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跟德鲁克学管理
281400000017

第17章 决策管理—从源头上做好正确的事情(1)

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德鲁克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如何进行有效决策。他认为,决策是管理者特有的任务,真正的决策者一定会在决策时避免混乱,他们不会同时进行多种决策,而是将精力集中在重大决策上来。决策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进行有效决策。任何决策都必然涉及到利益诉求,而任何利益诉求背后都隐含着价值诉求。决策必然会遇到妥协,妥协是决策的常态。决策者必须要作必要的决策。

为什么而决策

决策的重要性

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任何一个层面上的经理人,每天都要参与、制订和执行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各类决策。决策是管理活动中最关键的一环,我国古代兵法上说:“用兵之妙,惟乎一念。”决策者能否把握这关键的一念呢?这就需要决策者认识决策、研究决策、整合决策、有效决策。

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可以从一闪的灵光开辟一个崭新的市场,可以从一个绝妙的主意开创一份事业,可以从一个微妙的细节救活一个企业,可以从一次握手聚拢一批人才。决策伴随着企业家和经理人管理生活的始终,无论是在企业发展的哪一阶段,决策者都必须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的可能,都必须审慎地认识到决策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当企业高歌猛进,一路狂飙时,决策者应该冷静地思索可能出现的危机,而不是妄自尊大地冒进;当企业低迷困窘,阻滞不前时,决策者应该理性地认识现实和市场,而不是盲目地撤退;当企业面临转型,犹疑不决时,决策者更应该全面地权衡得失,不图一时之利,而谋长远发展。决策无处不在,决策成则企业荣,决策败则企业亡。

由此可见,决策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决策系于市场的风险变幻,决策决定了企业是前进还是撤退。决策的艰难转折,往往就是企业的痛苦转型。决策者没有理由不重视决策,没有理由不为企业选择最有利的、最具执行力的行动方案。

德鲁克认为,决策是管理者特有的任务,决策需要注意五方面的问题。

第一,必须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有些问题属于常规问题,有些问题则是偶发问题。决策者常犯的错误在于,把常规问题当做一连串的偶发问题,或者是把一个新的常规问题开始当做是偶发问题。决策者必须根据情况变化,敏锐地把握市场,真正搞清楚你所面临的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第二,要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边界条件”,即决策的目标是什么?决策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哪些基本的条件?市场的变化能不能实现这些条件?企业自身的状况能不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解决问题有哪些方案?这些方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如果要实现自己的方案,可能遇到哪些阻力?应该做出哪些必要的妥协?要怎样沟通才能达成共识?

第四,有效的决策必须能够执行和操作。

第五,在执行决策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反馈,以便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确定决策目标

卓有成效的决策者都能弄明白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对于更多的决策者而言,决策是为了什么则更具有启发价值。很多人认为决策就是为了赚钱,这似乎并没有问题,然而这种意识最容易产生投机行为,即“什么赚钱干什么”。在一个市场发育完整,经济活动相对理性的环境中,这种思路会被彻底地挫败。中国当代的企业家和经理人,必须明白,我们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任何一个市场都存在很大的风险,谨慎决策至关重要。

由于市场同质化,产品趋同化越来越明显,决策者面对未来,会充满各种各样的迷惑,决策者必须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做出回应。这就要求决策者明确决策的目的,明确了目的就明确了决策需要实现什么,需要满足什么。

万科集团是国内房地产界的翘楚,其发展过程中的迅速转型为我们提供了明确决策目的的绝佳案例。

1984年,王石在深圳创建了万科公司,面对政策松绑的巨大市场空间,万科抓住机会,多元化发展,迅速取得了成功。公司创办后的前7年,万科公司的业务涉及进出口、零售、投资、房地产、影视文化、广告、饮料、印刷、电气工程等13类,可谓什么行业赚钱就做什么产品,这时候的万科坚持“做加法”。

