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智慧背囊)
2807700000005

第5章 创新,打破常理出牌(3)

“爸爸,快来看,这虫子多么稀奇古怪啊!”小达尔文在树上大声叫喊。他真的发现两只罕见的昆虫,连忙用两只手各抓了一只。这时,又飞来一只更加稀奇的虫子,他又赶紧把右手中的虫子放进嘴里,腾出手来抓住那只飞虫。尽管虫子在嘴里乱蹦乱跳,甚至分泌出又辣又苦的液体,他却紧紧抿着嘴唇……

小达尔文开始“研究”起花花草草来了。他说要把大自然当做课堂,将来要当个大科学家。当科学家当然要对昆虫呀、花草树木呀好好“研究研究”喽。

此时正是春光明媚的季节,他家的花园里有很多的花草已经舒枝展叶了。小达尔文“研究”的目光,射向一簇簇黄色和白色的报春花,它们已经开放了。他听父亲说过,报春花只有黄色和白色两种。他想,要是有很多种颜色的报春花,那就太好了。

他躺在花园里,晒着太阳,眼前忽然有这样的幻觉:花园里的报春花一会儿是白色的,一会儿是黄色的,一会儿是蓝色的,一会儿是红色的,一会儿是紫色的,一会儿又是黑色的……他忽然跳了起来,跑到正在精心整理花草的父亲跟前说:“爸爸,我想让花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

父亲高兴地拍拍他的脸说:“幻想家,你这幻想当然很不错,可是大自然有一定的规律,花怎么能随便改变颜色呢?”

小达尔文认真地说:“我已经想到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办法,我非要变出一朵红色的报春花不可!真的!”

善于观察的能力在生活、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测的基础上,才能发现别人忽略的东西。第二天,父亲又在花园里整理花草的时候,小达尔文来了,手里果真捧着一束红色的报春花。“咦,你怎么真能变出红色的报春花呢?”

小达尔文笑嘻嘻地说:“其实这还是您教我的呢!您说过,花每时每刻都在用根吸水,把水传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去,我就想,让它喝些红色的水,传到白色的花朵上,那么花就会透出红色来。昨天我就折了一束白色的报春花,插到红墨水瓶里,今天它就真的变得红艳艳的了!”

不敢冒险阻碍成功

文/佚名

一家铁路公司有一位调车人员尼克,他工作相当认真,做事也很尽心尽力。不过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对人生很悲观,常以否定的眼光来看世界。

有一天,铁路公司的职员都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大家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尼克竟不小心被关在一辆冰柜车里。

尼克在冰柜里拼命地敲打着、叫喊着,全公司的人都走了,根本没有人听得到。尼克的手掌敲得红肿,喉咙叫得沙哑,也没人理睬,最后只得绝望地坐在地上喘息。

恐惧是我们心中的冰点。许多时候,打败我们的不是外界的困难,而是我们心中的恐惧。其实,没有人能够完全不怯懦和畏惧,最坚强的人有时也不免有懦弱胆小、畏缩不前的心理状态。他愈想愈可怕,心想,冰柜里的温度在零下20℃以下,如果再不出去,一定会被冻死。他只好用发抖的手,找来纸笔,写下遗书。

第二天早上,公司里的职员陆续来上班。他们打开冰柜,发现尼克倒在里面。他们将尼克送去急救,但他已没有生还的可能。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冰柜里的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这巨大的冰柜里也有足够的氧气,而尼克竟然被“冻”死了!

其实尼克并非死于冰柜的温度,他是死于自己心中的冰点。因为他根本不敢相信一向不轻易停冻的这辆冰柜车,这一天恰巧因要维修而未启动制冷系统。他的不敢相信使他连试一试的念头都没有产生。

画孔雀

文/佚名

从前,有一个国王听说一位画家擅长水彩画,一天他专程去拜访那位画家。“请你为我画一只孔雀。”国王对他说。画家愉快地答应了。

一年后,他再次登门拜访画家。“我订购的水彩画在哪儿?我曾经要你为我画一只孔雀。”

“你的孔雀就要画好了。”画家说着拿出纸,不一会儿工夫就画了一只非常美丽的孔雀。国王觉得非常满意,但

创新是时间的积累,灵感是长期酝酿的爆发。有时看别人做事,一挥而就,好像很简单,其实是长时间苦练的结果。就像故事中的画师一样,如果没有一年的时间积累,他画出的孔雀可能就不会那么传神了。是价钱使他大吃一惊:“就那么一会儿工夫,看起来毫不费力,轻而易举就画好了,为什么要这么高的价钱?”国王问。

于是画家领着国王走遍他的房子,每个房间都放着一堆画着孔雀的画纸。画家说:“这个价钱是非常公道的,你看起来好像不费力而简单的事情,却花费了我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了画出使您满意的孔雀,我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这幅画!”

