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北大人就像是主角,承担着主角的角色,普通人也可以努力做好自己,将配角演得到位、精彩。当然,还有一些不甘心当配角的普通人,最终凭借努力成为了人生的主角。
北大行动指南:
1.人生是条河,深浅都要过
在电视剧中,我们能看到不同的角色,看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其实,我们的人生也一样,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像电影、电视剧一样,主角总是要经历磨难,才能拨云见日的。
我们都该向北大人学习,在他们的观念中,人生就该是精彩绝伦的,为此付出再多也值得。"人生是条河,深浅都要过",这是北大人的信条,无论是顺境逆境,都是人生,该走的路始终要走,要过的坎儿始终要过。需知道,无论你喜欢不喜欢,人生这出戏都要自己来演,无法逃避。你要做的是以勇气和毅力作为笔,努力地书写、设计好接下来的场次,让身为主角的你把戏演得更加精彩。
2.不满意,就改写吧
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规划方案,哪怕是一些没有专业技能的人,都能够获取成功,更何况专业人才呢?因此,目前的境遇真的不是问题,关键是你如何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成为你发展的基石,并且懂得不时整理自身的经验和人脉,根据自己目前拥有的资源不断去调整和积累,职业之路自然会越走越宽。
如果你对目前的工作、生活不满意,不要忍耐,因为年轻就是资本,我们有资格去改写未来。即便是北大才子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一旦发现人生的剧本并没有按照想象中的样子进行,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橡皮,涂改掉曾经,重新写上未来。
北大思考题:
教授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某富翁的左右邻居都养狗,一到晚上,这两条狗就吠叫不停。无法忍受这种折磨的富翁,便拿出搬家费100万元,希望左右邻居搬走。的确,两个邻居是连狗一起搬家了,但是一到夜晚,富翁还是可以听到了完全相同的狗吠声。这是为什么?
学生们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教授笑了笑说:因为这两位邻居互相交换了住屋。
这明显是换汤不换药嘛。确实是,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地位,不过,当你觉得不满意,一定要努力去改变,而不能像故事中的主人翁那样,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应该在哪里。
"不卑不亢"和"谦卑自牧"永远依存
北大箴言: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未改易。
--陈寅恪
所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道理,我们在孩童时期就已经懂了,可是,真正落到实处的人不多,因为,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朝着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要么是过于自大自负,要么是过于自卑。
其实,无论是哪个方向都是不对的。
所谓"不卑不亢"表现在当我们的人生处于下风时,如何保持一种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如果面对人生逆境总是灰心丧气,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从此一蹶不振。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女企业家路过街头,看到一位抱着一篮苹果行乞的小妹妹。小妹妹可怜兮兮地望着她,希望女企业家能施舍一点钱。女企业家也这样做了,她给了小妹妹10块钱。正当小女孩兴高采烈的时候,女企业家向她索要了一个已经开始腐烂的苹果。
小女孩十分不解,这些苹果都是她从市场里面捡回来的,是水果摊店主已经不要的苹果,她原本打算拿回家给妈妈吃的,为什么这个抠门的阿姨连这个也不放过呢?
