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老黄历
2792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古代文化(8)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化 (8)

在我国古代人们信奉的众多神灵中,灶神在民间的地位是最高的。民谚曰:“三祭灶,四扫屋……”即指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一说二十四)祭祀灶神。灶神,是由原始的火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祇崇拜。在原始人氏族群居的生活中,那一堆永不熄灭之火便是他们的灶,因而在原始人那里,火神与灶神是一致的。不过,自灶神产生之日起,其职掌便与火或灶火毫无关系,他是天帝派驻各家的监察大员,是一家之长,负责监督一家老小的善恶功过,定期上报天庭,因而得到一般老百姓的顶礼膜拜。

所以,人们如果要祈福禳灾,便要对灶王爷恭恭敬敬,如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大喊、唱歌,不得将污脏之物送入灶内燃烧,等等,名目繁多。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要升天报告一年的情况时,人们还要为灶王爷摆上供品,这就是所谓的祭灶。祭灶时,麦芽糖和酒是必不可少的,酒是为了让灶王爷喝得忘乎所以,晕头转向,而麦芽糖又甜又粘,把它糊在灶神嘴上,一来灶神嘴吃甜了,就不好再恶言恶语,只能说好话,二来麦芽糖粘住嘴巴,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口。宋代范成大《祭灶诗》即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猪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这哪里是祭灶,分明是向灶神送礼行贿。

关于灶神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之一便是和朱元璋有关的传说。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天,朱元璋的母亲正在做饭,突然一只喜鹊飞进屋来,叫道:“朱家天下万万年!朱家天下万万年!”朱母生气道:“什么万万年,不要开我们的玩笑。我看哪,有个二百七十六年就不错了。”朱母一边说,一边生气地用勺子敲打灶台,以赶走喜鹊。这时,被朱母敲得鼻青脸肿的灶神现身了。他无奈地对朱母说:“朱大妈呀,老天爷让你们朱家天下万万年就是万万年了嘛,你为什么要生气呢?现在好了,你说二百七十六年就只有二百七十六年了。”后来,明朝果然只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

农神

农业的祭神活动源远流长,所祀之神可谓名目繁多。在山西几乎无村不建土地庙,无家不供天地爷,无处不塑龙王像。县城里必建城隍庙和八腊庙,每到春秋还有不少由官方主持的祭典,以促农种,以报秋实。

伏羲、神农、黄帝此三皇被人们共同尊为农业神师,在农村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三皇庙、三皇祠即是祭他们三个的。传说中伏羲画八卦而定四方,作网置教民以渔猎;神农艺百谷而兴农事,尝百草,群药圃;轩辕造农具、定节气,均为发明农事之人。

农神崇拜与天地信仰是农业生产时对大自然依赖的结果,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农民以为种子种在土壤里不仅是因其适应了自然而发育生长起来,也是上苍由于人们的虔诚与奉祭而赐福于人间的。虽然今天人们的各种崇拜与信仰已不完全顺应天人之间的赏与报、祈与祷的关系了,但习俗既久,移易也难,农民对土地的崇拜更多的是顺应习俗和传统。

土地神

中国古代就有奉土祭社的礼俗。古书载:“古人尊天而亲地,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东汉时称社神为社公或土地,而称土地者更甚,社神初无姓名。东晋以后,民间以生前行善或廉正之官吏为土地神,于是土地神有了人格及姓氏。明清以后,民间又多以名人作为各方土地神。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祀之土地,传为唐代大文人韩愈。杭州太学一带,原是岳飞的故乡,于是太学就奉岳飞为土地神。现在的土地庙中常配祀有土地婆婆,其俗约起于南宋。

中国人认为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所以人们亲土地而奉祀土地。

自东晋以后,随着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官僚制度的逐渐完善,土地神也演变成为在道教神阶中只能管理本乡本土的最低级的小神。供奉土地神的土地庙大多比较简陋。一些大庙也会在殿堂中设有土地神位。土地神的神诞之日是二月初二。旧时,官府和百姓都到土地庙烧香奉祀。现在初一、月半到土地庙烧香的习俗依然存在。

