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2787100000018

第18章 北大送给你的"自我完善"指南(2)

在父亲的教育下,张岱年从小便会在睡觉前,熄灯沉思几个小时,渐渐养成了细致思考的习惯。尤其是对自己的了解,张岱年可以说是十分明晰。

在他年轻的时候,兄长张申府是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在政治方面很有建树,张申府引领了张岱年,希望张岱年能在文化、政治层面上吸取更多的经验。不过,张岱年明确自己的钟爱,他明白,自己喜欢哲学,善于思考的他有"思天地万物之本原"的能力。因此,他从少年时代开始便迈进了哲学殿堂。

192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虽然学的是教育系,不过张岱年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在读书的时候,他一边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一边埋头苦学和哲学相关的书籍。在大学期间,他研读了英国新实在论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以及西方哲学等,在张申府的引导下,张岱年吸收了兄长"列宁、罗素和孔子,三流合一"的主张,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说。

张岱年"文化综合创新"论的提出,对中国哲学实现古今转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到了北大任教之后,他继续发扬自己善于思考的特点,将自己对哲学思维的体悟传授给北大学子。他认为,中国哲学长于体悟和短语逻辑分析,重观察而忽略了论证,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引入英国实在论哲学,用其逻辑分析上的优势,弥补中国哲学的短板,就能进一步优化中国现代哲学体系。

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将唯物论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有机集合起来,建立了自己的具有综合性的哲学体系,成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创立自己体系的哲学家。

其实,张岱年年轻的时候和所有中国哲学家一样,是善于思考,重在体悟的。但是,正因为他对哲学有着难以取代的执着和坚持,他便在深入思考的传统基础上,发扬自己与时俱进的优势,主张知行合一,让思想理论和生活实践融为一体,用毕生的努力坚持走这样一条道路,最终成为了哲学领域的大师。他编写的《中国哲学大纲》,以中国本土哲学为经,以现代思维发展为纬,成为了中国近代哲学的创新先例。

正如我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一样,仅仅专注于一门专业,擅长某一个领域,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懂得将自己的优势发扬光大,不断强化,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良,才能让自己的特长更加突出。

要明白,有优势而不懂得扬长避短,就和完全没有优势差不多。所以,我们要想在人生赛跑中不落后,就要懂得挖掘自身的优势,塑造自己的"不可取代性"。

北大行动指南:

1.选要选得好,还要选得对

人生中,每一个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你有什么样的选择,就会进入什么样的生涯、成就什么样的人生。你今天的现状可能是你十年前选择的结果,而你今天的选择也将决定你十年后的人生状况。总而言之,选择什么样的方向,你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空间。

因此,我们面对人生的选择,尤其是涉及个人专业发展领域的层面,不仅要选得好,还要选得对。何为"选得好"?用最直接的话说,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大三大四阶段就开始复习公务员考试,因为他们希望得到公务员的"铁饭碗",这是一种对好职业、好生活的选择;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公务员,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拥有这个"铁饭碗"。选择了做工精细、质量上乘的衣服,不代表就合身。

所以,在选择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看着前途和收入,我们还得看看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职业就如衣服,再好的面料,不合身也是徒然的,与此相比,我们何不找一件合身的衣服来穿呢?

2.边走边修正,选择不等于签了"生死状"

"选择"对于我们个人来讲,是一个漫长而连续的过程,我们会在漫长的人生中面对不同的选择,并非一个选择一定要蛮干到底才是成功。在起步之初或者遭遇困境的时候,个人的选择余地非常狭小,并不能完全自主地做出决定,很多时候只能一条大道边走边看。但是,当在职场上累积到一定的经验之后,我们的人际关系会广一点,经验丰富一点,技能方面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这时,你就会发现,在人生的路上会不时出现一些分岔口,给你重新选择的机会。

北大思考题:

数学系的课堂上,教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什么东西在倒立之后会增加它的一半?

数学系的学生都知道,那就是数字"6"。

教授为啥要这么问呢?

