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曾国藩做人智慧,胡雪岩经商谋略
280900000013

第13章 处世技巧:善用智慧才是真聪明 (2)

战场上风云变化,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计谋屡见不鲜,因此用兵需注重灵活,不能拘泥于规则和方法。但是真正的“活”,并不是只轻装上阵或搞伏击,而是要在分合问题上,有呆兵、活兵,有重兵,有轻兵。他说:“余之拙见,总宜有呆兵,有活兵,有重兵,有轻兵,缺一不可。”只有四者相互配合才能显示出威力。

曾国藩说:中间排队迎敌为正兵,左右两旁抄出为奇兵。屯宿重兵、坚扎老营与贼相持者为正兵,分出游兵,飘忽无常,伺隙狙击者为奇兵。意有专向、吾所恃以御寇者为正兵,多张疑阵、示人以不可测者为奇兵。挂旗鲜明,使敌不敢犯者为正兵,羸马疲卒、偃旗息鼓、本强而故示以弱者为奇兵。建旗鸣鼓、屹然不轻动者为正兵,佯败佯退、设伏而诱敌者为奇兵。

1854年,王鑫所率湘军在羊楼司被太平军打得大败,不得不退保岳州,曾国藩派出炮船到岳州城下虚张声势,王鑫等人才得以逃脱。太平军乘胜攻占了岳州、靖港、湘阴、宁乡等地,形成了对长沙的钳形攻势。然而太平军由于进攻太锐,分散了自己的兵力,也暴露出了不少弱点。尤其是占领湘潭的林绍璋一军,由于后军不继,攻势停顿,已经陷入了孤立无援、被动挨打的境地,表面上好似全军的精锐,实际上却变成了全军最脆弱的部分。曾国藩及时抓住了这个渴点,制定了集中兵力、攻打湘潭的作战计划。结果湘潭一战,湘军果然大胜。

这就是“奇正之变”的威力。这种变化之道不仅在战场上,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同样适用。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道光皇帝钦命曾国藩为四川乡试主考官。这时,曾国藩还只是一个从五品宫,而给他担任副手的赵楫,则是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像这样的人事安排,在清朝可是前所未有的。

曾国藩到四川成都以后,谢绝了四川总督宝兴的特殊关照,坚持不住总督府,而要和其他考官一起住在接官厅。但是开考这天,正是烈日当空,考生都浑身流汗,十几个七十多岁的老考生已经是脸色发白了。曾国藩见考棚如此闷热,马上令侍卫去买了大量冰块。很快考棚里就凉爽了起来,考生们都能够专心从容地对付考题了。

但是此前并无乡试给考生购置冰块的先例,而且花费过大,有人恐怕巡抚大人怪罪。曾国藩想了一下,就说:这银子就由官员们自行捐出吧。说着就让侍卫去取了几百两银子。主考官都已经破了费,其他的考官也就纷纷跟着捐了,购置冰块的一千多两银子很快就凑齐了。

曾国藩这样的做法既保证了考生的正常考试,又不为难管理财政的藩台大人,也避免了藩台大人的怪罪,可谓一举三得。

不论是战场还是官场,生活中处处都会有浅礁暗流,成功者就是那些懂得顺应时事而变化、及时调整自己步伐的人。

外圆内方领悟变通之道

适时则贵,失时则损。

——曾语良言

世界千变万化,人心难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原则,但是原则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而是要追求外圆内方的智慧。曾国藩身处复杂的官场,要与不同的人、各方的利益打交道,只有通权达变,处世圆通,在不违背自己原则问题的同时协调好各类关系,才能够稳居高位。

曾国藩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说: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愤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通,行得通也。

可见曾国藩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变通之道的,他给家人或者子弟的每一个教诲都是通过的亲身经历得出来的。

1853年初,曾国藩奉命前往长沙兴办团练时,尚未领悟到变通的重要。

当时正是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之时,湖南各地的会党活动频繁,而一般的地主不敢与之对抗,更不敢筹办团练。为此,曾国藩采取了两项铁血政策:一是坚决镇压各地会党起义;二是采用就地正法的屠杀政策,他还以团练大臣的身份直接插手当地的司法事务。他的这种越权行为导致了地方官的不满和嫉恨,他们对他处处设防刁难。曾国藩被孤立了起来,举步维艰。他意识到如果要战胜太平军,那么不仅要在战场上与之厮杀,还有在官场上做好工作。

