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长三书
279800000004

第4章 《论语》 为父母洒下一片阴凉 (3)

第一章 为父母洒下一片阴凉 (3)

爱,需要用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也是如此。现在就去做,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而空留遗憾。父母照顾孩子尽心竭力,他们的青春就这样逝去了,青丝变成了白发,但是我们在年少时却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爱。等自己也为人父母,理解了父母的苦心时,父母已经牙齿疏稀、目光浑浊,没有精力感受我们的爱了。所以,孝敬父母要及早,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才想起要孝顺,那就已经为时已晚,只能空留遗憾。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时间如流水,青少年时期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忙,忙学习,忙游戏,忙作业……等成人了,还要忙工作,忙事业。当我们认为真正拥有了可以孝顺父母的能力的时候,可能已经为时太晚了,因为这时候的父母已经吃不动也穿不了了,有的父母甚至已经远离了尘世。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为父母做点事,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和感激,而不要总是把爱埋在心里。

古人不但强调要赡养父母的身体,还强调要“养志”,认为这是最高的孝道。汉朝桓宽说:“最好的孝道,是养志,顺从父母意志,让父母心里愉快;次一等的孝道,是养色,让父母总有笑容;最次的孝道是养体,只是让父母吃好喝好而已。”

对父母的敬意,不但表现在父母生前,还要表现在父母去世以后。孔子的弟子宰予问孔子:“听说父母去世了,要给他们服三年丧(古代的礼制),是不是啊?可是我觉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干吗要那么长时间呢?一年也就够了。”孔子说:“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便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宰予说:“能心安。”

孔子气得脸色发白,说:“你要觉得那样做心安,你就做去吧!一个有德行的人守孝期间,心里念念不忘的都是父母,吃美味也不觉得爽口,听音乐也感觉不到快乐,所以才不那样做。你既然心安理得,就去那样做好了。”

宰予退出去后,孔子对大家说:“宰予说了些什么话!小孩子生下来后,爸爸妈妈要在怀里抱他三年,然后才能脱离怀抱。所以子女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宰予难道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抚吗?”

在这里,孔子对宰予的批评,并不是嫌三年多或者一年少,而是孔子认为,宰予根本没有对父母的孝心,所以他第一句话就问:“你能不能心安?”一个真心敬重父母的人,对父母的怀念是一辈子的,难道仅仅三年就完了吗?

多陪陪父母,读懂他们的心意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有父母在,最好不要到远方去游历、做事。一定要出去,也要和父母说清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以免他们担忧。

孔子生活的时代,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更不用说打电话发短信了。那时候出一次远门,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没有三五年是回不来的,这时候最担心的就是父母。现在情况好多了,但是我们仍然应该知道,“游必有方”,不管走到哪里,打算做什么,都要和父母说清楚,不要让他们牵挂。

据说曾参对他的母亲非常孝顺。有一天,他在山里砍柴,母亲想念曾参,可是古代没有手机之类的通讯工具,老妈妈只好咬自己的手指头。这时曾参突然感到心里剧痛,就丢下柴担跑了回来。母亲问他:“你怎么知道我想念你?”曾参说:“我心里一疼,觉得是妈妈惦记我,不知不觉就跑回来了。”母子连心,古人很早就相信这种感情的存在。

孟郊的《游子吟》最能够体现母亲对孩子的担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妈妈对远行在外的子女是最关心的,甚至关注孩子所在地区的天气预报,从遥远的地方专门打电话叮嘱他们要记得出门带伞,说是今天有雨。但是子女总觉得学习为重,事业为重,朋友为重,父母被摆在了最后的关注位置。

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读者,背驼得厉害,但他风雨无阻,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里。不仅如此,在所有读者中,他总是第一个进去,最后一个走。有时读者都走尽了,他也不走,天天如此。阅览室管理员对这个读者烦透了,打心眼里烦。

那个老读者每次来到阅览室,只是翻翻这看看那,看上去毫无目的,纯粹是来消磨时光的,管理员们都对他没有好感。有一天偶然发生的一件事,让一位管理员从此改变了对老人的看法。

那天在下班的路上,同事突然问她:“你母亲是不是被聘为我爱人的那个商场的监督员了?”

