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2811800000013

第13章 民族国家的壮大(1)

彼得一世改革

17世纪末,西欧的经济文化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在遥远的俄国,人们仍生活在野蛮的农奴制之下,国家制度腐败,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社会文化生活充满了中世纪的愚昧气息。在西欧人的眼里,俄国仍是一个未开化的、落后的和微不足道的小公国。这时候,彼得大帝适时登上了历史舞台,使俄国迅速发展成一个欧洲大国,整个欧洲为之震动。

1682年,在复杂的宫廷政变中,年仅10岁的彼得和同父异母的兄弟伊凡同立为沙皇。但是,政府的皇权都操纵在两位年幼沙皇的姐姐索菲亚公主手中。1689年8月,索菲亚企图杀害彼得,自立为沙皇。彼得在一部分贵族和军队的支持下,镇压了这次政变,开始亲自执掌政权。

彼得自幼同使馆的外国人过往甚密,深受西欧文化的熏陶。年轻的彼得更是胸怀大志,决心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他顺应客观形势的需要,主张效法西方,实行改革。

1697年,彼得一世组织了一个由250多人组成的高级使团,前往欧洲国家访问考察。他自己则化名为彼得·米哈依洛夫,以下士的身份随团出访。考察团先后考察了瑞典、普鲁士、荷兰、英国等国的政治制度、工业生产、军事技术以及科学文化、风俗习惯等,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彼得亲自出席旁听了英国议会开会,参观学校、博物馆,并到荷兰和英国的造船厂当过木工、做过学徒,学习造船技术。

这次出国考察,使年轻的彼得深切地感受到俄国的落后,他决心励精图治,迎头赶上。1698年7月15日,正当彼得一世准备动身由维也纳去意大利的威尼斯继续考察时,忽然接到奏报:索菲亚公主在国内策动了几个射击军兵团发动了武装叛乱。于是,他不得不中断在国外的考察,带着一年多来在国外的收获,更怀着改革的决心,匆匆返回俄国。

一踏入国门,彼得一世深感本国人生活习俗的粗鄙。因此,他决心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入手,从剪掉俄国男人习惯保留的胡子开始,来一个大刀阔斧的改革。

于是,从领主、贵族和宫廷人员开始,一场剪胡子运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起来。剪掉胡子,改变俄国人的外观,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彼得一世通过这件小事,显示了他要彻底改变俄国落后面貌的决心。

此后,彼得一世又下令禁止各级官员再穿长袍,一律改穿西服。

彼得一世花了很大力气进行军队改革。兴办兵工厂,造船、铸炮,改善军队的武器装备。同时,扩大征兵,建立了一支拥有130个兵团、20万士兵的强大陆军和一支拥有48艘战舰的海军。

为了改组国家管理体制,加强中央集权,1711年,彼得一世下令废除元老院,成立枢密院。同时把全国分成50个省,省长由政府直接任命。1721年,他罢黜了反对改革、干预皇权的大教长,把教会直接置于皇权之下。随后,他又颁布了“官秩表”,打破门第和资历限制,实行论功取仕、量才录用。这一改革,使一些出身低微的人在政府中升任要职。彼得的第一位总检察长雅古任斯基小时候放过猪,他的亲信大臣、陆军元帅缅西科夫曾经在莫斯科街头卖过肉包子。

彼得及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开始了俄国向欧洲资本主义文明的迈进,并使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彼得激烈、激进的改革,不仅改换了俄国人的头脑,甚至改变了俄国皇族的血缘。他严厉地镇压改革的反对派,不惜处死反对改革的亲生儿子阿列克塞。马克思曾说过:“彼得大帝用野蛮制伏了俄国的野蛮。”

改革之后,俄国富强了。彼得又开始为俄国寻找出海口,南方不行,就把眼光投向北方,首要的进攻目标就是瑞典。瑞典是北欧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欧洲强国之一,它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彼得要和瑞典争夺波罗的海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是对俄国的一次严峻的考验。

1700年秋天,彼得率3万大军包围了瑞典的城堡纳尔瓦。俄军一连猛攻了两个星期,瑞典军队顽强抵抗,纳尔瓦城堡又非常坚固,俄军的炮弹都快打完了,纳尔瓦依然还在瑞典人手里。这时,瑞典18岁的国王查理十二世亲自率领1万多名瑞典军人,首先击败俄国的盟友波兰和丹麦,然后又以闪电般的速度来到纳尔瓦,增援被围的军队。

初冬的北欧已经十分寒冷了。俄军在纳尔瓦激战了将近一个月,疲惫不堪,后边的粮食又供应不上,俄军忍着饥饿伏在战壕里,怨天怨地。瑞典军队在凌晨时分突然发动了攻击,前锋悄悄摸到了俄军阵地上。俄军立即乱作一团,有的漫无目标地射击,有的看势头不好开始逃跑。

