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长三书
279800000005

第5章 《论语》 品德是人生的基石 (1)

第二章 品德是人生的基石 (1)

品德是比知识更为珍贵的力量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

孔子说,如果有人有周公那样的才华和美好的资质,一旦骄傲吝啬,他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

这其中,才能资质属于才的方面,骄傲吝啬属于德的方面。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那么圣人连看也不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完美的人才。如果二者不可兼得时,德是熊掌,才是鱼。孟子舍鱼而取熊掌,圣人舍才而取德。

孔子的人生哲学注重养成道德的品行,他认为一个人的德行远比他的才能更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一个老锁匠挑选接班人的故事,更能说明这一点。

有一位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敬重。渐渐的,老锁匠年纪大了,为了不让自己的技艺失传,他决定为自己物色一个接班人。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个房间里,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老锁匠的话着实耐人寻味,他把道德作为权衡徒弟的最终标准,二徒弟的专业技能虽然不如大徒弟,但因为品德高尚而被师傅选为接班人。

孔子很注重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在他的心目中,有高尚道德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人,也就是能博济众施的人,必然懂得为他人着想。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全面总结儒家学说的基础上指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并以此八种德行作为新加坡政府的“治国之纲”,希望新加坡每一位公民都努力养成这样的道德品质。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意思是说:“对于千里马,不称赞它的力气,要称赞它的品质。”尚德不尚力,重视品质超过重视才能,这是儒家的人才思想,也正是我们今天选拔人才的标尺。

很多人都相信,决定一个人价值和前途的不是聪敏的头脑和过人的才华,而是正直的品德。品德就是力量,它比知识就是力量更为持久和珍贵。

如果一个人品质很好,能力虽然差了点,只要他虚心好学,提高自己,就会逐渐有所进步,把事情做得更好。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忽略人的能力,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毕竟,德行是你行走人生的前提,才能是你创造人生的手段,两者结合,才能使你的人生绚烂多姿!

好德如好色,让美德自然流露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说: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像喜欢漂亮的姑娘一样喜欢美好的品德的啊!

在孟子的时代,有一位年轻的哲学家告子,他不同意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食色,性也”固然经典,但孔子所说的“好德如好色”更为形象,我们似乎看到孔子看到人们纵情声色,顿时恨铁不成钢、心急如焚的样子,作为一个老师,他忍不住感慨:“我没见过有谁能像好色那样好德的!”这倒也更贴近现实的孔子,比起高高在上的“圣人”,他与我们的距离又近了一些。

有学者推测,这应该是孔子常说的话,第一次出现在《子罕·十八》。既然孔子说不曾见好德如好色的人,可知他不相信好德之心是天生的,但孔子相信,美德是可以培养的。只要将美德培养成习惯,自然流露,那就如好色之心一般,毫不勉强了。言下之意就是人应该好德如好色。

很多人一听到“色”就会联想到不好的方面,其实不然,“色”是万物生灵所共有的,“好色”更是人的本性,不必视为万恶之源。“好色”从本质上来说,不是一个坏词。孟子说过:“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人年幼时爱父母,男女小朋友在一起玩,谁也不会想到男女大防上去;身体成熟时,就开始喜爱年轻女子,有了老婆孩子就会想着老婆孩子,当了官就一心忠于君王,如果官运不顺就把心思转到家庭中来。同样是与“少艾”有关,《诗经》中也说:“知慕少艾,执手偕老。”

好色,其实是一个正常人生理和心理上正常而健康的倾向。人不近色,则人性失;人性失,则不能为人。孔子说过人要“戒色”,“戒色”是教导人们不要沉迷于色而害己害人。但他并不支持人“禁色”。孔子说“好德如好色”,就是肯定了好色是善,同时,好色也是好美,“美”引领世人向善。就像歌德所说:“伟大的女性,引领我们飞升!”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出美好的道德,并使美好的道德变成一种习惯,就像好色之心一样自然流露。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讲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为什么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呢?那就是不论你是找人办事,还是做任何事,修身是前提,没有修身的铺垫,一切都无异于空中楼阁。而修身则更倾向于道德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道德来维持,在一个文明的社会中,道德的力量比法律更加强大,因为人们懂得自我约束,有羞耻之心。