管理员愕然:“没听她说过呀。”

同事说:“我爱人在某商场当营业员,她们商场每天开门,迎来的第一个顾客常常是你母亲。而且老人什么也不买,却挨个看柜台,还要问这问那。时间一长,营业员们就以为老人是商场的领导雇的监督员,是来监督他们工作的——因为商场领导有话在先。营业员们就对老人很戒备呢。”

听同事说完,这位管理员径直回到母亲家,父亲两年前病故,母亲一个人生活。管理员问母亲是否真的在给人家做监督员。母亲矢口否认:“没有这回事呀?他们大概是误会了,我就是闲逛而已。”

听到这话,管理员开始数落母亲。

这时,母亲长叹了一声:“我们这些老人一天到晚太寂寞了,只好逛逛商店,消磨一下时间,可时间一长就养成习惯了,一天不去就觉得不对劲儿。要不,你说我干什么呢……”母亲说到这里,像个孩子一样委屈地哭了。

就在一刹那间,管理员突然感到心里酸酸的。母亲有一儿两女,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很少来看母亲,逢年过节的不是寄点东西,就是寄钱。直到此时她才明白母亲最需要的是排解寂寞和孤独。那天管理员没有回家住,而是陪母亲住了一晚,聊了一晚上以前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管理员上班很早,驼背老人仍然等候在阅览室门前。也不知为什么,她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柔情,她第一次用善意的眼光来看这个老人。

不仅我们将来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很难陪着父母,即使是现在,我们待在家里的时间也是很少的,加上父母自己的社交时间也通常会在周末,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一天天少起来。如果我们不能够了解父母的心意,不知道哪些事情会让他们担心,哪些事情会让他们难过,又从何谈起孝顺呢?

孝并非无原则的顺从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见到父母有过失,要婉转地劝说。如果已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而又没有得到父母的采纳,还是要照样尊敬顺从,只是心里忧愁但并不埋怨。

孝的本意虽然是顺从,但不是无原则的顺从,父母的命令不动脑子就全盘接受,这并不是真正的“孝”。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江山稳固,就利用了孔子“孝”的思想。他们认为一个人在家能愚孝,对统治者就能尽愚忠,就可以任意摆布,任意驱使。所以他们提倡对父母百依百顺,根本没有自己主见的“孝道”,还说这就是孔子的教导,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曾参曾经问孔子:“儿女对父母的命令一概服从,这就是孝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父母有敢于和自己争论的子女,就不会陷入不义。所以父母如果说错了、做错了,就应该与他们争论,没有自己的脑子,那能算是孝吗?”

古代戏曲小说经常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说法,提倡愚忠愚孝。这本来是一句很愚昧的俗语,可后来人们喜欢把它安在孔子身上,认为这是孔子的教导。但孔子真的提倡毫无原则的孝吗?孔子的弟子曾参,对父亲特别孝顺。有一次,父亲发怒,用棍子打了曾参,打得很重。曾参挨打之后,不但没有怨言,反倒对父亲说:“您教训我,没累到您吧。”然后就弹琴唱歌,表示他没有不满。孔子知道了非常生气,说:“为了一点小事,父亲不该打儿子,曾子也不该任凭父亲打自己。万一被父亲打死,儿子死得没有道理,父亲也岂不是犯了法?这样才是真的不孝哩。”

那么,如果父母错了,该怎么劝说呢?孔子也告诉了我们办法:“事父母几谏。”意思就是要委婉地对父母进行劝谏。对父母要保持起码的尊重,但也不是看到错误坐视不理,而是要和颜悦色,有耐心地一次次劝说,不要惹父母生气,直到父母听从了为止。要是不听呢,那就“劳而无怨”,不要放弃,要有耐心,不怕麻烦,反复劝谏,但是心里不能对父母怨恨。《礼记》里记载的劝谏方法更详细:“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这里的三是多次的意思,大意是说,子女劝父亲,要是多次还没有听从,就哭着劝说,用真情打动父母。

在平时的情况下,不顺从父母固然是不孝,但是,当父母犯了错误时,不敢提出或者故意不提出,会使父母犯更大的错误,这同样是不孝的表现。在这一点上,孔子是非常开明的。

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自己的态度。父子、家人相处时,应当兼顾情义,尤其是作为子女的,要以不伤害父母为前提。如果对父母无情,不仅不会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过错,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孩子在忤逆父母的权威。

人们常常会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其实这话是不对的,圣贤都会犯错,何况身为普通人的父母呢?钱穆先生也说,父母也是有过错的,只是在面对父母过错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和做法的问题。

没有天生的完人,父母也是如此。当我们看到父母身上的缺点时,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不足,然后思考如何能够让他们远离小人的习气而靠近君子的行为。委婉说服,即使是说服不了,照样要对他们恭敬行孝,任劳任怨。因为他们毕竟是自己的父母,绝不能因为他们不明白道义而有过失就不行孝顺。否则,自己连孝都做不到,又怎么去要求父母行义合道呢?也许在自己的孝心感召和耐心劝说下,父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接受建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