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领导面对这种情况往往不知如何是好,想惩一儆百看却又怕犯了众怒,如此犹豫不决,反而有姑息养奸之嫌?选如果有一件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是小张的过错,同事认为经理应该会对他发相当大的脾气,然而经理却只是让他以后小心点便原谅了他的过错,为此大家颇感失望。“前有车,后有辙。”再有员工出现过错时,也就无法批评他了。渐渐地你的刀口越来越钝,最后你会落得谁也不敢骂的下场,而无法继续领导下属。所以在需要批评时,就必须大声地批评才行。
在众人面前批评某位下属,其他的下属亦会引以为诫。此即所谓的“惩一儆百”。其意并非真的处罚一百人,而是藉由处置一人来使他人反省。
该红脸时不妨红脸,该白脸的时候,也不防扮扮白脸,让下属看看你的不可触犯的一面。
面对那些实在难以管教的下属,作为主管必须当机立断,该解雇就解雇!
不会批评
批评当然不是管人的最好办法,但是,一个从不批评人的主管就会让下属觉得他没有脾气,好欺负;一个批评人不讲技巧的主管也难以让员工信服。老实的主管做惯了老好人,他们不是不习惯批评下属,就是不会批评下属。
批评的方式有各种形态:有像下大雨似地怒骂对方,也有像下梅雨般很有耐心地责骂对方。批评的形态也各有特色,也因各人性格而有所差异。
很多主管主张批评时要冷静,千万不可意气用事。但是能够达到此境界的人并不多。上司因为生气、发怒才会批评下属,也正因如此才会产生爆发力。监督与指导是需要冷静与理智的。也有人认为若下属反省自己的失败,即不需责怪他;反之,若下属毫无反省之意时,才需要责骂。
事实并非这样,若你批评未达成任务的下属,他必不会重蹈覆辙。有时下属会觉得将被批评,甚至抱持“期待”的心理。但是,此时你却未予以批评,只是温和地叮嘱他,则你的下属会深觉“期待”落空而不满足。觉得上司的反应令人不愉快,事后还留下疙瘩,反而更讨厌。若被上司痛骂一顿,一切也就过去了。因此,该批评时,最好顺应下属的“期待”。
如果你突然对一位并不认为自己失败的下属大声批评,恐怕会令对方一头雾水。如果下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批评,则此行为便毫无意义。如不能对下属说明批评的原因,只会令他垂头丧气。对于不明了失败原因的人必须详细地指导他。
老实的主管并不擅长批评下属,他们颇为在意的反倒是下属的情绪。他们认为毫不留情地批评下属是不好的,若批评无法使对方完全理解,那批评就毫无意义,如你一边批评,一边在意下属的反应,只会被下属看轻。此即所谓的“虚假的批评游戏”,当然不算是批评。有位主管向上司报告:“我已经训斥过他了,他本人也在反省。”而那位被批评的下属却对他人说:“我给科长面子,倾听他的埋怨。他好高兴啊!这时你再如何发挥惊人的才干,也来不及了。
有人认为:在大声且一气呵成地批评下属后,要像狂风过后的万里晴空一样,不可拖泥带水。然而这种方式却也容易失去批评的意义。原因在于被批评的人,刚开始通常“听”得进去,但往往不消五分钟,他就会表现出不在乎的态度,刚刚才被责怪的事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而批评的人也宛如狂风过境似地瞬间便了无痕迹。由于下属本身并不感到愧疚,因此同样的错误很可能重复出现。对待这种下属,必须采取紧迫盯人的方法。即使批评他“听好!不能再失败了”,“你应该为那些收拾善后的人想想看”,“你应当好好地反省反省”这类令人感到厌烦的话亦无妨。
老实的主管做惯了老好人,他们不是不习惯批评下属,就是不会批评下属。
没有一点儿领导架子
做主管,平易近人固然是好事,也有人会说你好接触,没有领导架子,但是,如果你什么时候都不会端起架子,做出个领导的样子,而总是跟下属称兄道弟,那你的威信也就无影无踪了。
与下属打成一片和作为下属的一员,两者之间的界线是很鲜明的。模糊自己与下属之间的角色总归是不恰当的,而体贴、关心下属则永远正确。
主管跟员工在一起时,要适当表现自己的“身份”,在办公室里与员工相处,别人应该一眼就能瞧出,谁是员工,谁是领导。如果你不能表现出这一点,给人的印象就可能正好相反,那么,你这个领导就是失败的。
你虽然不必过于矜持,但要让你的员工起码意识到,你是领导。这样,即使是活泼、轻佻的员工也不至于去拍你的肩膀,或拿你的缺点肆意开玩笑。他在你面前会小心谨慎,会看你的脸色行事,当你们一起离开办公室时,他会恭恭敬敬地把门打开,让你先行。
主管要保持自己的威严,在无形中造成员工对你的尊敬之意,会为你的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员工会处处——至少在表面上尊重你的意见,当他们执行任务有困难时,会与你商量,而不会自作主张,自行其事。
行为有时比语言更重要,领导者的身份权威,很多往往不是由语言,而是由行为表现出来的,聪明的领导者尤其如此。
你虽然不必过于矜持,但要让你的员工起码意识到,你是领导。
把手下当手足
我们通常用“手足情深”来形容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但是绝不能用它来形容上司和下属之间亲密的感情,作为领导更不能在工作中实践,视手下如手足——否则,必将上下不分,一塌糊涂!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主管虽然要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也要注意保持心理距离,避免在工作中丧失原则。
老实的主管应该记住:和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
“下属”的原义又是什么?简单地说,下属是你的后辈,也是工作岗位上的伙伴。下属听从你的命令,并且支援你。 有的上司将优秀的下属视为自己的手足。