孔子说:观人之过,斯知其党。就是说只要看一个人犯的错误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品行。由此推之,品德高尚的人,也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有这样一个故事:

瑞士有一家钟表店门庭冷落,不甚景气。一天,店员贴出了一张广告,上面说:本店有一批手表,走时不太精确,24小时慢24秒,望君看准择表。

广告一经打出,很多人都迷惑不解,更有店主的好友打电话询问。店主坦率地说:“诚实是我开店的原则,我不会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大家的利益。”正是因为店主有着非同一般的品格,他才能作出这样的决定。

出人意料的是,在广告打出不久,表店的生意开始好转,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很快销完了库存积压的手表。

很多顾客正是被店主诚实的做人态度所感动的。

俗话说,做人要美,做事要精,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学做人开始的。如果连人都做不好,还谈何事业?

修身就是要使人品正,正则“品”端,直则“人”立。交朋友要看人品,考察干部要看人品,聘员工要看人品,娶妻嫁夫要看人品,选合作伙伴要看人品,帮助人也要看人品。人品是我们普遍信赖的一条辨别标准,也正因为如此,好的品德就是一张人生的通行证。

在《卫灵公·第十五》中,孔子又说了同样的话。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完了完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同样的一句话在《论语》里面出现两遍,恐怕不是偶然。好色本是一种感性反应,而好德却是一种理性的反应,是经过培养或约束之后形成的理性习惯。孔子对美德的强调,反反复复,如同一位老人终日唠叨一样,正是希望后人能够明白他的用心。如果平时生活中多注意锻炼,好德完全可以如好色般自然流露。这种道理有点类似条件反射。

真正的智者都懂得人生最可靠的支柱是道德修养。青少年正处于养成品德的成长期,从现在开始把好德之心放在首位,就像追求美的人和事物一样去追求美德,我们也能做到“好德如好色”一样自然。

心中有礼,不做无原则的好好先生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ǐ),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注重态度的恭敬却不懂得礼,就会感到劳累;处世小心谨慎却不懂得礼,就会畏惧害怕;勇敢的人不懂得礼,就会犯上作乱;心直口快的人不知道礼,就会出口伤人。

“礼”是什么?“礼”与“德”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两个问题是我们读懂《论语》,了解古人思想,指导自我发展的重要问题。虽然需要费一番脑筋,但是不可不知。

古代人很讲求礼仪,因此我们常常以为“礼”就是道德,实际上这种理解并不准确。道德是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的观念,在道德中,善与恶是评价我们的所思所想的标准;同时,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它不具有强制力,如果违反了,并不一定会被判刑。

而“礼”源于祭祀,据《左传》中的记载,在周公的主持下,礼逐渐系统化了。礼所维护的仁义,是道德的一部分,但礼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道德,它是一套维护道德原则的法律。礼对人们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情有很明确的规定。它具有强制性,一旦违反了“礼”,就会有相应的部门去处置。孔子主张“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说要用道德去引导,用礼仪来约束,显然表明德与礼是不同的。孔子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可见礼已经管到了人们言行的各个方面。

在了解了“礼”与“德”的种种区别和交叉之后,我们来理解孔子的话就更加透彻了。知礼是我们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如孔子所说,有的人做事情很小心,如果心中没有礼的原则,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多大的道德空间,过分的小心就会变成畏首畏尾;有的人虽然有勇气、有冲劲,但属于头脑发热型的,没有礼来指导自己,很容易将事情搞砸。礼表现出内心的道德的一个方式,如果一个人不知道礼,那么他的道德也就不值得一说了,做的事情也就不符合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