这一仗下来,俄军几乎全军覆没,伤亡1万多人,大炮和各种武器被瑞典人缴获,军官大多数死在了战场上,彼得侥幸逃脱。但是,他没有就此放弃。为了向国外购买武器装备,他把赋税提高了4倍,增加了各种新的税收。对于老百姓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不缴税的,就连妇女的洗衣盆,死人的棺材,房子的烟囱,人脸上的胡子,都要缴税,甚至连人的眼珠如果不是蓝色而是黑色或灰色,也要缴税。

彼得又下令全国每25户农民出一名终身服役的士兵,于是一支拥有20万人的陆军很快建立起来。他高薪聘请外籍军官到俄国服务,让他们严格训练俄军士兵,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他命令每三座教堂交出一口大钟,很快就铸造了300门大炮,比在纳尔瓦损失的大炮多3倍。他命令每1万个农民要缴纳一艘战舰的钱,然后又征集全国的工匠加紧建造船只,迅速地造了40多艘大船和200多只小船,建立了俄国第一支海军舰队——波罗的海舰队。

一年之后,彼得率领强大的俄国军队向波罗的海进军,俄国和瑞典在波尔塔瓦再次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激战。彼得亲临前线指挥,他的帽子和马鞍都中了枪弹。最后,瑞典溃败,查理十二世逃到土耳其。后来俄军又多次在波罗的海打败瑞典。1721年,双方签订和约,俄国从瑞典手中夺得了芬兰湾、里加湾沿岸的土地,从而解决了北方出海口问题。

获胜后的彼得在涅瓦河口附近的科特林岛上修建要塞卡朗施塔特,在叶尼萨利岛上建立彼得·保罗要塞。彼得·保罗要塞地处大涅瓦河、小涅瓦河的汇合点,控制着通向波罗的海的水路。1712年,彼得又在涅瓦河两岸的荒岛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这就是后来的彼得堡,一座通向欧洲的海港城市诞生了。建造这座城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说,当时贵族们被命令离开莫斯科到这里定居;数千名农奴命丧黄泉;除这里外,其他地方禁止将石头用于建筑;每位参观者必须要搬几块大石头以充当税钱。彼得一世从此可以实现自己的诺言了:“我们在未来的几十年中都会需要欧洲,然后我们就可以转过身去,拿屁股对着它了!”

1721年10月,俄国枢密院尊称彼得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俄国也正式改称“俄罗斯帝国”。

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了专制统治,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使俄国一跃而为欧洲强国,为进一步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俄罗斯在彼得一世改革的基础上,最终从一个落后的内陆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甚至一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这一切,大大改变了俄国和世界历史的面貌。

彼得大帝其人

彼得身材魁梧,身高2米左右,肤色由于烈日暴晒而有些发黑,有着胖胖的面颊、丰满的嘴唇、严厉的目光、棕色带卷的短发,右部面颊上长有一疣。这同他的罗曼诺夫家族前辈的病弱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彼得对待自己的下属,包括亲信,经常使用“杜比纳”短棍进行惩治。他往往把引起他不满的高级官员召到自己的房间,在无其他人的情况下,用那短棍揍一顿,挨他棒打并不说明失去对他的宠信。由于这种惩治并非当众进行,反而更说明这是近乎于一种恩典。受到惩治的人在走出彼得房间之后,立即挺起腰板,假装只是刚刚与沙皇进行了一次极为秘密的谈话。一次,在出征波斯时,彼得在夜间走出帐篷,黑夜中,他误把亲信沃林斯基当成仆人,于是他猛地扑向沃林斯基,误把他揍了一顿。事后他发现认错了人,便大笑地说:“没关系,说不定哪一天,你需要像今天一样挨顿揍时,你就提醒我,说你已挨过打就是了。”有时,他把一个亲信揍了一顿,当晚又请他同桌吃晚饭。

普鲁士的“战神”:腓特烈大帝

“普鲁士精神”,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敬畏的名词,但这种精神是建立在它的****体制基础上的。整个国家就是一座大军营,整个国家机构就是一部军事机器,全力支持着一支代表国家荣誉的庞大军队。“普鲁士精神”在腓特烈二世时代发展到了它的极点,这个国王也以“战神”的形象留在青史之中。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1740—1786年在位)无疑是个幸运儿,祖先留给他的资本是丰厚的。他所属的霍亨索伦家族本是瑞士山区的一个城邦主,经过一代代的发展壮大,成为北德意志的统治者,称号是勃兰登堡选帝侯兼普鲁士公爵。1701年,腓特烈的爷爷派出3万雇佣兵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用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为此而获得皇帝赐封的国王称号,称“普鲁士王国”。他的父亲腓特烈一世在位时,继续推进强国战略,节省国库的每一分钱用于扩军练兵,整个国家成了一个大兵营,他因此得了“军人国王”的称号。