在民间祭祀的土地公都是慈眉善目、白须白发的老人,有时会有土地婆陪祀,有时则只有土地公而已。传说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下凡时,问他有什么抱负,土地公希望世上的人个个都变得有钱,人人过得快乐。土地婆却反对,她认为世间的人应该有富有贫,才能分工合作,发挥社会功能。土地公说:“那么,贫穷的人不是太可怜了吗?”土地婆反驳道:“如果大家都变成有钱人,以后我们女儿出嫁,谁来帮忙抬轿子呢?”土地公无话可说,也因此放弃他的抱负。世人觉得土地婆自私自利,是一个“恶婆”,因此不肯供奉她,却对土地公推崇备至。

门神

门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

最早的门神是用桃木雕刻成的两个“桃人”。据说,他们就是远古时期黄帝派来统领游荡人间群鬼的两位神将——神荼与郁垒的化身。唐代,又出现了一位门神钟馗,他不但捉鬼,而且吃鬼,所以人们常在除夕之夜或端午节将钟馗图像贴在门上,用来驱邪辟鬼。秦琼、尉迟恭是门神中的武门神,大约元代以后才祀之为门神,然二人确为唐人。

八仙

八仙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加上八仙所持的葫芦、葵扇、剑、渔鼓、笏板、箫管、花篮、荷花,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

铁拐李借尸还魂: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神诞之日为七月初十。《混元仙派图》称其为吕洞宾的弟子。传称李凝阳应太上老君与宛丘先生之约,魂游华山。临行,嘱咐其徒守魄(躯壳)七日。无奈其徒之母突得急病而欲速归,遂于第六日化师之魄。李凝阳游魂于第七日回归时,无魄可依,即附于一饿殍之尸而起,故其形丑陋而跛右脚。后封为东华齐阳启元帝君。

髽髻道人汉钟离:原复姓钟离,名权,后改名为觉,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全真道派尊其为“正阳祖师”,“北五祖”之一。钟离权神诞之日为四月十五。相传诞生时,异光数丈,状若烈火。生下后不哭不食,第七日跃然而起曰:身游紫府,名书玉京。及长,为谏议大夫,奉诏北征失利,军士尽散。钟离权独骑奔谷迷道,路遇王玄甫授以长生真诀及金丹火候、青龙剑法等。后入华山、入崆峒山,见老君,赐号云房。唐时,度化吕纯阳后,应诏升天,被封为太极左宫真人。钟离权与吕洞宾间有关神仙之道的问答,有《钟吕传道集》传世。宋钦宗靖康初封为正阳真人。1269年又褒赠正阳开悟传道真君,钟离权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后人破读为“汉钟离”。钟离权梳髻以传道,手摇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风。

吕洞宾黄粱一梦: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相传吕洞宾落第后遇钟离权,钟离权于炉上煮黄粱饭,授枕予洞宾睡,梦见自己中进士、当官、升侍郎、成亲、为宰相、被诬害、获罪、家破人亡、穷困潦倒……倏忽醒来,黄粱犹未熟,方知贵不足喜,贱不足忧,人世间不过一场大梦。遂弃家拜钟离权为师,入终南山修道。

张果老:姓张,名果,唐代道士,曾隐于中条山修道。新旧《唐书》有传,本是民间的江湖术士,因民间相传遂为神仙。自称生于尧时,浑忘甲子,有长生不老之法隐居中条山,时人皆称有长生秘术。相传神诞之日为十一月二十三日。张果老常骑白驴,日行数万里。歇则叠驴,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之中。乘则以水噀之,复成白驴。唐太宗、唐高宗均曾征召于他,均不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赐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

曹国舅隐居山岩:姓曹,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称国舅。相传神诞之日为八月十五。因其弟景植不法杀人而服罪,曹景休耻于见人而隐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经钟离权与吕洞宾之度化,曹国舅得还真密旨而修道成真,并由钟离权和吕洞宾引入仙班。