好友欧阳兆熊于是建议他去学习黄老之术,委婉地说明了对他过去为官之道的担心。曾国藩在读了《老子》等文章后,才真正地懂得了自己过去处世的缺陷。一年之后,他再次出山,镇压太平军的志向仍在,然而他已经明白了仅凭自己一人之力是无法实现的,懂得了变通之道。

李鸿章攻陷苏州、常州后,不知道应不应该去增援迟迟没有攻下天京的曾国荃,于是就写信给曾国藩进行试探。曾国藩赞成这个意见,但是在前线的曾国荃一心想要由自己来攻打天京,独揽大功。一方是自己的得意门生,一方是亲兄弟,如果处理不妥当不仅有伤和气,还会影响到战况,因此曾国藩左右为难。

最后他在给李鸿章的信中说:我和弟弟都盼望着你能来增援,但是有两点担心:一是你们的军资比我们的富足,两相比较,恐怕我们这边的士气会受挫;二是两军合兵后可能会有些不必要的麻烦发生。因此,如果你们来的话,湘淮两军的军饷必须平均发放。

这些处世的技巧也是曾国藩经过多年的磨炼才日渐得心应手的,这样的措辞不是一个年少轻狂之人所能想出来的,而李鸿章同样也精通官场的路数,一看就明了了曾国藩的话中之意。

外圆内方,既守住了自己的原则,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不屈从他人意见,又没有直接地回绝别人,为以后的交往留了后路。习得这种处世艺术,才能够在待人接物上更加滴水不漏,不至于把自己逼入到角落中。

攒足实力再去较量

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

——曾语良言

兵贵在活,不仅是指在每次作战之中要灵活地调兵遣将,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准出兵的时机。太早出兵,自己羽翼未丰,经不起打击,很容易全军覆没;而出兵太晚,对方士气高涨,攻城略地,而自己这方依然稚嫩,而且需要夺回来的城市就更多了,大大增加了军队的重任。曾国藩在权衡了利弊之后,承受住了来自权势和情感的压力,根据湘军的实际情况做出了最为有利的选择。

1853年,太平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地向进攻湖北进发,攻占了一座又一座城池。第二年年初,黄州被攻克。咸丰皇帝如坐针毡,虽然不愿意让湘军集团势力太大,但是此时唯有他们出马才有可能保住大清江山。

在半年的时间里,曾国藩接二连三地接到了出兵的诏令,但是他一再地按兵不动。咸丰皇帝很生气,说,你平常不是很骄傲,以为没有人比你厉害吗?既然能说出这种话来,就依言而行,做给我看看!

曾国藩没有中激将法。他并不是不想救,而是因为不能救。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

他在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认为,太平军是一支训练有素、作战力很强的军队,接受过严格的训练。虽然自己的军队也小有规模,但是无论在作战能力还是在士气方面都还不足,不能与之抗衡。如果贸然出动,只是以卵击石,不仅不能消灭敌人,反而会让自己仅存的力量也失去。因此他把精力都花在了提高军队素质上,精神素质和物质装备水平并重。

他大力组建水军和炮队。造船的木头质地要好,做工必须精细,船体必须要牢固,同时规定炮队必须要用洋炮来装备,因为虽然洋炮的价格要高,但是它的杀伤力很强。总而言之,曾国藩一切都以质量为重,尽可能地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

这些筹备工作并非朝夕可成。在这段时间里,太平军一直在往北方进发,而曾国藩为了最后的胜利,不能轻举妄动。

当太平军打到湖北后,曾国藩的老师、湖广总督吴文镕亲自写信向他求救。他在曾国藩的仕途上起过很大的影响作用,彼此之间情谊很深。曾国藩回信禀明自己的难处,告诉他自己不出兵的原因。而吴文镕也理解了他的选择,表示自己的身家性命没有国家大局重要,让他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出兵。就这样,吴文镕战死。

直到1854年的时候,曾国藩的军队已成规模,这才大举与太平军去作战。虽然开始的时候败多胜少,但是至少已经能够与太平军相抗衡了,不至于一蹶不振,这也就给了曾国藩屡败屡战,最后取得胜利的机会。

曾国藩在这件事上体现的不仅仅是忍耐,更是一种智慧,在敌方如此强大的时候,在己方施加压力的时候依然清醒地做出判断——先壮大自己,而后制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