利,于是不断进谗言于唐肃宗,说郭子仪意欲谋反,唐肃宗听后,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削夺了郭子仪的兵权,让他担任位高权微的官职。郭子仪欣然接受,没有任何怨言。听到这一消息,很多郭子仪的朋友部署纷纷为之不平,要上朝面圣,澄清事实,诛杀鱼朝恩。

郭子仪摇摇头,对他们说道:“现今国家危难之际,各路敌军尚未剿灭,如果这个时候,朝廷因为我的事,相互猜疑倾轧,这不是给了敌人可趁之机吗?外患未平而国家动乱,那我的罪过可就大了。我这么做,无非是不想让国家再出现无谓的争斗,一致平叛,这样我大唐才有希望。”

郭子仪之所以成为被后人景仰的一代名将,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不以个人沉浮而争执抱怨,他知道在国家危难之际,唯有内部团结,才能力挽狂澜于即倒,“内和”方能消除毫无意义的争斗,才能一致对外。

牟宗三先生有言,以和为贵是一条健康有为的道路,它并非工具,而是一种精神的超越。儒家说的“亦有和羹,既戒既平”真意也就在于此。

儒音凡录

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朝的一次叛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郭子仪:传说在他20岁的时候,在河东(今山西)服役,曾犯过军纪,按律处斩。在押赴刑场的途中被当时著名诗人李白发现。李白见他相貌非凡,凛然不惧的样子,甚感可惜。他认定此人将来一定会大有造化,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便以自己的官职担保,救下了这条年轻的性命。郭子仪果然不负所望,参加武举考试后,便获高等补左卫长史(皇帝禁军幕府中的幕僚长)之职。因屡立战功,多次被提升晋职。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

宽容是一种人生意境

净禅法师是永济寺的住持,是当地有名的高僧。有一次,净禅法师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椅子,顿时明白是有人借此越墙跑到寺外去了,此刻天色已黄昏,他感到越墙出去的人应该回来了,因为还要做晚课。净禅法师便搬走椅子,自己在墙下等候。

过了半个多时辰,外出的小沙弥爬上墙,当他跳到“椅子”上的时候,发觉有些不对劲,原先的椅子是硬的,而此刻的“椅子”却很柔软,很有弹性,似乎还有温度,小沙弥犹豫了一会,踩着椅子落到地上,定睛一看,这才发觉自己踩的“椅子”竟然是住持,他明白过来,原来是住持用脊梁来承接他。看来住持已经知道了自己翻墙出去的事。想到这里,小沙弥羞愧难当,慌忙离去。以后的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住持的发落,认为自己要么被赶出寺庙,要么就是被罚做苦活。

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净禅法师并没有像小沙弥想的那样做,依然如从前那般对待他。净禅法师的宽容之心让小沙弥从中获得了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一心向佛,再无杂念。通过刻苦修炼,佛法精进。几年后,当净禅法师圆寂之后,这个小沙弥成了永济寺的住持。

净禅法师以宽厚容纳之心让这个小沙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而抛诸一切杂念,专心修法,成就大德,在牟宗三先生看来,这就是“人心不至模糊的要理”。

牟宗三先生讲宽容,说它是一种“感化的过程”。我们原谅别人的过错,不是因为我们毫无原则的去容纳一切的“失德之举”,而是让对方在我们的宽宏大量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自觉的改正,唯如此,宽容才能起到儒家所倡导的“以言行来归化之”的作用。正因为“以言行来归化”,所以必先律己,方更能以平心容人,以直抱怨。牟先生认为这是一个人对自己基本的道德要求,“君子惠然肯来,定常高朋满座。”

我们面对的世界,万象迷离,诱惑太多,所以在很多时候,往往是选择过后才蓦然发现自己做错,或是所托非人,或是所言非是。有的是无意识的过错,有的则是一时的贪念所致,而有的人则是自身性格所致,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牟宗三先生将宽容归于“德性”的范畴,认为红尘中的人们常常以嘲弄的姿态来看别人犯错、出丑,甚至有的是“故设陷阱,令其着道”,上去一顿奚落,指责,以此达到自己内心的满足,所以牟先生说一个人能有容人之心、宽厚之意是十分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