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长三书
279800000010

第10章 《论语》 好学还要善学 (2)

第四章 好学还要善学 (2)

一天,明悟和明心又碰面了,明悟问:“你到哪里去?”明心答:“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明悟听他这样说,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站在那里默默无语。买完了菜,他回到寺院向师父请教,师父对他说:“下次你碰到他就用同样的话问他,如果他还是那样回答,你就说:‘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明悟听完点头称是,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早上,他又遇到明心,他满怀信心地问:“你到哪里去?”没想到这次,明心回答道:“风往哪里去,我往哪里去。”明悟没料到他换了答案,一时语塞,又败下阵来。明悟回到寺院,将对方的回答再次报告给师父听,师父哭笑不得,说:“那你可以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嘛,这是一个道理啊。”明悟听了以后,暗暗立下决心,明天一定要胜过明心。第三天,他又遇到明心,于是又问道:“你到哪里去?”明心笑了笑,说:“我到集市去。”明悟又一次无言以对。回到寺院,他的师父听了之后,感叹:“举一反三地‘悟’才是真的‘悟’啊。”

看到明悟的故事,读者都会忍不住一笑。的确,举一反三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学会悟,明白了道理,自然就能应对不一样的问题。

罗宝和史迪一同外出。到了客栈,罗宝决定看看书,史迪便来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闲逛,忽然他看到路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一只玩具猫。

那老妇人告诉他,这只玩具猫是她们家的祖传宝物,因为家里儿子病重,无钱医治,才不得已要将此猫卖掉。

史迪随意地抱起猫,猫身很重,似乎是用黑铁铸造的。史迪一眼便发现,那一对猫眼是用珍珠做成的。他为自己的发现狂喜不已,便问老妇人:“这只猫卖多少钱?”

老妇人说:“因为要为儿子医病,所以三个铜板便卖。”

史迪说:“那么我就出一个铜板买这两只猫眼吧。”

老妇人在心里合计了一下,认为比较合适,就答应了。史迪欣喜若狂地跑回客栈,笑着对正在埋头看书的罗宝说:“我只花了一个铜板,竟然买下了两颗大珍珠,真是不可思议!”

罗宝发现这两个猫眼的确是罕见的大珍珠,便问史迪是怎么回事,史迪把自己买猫眼的事情讲给他听。听了史迪的话,罗宝眼睛一亮,急切地问:“那位老妇人现在在哪里?”

罗宝按照史迪讲的地址,找到了那位卖猫的老妇人。他对老妇人说:“我要买这只猫。”

老妇人说:“猫眼已经被别人先行买去了,如果你要买,出两个铜板就可以了。”

罗宝付了钱,把猫买了回来。史迪嘲笑他道:“你怎么花两个铜板去买这个没眼珠的猫呢?”

罗宝坐下来把这只猫翻来覆去地看,最后,他向店小二借了一把小刀,用小刀去刮铁猫的一只脚。当黑漆脱落后,露出金灿灿的黄金。他高兴地大叫道:“史迪,你看,果不出我所料,这猫是纯金的啊!我们可以想象,当年铸这只猫的主人,一定怕金身暴露,便将猫身用黑漆漆了一遍,就如同一只铁猫了。”见此情景,史迪后悔莫及。

罗宝笑道:“你虽然能发现猫眼是珍珠,但你却缺乏一种思维的联想,分析和判断事情还不全面。你应该好好想一想,猫眼既然是珍珠做成的,那么猫的全身会是不值钱的黑铁所铸吗?”

只有养成举一反三、深入思考的习惯,才会激发出智慧,才会更幸运。创造性思维是大脑思维活动的高级活动,是智慧的升华,是大脑智力发展的高级表现形态。如果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够运用这样的思维联想方式,那么知识和财富的宝库将会在不经意间向我们打开。

成熟的稻子懂得低头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做学问就像是在追赶难以赶上的东西,得到了又害怕失去。

一个人真正用心做学问,就会像孔子说的那样,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充实,还有许多进步的空间。就好像去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总有很多知识是你没有学到的,所以做学问不要骄傲自满。

一名徒弟跟着一位名师学习技艺。几年之后,徒弟觉得自己的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足以自立门户,因此收拾好行囊,准备和大师辞别。

大师得知徒弟的打算后,问道:“你确定你已经学成了,不需要再学习了吗?”

