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279400000006

第6章 儒家—求理想生活的主流精神 (1)

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的诸子百家精彩纷呈,最先对“百家”进行分类的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然后就是刘歆。冯友兰先生正是顺着这些经先辈洗涤淘炼的脉络,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做了细细的品读。在他笔的下儒家的仁义、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法家的赏罚分明等等,都别有一番滋味。

第四章 儒家——求理想生活的主流精神 (1)

“至圣先师”,建树更在课堂外

通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建筑师,此话不无道理。因为仅靠一个人点亮手中的火炬去照亮知识的天空是远远不够的。而教师正是那个点燃众多人手中火炬的那粒火种,所以才有桃李满天下之语。

孔子正是被冯友兰先生称作是“第一位教师”。有人说孔子只是一个“碌碌无所建树”的“教授老儒”,对此冯友兰先生写过一篇《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来反驳这种说法。先生用苏格拉底来比拟孔子,苏格拉底自己不写书,而后人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成为西洋哲学的正统。这跟孔子不写书,而被孟子、荀子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哲学的正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职业教师,他把学术从贵族普及到平民,冯友兰先生称他为希腊的“智者”。孔子抱定的“有教无类”的宗旨,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愧于中国第一教师这个称号。

在孔子之前的中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所以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机会做官。但是到了孔子的时代,私人也有了办学的机会,因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往下普及。孔子正好把握住这个机会,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德才之士和官吏,来实现他的政治思想,于是他开始了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并且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本义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也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在平民教育上有着很好的体现: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比如司马牛和南宫敬叔,但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却占了多数,比如颜回、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孔子的弟子众多,有来自鲁、齐、晋的,还有来自其他不同国度的,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公孙龙和秦商都是楚国人,在当时的中原,楚国被视为“蛮夷之邦”,孔子却收他们做了学生,正好说明了“不分国界与华夷”这一点。

孔子对于“仁”讲了很多,对“义”‘利”也分辨得很清楚。但是孔子只教人应该怎么做,却没有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孟子就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了人性本善的学说,赢得了极高的声望。孟子的思想代表着儒家的理想主义的一翼。

孔子讲了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的道理,我们称之为“内圣”,孟子却能够把它扩展到治国的政治方面,把“内圣”之道变成“外王”之道,他继承发扬了孔子“仁”的思想,把它们的作用拓展得更宽。

孟子提出了大量理论来证明“人性善”这个观点,说明人性里面有许多种善的成分。而孔子的另一位继承者荀子却站在孟子的反面,他提倡的恰恰是“人性恶”,关于性善和性恶的分歧,我们在后面章节会有详细讨论。

荀子认为,宇宙的三种势力:天、地、人,各有自己特殊的职责。天地负责提供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的职责是利用天地提供的东西,创造自己的文化。也就是说天地只给人一个容身之所,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和品德,要通过后天改造,经过教育才能变善。

荀子的一生充满波折和动荡,所以他的很多思想都反映了他那个动乱的时代精神,人们希望通过政治统一来结束动乱。那么就需要有政治权威,施加控制,引领人们走上正道,这就是荀子的现实主义思想。

孔、孟、荀三人一生都为了推行仁爱王道而周游列国,把智慧的种子播撒在天地间,经历了风雨的锤炼,真知焯见更显熠熠生辉!

文化拾遗

苏格拉底说教育: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仁是彼此间交流的语言

楚惠王吃酸菜时,突然发现菜中有一跳蚂蟥,他没有声张,不动声色地吞了下去。结果肚子痛得不能吃饭。令尹前来问候,关心地问道:“大王怎么得了这种病?”楚惠王说:“我吃酸菜时见到一条蚂蟥,心想,如果把这事张扬出去,只是斥责庖厨等人,而不治他们的罪,就违反了法度,那样,今后我自己的威信就无法树立;如果追究他们的责任,就应该诛杀他们,这样,太宰、监食的人,按法律都将处死,我于心不忍啊。所以,我只好把蚂蟥悄无声息地吞咽下去。”令尹深深地施了一礼,祝贺道:“我听说上天是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的,只是辅佐有德行的人。大王您大仁大德,正是上天保有的人啊,这点小兵是不回伤害您的。”当晚,楚惠王胃里的蚂蟥真的出来了,他也不用再忍受疼痛之苦。

孔子在和学生对话时说道,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虽不出门,却知天下事。治国之道,也是仁。楚惠王能够不论身份卑贱地去爱惜每个人的生命,正是孔子所说的“爱人”,也就是“仁”。

冯友兰先生把儒家的仁爱和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理论联系了起来,认为这是一种无条件的应该:爱人与仁爱,在儒家看来是一种社会义务,是自然而然就应该做的事。

心中有仁,就像黑暗中有了一束光,照亮我们的人生。古话说得好,一个人心存仁爱,即使还没有付诸实践,吉祥已经陪伴他左右了。

对万物都持着仁爱之心,这是从心灵最深处萌生的情操,是不求回报、不计得失的情感。更进一步讲,从《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这个字所指的并不是某一个特殊方面的德性,而是一切美好德性的总和。