国王听后愕然。

“雕虫小技”

文/佚名

常言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周轻鼎的家乡湖南的农村有一个习俗: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家家户户都用米粉做些鸡、鸭、牛、羊、狮子、麒麟、大象等来敬神祭祖。

轻鼎的母亲心灵手巧,她用柔软的一团米粉,就能捏一些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惟妙惟肖,令人赞不绝口。她更擅长捏麒麟、狮子一类复杂的吉祥物。

妈妈是轻鼎的雕塑艺术的启蒙教师。每当妈妈在捏这些吉祥物时,他总是呆呆地坐在妈妈身边,一双稚气的大眼睛专注地望着妈妈那双灵巧的手。

敬过神、祭过祖,妈妈把这些小动物分给小轻鼎吃,他留下它们。望着手里那些惟妙惟肖的狮子、大象、麒麟等,他舍不得吃,细细地端详,细细地琢磨。看着看着,手里有点痒,他也想模仿着做一只。

此后,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当妈妈做这些小动物时,身边就多了一个小学徒。轻鼎的一双柔嫩的小手也在捏小鸡、小鸭、小兔……从简单到复杂,他开始捏狮子、大象、麒麟……他边学边做,由粗到细,越捏越像了。

轻鼎的兴趣越来越浓,一双小手不停地捏呀,捏呀。

米粉很贵,只限于春节、元宵节时才能捏几个;泥巴遍地都是,又不用花钱,他就用泥团来捏。一团泥巴在他手里,一会儿就捏只小兔。“真像,真像!”小伙伴们欢呼着,跺脚、拍手地喊叫,流露出羡慕的目光。

有一年冬天,湖南普降大雪,大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雪。孩子们激动了,在雪地上跳着,追逐着。小轻鼎却望着满地的积雪出神。突然,他脑海里闪跳出一个新奇的主意:这满地的积雪,不可以代替米粉或泥巴吗?用这些如玉似银的积雪,雕塑麒麟、狮子、大象……该多美啊!于是小朋友们欢呼雀跃地一会儿就堆起一个个雪堆。孩子们的喧闹声惊动了轻鼎的父亲。父亲是一名秀才,靠辛勤的舌耕维持生计,有时也给人家写写字、画点画。他走出门,只见

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就不可能有创新。如果周轻鼎的父亲不为儿子补上功课,儿子又不去努力地学习,也许他的手艺真的只是“雕虫小技”了。因此,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创新,一定要先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轻鼎忙得满头大汗,已雕出了麒麟、狮子、大象等,个个形态逼真、晶莹光洁,像玉雕一般,如同出自雕塑家之手。他惊喜不已,突然发现了儿子有雕塑的天赋和才能。将来也许有大的造就吧!他深深知道,任何艺术都不是轻而易举能获得成功的。雕塑艺术也需要坚实丰厚的基础。父亲要培养儿子与雕塑有关的能力。他教儿子读古诗,练毛笔字,学绘画。在暗淡的灯光下,他教儿子读《唐诗》、《古文观止》。在父亲的培育下,周轻鼎雕塑艺术的基础越来越丰厚,越来越坚实。

如今,周轻鼎已是世界著名的雕塑家,他雕塑的各种动物,已成为雕塑艺术中的瑰宝,走进了世界艺术之林。巴黎艺术馆里,有他年轻时在法国得奖的作品;美国收藏家的玻璃橱窗里,有他早年的作品;在意大利、荷兰、丹麦、日本、香港等地,也到处可见周轻鼎的动物雕塑,它们都被人们当做艺术珍品收藏着。向动物学习

文/佚名

在大自然中,植物开出了万紫千红的花朵,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生机盎然,因此蝴蝶有“会飞的花朵”之美称。

蝴蝶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还给科学家以有益的启示,解决了航天上的一大难题。

这件事说来也十分有趣。人类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飞行时会受到太阳光的强烈辐射,向阳的一面温度往往高达200℃,而背阳的一面温度却下降到-200℃。这样,卫星上装置的各种精密仪器、仪表就很容易被“烤”裂或“冻”裂。科学家对此大伤脑筋。后来,他们发现了蝴蝶的鳞片巧妙调节体温的作用:当太阳光直射时,鳞片会自动张开,以减少太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可少吸收太阳光的热能;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又会自动闭合,紧贴体表,使太阳光直射到身上,以便吸收到更多的热量,因此它能使自己的体温始终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就这样,科学家模仿蝴蝶的鳞片,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一种控制系统,从而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蚂蚁已经在地球上存活了5000~9000万年。科学家估计,目前地球上至少生活着1~10兆亿只蚂蚁。它们能以弱小的身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必有自己独特的本领。现在人们意识到,这种本领源自蚂蚁的“集体智慧”。研究人员认为,与人类相比,单个蚂蚁的智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当众多蚂蚁聚在一起时,它们能应付许多问题。当蚁群在搬运食物的路线上发现障碍物时,它们会以一种似军队行进过程中传递信息的“接力”方法,迅速找到绕行的最佳路线。蚁群的这种通讯方法启发了人类。

以设计有线通讯网络拓扑结构为例,当某个节点因数据通过量大发生阻塞时,必须迅速为这些数据流找到新的路径,争取使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到达。而在密如蛛网的大型通讯网络中,这样的节点无以计数,要保证网络中所有的节点都能够动态协调地工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尽管人们为此做了很多努力,但至今仍未很好解决。