1992年,中国开放房地产业。万科公司认为这是公司发展的大好机遇,于是,王石亲自带人到某房地产热点城市考察。当时该市的房地产市场正在热炒地皮,由于万科公司在房地产业已运作了几年,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名气,市领导便很重视。该市市长说:“市区的地已被圈得差不多了,你们要的话,还可以给一点,但都不大。这样吧,市区外围有一片40平方公里的土地,地价可以象征性地付一点,就算送给你们。”王石大喜过望,回到深圳后,到处扬言说万科要干大事业了。好在王石没有马上投资,否则今天的万科也许是另一番景象了。

王石请了两位专家:一位是香港的投资分析专家,一位是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师,到该市给市领导讲课,意思是看怎么建设这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专家讲:1平方公里的土地,七通一平需要3个亿,40平方公里共需要120亿,按照投入产出的规律,投入1个亿,产出13个亿,才能成为有效投资,使其投入不会闲置。按1∶13的比例,120亿就要有156亿的国民生产总值。当时,该市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才15个亿。也就是说,要以当时年营业额不过三四个亿的万科的力量,在这里造出10个城市来。领导们越听越出神,而王石却越听越坐不住了,课一讲完,他便逃似的回到了深圳,从此再也不提40平方公里的事了。

通过这件事,王石便开始反省:身为决策人,对这么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居然没有看出它的荒谬性,而当时类似于这样以平方公里为单位的开发计划,又何止万科这一起。即使是万科,类似于这样的“宏伟”计划,还有准备投资在武汉再建一座长江大桥,而且还在总经理办公会议上进行了讨论。

王石意识到,必须明确万科公司的发展方向,并以此明确决策目的,没有论证的盲目投资,会给万科公司带来灭顶之灾。

于是,在1993年以后,万科公司开始全面业务收缩,并且其力度之大,为企业改造所罕见,在当时的决策者来看也不可思议。首先在涉足的多个领域中,万科公司提出以房地产为主业,从而改变过去摊子铺得过大,而主业不突出的现象。其次,在房地产经营的品种上,万科提出以中档城市民居为主,从而改变过去的公寓、别墅、商场、写字楼什么都干的做法。再次,在房地产投资地域上,万科提出回师深圳,由全国13个城市转为重点经营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四个城市。最后,在股权转让上,万科公司对持有的全国30多家公司的股票开始转让。

王石通过反思企业的发展方向,而敏锐地认识到明确决策目的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根据,使万科公司改变了多元发展、尾大不掉的局面,从而摆脱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的“短视导致短命”的悲剧宿命。

作为企业家,如果是不懂技术的非专业人士,不了解创新产品的性质和特点,往往以短期投机为目的,他们总是想赚一把就走,结果导致决策的随意和混乱,他们所造成的一幕幕巨人崛起和陨落的悲喜剧,值得决策者警惕和反思。如果公司要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长寿公司,就不能仅仅依靠决策者的个人判断,而需要建立一种决策优化的机制。因为一个不懂得有效决策的决策者,就不是一个卓有成效的企业家。

决策应避免混乱

决策是管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策者即为负责作判断之人,他们通常要在两个以上的选择中,做出关键性的判断。德鲁克认为,真正的决策者一定会在决策时避免混乱,他们不会同时进行多种决策,而是将精力集中在重大决策上来。同时进行多种决策,会影响到对重要决策的思考深度及对其目的的深入把握。混乱的决策、不加选择的决策、快速的决策都是值得怀疑的决策,因为这些决策都没有深入分析市场信息,从而陷入“决策陷阱”。

决策必须避免混乱,因为对于决策者而言,不能将眼光仅仅放在简单解决问题的层面上,倘若如此,那么决策者将陷入无穷的具体问题中而无法自拔。混乱的决策造成决策力量的分散,而往往忽视重要的战略决策。决策者应该摆脱“决策陷阱”,摆脱决策中的混乱局面,不要迷信直觉,而是应该冷静地分析现实,面对现实。决策者需要明白,你们不是消防队长,哪儿有火就要奔到哪儿,你们的职责就是防止发生火灾,预防才是决策,而行动仅仅是在执行决策。如果决策者不能冷静下来分析决策的前提和现实的话,那么就谈不上决策的有效性。

