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牟宗三说儒
278500000008

第8章 周易智慧,与时偕行的修身妙法 (2)

第一篇 第三章 周易智慧,与时偕行的修身妙法 (2)

林肯: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美国的肯塔基州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林肯的父亲曾经用积蓄购买了一块土地,但因富人陷害而被迫放弃所有权。1860年,林肯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最终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动静相宜,以互补求得共生

天地万物,此消彼长,交融共生,方能刚柔并济,仁义相待。生活中的种种大致也逃脱不了这样的“二元”模式——有悲伤就有欢乐,有离别就有相聚,有缠绵悱恻就有冷眼相对。有九曲十八弯就有宽阔大直道。这种相持而不对立,包容而不胡绕的思想表现在《周易》里,就是 “共通共融”。牟宗三先生认为, “共通共融”的要点在于“通融”,而“共”字则是一个动词,说明凡事所成不在单一的刚健,持重或是强势上,而在于“辅万物之自然而有所为”。这里的“自然”指的就是动静相宜,以彼此互补的方式而达成圆满。

有一个探险家,只身到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他雇用了一群当地人作为向导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丛林深处前行。

当地人的身上虽然背负笨重的器材及行李,但仍健步如飞。而探险家却总是喊着需要休息,让所有人停下来等候他。

日子一天天在赶路中過去,探险家虽然体力跟不上,但也希望能早点到达目的地。

到了第四天,探险家一早醒來,便立即催促那群土著打点行李,准备上路。不料領导土著的翻译人员却拒绝行动,令探险家为之恼怒不已。经过详细的沟通,探险家终于了解,这群土著自古以来便流传著一项神秘的习俗,在赶路時,皆会竭尽所能地拼命向前冲,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

探险家对于这项习俗好奇不已,询问翻译的向导,为什么在他们的族群中,会留下这么耐人寻味的休息方式。向导很庄严地回答探险家的问题,道:“那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我们赶了三天路的疲惫身体。”

探险家听了向导的解释,心中似有所悟,沉思片刻后,探险家面露微笑。此刻,他认识到这是他此次探险当中最好的一份收获。

人生如行船,遇平缓而疾进,遇险滩而缓动,无论是生命的过程还是工作的节奏,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才合乎规律,过动则犹如紧绷的琴弦,玉指一拨便戛然崩断;过静则有如死水一潭,停滞僵硬活力全无。故事中的探险家,为了一探古迹,实现自己的夙愿,马不停蹄的赶往印加古迹,正是这种“过动”的体现。但是途中因为体力不支,隔三差五的休息,在别人的等待中空耗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到头来也是得不偿失。

孙子兵法里说: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讲求的也是一种动静互补的人生智慧,与《周易》所言的“太极生两仪”有相同的妙趣。一如当代大画家黄宾虹所说:“纵游山水间,既要有天马腾空之劲,也要有老僧补纳之沉静。”

正因如此,所谓“以静制动”或“以动制动”不过是一时的应对之策,终究成就不了“生生不息”的生命进程。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不知浮云之快哉,忙着拨拉自己小算盘的人,又如何能体会畅快的现世趣味?

正因动静不能相互替代,互为补充才是最高境界,牟宗三将“互补”称之为体与气的相融并存。体是存在之本,气是一种心灵的开悟。

常言道: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动静互补不光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生命形态,犹如登高望远山,涉水知深浅,看到平时不易看清的事物的面目,悟到平常不易悟到的哲理。

一日,一位居士来到朋友家中做客,午饭后,朋友带这位居士去后院池塘观赏金鱼。

只见水中鱼儿或浅游于假山之间,或聚集于花草当中,模样怡人,令人心情舒畅。

朋友对居士说:“这些鱼性情温和,不急不躁,即使游动起来,也是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啊,安静而不张扬,在不温不火中享受生活,这也是我追求的人生。”

居士看了看朋友,笑道:“宁静致远,安详人生固然是好,但是这样的生活情趣是否有些单调呢?只求静,不求动,就好像一只在温水中畅游的青蛙,随着水温越来越高,它的生命也到了尽头。”