徒弟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自豪地说:“我这里已经装满了,再也装不下了。”

“哦,是吗?”大师随即拿出一只大碗放在桌上,命徒弟把这只碗装满石头,直到石头在碗中堆出一座小山后,大师问徒弟:“你觉得这只碗装满了吗?”

“满了。”徒弟很快地回答。大师于是从屋外抓起一把沙子,撒入石头的细缝里,然后问:“那么现在呢,满了吗?”

徒弟考虑了一会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满了。”大师取了案头上的香灰,倒入那看似再也装不下的碗中,看了看徒弟,然后轻声问:“你觉得它真的满了吗?”

“真的满了。”徒弟回答道。

大师没有说什么,只拿起了桌上的茶壶,慢慢地把茶水倒入碗中,而水竟然一滴也没有溢出来。徒弟看到这里,总算明白了师父的良苦用心,赶紧跪地认错,诚心诚意地请求大师再次收自己为徒。

大师告诉弟子要知道不足之处,年轻人总是很容易自满,其实需要进步的空间,犹如大师的那只大碗一样,还有很多。但是有人常常会忍不住炫耀自己的才华。20世纪中国作家和文化先驱之一蔡元培先生曾有过这样一件逸事:

一次伦敦举行中国名画展,组委会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监督选取博物院的名画,蔡先生与林语堂都参与其事。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自认是中国通,在巡行观览时滔滔不绝。为了表示自己的内行,伯希和向蔡先生说:“这张宋画绢色不错”,“那张徽宗鹅无疑是真品”,以及墨色、印章如何等。林语堂注意观察蔡先生的表情,他不表示赞同和反对意见,只是客气地低声说:“是的,是的。”一脸平淡冷静的样子。后来伯希和若有所悟,闭口不言,面有惧色,大概从蔡元培的表情和举止上他担心自己说错了什么,出了丑自己还不知道呢!林语堂后来在谈到这件事时感叹说:“这是中国人的涵养,反映外国人卖弄的一幅绝妙图画。”稻子还未灌浆的时候,总是一幅仰天而立,目空一切的姿态,但真正丰满的稻穗,却总是谦虚地低头向着大地。人也是如此,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会觉得自己是“无知”的,反而更加虚心好学。

波兰著名钢琴家阿瑟·鲁宾斯坦,3岁时学琴,4岁登台演奏,直到95岁未曾间断过对艺术的追求。因为他深知学无止境,艺术无止境,不间断的创作会使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也增加其本身的魅力。无知是黑暗,人类文明的过程就是照亮黑暗的过程。我们每个人的头顶也有一层无知的黑暗,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而我们才刚开始点燃智慧的灯光,稍微看到了一点知识的世界,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已经是大学问家了,也千万不要以为无知就很羞耻,只要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虚心地学习,就不会犯下一直无知的错误。

以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的话来作为小结:“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谦虚,所以空心的稻穗总是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稻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们的母亲。”

将学问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不正是君子的表现吗?

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是在说,学习要经常复习,要迎接远方来的朋友,要大肚能容。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则有独到的见解,他说,一个人求学问就是为了经世致用,即使刚开始时有人不了解,还是要一如既往地去做,这样才能学得真学问。

什么是“经世致用”?意思就是,要把学习与自己生活的社会中存在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学习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清末,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加深,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经世致用之学,再度兴起。魏源、龚自珍以及稍后的康有为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们借经书的“微言大义”来发挥自己社会改革的主张,对警醒国人,号召救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曾国藩在读书的时候,就特别注重“经世致用”,将书上的学问运用到他学官做人当中。兵书上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就十分注重筹饷工作。因此,湘军的饷银是当时最高的。如此一来,士兵自然愿意加入曾国藩的队伍。兵书上说治军要“上下同心”,曾国藩就注重对士兵们信念的培养,他把“湘军”打造成了一支上下齐心的军队。