1944年冬天,德国纳粹终于被苏军赶出了苏联国土,数以百万计的德国兵成了俘虏。在莫斯科的大街上,每天都有一队队的德国战俘面容憔悴地走过。这时,所有的马路都挤满了人。苏军士兵和警察站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围观者大部分是妇女。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或者是父亲,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儿子,都死在了战争中,她们每一个人,都和德国人有着一笔血债。

因此,当俘虏们出现时,她们的双手都攥成了拳头,眼中充满仇恨。士兵和警察们竭力地阻挡着她们,害怕她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

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位满脸皱纹的妇女,穿着一双战争年代破旧的长筒靴。她走到一个警察身边,希望警察能让她接近俘虏。警察同意了这个老妇人的请求。

她到了俘虏身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印花方巾包裹的东西。里面是一块黑面包,她不好意思地把这块黑面包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的、眼神中透着绝望的俘虏的衣袋里。然后她转向身后那些充满仇恨的同胞们,平和而慈祥地说:“当这些人手持武器出现在战场上时,他们是敌人。可当被解除了武装出现在街道上时,他们就是和我们一样,具有共同外形和共同人性的人。”

老妇人说完这些,就静静地离开了。但空气在那一瞬间似乎凝住了,不一会儿,很多妇女便拥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各种东西塞给他们。

人都有同情心,这种同情心不分国界,超越善恶。只有怀抱仁爱、善良、慈悲,人间才是快乐无边的天堂。孟子也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个平常人,怀有一颗仁爱的心,点滴寻常小事中,却能看出圣人的胸怀。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古今中外,仁都是彼此交流间交流的语言,而这位老妇人无疑是这一领域的语言学家。

中国传统文化把仁慈善良放在美德的首位,许多得道高人不仅对世事人类持有仁爱之心,对一草一木也有仁爱之情,甚至连蝼蚁也不忍伤害。没有仁爱,心灵就像干涸的枯井,就像弥漫黄土的沙漠,毫无生气。而一个心中有仁的人,在播种爱心之后,收获的是祥和的幸福和缱惓的人生。

文化拾遗

何为善行: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忠恕之道在大爱

日常生活中,总会听到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如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其实人类不仅仅能在自然界的现象上达成共识,也人与人之间同样也可以彼此通融彼此理解,其缘由便在“忠恕”二字。儒家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忠恕”的演绎。

冯友兰先生把这种方法称为“体贴”,即用自己的感受体贴别人,知道别人想要的和不想要的,再给予他们想要的,不强迫别人接受不想要的,这就是忠恕之道。

忠和恕是不冲突也不矛盾的正反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是实施仁爱的下手之处。换言之,仁爱是忠恕之道的核心和内涵所在。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妻子在古稀之年,每到天寒时,天不亮就早早起来,然后径直走到厨房,熟练地生火、烧水、煮粥。满满的一大锅粥要煮上很长时间,杨夫人每次都耐心等着。清甜的粥香顺着热气渐渐充满了厨房,飘到了院子里。

院子的另一边,仆人们伴着这熟悉的香气陆陆续续地起床,洗漱完毕后,来到厨房,并接过杨夫人盛起的满满一大碗热粥喝了起来。

杨夫人的儿子杨东山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甚是心疼,一次,他劝母亲说:“天气这么冷,您又何苦这么操劳呢?”杨夫人语重心长地说:“他们虽是仆人,也是各自父母所牵挂的子女。现在天气这么冷,他们还要给我们做活。让他们喝些热粥,心中有些热气,这样干起活来才不会伤身体。”

将心比心便是体贴的生动说明,推心置腹地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这就是一个有仁德的人的所为。

忠的反面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人不希望得到一种对待,首先不能这样对待他人。俗话说种下什么就收获什么,就是这个道理。

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正是新婚燕尔之时。虽然万般不舍,但是一想到有人被水淹死的时候,心里就像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难过悲哀。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治水群众开始了疏导洪水的工作。他们夜以继日,辛勤劳作。

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回家。他心系治水大业,关怀全天下人的安危。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奋斗,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把洪水都引进了大海,消除了水患,成为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这个故事流芳千古,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更成为一大美谈。

可是到了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做白圭的人,夸夸其谈地对孟子说:“如果我来治水,肯定比大禹强多了。只要我把河道修道邻国,让洪水流到邻国就行了,比起大禹十三年的治理,省事多了!”

孟子很鄙夷地回答说:“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造成的后果是洪水一定会倒流回来,对本国也会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一个故事,包含了正反两面。

大禹正是推己及人,把其他百姓的苦难看作自己的苦难,修河道的时候既保护了本国的安全,也顾及到了可能对邻国造成危害。相反白圭只顾自己,而把灾难引向别人,最后的下场必然逃不过害人害己的惩罚。

冯友兰先生说忠恕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的思想,随时能够派上用场,实施仁爱的方法如此简单,所以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内心想到仁,仁自然就来了。”

文化拾遗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一个读书人做梦去参加考试,主考官是关公。关公发下题目,他一挥而就,其中卷子里有几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读书人认为,一个人有心地去做好事,表现给别人看,或表现给鬼神看,虽然是好事,也没有什么值得奖励的。又例如一个人在扔掉一把不好用的旧刀时不幸伤了人,他并没有存心要伤害对方,虽然是一件坏事,也不该受处罚。关公当场阅卷,拍案叫好。

恰到好处是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