但腓特烈二世少年时代却是一个酷爱自由,喜欢文学艺术,反感专制和服从,充满叛逆性格的人。他偏偏有一个古板固执的“军人国王”父亲,这位国王坚信“知识分子都是蠢货”,他憎恨一切艺术、文学和科学。于是父子间展开了一场人间常见的管制与反管制的较量,只是当这种较量发生在王家时,就变得更加残酷了。少年腓特烈经常遭到父亲的棍棒殴打和辱骂,每次都是眼泪汪汪的,而且每次和父王在一起的时候他都瑟瑟发抖。

为了躲避父亲毫无节制的施暴,小腓特烈想逃到英国,从表兄乔治二世那里寻求庇护。但是这个计划暴露了,王子被捕,然后被投入地狱般的大牢。国王要求军事法庭审判小腓特烈和他的同伴汉斯·冯卡特上尉,然而军事法庭以此事为家庭纠纷为由拒绝审判小腓特烈,但冯卡特上尉却被判了无期徒刑。国王把审判结果甩在一旁,亲自去报仇。冯卡特被砍了头,小腓特烈则被迫在一旁观看。

在狱中的日子使他度过了青春期的躁动,他开始变得深沉理智,霍亨索伦家族的传统在他身上开始显现。在此后的日子里,他找到了对政治和军事的浓厚兴趣,并参加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的实践,初步建立了一套军事理论。1740年,老国王终于翘了辫子,他继承王位的同时,也继承了一支8万多人的训练有素的军队,并继续扩充这支军队,使之达到20多万人,成为实践他的理论“政府的基本法则都是扩张领土”的工具。

腓特烈不但是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而且是一个睿智的军事理论家。他创立了著名的“斜进战斗队列”的理论,其要点是将本方作战队的一翼缩回,加强准备进攻的另一翼,使之在局部上形成优势而攻击敌方的侧翼,适用于以少打多的情况,在敌方大部队未投入战争之前就取得一个决定点上的胜利。他还确立了许多著名的作战原则,如“保护你的侧翼和后方、迂回敌人的侧翼和后方”、“以歼灭敌方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标”等。

腓特烈即位第一年就遇到了实践的大好机会。1740年奥地利女大公玛丽亚·特蕾西亚继承父位,因为女性继位在德意志史无前例,腓特烈便以此为借口同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结盟,发动对奥地利的战争,奥地利一方则有英国支持,史称“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腓特烈对奥地利的皇位不感兴趣,他要的是德意志人集中的发达工业基地西里西亚。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普军很快就占领了整个西里西亚,并先后在莫尔维茨会战和霍图西斯会战中击败奥军。腓特烈聪明地利用奥地利同法国、巴伐利亚的矛盾,节节胜利,最后通过《德累斯顿和约》割占了整个西里西亚,成为这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

但倔强的玛丽亚·特蕾西亚不肯善罢甘休,决心夺回西里西亚,通过外交手段将法国、俄国、瑞典都拉拢到自己一方,而腓特烈则同英国结盟。1756年狼烟再起,这场战争更加惨烈,英法主要在海外作战,而欧洲大陆则是普鲁士独自跟奥、法、俄等国较量。腓特烈在外交上的失策导致自己以寡敌众,但在军事上却取得一系列经典之作。1757年的罗斯巴赫一役是运动战中歼灭敌人的杰作,洛伊滕战役是“斜进战斗队列”的完美实践、“动机和决心的杰作”。但尽管如此,面对力量远大于己的各大敌国军队的步步进逼,普鲁士的国力消耗殆尽,柏林危在旦夕,腓特烈一度携带烈性毒药随时准备自杀,幸亏俄国政权更迭使他得到了喘息之机,最后体面地结束了“七年战争”,保住了西里西亚。“七年战争”不但影响了欧洲,也影响了美洲和亚洲。由于腓特烈最大限度地牵制了法国的军力,使法国无法顾及其在北美洲和印度的殖民地,加拿大和印度的控制权由此落于英国人之手。

在领土扩张方面,腓特烈还在1772年以武力为后盾,伙同俄、奥两国第一次瓜分波兰,取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大片土地,将东普鲁士同国家本部连在一起。

腓特烈为后人景仰的原因主要在于他军事上获得的声誉,但他在政治方面也是一个高手。他为自己的统治冠上当时欧洲最流行的标签“开明专制”,实际上专制有余,而开明不足。他改组了“财政、军事与王室领地最高管理处”,使权力更加集中在国王本人手里。他要求臣下高效廉洁,但不允许他们有独立的思考,“国王是唯一的头脑,官僚机构只是他的手脚”,他让每个臣下都专注于自身负责的领域,而只有自己才掌握全面情况。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国王本人十分勤政,从早到晚批阅公文来信从不倦怠,用“呕心沥血”来形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