蚂蚁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们在所经过的道路上释放出化学气息,当蚁群中其他成员探测到这种气息后,就会循着特定的路线找到同伴,在这条路线上蚂蚁越多,留下的气味就会越大,于是,就会有更多的蚂蚁参与进来。与此同时,也会有一些蚂蚁去开辟一些新的路线,当原有路线被阻断后,蚁群便会迅速改变路线。而另外一些路线由于选用的蚂蚁较少,气味很快被蒸发掉,便不会有后来者使用。

人类的一大特色就在于他们具有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正是因为学习和创新,才使人类能够优越于地球上其他各种生物,不断发展下去。如果不像昆虫和动物学习,许多方面的创新都不会出现了。用从蚂蚁身上学到的东西,改进人类的拓扑理论,构建新的通讯或交通网络,可以说是蚂蚁对人类的一大贡献。比利时一所大学的计算机网络专家多里格和博纳布两人依此原理,在电子地图上设计了一些“虚拟蚂蚁”,它们爬过图上给出的每一个节点,当到达重要节点时,它们释放出“虚拟”化学气息,然后,再令其他虚拟蚂蚁沿着这条首选路线继续前进,最终在地图上标出最佳路线。这样一种技术,已经用于设计无障碍通讯电话网络和电脑网,并在瑞士用于规划高效交通网。

蚁群在搬动物体时使用的通讯方法同样十分奇妙。研究发现,蚂蚁协调动作靠的也是在物体上释放气味,而像我们人类那样相互之间直接交换信息。当力量安排不合理时,蚂蚁会用气味通知其他同伴去加强较弱的一方,最终达到力量平衡,而且,绝不会有浪费“人力”的现象发生。现在,人们已开始把从蚂蚁身上学会的东西用于设计移动重物的机器人。

创新的来源

文/佚名

牛顿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所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当有人问他到底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那些非同一般的发现时,他诚实地回答道:“总是思考着它们。”还有一次,牛顿这样表述他的研究方法:“我总是把研究的课题置于心头,反复思考,慢慢地,起初的点点星光终于一点一点地变成了阳光一片。”

“发明大王”爱迪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这句话道出了孕育和呼唤灵感的艰辛。但在灵感降临的刹那,最为贴切的词汇却是四个字——灵机一动。正如其他有成就的人一样,牛顿也是靠勤奋、专心致志和持之以恒才取得巨大成就的,他的盛名也是这样得来的。放下手头的这一课题而从事另一课题的研究,这就是他的娱乐和休息。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对公众有什么贡献的话,这要归功于勤奋和善于思考。”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开普勒也这样说过:“只有对所学的东西善于思考才能逐步深入。对于我所研究的课题我总是追根究底,想出个所以然来。”

英国物理学家及化学家道尔顿(1766-1844年)不承认自己是什么天才,他认为他所取得的一切创新都是靠勤奋点滴积累而成的。约翰·亨特曾自我评论道:“我的心灵就像一个蜂巢一样,看来是一片混乱、杂乱无章,到处充满嗡嗡之声,实际上一切都整齐有序。每一点食物都是通过劳动在大自然中精心选择的。”

以火灭火

文/佚名

有一天,美洲草原上燃起了大火,烈火借着风势越烧越旺,所过之处都成了焦土。

这时,恰好有一群游客在草原上游玩,熊熊烈火正向他们扑过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险情,游客们惊慌失措。

幸好有一位老猎人与他们同行,他果断地喊道:“为了我们大家都有救,现在都得听我的指挥!” 老猎人让大家赶紧动手拔除面前的干草,清出一块空地来。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就清理出了一块空地。这时,大

生活中无处不蕴藏着深刻的智慧。一个看似平凡的老猎人,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标新立异,以火灭火,救了大家的生命。这个办法看似简单,但若没有丰富的草原生活经验,把握不准点火的时机,照样不能成功。火越来越逼近了,人们已经感受到了烈焰的灼热。再看看面前的这一小块空地,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大火很可能会借着风势越过这一小块空地,将人们埋葬在火海里。

老猎人叫大家站在远离大火的一边,自己则站在靠近大火的一边,并且在自己的脚边放起火来,眨眼之间,老猎人的身旁就升起了一道火墙。游客们简直惊呆了,这不是引火烧身、自寻死路吗?然而,奇迹发生了——老猎人点燃的那道火墙竟迎着原先的大火烧了过去,当两边的大火烧成一片时,火势反而骤然减弱,并且渐渐地熄灭了。

脱险后,人们纷纷向老猎人请教:“这样做究竟是什么道理?”老猎人笑着说:“看起来风是向着我们这边刮的,但在靠近大火的地方,气流还是会向着火焰那边流动。我看准了时机放了把火,火借这股气流向那边扑去,把附近的草木都烧光了,那边的大火也就烧不过来了。”

梅兰芳学戏

文/佚名

梅兰芳是我国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家,他表演的京剧既传神又有突破创新,引领一代潮流,有些人认为这是他的天赋使然,然而实际情况却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