女企业家笑了笑说:"我不是想抢夺你的苹果,我是希望你明白,你不是在行乞,你是在做买卖。我给你钱,你给我苹果,这是买卖,你和我是平等的,你不是在求我施舍。"
听到女企业家的话之后,小女孩的自卑没有了,她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首先不是别人将自己看成是乞丐,而是自己当自己是乞丐、自己不争气罢了。
此后,小女孩努力地干活,咬紧牙关地生活,十年后,她也成为了一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
我们要明白,人生在世,无论自己的地位高低、能力强弱,首先要抬起头来,正视前方,做到不卑不亢。落后者不自卑,领先者不自满,把握好"不卑不亢"的天平,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如果你有幸进入北大学习,就会发现那里的学生并没有傲人的一面,反而平和可亲,而他们在权威面前,也从来不表现出自卑的心理。这就是北大人,不卑不亢,谦卑自牧。
在清华的百年历史上,有四位伟大的哲学大师--陈三立、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他们被称为"清末四公子",其中的陈三立就是陈寅恪的父亲。有一位大师做自己的父亲,陈寅恪从小便养成了细致求学、善于思索的好习性。加上陈家世代名门,祖父陈宝箴曾经是湖南巡抚,学识超卓,所以,陈寅恪可以说是出身名门,条件优越。
在陈寅恪还小的时候,家人便早早将他送进南京最有名的书塾上课。他从几岁起就开始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哲学名著、诸子百家,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少年。
此外,家庭环境的宽裕,使得他13岁就可以和兄长一起到日本留学。不过,陈寅恪不是以公子哥儿的学习态度学,而是稳扎稳打型。他知道,祖辈兄长们的成就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自己学到的,才能算是自己的囊中物。所以,在1904年,陈寅恪提前从日本回国,进入上海复旦公学学习,他一点留洋学生的架子都没有,比很多苦苦钻研的学子还要认真。终于,六年之后,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公费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的机会,随后更转战瑞士苏黎世大学深造。
到了1912年,他从德国回到中国。此时,他已经是名精通多国语言、对多国文化有深入了解的有为青年了。在别人眼中,羡慕他还来不及呢,但陈寅恪并没有自满,他总觉得自己还是学识不足,于是在中国短暂停留了一年后,他又在23岁那年远赴法国巴黎大学,继续深造。
前前后后留学了13年,陈寅恪的足迹遍布美洲、欧洲。到了1925年,他正式归国。陈寅恪精通英、法、德、俄、日、拉美、希腊等多国语言,除此之外,连中国少数民族的满、蒙、藏、梵语系,他都个个精通,并且博览马克思、佛洛伊德等多种西方流行学说,成为中国有史以来唯一一位称得上学兼中外的"通识之士"。
对此,陈寅恪并没有骄傲自满,回国之后,他依旧孜孜不倦地学习。
后来,在梁启超的推荐下,陈寅恪到了清华大学任教,兼北京大学的教授。陈寅恪总是教导自己的学生,学位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我们人生在世就是为了学知识,不要因为进入了高等学府而骄傲,也不要为获取到什么样的学位而自满。其实,若两三年时间里都被一个研究专题捆绑住,过度追求学位的虚荣,就会没有时间学习其他知识了。因此,他总是告诫学生,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要骄傲自满,不要自我满足,让自己永远孜孜不倦地吸收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陈寅恪成为了"公子的公子,教授的教授",就是这种不断求学的态度使然的。诚如我们的人生,一时的成就、半会的虚荣,容易使我们产生成就感。不过,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容易被迷惑,如果被困在这种表象中不思进取,我们则会停步不前,甚至落后于人。
因此,无论你的先天条件如何,也不论你目前的成就如何,懂得继续努力,不断追求,不骄傲,不自卑,时刻保持追求态度的人,才会最终成功。
北大行动指南:
1.不要自负,不要自大,要有自知之明
从北大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伟大的一面。不要自狂自大,目中无人,而是应认真正确地了解自己的实力,既不自负也不自卑。要学会全面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对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管多么大,对于事业来讲,都不过是一枝一叶而已。在人们惊叹牛顿取得的成就时,牛顿却认为自己不过是在科学的海洋里拾到了几个贝壳而已。谦虚的人总是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认识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向别人学习优点,还要懂得尊重别人,运用集体的智慧为自己的事业成功创造便利条件。
2.谦卑自牧,不等于自卑
骄傲让人脱离群众,不知道自己多少斤两,故步自封,就如清朝闭关锁国一样,断送了大好江山。同时也要注意,谦虚不是自卑,自卑是指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从而过分低估了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不过别人,这在北大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北大人很清楚,经常这样想很容易打击到自己的积极性,导致自甘堕落。可见,骄傲自负和自卑是两个极端,并且都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定律。骄傲与自卑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一个不卑不亢的人一定会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北大思考题:
教授给大家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小高与教授夫妻两一起出国旅行,他们三人来到了完全陌生的国度。由于语言不通,教授和他的妻子显得不知所措。而小高未感受丝毫不便,仿佛仍在自己的国家中,这是什么道理呢?
大家都不明白。待大家思考了好一阵子,做出了诸多猜想之后,教授揭开谜团了:因为,小高是一名婴儿。
教授希望学生们知道,原始的、自我的、初生的感官才是最好的。我们不对自己加入虚荣、骄傲、自卑等思维,时刻让自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想哭的时候哭,想笑的时候笑,永远保持好奇,那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