老实的主管通常会把自己欣赏的下属视为自己的弟妹,他们不知道,把手下当手足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这样的关系非常脆弱,因为他们可能会由于某件事(不管是公事或私事)有些许磨擦,进而演变成互揭疮疤的窘况。
作为主管,“爱”下属一定要适度、适节,不要超出同事关系。
老实的主管通常会把自己欣赏的下属视为自己的弟妹,他们不知道,把手下当手足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朝令夕改
老实的主管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朝令夕改,言行不一,失信于下属。这样的主管,无论多么有能力,也无法管好他的下属。我们都知道“朝三暮四”的寓言,那是主人耍弄猴子的游戏。但是主管千万不能用这种办法得过且过,否则会失信于众,难以开展工作。
人无信则不立,作为主管更是如此。作为一个领导,他的信誉甚至比他的能力更重要——有能力但没有信誉的领导,下属不会服从;没有能力但是有信誉的领导,下属则会俯首听令。
如果主管喜欢朝令夕改,或者不承认曾下达过的命令,会给下属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他们将不敢做出任何个人判断,事事征求上司的同意,甚至要其签名证实,效率自然会降低。
从心理学上分析,守信的重要性在于它关系到下属对领导者的期望。领导者一言即出,承诺了一件事,下属即对领导产生了期望。如果承诺不能兑现,下属便会厌恶,随之领导者也就失去了影响力。因此,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亚当斯密曾说过,关系到一个人未来前途的许诺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它将在多年中被一字一句地牢牢记住。因此,主管绝不要应允任何自己不能兑现的事,并确实使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你是这样一个人:不放空炮,从不许诺任何不能兑现的事。
所以,作为一个主管,无论如何也不能失信于自己的下属。
老实的主管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朝令夕改,言行不一,失信于下属。
气量狭小
古时候一个宰相请理发师理发。理发师给宰相修到一半时,也许是过分紧张,不小心把宰相的眉毛给刮掉了。唉呀!不得了了,理发师暗暗叫苦。他顿时惊恐万分,深知宰相必然会怪罪下来——如果那样,自己可吃不了兜着走呀!
理发师是个常在江湖上行走的人,深知人之一般心理:盛赞之下无怒气消。他情急智生,猛然醒悟!连忙停下剃刀,故意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仿佛要把宰相的五脏六腑看个透似的。
宰相见他这模样,感到莫名其妙。迷惑不解地问道:“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为什么呢?”
理发师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解释说:“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大人的肚皮并不大,怎么能撑船呢?”宰相一听理发师这么说,哈哈大笑:“那是宰相的气量最大,对一些小事情,都能容忍,从不计较的。”
理发师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相爷的眉毛刮掉了!相爷气量大,请千万恕罪。”
宰相一听啼笑皆非:眉毛给刮掉了,叫我今后怎么见人呢?不禁勃然大怒,正要发作,但又冷静一想:自己刚讲过宰相气量最大,怎能为这小事,给他治罪呢?
于是,宰相便豁达温和地说:“无妨,且去把笔拿来,把眉毛画上就是了。”
一个有涵养的领导者应该风度翩翩地去处理下属的错误,而不是动辄便以“一棍子打死”来确立威信。即使你是对的,别人绝对是错的,不也会因让别人丢尽脸而毁了他的自尊。法国一位传奇性作家给了最准确的诠释“我们没有权利去做或说任何事以贬低一个人的自尊。重要的并不是我觉得他怎么样,而是他觉得他自己如何,伤害别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
一个有涵养的领导者应该风度翩翩地去处理下属的错误,而不是动辄便以“一棍子打死”来确立威信。
轻易承诺
聪明的主管绝不会在事情尚未完全确定之前,轻易做出任何承诺。一个不能实现的承诺对失望者来说是一大蹂躏,这是管理人员绝不能犯的过错。老实的主管应该铭记:除非有完全的权力,否则绝不承诺。
生活中,老实的主管喜欢顺口答应别人事情,而事实上却无法做到,这就叫做“空头支票”。
身为一个主管,避免轻易承诺的行为非常重要。有些刚上任的主管,由于过分相信自己实力,很轻易地就会答应下属:“……过些时候我可以给你。”然而往往却做不到。这样很容易就在下属心中留下一个“不守信用”的印象。因此,对于一个主管而言,空头支票绝不能开,一是因为它失去章法,二是因为失信于人。
很多时候,当主管听到下属请求时,往往认为事情颇易实现,便一口答允,而不详加考虑各种情况。事后,由于情况变化,或本身判断错误,以致发生执行上的困难,而失信于下属。此时,惟一的解决之道即是——道歉,真诚的请求下属原谅。如此,下属必能释怀。可惜,大半主管都不愿意认错,而佯装不知道,因此下属不信任这样的主管是有理由的。
事实上,凡是那些喜欢开空头支票的主管、上司,结果无一例外是众叛亲离!
生活中,老实的主管喜欢顺口答应别人事情,而事实上却无法做到,这就叫做“空头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