他是希望大家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善于发挥,换个角度看自己,你的价值就能翻倍。

人生剧本由你写,演好每一个角色

北大箴言:

在时间中做了长长旅行的人,正如犁过无数次冬天荒地的农夫,即在到处是青青之痕了的春天,也不能对大地唤起一个繁荣的感觉。

--何其芳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你的特长是什么,只要你在这个领域确实学有所成,就一定能利用你在这个领域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尤其是在经历过人生长跑以后,原来所学的专业热门也好,冷门也罢,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冷暖浮沉。为此,我们更加应该秉持自己的独特优势,保持自己的特色。

因为,人生如戏,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部剧本,不过,撰写这个剧本的人,正是我们自己,要当好每一场戏的编剧,演好每一个角色,是不容易的。从编写到演绎,我们都需要深思熟虑、认真琢磨,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桥段,扮演好适合自己的角色,还得让每一幕都有血有肉、有骨有架。

因此,我们首先要学会不甘心,永远追求更好,其次还需要细心、认真、踏实地钻研好一个个适合我们的人物角色。

何其芳是北大哲学系毕业的"汉园三诗人"之一,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及著名的言情写手,更加是《红楼梦》研究的忠实拥趸。

说起何其芳,大家或许会想到很多,很多人会觉得何其芳是一位文学大师,他的一部散文集《画梦录》惊醒多少人的觉悟,他的一部诗集《预言》诉说着多少震撼人心。不过,单纯从学术成就上看何其芳,还不是很全面,在很多老同志的眼中,何其芳就是一个"固执己见"、爱书如命的"老书虫"。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何其芳的一生,不过是努力将自己的角色演绎好罢了。

从个人生活上看,何其芳的角色是一个"老书虫",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一生难改嗜书癖,百事无成徒赋诗""喜看图书陈四壁,早知粪土古诸侯",即使"大泽名山空入梦",也要"薄衣菲食为收书"。

这说得一点都不为过,何其芳不是说说就罢了,他是实打实地将自己爱书的性格发挥到了极致。那时候,何其芳住在东单,距离王府井不远,当时王府井的旧书店很多,每到周末,何其芳就会逛旧书店,临近天黑的时候,总会拉着一大平板车的旧书回家。

何其芳此时是文学所所长,他除了给自己买书,还会给文学所采购各种各样的民间书籍。由于何其芳买书的次数和数量都多,所以他用车搬书的事件便成为文学所里的美谈。文学所里面的老学者们嘴皮上笑话何其芳,其实,内心里却钦佩何其芳这种爱书如命,一天不看书,浑身不舒服的求学态度。

除了对书的执着,何其芳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也将应扮演的角色演绎得非常到位,他将自己的坚持和客观判断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一次,文学所开主题会议,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会议,不是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开会那么简单。事情发生在1961年,那是文学所第一次以"所"的规模展开民间文学主题学术会议。由于新中国成立12年,当时全中国整体左倾,也就是极端推崇劳动人民的年代。对此,在"交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写作经验"的主题下,不少文学所的老同志闻到了政治风向,纷纷推崇以民间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史主导地位的立场。可以说,在当时,谁反对这个立场,就很可能会被质疑是违反"劳动人民立场"。

当时何其芳是所长,自然要由他做总结。不过他的总结稿是事先写好了的,说实在的,当时会议上过度左倾的后果是他所始料不及的。他在会上没有立即表态,也没有做会议总结。相反,他听取大家意见后,连夜修改了自己的总结报告。

大家一定以为他是跟随左风,调整了总结吧?不对,作为文学所所长,作为中国学术界的文化人,他首先是一名学术研究者,他坚持演绎好自己的角色。因此,他没有跟风,在认真听取报告后,针对其他同志提出的要点,他一一细致分析,最终针对会议上提出的内容,逐个地提出了"反对"的原因。何其芳认为,政治风向是一回事,但是,对于中国民间文学发展而言,何其芳必须要坚守的一个观念是:什么是对文学发展有利的;而非什么是最对政府领导层口味的。因此,他不随波逐流,以一位仙风傲骨的文人角色,反对民间文学主体论,坚持以古典文化为主导,希望借此将中国文学推向一个更高层次的领域。

为此,何其芳在文学所老一辈的心目中落下了"固执己见,不顾后果"的形象。但是何其芳始终坚守自己的角色,坚守自己的立场。

人生就是这样,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环境下演绎着不同的角色,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高低之别,关键是我们要基于自身立场去演好,时刻以自己的坚持为尺度,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判断自己的思想行为,要懂得坚守,也要懂得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