听罢居士的一席话,朋友凝神静思,若有所悟。

居士的话透出一个朴素的道理:对于生命来说,静是积蓄,动是发挥。更重要的,静还是一种过滤,它可以把你行动和思想中的杂质滤去,使你获得一种坦然明朗的心境,使你排除干扰专心致志地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人生犹如舞台,动好比在台前表演,静好比在台后准备,静动交错互为前提方可演好人生之戏,方可谋大事业成大气候。此方是动静相宜,互补共生的关键所在。

儒音凡录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出自《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指未出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公元前515至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现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内在:宽广心胸容物纳人

说到内在,牟宗三先生用了《周易》里的一句话“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寂然不动,在牟宗三先生看来,就是人格力量的无限。牟先生说:“我们平常讲人格的力量,首先在于自我的修行,这个修行照着儒家来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他看来,儒家讲的“寂然不动”并非生硬的教化,而是一种自我修养的体现,继而发散于外人。

故此,所谓内在,更多的是心胸的宽广和容纳,去伪存真,去虚求实,自省、自警、自励,养浩然正气而“达至诸人”。倘若目光短视,心胸狭窄,又何来“大德不逾闲”、“以直报怨”抑或“三思而后行”?不说完善众人,即便是自己,也必将是碌碌无为,遭人唾弃,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的便是这个缘由。

古代有个叫张崇的人,年轻的时候在山坡上放牛,没多久张崇便不知不觉的打起盹来。这时,他被一声牛叫惊醒,他看到自己的邻居蹑手蹑脚地抓起缰绳,把自己家的牛牵走了。

张崇并没有马上喊叫起来,他很了解这个邻居的情况,由于家里贫困,邻居家已经很久没吃上肉了。张崇从地上起来,不动声色的跟在邻居的后面。

到了邻居家后,张崇看到邻居正在磨刀,看样子是要宰牛。此时,邻居发现张崇立在一旁,顿时满脸羞愧,拿刀的手不知往哪里放。张崇并没有责怪邻居,而是对他说了一个故事。

原来,张崇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一次,他跑到一户人家的地里,偷了一个西瓜,主人发现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从地里又拿来节西瓜给张崇吃,临走还让他捎上几个。

过了十几年,张崇在京城当了官,经常对手下人讲起这两个故事,说:“我用我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对方,这要比责骂杀头有用的多,如果天下人都这么做,那么我们就能看到太平之世了。”

张崇通过自我品质的完善,继而影响了更多人“修养内在”,心思旷达而不计较,知错改之而不掩饰,与人交往信义为重,牟宗三说,这就是中国人的大智。大智不是用来统驭人的,而是引导人去做“仁”的事情,这个“仁”就是《周易》说的“通天下”。

通天下的要点关键在于“通自我”,即儒家所言:为人于忠,交友为信,学而习之。这依然需要宽广容纳的心胸和远大执著的目光,否则又哪来“一日三省吾身”的自我勉励?又何来“不如回”的清醒认识?

朝廷里有位高官这日在家中宴请宾朋,酒过三巡之后,高官向一旁的悬云观道士请教道:

“怎样才能提高一个人的修养?”

“从最根本做起。”

“愿闻其详。”

“在你对别人求全责备的时候,想想自己是不是已经做到了,在指出别人不对的时候,看看自己是不是做正确了。所谓‘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便是此理。”

道士之言说出了最简单也最明了的为人之道,不在于对别人如何,而是在于自己能否如何。内在的品质一如清水,在洗涤自己身心的同时,也势必会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清新夺目。

道家说,要想提起,必先放下,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儒家的中心思想则在于立人达人,要想达人,先要立人。立人对自身而言,就是去雕饰存天然,保一份纯真去一种邪思,唯有如此 人生才能在风雨吹袭中立住其清晰的倒影,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和生命的引导者。

儒音凡录

大德不逾闲:出自《论语·子张》一篇。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其意为:在原则性问题上要立场鲜明,但在小节上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道士:道士之名源于战国、秦汉时的方术之士。道教创立之后,道士则专指从道修行的道教神职教徒。隋唐前后道士,习惯上男称道士、黄冠;女称女冠、女真。较晚至今,则分别称男、女道士为乾道和坤道。南北朝时代奉道之士增多,对在家修持的人,称为“火居道士”,以区别出家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