韩湘子蓝关度叔:名湘,字清夫,传为韩愈之侄孙。韩湘神诞之日为十一月初九。相传韩湘子自幼学道,追随吕纯阳,后登桃树坠死而尸解登仙。韩愈官拜刑部侍郎时,宾客盈门,朋僚宴贺。韩湘子劝韩愈弃官学道,韩愈则勉韩湘子弃道从学。韩湘子以径寸葫芦,酌酒遍饮宾客,数斗不竭。又以盆覆土,开花两朵,上有金字之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后来,韩愈以谏迎佛骨事,贬谪潮州,别家赴任,途经蓝关,值大雪,马惫于道。韩湘子冒雪而来。韩愈问其地,即蓝关,嗟叹韩湘子预言之灵验。后韩湘子护愈抵任,复随愈移袁州,最后度其叔韩愈入道。

蓝采和歌板行乞:唐代的隐逸。据《续仙传》、《太平广记》称,蓝采和常衣衫褴褛,一足靴,一足跣,夏则披絮,冬则卧雪,气出如蒸。蓝采和常行歌于城市乞讨,手持大拍板长三尺余,似醉非醉,踏歌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均为神仙脱世之意。后得钟离权之度化,乘云而去。

何仙姑飞行侍母:何仙姑是八仙之中唯一的女仙,名琼,永州零陵人。相传神诞之日为四月初十。13岁时,入山采茶,遇吕洞宾。后又于梦中得神人传授,遂誓不嫁,往来山谷,轻身飞行。每日朝出,暮持山果归来侍母,后尸解仙去。

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传说。相传八仙共赴瑶池,为西王母祝寿,途遇东海阻碍去路。以他们得道升仙的道行,本可驾云飞过海去,但吕洞宾倡议,何不各以法宝投海摆渡,得到众仙响应。

于是,铁拐李浮葫芦,张果老踏渔鼓,汉钟离摇葵扇,吕洞宾划宝剑,蓝采和坐花篮,韩湘子踩箫管,何仙姑立荷花,曹国舅执笏板,各显本事,又互相打诨取笑,煞是热闹。

喧哗声惊动了东海龙宫,龙宫太子垂涎八仙的宝贝,向八仙挑衅。在茫茫东海上的恶战被太上老君察觉,急忙跑来止战,并为他们调解。龙宫太子认错后,双方言和,同赴王母寿宴。

“八仙过海”在民间则具有借助众仙的神通和法宝驱邪免灾的特定意义。

钟馗

钟馗,是中国古代诸神中形象最为丑陋的一位,并且总是与阴间恶鬼相伴为伍。但人们并未因此而厌弃他。每到年节喜庆日子,人们都要张挂他的画像镇鬼驱邪。这种风俗源自唐朝持续至今,一千多年从未间断。

钟馗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钟馗嫁妹》故事中,讲到他是唐朝时一位出身贫寒的书生,自幼饱读诗书,才华出众。然而他相貌奇丑无比,丝毫没有读书人那种风流倜傥的儒雅气质。也就是因为这丑陋的相貌,使他在科举考场上遭受歧视。

钟馗凭借过人的才华,最终参加了殿试。但这位唐明皇偏偏无法容忍钟馗的丑陋,大笔一挥,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十年寒窗之苦,瞬间化为乌有,性格刚烈的钟馗于是选择了死……

那次考场冤案后不久,唐明皇身患重病,御医们费尽心思,忙活了一个多月也不见好转。一天深夜,唐明皇梦见一牛鼻子小鬼,身穿红衣,一脚穿靴,一脚光着,靴子挂在腰间。这个小鬼偷偷盗走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明皇的玉笛。唐明皇见了大怒,大声呵斥。这时突然出现一个大鬼,头顶破帽,穿蓝袍,束角带,一下捉住小鬼,用手指剜出小鬼的双眼,然后把小鬼撕成两半吃掉了。唐明皇忙问大鬼名讳,大鬼上前奏道:“臣是终南进士钟馗,因应举不捷,触殿阶而亡,死后成为鬼王,誓除天下恶鬼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