曾国藩的手下大多是流落民间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得到了曾国藩不遗余力的提拔和重用,因此,形成了以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为首的“湘军”政治集团。曾国藩成为“湘军”政治集团的事业领袖和思想领袖。

曾国藩读论语,就用论语的思想来指导自己为人处世的,那么现在,我们学习知识也不能只啃书本,学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如果学问不能用来指导自己,我们就没有任何改变,没有丝毫的进步,这样的学习是毫无意义的。现在有不少青少年在学习时都会问:“我学了这么多的知识干什么?难道是为了考试?”的确,考试是学习的目的之一,但是,学习还有着更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去实践。

“致用”是一个方面,我们也不要忽视了“经世”这一层。“经世”就是说要考察生活的社会,知道社会的问题,同时也要在社会中去寻找知识。

伯乐一心想将相马术传给自己的儿子,以免这门学问失传。可惜他的儿子不肯认真学习,伯乐将记录着自己几十年相马经验的笔记交给他,希望他可以通过学习笔记来学会相马。结果他的儿子就出门寻找千里马,走着走着,在路边见到了一只癞蛤蟆,他想:按笔记里所说,千里马的头骨清瘦、眼睛有神、跳跃有力。好极了!我找到千里马了!原来相马这么容易,我比父亲高明多了!

伯乐的儿子有父亲的言传身教,外加相马的笔记,最后却得了个啼笑皆非的结局。我们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要多多去商店、街头、公园走一走,这样才能把社会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我们的学习也就更有目的性了。

学习是一件终生的事情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子路一时间不知道怎样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怎么不说他为人啊,发奋读书读得饭都忘记吃了,学习中快乐得把忧愁都忘记了,读着读着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快老了。

孔子的一生都在学习,他从十五岁立志学习,一直到去世,对知识孜孜以求。孔子认为自己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常常连自己腹中饥饿都没有感觉的人,一旦学问上有所获益,又会快乐得忘记忧愁,连日渐衰老也忘了。孔子的为学精神是永远年轻的,因此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终生不倦地学习,才能时时保持进步的状态,随时都会有新的境界。

中国古代曾有“江郎才尽”的故事,警示人们要有不停学习的精神。

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名字叫做江淹的人的故事。江淹年轻时家境贫寒,好学不倦,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成为当时负有盛誉的作家。中年为官以后,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五彩笔在你处多年,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听了这话以后,到自己怀中去摸,摸到了五彩笔便还给了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写诗、作文便再也没有优美的句子了。

据史学家考证,江淹确有其人,他的诗文到后来退步是真有其事,但他一落千丈的根本原因不是上面说的那个还五彩笔的传说。他早年家境贫寒,所以学习刻苦,“留情于文章”,而且非常注意向前辈有成就的人学习,“于诗颇加刻画虽天分不优,而人工偏至”。也就是说,他虽缺乏做学问的条件,但是加倍去努力、去钻研。他的成就不是上天的眷顾,而是来自于勤和思,勤奋不怠,好学不倦。

到了后半生,江淹官做大了,名声也大了,认为平生所求皆已具备,功名既立,需及时行乐了。于是由嬉而随,耽于安乐,自我放纵,再也不刻苦求学了。他自己说他性有三短,其中的“体本疲缓,卧不肯起”、“性甚畏动,事绝不行”等说明他已经不再严格要求自己了。他只“望在五亩之宅,半顷之田”,什么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都烟消云散了。后来学疏才浅,诗文退色,“绝无美句”,也是必然的结局。

学习是终身的事业,有人作出这样的结论:按一个人工作45年计算,他的知识大约只有20%是在学校获得的,而其余的80%是一生的其他时间获得的。因而,我们必须有终生学习的准备。“活到老,学到老”不再是少数人的美德,而是社会对每个成员的普遍要求。

学习如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要成为有学问的人,贵在勤勉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取得一点成就沾沾自喜、满足现状,再聪明的人也难免会有江郎才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