为了避免决策混乱,决策者应该首先对决策进行分类,要按照优先原则,确定哪些是必须解决的战略决策,哪些是一般性的决策。决策者要高屋建瓴地理解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明确未来市场的需要,以及目前企业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然后全面权衡利弊,从而理性做出决断。

其次,决策还必须防止决策中的随意性,要尽量制订决策计划,既不能轻易决策,也不能轻易改变决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决策是主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同样的企业,同样的条件,因为决策者决策风格不同,企业的经营情况就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巨人集团的陨落充分说明了这一论断。

巨人集团创始人史玉柱,他有传奇般的创业历史。通过广告策划,史玉柱用他的4000元钱,迅速打开市场,并获得第一桶金。不久史玉柱在珠海成立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巨人公司一开始就在电脑业运作,他们当时开发的汉卡比联想汉卡还畅销。随着巨人的迅速崛起,巨人集团广泛涉足其他领域。

1992年,巨人集团在国内电脑业所向披靡、占尽风光,同时开始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先后涉足金融、房地产、保健品、医药行业。1993年,在全国房地产热的高潮中,巨人集团斥资上马“巨人大厦”项目。起初,史玉柱是打算盖一幢18层的自用办公楼,但是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的欲望使史玉柱一改初衷,设计一再改变,楼层节节拔高,由原来的18层增至38层。后来当地政府的一些领导建议巨人集团为珠海建一座标志性大厦,因此,巨人大厦又由原来的38层改为54层、64层,最后决定盖个70层的大厦,预算也因此从2亿元增至12亿元。这个项目方案的一改再改完全由史玉柱一人决定,决策的合理性暂且不论,决策计划随个人意愿而不断改变,导致决策盲目。这种决策的混乱局面,充分反映出中国民营企业决策机制的严重缺陷,没有明确的决策目标,决策者个人的喜好和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在巨人集团的股权结构中,90%的股权由史玉柱个人持有,他不仅拥有所有权也拥有经营权。这种股权结构使决策者权力过大,因此,中国民营企业的脆弱性就体现在企业的一切问题由老板决定,在关键时刻,老板的一个决策就使企业陷入危如累卵的境地。

巨人大厦的开发是一个个人混乱决策的典型之作,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接这项浩大的工程,然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巨人大厦从1994年2月动工到1996年7月,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后来,由于资金不足,巨人大厦未能如期完工,已买楼花的人要求退款并赔偿,巨人集团无力赔偿,这直接导致巨人财务危机的爆发。

进入生物工程领域是史玉柱的第二败笔。对巨人集团来说,生物工程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由于不了解该市场的消费者特性,尤其不熟悉这一新领域的资金运作和营销策略,巨人集团越陷越深。尽管1994至1996年,巨人集团在保健品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却出现全面亏损,债权债务相抵净亏5000万元。生物工程领域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包括受巨人大厦的拖累。在决定进入房地产和生物工程领域之前,史玉柱曾设想了一个绝妙的财务运作机制:先用开发巨人大厦卖楼花的钱投入生物工程,再用生物工程产生的利润反过来支持巨人大厦。然而,实际运作出现了偏差,由于巨人大厦预算的不断攀升,史玉柱不能为生物工程注资,反而不断从生物工程中抽资去支撑巨人大厦,结果巨人大厦一蹶不振,生物工程白白葬送。

史玉柱的决策混乱,终于导致巨人集团轰然倒地。其决策过程中的问题,值得所有企业家反思。一方面,决策者对决策目的不明确,并且没有区别重要决策和一般决策,以至于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缺少论证;另一方面,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导致随意更改决策方案,狂热的赚钱热情替代了冷静的思考,决策盲目而混乱。

相似的问题在太阳神集团发展的历程中也出现了。

太阳神集团成立于1988年。1990年,太阳神的销售额达到24亿元,太阳神引入了当时颇为先进的CI战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大规模的广告和品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催熟了当时还很弱小的中国广告产业。1992年,太阳神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保健饮品行业的一面旗帜,市场份额占到63%。